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100000034

第34章 “大跃进”造成的困局与应对(1)

罗平汉

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经验不足和急于求成,1958年******为首的****中央轻率地发动了“******”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欲速则不达。从1959年起,国民经济遇到严重的困难。为了摆脱困境,****中央决定从1960年底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随后制定了“农业六十条”,关、停、并、转了一大批企业,精简了大量的城镇人口,使国民经济得以复苏。

一、“******”运动的动因

人们常常把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称为“三年暂时困难时期”。这个困难局面的形成,固然与这几年频繁的自然灾害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由于“******”运动的严重失误。

“******”虽然发生在1958年,但“******”的思想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早在1954年6月,******就曾指出:“我看,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1955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又讲道“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无须说,这里的“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指的就是美国。

1955年10月29日,****中央召开关于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在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并且要超过美国。”他说:“不是说赶上美国不要一百年吗?这个看法我也赞成。究竟要几十年,看大家努力,至少是五十年吧,也许七十五年,七十五年就是十五个五年计划。哪一天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现在我们不像样子嘛,要受人欺负。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吹起来牛皮很大,历史有几千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一年才生产二百几十万吨钢,现在才开始造汽车,产量还很少,实在不像样子。所以,全国各界,包括工商界、各民主党派在内,都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我们在整个世界上应该有这个职责。世界上四个人中间就有我们一个人,这么不争气,那不行,我们一定要争这一口气。”

在1956年8月30日八大预备会议上,******在讲话时又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说,中国共产党人有义务把国家建设起来,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他还这样说:“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应不应该赶上呢?完全应该。”他还分析说,中国现在钢的年产量是四百万吨,相当于美国六十年前的水平,也就是中国比美国落后了六十年。他表示:“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1955年下半年,通过对所谓“小脚女人”即****保守思想的批判,我国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原定十五年左右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即将大大提前。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不但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应当而且可以加快,就是各项建设事业的速度也应当是如此。他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曾这样说:

“现在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批判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速度方面的****保守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也不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按行业实行全面公私合营的速度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已经解决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问题,在一九五六年上半年应当谈一谈,这个问题也会容易解决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在这些方面,而是在其他方面。这里有农业的生产,工业(包括国营、公私合营和合作社营)和手工业的生产,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基本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商业同其他经济部门的配合,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工作同各种经济事业的配合等等方面。在这些方面,都是存在着对于情况估计不足的缺点的,都应当加以批判和克服,使之适应整个情况的发展。”

******认为,现在虽然已经解决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问题,但党内党外****保守思想仍在许多方面作怪,使这些工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许多经过努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却有很多人认为做不到。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不断地批判****保守思想。在这之后,******就不断地讲,做事情,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种,达到目的比较慢一点,比较差一点;一种,达到目的比较快一点,比较好一点。一个是速度问题,一个是质量问题。不要只考虑一种方法,经常要考虑两种方法。他还由此概括出了两种领导方法,一是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一是又少、又慢、又差、又费。无须说,他是大力倡导“多、快、好、省”方针的,并且要求全党坚决克服****保守思想。

1956年初起,各行各业都开展了对****保守思想的批判,结果造成了各部门、各地区不顾实际条件纷纷提高计划指标、追加基建项目的浪潮,使整个国家预算和经济计划都有失控的危险。针对这种情况,从1956年6月起,在******等人的努力下,对过高的预算和计划指标作了压缩,形成了“既反对保守,也反对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保证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对于在经济领域开展反冒进,******一开始就表示不赞成,表现出过不高兴。据胡乔木回忆:“会上尤以恩来同志发言最多,认为追加预算将造成物资供应紧张,增加城市人口,更会带来一系列困难等等。******最后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就宣布散会。会后,恩来同志又亲自去找毛主席,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这句话使毛主席非常生气。不久,毛主席就离开了北京。”随后,刘少奇指示****中央宣传部起草一篇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社论。当时,******将起草好后的稿子交给了刘少奇。刘少奇改完后批示:“主席审阅后交乔木办。”但******接到此稿后,只批了三个字:“不看了。”后来******曾说,那篇社论写好后曾送给我看,我在清样上写了“不看了”三个字,骂我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看。

