登陆注册
3230300000053

第53章 道德法则

较为精致的,虽然同样仍是假的,便是那些“设想一种特殊的道德感取”的人的学说。这些人设想此种感取决定道德法则,而不是理性决定道德法则。由于此种感取之故,德行的意识就被设想为直接地和自足与快乐相连系,而不德(恶行)的意识,则被设想为和心理的不满足以及痛苦相联系。他们设想这样一种特殊的道德感取,因此,他们就把一切都化归于私人幸福的欲望。由于用不着重复我上面所说的,在这里,我将只解说他们所陷入的谬误。要想去想像行恶的人通过其犯罪的意识为苦恼以心理的不满足者,他们必须首先表象此行恶的人在其性格的主要基础上(核心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为道德地善的;这恰如一个“以正当行为的意识而愉悦”的人他必须被思议为早已是有品德的人。因此,道德与义务理念必须先与任何关涉于这种满足者,而不能从这种满足而被引生出。一个人要想在他的符合于道德法则的意识中感到满足,并且感到那“伴着道德法则的违犯的意识”的痛苦的悔痕自责,他必须首先尝试我们所叫做义务者的重要,尝试道德法则的威权,尝试“依从道德法则”所给与于一个人在其自己眼中的直接尊严,因此,去感到这种满足或不满足为先于义务的知识者,或去使这种满足或不满足成为义务知识的基础,这乃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甚至要想能够去形成这些情感的概念,他也必须至少是一半的或不完全的正直的。我并不否认这一点,即:由于人的意志凭借自由能够直接地为道德法则所决定,所以依照这决定原则而来的时常的实践最后终能主观地产生一种满足之情;可是,那正是义务才能去建立并去培养这种情感,而单是这种情感恰当地被称为道德的情感。但是,义务的概念不能从这情感而被引生出,不然,我们一定要为这法则本身去预设一种情感,而这样,则必把那“只能通过理性而被思”的东西弄成感觉的一个对象;而这一点,如果它不是成为一个单调的矛盾,它必毁坏了一切义务的概念,而以低级爱好相斗争的精致的爱好的机械游戏代替义务概念的地位。

现在,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纯粹实践理性的形式的最高原则与一切以前的物质的道德原则相比较,我们便能把它们陈列于一个圆表中,在此圆表中,一切可能的情形都已穷尽,只除形式的原则这一个;这样,我们能一目了然地表示出:要想在现在所提出的这一个形式的原则以外去寻求任何其他原则,那必是徒劳白费的。事实上,意志的决定一切可能的原则或者只是主观的,因而也只是经验的,或者也是客观的与理性的;这两种物质原则任一种或是外在的或是内在的。

取以为道德的基础的实践的物质原则如下:

主观的外在的:1、教育(孟太够);2、城市法(曼德威利)。

主观的内在的:1、感性的情感(伊壁鸠鲁);2、道德的情感(胡契孙)。

客观的外在的:圆满(吴尔佛与斯多噶)。

客观的内在的:上帝底意志(克鲁秀斯以及其他神学的道德学家)。

例在主观项下的那些原则一切都是经验的,而且它们显然不能供给道德的普遍原则;但是那些列在客观项下的原则都基于理性,因为当作事物的性质看的圆满,以及被思议为实体的最高圆满,即上帝,只能通过理性的概念而被思。但是,前者,即圆满的概念,可依一理论的意义而取用,或者它所意谓的没有别的,不过就是每一物在其自己种类中的完整性,或者它所意谓的是“一物只当作一物而观之”的完整性,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些。但是实践意义的圆满概念则是一物在一切种类的目的上的适宜性或足够性。这种圆满,当作人一个性质看,因而也就是说当作“内在的圆满”看,不过就是才能,以及那加强或完成此才能的技巧。被思议为实体的那最高圆满,即上帝,因而也就是说那“外在的圆满,它就是这个实有对于一切目的的充足性,那么,目的必须首先被给与,只关联于这种首先被给与的目的,圆满的概念才能成为意志的决定原则。但是,一个目的——作为一个对象的目的,取之以为意志的决定原则的目的——这样一个目的总是经验的,因而它可以用来为伊壁鸠鲁式的幸福说的原则服务,但是决不能用来为道德与义务的纯粹而理性的原则服务。

