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6900000020

第20章 势不同尽,否极泰来——“盈虚”法

君子但知有悔耳。

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

小人则时时求全;

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

《挺经》原典

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剥也者,复之几也,君子以为可喜也。夬也者,姤之渐也,君子以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则由吝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悔以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

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古来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金陵之克,亦本朝之大勋,千古之大名,全凭天意主张,岂尽关乎人力?天于大名,吝之惜之,千靡百折,艰难拂乱而后予之。老氏所谓“不敢为天下先”者,即不敢居第一等大名之意。弟前岁初进金陵,余屡信多危悚敬戒之辞,亦深知大名之不可强求。今少荃二年以来屡立奇功,肃清全苏,吾兄弟名望虽减,尚不致身败名裂,便是家门之福。疲师虽久而朝廷无贬辞,大局无他变,即是吾兄弟之幸。只可畏天知命,不可怨天尤人。所以养身却病在此,所以持盈保泰亦在此。

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余斟酌再三,非开缺不能回籍。平日则嫌其骤,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原典精译

我曾研究《易》中讲的道理,考察盈虚升降的原因,才知道人是不可能没有缺陷的。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阅东南,没有总是十全十美而没有一点缺陷的。“剥”卦含着相对应的“复”卦,故而君子认为得到“剥”卦是可喜的。“央”卦暗藏着相对应的“姤”卦,所以君子认为得到“姤”卦,也仍然潜伏有危险。所以本来是吉的,由于吝而趋向于凶;本来是凶的,由于改悔而又趋向于吉。君子只知道有悔,知道了悔,所以才忍受得住缺陷而不敢去追求过于完美的东西。小人时时要追求完美,既然得到了完美,则吝和凶也就跟着来了。众人常有不足,而一个人常十全十美,这也是因为天道屈伸转化的缘故,难道真会如此不公平吗?

天下事怎能尽如人意?自古以来成大业的人,一半是天缘相凑,另一半是勉强迁就。攻克金陵,也是本朝的大功勋,千古的大功名,这全都是凭借上天意旨做主,怎么会完全由人力决定呢?上天对于大功名,吝惜得很,经干百次折磨、艰难****之后才能给予。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就是说不敢身处天下第一等大功名的意思。弟弟前年刚进入金陵,我写的信中大多是恐惧儆戒之辞,也深深知道大名是不能强求的。少荃(李鸿章)自同治二年以来屡建奇功,肃清江苏全境,我辈兄弟的名誉声望虽然降低,还不致身败名裂,这就是家门的福分。让军队疲惫困顿的时间已经很长久了,而朝廷并没有贬斥之词,全局没有其他变故意外,这就是我们兄弟值得庆幸的事。只应该敬畏上天,认识天命,可不能埋怨上天,归罪别人。这是我们用来保养身体、除却疾病的方法,这是我们用来维持圆满、保持安泰的方法。

有福气的时候不要过度地贪图享受,有权势的时候不要凭借自己的权势为所欲为,把事情都做绝了;有福气的时候不要过度地贪图享受,要保持节俭。要少用仆婢,少花银钱,有权势的时候要少管闲事,少断是非,自然保持的时间就长。我再三考虑,只有向朝廷主动请求开缺,才能回归乡里。现在我们已经功成名就了,就应及早脱身,越快越好。

智慧解析

一、求缺不求全

花好月圆是一种状态,花未全开月未圆也是一种状态,前者看似圆满,却很短暂;后者有所欠缺,但是常态。前者因处极点,接踵而至的将是凋谢的恐惧与亏虚的沮丧;后者却是处于一种上升的态势,接下来会更好。曾国藩后者把握得最好,他经常在日志和家训中反复强调“花未全开月未圆”,“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连他的书房都取名叫“求阕斋”,以警示自己。他认为:有损有益,是自然界的规律。然而人们生下来就有欲望,喜欢圆满而不想有所缺憾。为防盈戒满,凡是荣誉,皆使留其阙陷。故以“求阙”名其斋。曾国藩的书斋曾享誉于晚清政坛和文坛。曾氏有《求阙斋读书录》四卷,王定安编有《求阙斋弟子记》三十二卷。曾国藩写此文时,正是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般人很容易沾沾自喜,但胸有大志的曾国藩并未满足于此。能够在得意之时谦虚,在名声腾升之时谋求退藏,无怪乎其能成为一代“中兴名将”。