对于反冒进,******虽然不赞成,但也没有坚决阻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反冒进的后果如何,他还有待观察;二是不久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了匈牙利事件,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国际形势的观察和匈牙利事件的处理上。

匈牙利事件平息后,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在中国重演,******和****中央于1957年春决定开展一次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不久,整风转变成了反****运动。这一段时间,******的主要精力放在整风和反右上。

反****运动是1957年5月内部作准备,6月正式发动对****的反击。至这年8月,运动基本结束。反****运动当时被认为取得了完全胜利,不过今天看来,这个胜利的代价太大,当年划了50多万****分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其进行摘帽改正,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人是被错划的。不但如此,匈牙利事件和反****运动这两件事,对******发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看来,匈牙利之所以发生反革命事件,****之所以在这时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表明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巩固。没有巩固的原因,关键在于经济不发展,物质基础不牢固。******的这个认识,原本也是对的,但问题出在用什么方式发展经济上。这时,******认为,要发展经济,四平八稳不行,一般速度也不行,唯有较高速度,唯有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超过英美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仍是低速度,慢腾腾地建设社会主义,形势就会危急,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就成问题。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对******的这种思想作了充分的发挥,社论说:“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相互促进的”,“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这是****敢于进攻和中间派还在动摇的一个客观原因。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充分巩固。”

于是,******将反冒进与所谓****的进攻联系起来。******认为,反冒进在先,****进攻在后,反冒进的人说 1956年是冒进,****也说经济建设中的主要危险不是****保守,而是冒进,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因此,反冒进为****向共产党进攻提供了借口。1958年3月,******在为重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中说:“我们没有预料到一九五六年国际方面会发生那样大的风浪,也没有预料到一九五六年国内方面会发生打击群众积极性的‘反冒进’事件。这两件事,都给****猖狂进攻以相当的影响。”

本来,******就对****进攻的形势作了脱离实际的估计,而****的进攻在他看来同反冒进又有内在联系,这时,国内的经济形势发展也比较好,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很高。就在这种情况下,******认为,经济建设的速度本来可以更快一些,1956年夏至1957年的反冒进,恰恰是对群众的积极性泼了冷水,并公开表露出对此前进行的反冒进的不满情绪。

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不仅揭开了批评反冒进的序幕,也揭开了农业“******”的序幕。会上,******首次对反冒进进行了公开的批评。他在会议结束前发表的题为《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中说,1956年的反冒进,扫掉了“多、快、好、省”的口号,扫掉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所谓“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是指1956年****中央制定的《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在12年以内,粮食每亩平均产量,黄河以北要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要达到500斤,淮河以南要达到800斤,因为纲要共四十条,故简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扫掉了促进委员会,对这几项东西要恢复。他还说:“我们总的方针,总是要促进的。”从此之后,******不断地对反冒进提出公开批评。席卷全国的“******”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1957年11月,******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庆典及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是******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国。这一次莫斯科之行,******兴致很高,实际成为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主角。在会上******一再讲要以苏联为首。他说:“我们必须有那么一个国家,有那么一个党,它随时可以召集会议。为首同召集会议差不多是一件事。”“既然需要一个首,那么,谁为首呢?苏联不为首哪一个为首?按照字母?阿尔巴尼亚?越南,胡志明同志?其他国家?我们中国是为不了首的,没有这个资格。我们经验少。我们有革命的经验,没有建设的经验。我们在人口上是个大国,在经济上是个小国。我们半个卫星都也没有抛上去。这样为首就很困难,召集会议人家不听。”这是一段值得回味的话。自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以来,一直是以苏联为首的。笔者认为,这番话表明,从这时起,******已经有些看不起赫鲁晓夫,已经有了中国要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挥更大作用的想法。

中国领导人当然清楚,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还必须在短期内把经济搞上去,这样说话才有底气。当时,人们是把钢铁产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最主要标准的。所以,能否赶超英美,关键是看钢铁产量能否上去。在莫斯科期间,赫鲁晓夫曾告诉******,在以后的15年中,苏联在主要工业产品方面,将赶上并超过美国。******对此既感到鼓舞,又感到压力,认为中国也应急起直追,并有所表示。他在各国共产党工人党莫斯科会议上表示:中国要用15年左右的时间在钢产量等方面赶上英国。