因此,随着而来的,第一点,便是:这里所陈述的一切原则都是物质的;第二点,则是:它们包含一切可能的物质原则;最后,结论是:因为物质原则完全不能供给最高的道德法则,所以纯粹理性的形式的实践原则,是这惟一可能的一个原则,它适合于去供给定然的律令,即是说,适合于去供给实践的法则;而且一般地说,它适合于去充作道德的原则,在此评判行为方面,以及在其应用于人的意志而决定的这方面都可充作道德的原则。

这一切“分析论”要证明“纯粹理性能力是实践的,即是说,纯粹理性以其自身独立不依于任何经验的东西,即能决定意志”;这一切通过一种事实来证明这一点,纯粹理性证明其自身是实践的,此事实即是所已展示于道德的基本原则中的自律性,借着此自律性,理性决定意志,决定致有行动。

同时,这一节还展示:此事实是不可分离地与意志自由的意识相连系;它是与意志自由的意识为同一;而通过此自由的意识,一理性存有的意志,虽然由于属于感取的世界,它承认它自己为必然地服从因果性的法则,就像一切其他动力因一样,可是,同时,在另一方面,作为一“存有之在其自己”,它也意识到它存在于一智思的“事物的秩序”中,而且为一智思的“事物的秩序”所决定;所谓“意识到”并不是通过其自身的一种特别的直觉而意识到,只是通过某种一定的力学法则而意识到,某种一定的力学法则决定它的感触世界中的因果性;因为如果自由可归属于我们,则它即把我们转运于一智思的“事物之秩序”中,这在别处已被证明。

现在,如果我们把纯粹思辨理性的批判中的分析部分与这一部分析相比较,我们将见到一个值得注意的对反。在那一部分析中,那“使先验知识为可能”的那第一与料,并不是基本原则,而是纯粹的、感触的直觉。各种综合原则不能没有直觉,只从纯然的概念中而被引生出;正相反,它们只能在涉及感触直觉中存在着,因而也就是说,只能在涉及可能经验的对象中存在着,因为那只是知性的概念,与这种直觉相联合的,才使“我们所称之为经验”的那种知识为可能。超出经验的对象以外,因而也就是说,就事物对于智思物来说,一切积极的知识在思辨理性上是正当地被否决了的。但是,实践理性可以走得如此之远,就像去确定地建立智思物的概念那样远;就是说,它可以去确定地建立“思考这些智思物”的可能性,实是去建立“思考这些智思物”的必然性。举例来说,它对抗一切反对,它表示:自由的设定,消极地思量的是与纯粹知解理性的那些原则与限制完全相一致的。但是,它却并不能关涉着智思物这样的各种对象而给我们以任何确定的扩大,即扩大我们的知识,但正相反,它割截了关于这样的各种对象的一切观想。

另一方面,道德法则,虽然它不能给出“观想”但可给予我们这样一种事实,即“绝对不是可以由感触世界的任何与料,以及由我们的理性知解的使用的全部领域,来解释的”这样一种事实,这一事实指点到一个纯粹的知性世界,它甚至积极地规定一个纯粹的知性世界,并且它能使我们去知道这纯粹知性世界(智思世界)的某种法则。

这法则(当理性的存有被论及时),它把知性世界(智思世界)的形式,即,一超感触的自然系统的形式,给与于感取世界,而也并没有干扰其机械性。现在,一个自然的系统,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即是法则下的事物的存在。“理性存有一般”的感触的自然,就是存有的存在是处于经验的法则之下的存在。此种存在,从理性的观点来看,就是他律。另一方面,理性存有的超感触的自然就是存有的存在是依照那“独立不依于任何经验制约,因而也就是属于纯粹理性的自律”的法则而有的存在。而因为这些法则是实践的,因此超感触的自然,当我们能对它形成任何概念时,它不过就是处于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然系统。现在,这种自律的法则就是道德法则,因此,这种道德法则就是“超感触的自然”的基本法则,并且是一纯粹的知性世界的基本法则,其所有的对方必须存在于感取世界,但却并没有干扰此感取世界的法则。我们可以称前者为基型世界,我们知此基型世界只在理性中知之,而后者则可称为副本世界,因为它含有前者的理念的“可能的结果”,前者的理念即是意志的决定原则。事实上,道德法则是理想地把我们转运于一系统中,在此系统中,纯粹理性,如果它真伴之以适当的物质力量,它必产生最高善,并决定我们的意志去把一个理性存有系统形式赋与感触世界。