升任两江总督后,曾国藩更是处处小心,慎之又慎。他还告诫好大喜功的弟弟曾国荃要见好就收、急流勇退、学会求缺。

天京天京合围之后,李鸿章、左宗棠先后攻下了苏、杭,曾国荃率领五万大军陈兵于天京城外,却难以将天京攻下,来自于朝廷上下的各种议论纷起,湘军内部的矛盾也一天一天尖锐起来,曾国荃十分焦躁,以至生了肝病。曾国藩多次写信相劝。劝他“不要代天主张”,认为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把功劳退让一些,对于名利二字,要看得淡一些才行。他耐心的劝告曾国荃,想邀请李鸿章来助战,他在信中写道:少荃实际上与兄弟相互亲近、相互护卫,我打算上奏朝廷请求准许少荃亲带开花炮队、洋枪队前来金陵会剿。接到弟弟此次回信后,我即一面上奏朝廷,一面函咨少荃,请他立刻西行。如苏军齐到成功,则弟受其劳,而少荃享其名。则即可以一同接受封赏,又可以为自己增福。盖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则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矣。如苏军虽到,而城贼仍坚持不下如故,则谤可稍分,而责亦稍轻。

紧接着又写信开导曾国荃说:少荃会剿金陵,好处甚多,其不好处不过分占美名而已。后之论者曰:润公克鄂省,迪庵克九江,沅甫克安庆,少荃克苏州,季高克杭州,金陵一城沅与泉各克其半而已。此亦非甚坏之名也。何必全克而后为美名哉?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哉?……少荃将到之时,余亦必赶到金陵会剿,一看热闹也。

李鸿章是不想和曾国荃抢功的,但这时朝廷已经下旨令李鸿章速率军帮助攻打金陵。李鸿章一面上奏朝廷,说曾国藩完全可以平定此次大乱,金陵即日可克。一面请求派他弟弟携带大炮到金陵助攻。

当然,没有等到淮军到达之前,曾国荃就把金陵攻了下来。并于当天夜里就上奏报捷,满心以为会受几句赞扬,不料挨当头一棒。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千余太平军突围,语气相当严厉。事情发生后,曾国荃部下各将都埋怨赵烈文,以为是他起草的奏折中有不当言词引起的。赵烈文则认为,这与奏折言词无关,而完全是清政府有意苛求,左宗棠在攻破杭州城时陈炳文等十多万人突围而去,而清政府指责。幸好抓住了李秀成,否则曾国荃更无法下台。

但是,清政府并未就此了结,数日之后,清政府又追查天京金银下落,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尤其严重的是,上谕中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上谕说:"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堵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这无疑是说,曾国藩兄弟如不知禁忌,就难以"永保勋名","长承恩眷"了。曾国藩当然能品出这些话的味道,掂出它的分量。何况,曾国荃确实非常骄傲,以为攻陷天京全是他一人的功劳。因而,攻陷天京前后,就成为曾国藩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他心里很明白,如何处理好同清政府的关系,已成为能否保持其权力和地位的关健,而正确认识并摆脱自己目前的这种政治处境,则是他面临的迫切问题。

所谓功高震主,当时的清政府,早已经对他和日益强大的湘军产生了戒备之心。曾国藩没有实权地征战了8年。在他的政治生涯里,相当一部分压力来自朝廷的疑忌,这使得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湘军攻克武汉时,咸丰皇帝很高兴,立即下旨,封曾国藩为湖北巡抚,并且夸奖曾国藩,说他虽然是一介书生,却能够立下大功。任命下达后又反悔,随即收回成命。咸丰帝仰天长叹:"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咸丰皇帝之所以收回成命,正是考虑到曾国藩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曾国藩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了危机,心中不免有寒心。曾国藩曾对同乡知交刘蓉说过:我浴血奋战,受此猜忌,令人心寒;若被谋害,墓志铭里一定要替我鸣冤,否则死不瞑目。曾国藩深知要想做到精忠报国又要做到功成身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古往今来能做到这点的人寥寥无几。曾国藩的想法在他的日记中屡屡表露:“日内因户部奏折似有意与此间为难,寸心抑郁不自得。用事太久,恐人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意欲解去兵权,引退数年,以息疑谤,故本日具折请病,以明不敢久握童柄之义。”“接奉廷寄,因十二月十八日秦兵之败,霞仙革职。业经告病开缺之员,留办军务,致有此厄,宦途风波,真难测矣!然得回籍安处,脱然无累,犹为乱世居位者不幸中之幸。”