当然,******这个表态,也并非没有根据。在莫斯科期间,******在同英国共产党负责人波立特、高兰谈话中了解到,再过15年,英国的钢产量可能从现在的2000万吨增长到3000万吨,而中国这时的钢产量约500万吨,按每5年翻一番计算,再过15年可达到4000万吨。因此,******认为,作为主要工业产品的钢产量中国15年赶上或超过英国是可能的。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公开宣布15年钢产量赶上并超过英国,1958年喊得十分响亮的“超英赶美”口号由此而来。

二、“******”的发动与初步纠“左”

自从“超英赶美”的口号提出来后,******认为,目前党内的****保守思想还没有克服,仍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出现,又是受了此前反冒进的影响。于是,他多次对反冒进作了严厉的批评,并且批评的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

1858年元旦刚过,******就来到了广西南宁,在这里召开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地方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会上,******在发言中说:“不要提反冒进这个名词,这是政治问题。首先没有把指头认清楚,十个指头,只有一个长了包,多用了一些人(工人、学生),多花了一些钱,这些东西要反。当时不要提反冒进,就不会搞成一股风,吹掉了三条:一为多快好省;二为四十条纲要;三为促进委员会。这是属于政治,不属于业务。一个指头有毛病,整一下就好了。”他又说:“****的进攻,把一些同志抛到和****差不多的边缘,只剩50米,慌起来了,什么‘今不如昔’,‘冒进的损失比保守的损失大’。”他还说:“最怕的是六亿人民没有劲,抬不起头来。”******认为,反冒进是泄了六亿人民的气,采取的是资产阶级的方法论,使用的办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同类推荐
  • 高岭地传奇

    高岭地传奇

    高岭地是辽宁宽甸的圣地,自古离奇传奇甚多,亦真亦幻摄人心魄。笔者历经二十年收集整理。现隆重展示。
  • 洪流洗沙

    洪流洗沙

    历史洪流汹涌,淘尽天下苍生,将最为壮美的英雄悲歌洗净,呈现于世人面前。百年前三国之争,魏延子午谷奇兵破魏,诸葛武侯出师大捷,蜀吴分魏后老将姜伯约徐州胜陆抗促成一统,孝怀帝刘禅重震大汉王朝,历史之流已不再相同,合分之律却未曾改变。现王朝更替已经是大统朝建国十五年,天下分十二州,新英雄的故事,也在这个时代中重新孕育。一个普通人,却拿着打开乱世大门的钥匙要向天挑战,智谋的交错,沙场的纵横,兵家四派,算王十杰,男人的权谋,不只是勾心斗角的算计,而是黑暗滴血的政治,通往龙椅王座的路,凝聚的也不光是一个人的沸血热泪,更是万千白骨尸身。史书记载不一定就是历史,但凡能留名者史书,绝非平庸。
  • 三国小秃驴

    三国小秃驴

    穿越就罢了,穿越成一个和尚;穿越成和尚也就罢了,还穿越到三国!穿越到乱世也就罢了,等等,关羽真龙护体,郭嘉逆天改命?!宗师多如狗,群仙遍地走!继上古封神之后,最混乱的群仙争霸,儒家智珠在握,道家不甘示弱,贼秃蠢蠢欲动!云杰仰天长啸:这是开什么国际玩笑!为了活,与神鬼妖仙圣,战个痛!
  • 中国春秋史说

    中国春秋史说

    一部以《左传》、《吴越春秋》为主要内容,描述春秋时期郑、楚、齐、宋、晋、吴、越等主要诸侯国争霸的原始资料历史小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明惩毖录

    大明惩毖录

    本书修改中,之前写得不尽如人意,现在重新修改,修改后再继续连载。
热门推荐
  •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本书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实践例证归纳、总结而成。不仅内容翔实,而且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言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切入角度好,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交际、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人与事有一种先知感,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缘来如此》