稍留意于自己,即可证明:此理念实可充当我们的意志的决定模型。

当这格言,即“我想遵循它以给出证据(即作证)”的那格言,为实践理性所检验时,我总是考虑:如果它真是当作一普遍的自然法则而有效,它须是怎样的呢?显然,在此展望中,它必应迫使每一人要说真话。因为一个陈述(证言)须有证据力而却又故意地使之不真(说假话),这并不能当作普遍的自然法则而有效。同样,“我采用的以想自由地去处置我的生命”的那格言也可立刻被决定,即,当我问我自己:“要想一个(自然之)系统能维持住自己,这格言须是怎样的呢,”当我如此问时,那格言也可立刻被决定。显然,在这样一个(自然之)系统中,没有人可随意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样一种安排决不能构成持久的事物秩序。一切其他类似的情形都是这样。

同类推荐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我生有涯意无尽:梁漱溟人生的艺术

    我生有涯意无尽:梁漱溟人生的艺术

    这本书收录了梁濑溟先生对人生、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进行的深入探究与思考,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濑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书中的主题有人生的意义及态度、欲望与态度、人生观、道德观、儿童心理及青年修养问题、朋友与信用、择业、中国文化问题及构造问题、求学与不老、成功与失败以及谈佛、宗教等方面。该作品是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其一生精华作品的集萃。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大神,宠我

    大神,宠我

    如果有一天你拥有一只牛逼哄哄的异能妖兽,九尾狐,你觉得人生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叱咤商界?笑傲都市,成为环球日报,环方夜报的炙手可热的人物指日可待?美人香车宝马纷至沓来?周改颜再知道她的面前是那个传说中的九尾狐时,脑海里却是闪过这样的想法,但是理想是饱满滴,现实是骨干滴。
  • 鬼剑至尊

    鬼剑至尊

    这是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怨魂的世界!鬼奴叶晨,偶然习得《鬼剑术》,可斩孤魂野鬼,可杀阴冥判官!身躺黄泉,魂过奈何,寻孟婆,问三生,一人一剑,闯荡地狱,成就无上鬼王,正可谓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犹太人的财富智慧

    犹太人的财富智慧

    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犹太民族,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智慧,而这智慧正是一切财富的根源。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智慧,到了最近1000年左右,犹太人登上了“世界第一商人” 的宝座,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让世人刮目相看。就是通过对犹太民族财富、经商、生活、教育、处世、信仰等十余个方面的详尽介绍,力图对犹太民族的智慧做一个全方位立体展示。
  • EXO之最近你还好吗

    EXO之最近你还好吗

    这是一本关于EXO的书,是关于12个美男和1个女生的故事,里面有甜也有虐。女主角穿越的时候遇到了他们。。。猜猜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 大荒之门

    大荒之门

    一座大荒之门,连接茫茫仙域。一步跨过,则白日飞仙……无双的剑修,绝世的强者。不同的剑道,传奇的世界。一位少年,开启尘封的记忆,一路染血,把酒欢歌,踏上登仙之路。
  • 回首起再次相见

    回首起再次相见

    “你说过,无论发生什么,都会无条件的相信我,难道,曾经的誓约都成泡沫了吗?媛畅,你不记得曾经我们是多么的要好,我一直认为你不像其他人那样虚情假意,听到我不是叶氏继承人,也离我而去。”叶雨薇绝望地问,“叶雨薇,你不要怪我们,这一切,都将因为你放弃继承权的那一刻,灰飞烟灭。”温媛畅冷笑道,“薇薇,你太傻了.....”许宇阳看着地上那.................................
  • 英痕:起

    英痕:起

    你能看透这世间的“恶”吗?你能正视这世间的“善”吗?
  • 帝尊神录

    帝尊神录

    至尊重生,三界将会产生怎样的震荡,神秘的异界,能否阻挡至尊的脚步
  • 豪门之宠妻无度

    豪门之宠妻无度

    他给了她无上的权利,让她尽情挥霍,可是也未能留住她离开的脚步。他看着这个失踪了三年的女人,残暴霸道的气息在狭长的凤眸中滋生,“留不住心,把人囚禁了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域神尊

    天域神尊

    顿悟七年,开启无上道魂,灭皇城,踏天才,为寻茫茫大道。战远古六族,为红颜,一人一剑,傲战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