二、功成身退

攻下天京后,曾国藩就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理由,奏请裁湘军归乡里,远在攻克金陵之前,曾国藩就有裁军计划,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便已拼命筹钱,两年之间,已筹到500万两。钱筹好了,办法拟好了,战事一告结束,便立即宣告裁兵。不要朝廷一分钱,裁兵费早已筹妥了。

事实上,湘军并非是全部被裁光,曾国藩的嫡系部队基本上保留下来,一部分由曾国荃统率。光绪十三年,我们还可见曾国荃有关湘军的秦议。一部分由左宗棠带往西北去了。一部分水师由黄翼升统帅。其他中下级干部,转入淮军去了。曾国藩明白如果手中没有兵权得话,只能任人宰割。故此他让李鸿章按淮不动。早在裁湘军之前,曾国藩就写信给李鸿章说:

惟湘勇强弩之末,锐气全消,力不足以制捻,将来戡定两淮,必须贵部淮勇任之。国藩早持此议,幸阁下为证成此言。兵端未息,自须培养朝气,涤涤暮气。淮勇气方强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

曾国藩书中之意极深,只有李鸿章才能理解他的苦衷:朝廷疑忌握兵权的湘淮将领,舆论推波助澜,欲杀之而后快,如湘淮并裁,断无还手之力,若留淮裁湘,则对清廷可能采取的功高震主者起到强大的牵制作用。李鸿章即窥见到清廷的用心,又理解了曾国藩的真实意图,因而决定投双方之所好,坐收渔人之利。他深知在****制度下“兵制尤关天下大计”,淮军兴衰关乎个人宦海浮沉。他致函曾国藩表示支持裁湘留淮的决策,说“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终始”,淮军“改隶别部,难收速效”,“惟师门若有征调,威信足以依恃,敬俟卓裁。”由于曾、李达成默契,所以裁湘留淮便成定局。

曾国藩裁军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防止湘军造反。清政府命令曾国藩,呈报历年经费开支帐目。这等于要湘军的命。打了十多年的仗,朝廷不发军饷,都是曾国藩到处募捐,七扯八揍,勉强开支过去。这一笔帐如何报销?湘军将领听到这一消息,无不义愤填膺,决心造反。曾国荃、左宗棠、彭玉鳞、鲍超四人,召开了玄武湖会议,议决肃清君侧。此议虽被曾国藩压下,而湘军将领反清情绪,仍没有消除。曾国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毅然裁兵,这也是一个原因。

但是,军可裁,官不可不做,曾国藩在领兵作战时,一再请求回家为父母服丧终制,而战事终了后,何以从不提及此事,这点仍和他的忧畏有关。

曾国藩在削平太平天国之乱后,皇帝封他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他是事实上的湘军领袖,凡是湘军出身的将领,无论是执掌兵权抑或出征疆场,都视他为精神上思想上的领导者,而湘军在裁遣之后,被藏者多至数万,功名路断,难免有很多人感到心情不满。

曾国藩如果在此时请求解官回籍终老,皇帝当然不能不接受他的要求。但如他在回到乡间之后,以一个在籍乡绅的地位,忽然为一群图谋不逞之人所挟制,并奉之为领袖人物,即使曾国藩知所自处,而对清朝政府来说,也仍然不是保全功臣之道。如果清政府怀有过人的恐惧,曾国藩之辞卸官职,正表示他有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的意愿,那就更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猜忌了。