    《缘来如此》

    一个妖孽男生和exo的爱情是怎样的呢?“铭,我们不介意每个人都和你在一起!因为weareone!”12个少年.“可是,,我们都是男孩!这。。”“嘿嘿,那又怎样?”朴喜庆率先说“爱上,没有理由。”kris“铭,你只能是我们的!”tao“铭,好不容易爱上,就不会放手。”chen“你是我的美味点心。”xiumin“爱上你是人生的一个转折。”伯贤“对你的热忱是我必备的功能。”kai“或许只有你才能打开我的心门。”鹿晗“耶嘿,奶茶别走,我是你的。”世勋“麻麻永远在你身边”sohu“你答应要帮我试菜的,你逃不掉的哦。”嘟嘟“你说你会在我身边,叫我韩语的。”lay“……我,知道了。”铭,“我的爱人们!”
  • 魂魄无敌

    魂魄无敌

    人人都与登高山,谁人能知高山寒?千锤百炼成神魄,百次不悔终情魂,魂魄合一定乾坤。
  • 极品医仙

    极品医仙

    奉行打脸第一,打针第二的药王村混世魔王孙以恒在喜堂上跑路,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跃进。本想改头换面,低调做人,无奈天生长着一张吸引仇恨和眼球的俊脸。刀光剑影,倾城佳人,打脸中医面对这个暴躁的世道,除了啪过去还能怎样?
  • 那些年,我们都曾认真过

    那些年,我们都曾认真过

    那年陆唯语高一第一次见面发现他很讨厌恨不得此生再也不要见到他阴差阳错的自己竟然和他有了娃娃亲。第一次他见到陆唯语的朋友说是自己的男友,开什么国际玩笑。“喂,我是你未婚夫!”某男不言不惭地说着“呵呵,我是你大爷你信吗?这年头骗子真多敢骗到我头上!”某女挂断电话后愤愤不平地说着。一个小时后某女发现自己宿舍楼底下出现了很多车一位穿着校服男子走了上来踹开宿舍门进来将自己扑倒在床上不顾及旁边的人狠狠地亲在自己的唇上。“我诈骗?现在我告诉你我是你未婚夫信了吗?”某男采取强制手段。“信信信,比信佛还信!”某女被逼无奈只好投降。“这还差不多!”某男很满意的走了。
  • 墓师录

    墓师录

    通过小说的渲染,每个人都知道摸金校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墓师的存在。民国12年,陕,秦岭。黑夜……无尽的黑夜……仿佛将人要窒息,恐惧与黑暗……胆怯是本能。“吱!吱……吱吱……”阴暗潮湿的的地道,周围偶尔隐隐约约可以听到老鼠吱叫与窜动的细微声响。对于喜欢生活在阴暗地方的家伙,这个鬼地方是天堂。这里到处弥漫着呛鼻的灰尘,空气中不时地传来沉重无比的喘气声,让人无比压抑。没有光人们天生的那种恐惧感就会出现,黑暗里几个人佝偻着身子,摸拿着几个鼓鼓的包袱慢慢向里面爬着。随着一只火烛的忽然燃起,一张沟壑丛生的苍……
  • 等到雾霭散去的那一天

    等到雾霭散去的那一天

    林雾跟孟星远相识的情景,有点像电影中的情节。虽然他当时的行为确实有点像搭讪,不过他这么说反而给了林雾一种非常光明磊落的感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控定乾坤

    控定乾坤

    一个被驱逐出族门的少年,踏进了大陆上最为盛名的宗门,获得神控师梦寐以求的宝物。无意之中,发现一本古文杂书中的秘密,一段远古种族战争的秘史,神控师的没落的原因,将一一浮现出来。然而,邪恶的修士再度出现在大陆之上,这预示着,灾难再一次降临在神武大陆上,面对动荡不安的大陆,面对即将破碎的天地,谁能有能力平定这一场浩劫……
  • 逝去的青春之九年级一班不散

    逝去的青春之九年级一班不散

    记录青春期的我们点点滴滴,虽然我们已经各奔东西。我们所经历的事都念念不忘!笔尖上奋斗的日子对于我们来说都成了曾经。
  • 悍妃难驯

    悍妃难驯

    王爷本想享尽齐人之福,不料,彪悍新妇携带两名保镖男宠一同上花轿,立志给夫君戴一顶漂亮的绿帽子。小叔很配合,花前月下调戏美人,势要诱妃出墙。憋屈王爷只好拾起课本,重掌御妇术!谁说古代王妃只能任人鱼肉?你能纳妃,我便出墙,who怕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