所以,曾国藩在此时一方面自动解除兵柄,一方面更留在两江总督任上继续为清政府效力,决不轻言去留。与此同时,他还劝说弟弟曾国荃主动向清廷奏请开缺,以身体不舒服为理由,请求回家养病。这么做无疑是使清政府绝对感觉放心的最好办法。

同类推荐
  • 生存法则

    生存法则

    价值观是做人的一个标基点准,只有坚持自己价值观的人,才能在追求与献身中得到最大的快乐。一旦你进入成人的世界,你便开始不断地修正你的价值观:有些事对你变得比较重要,有些则变得比较不重要;有些人对你的重要性甚于他人,有些人更变成你的模范,你认同他们,接受了其中的一些价值观,也拒绝了其中的一些价值观……
  • 变形计:孩子的成长有点疼

    变形计:孩子的成长有点疼

    7天互换体验,改变孩子一生!他们是一群低头行走的少年,看不到关爱的目光。他们淋着滂沱大雨,仿佛这才是青春的撞击,却忘了阳光的温度。他们把冷酷当作酷,把草率当作帅,直到他们用暴力的行为,无情的言语刺痛最亲的人。他们,曾一度让老师和父母伤心绝望,被视为“无可救药的坏小孩”,但在经过7天与农村孩子互换变形,被远山与自然的力量感动之后,改变也开始一点一滴显现——体会了他人的艰辛,懂得了责任,宽容和感恩。成长没有标准答案,即使他们曾经叛逆、迷茫,但终究还会坚定而执着地成长!
  •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是卡耐基夫人的成名之作。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会惊喜地发现,这是一本充满着深刻哲理和人生情趣的不可多得的好书。女人读了,会从中受到激励,感受到做个好女人的幸福;男人读了,会从中得到慰藉,心头洋溢着对女人的融融爱意。
  •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口才是金,它能让你如鱼得水,助你迈向成功。本书从实际出发,对做人办事所需要的口才知识做了完备详尽的介绍。
  • 出路取决于思路

    出路取决于思路

    思路问题具有科学性、目的性、趣味性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例题进行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训练。使自己在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得到迅速的强化。如脑筋急转弯就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如能打破框框,独立思考,另辟蹊径,有时会使我们摆脱困境。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反复地去思考,想想种种可能性。如果进行了结合实际的广泛思考之后,仍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时,那么就有理由怀疑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什么框框。一旦打破框框或思维定式,新奇的想法就会从脑子里跳出来,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热门推荐
  • 妖雪录

    妖雪录

    如果没有如果,那么这一切是否可以重来、在这里有着千奇百怪的人殇,却唯独缺了它。请好好珍惜.你生命中的点点滴滴。ps;通过我的作品请感受下神逻辑。
  • 京一的错乱世界大冒险

    京一的错乱世界大冒险

    藤原京一九岁时隔壁搬来了新的邻居:姓秋月的一家子。据说这家太太是二婚,带着三个女儿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小的男人,真是世风日下。本来京一没怎么关注这家人,但是当他知道这家二女儿叫秋月爱丽的时候整个人都王尼玛了。原来这个世界的主题是里番吗?直到14岁,京一都是这么认为的。——然而15岁的京一看着眼前陈旧的住宅楼和门前的‘藤原豆腐’的招牌,成千上万的草泥马在他的心里飞奔而过。
  • 梦若倾城

    梦若倾城

    五年前他为家族声誉选择了疏离她:五年前,她被他伤了,狠狠地伤了,从此离开故乡,从此从他的世界消失......五年后,那个让他朝思暮想的女孩又再次出现在了他的世界,再次打乱了他的生活,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 今夕意兮

    今夕意兮

    又名:重生之之子于归那年那月的那天,我们相遇,没有华丽的排场,没有豪华的盛宴,亦没有公主与王子的假面舞会。也许正是这样,你我都没有寒暄着说再见。今朝有酒今朝醉,莫问前尘悲与欢。今夕意兮,你可曾把酒与我言欢?之子于归,宜室其家。······言楠的爱像一只飞蛾般,奋不顾身。宫汐风的爱情小心翼翼,伪装成青梅竹马的友情,却爱到了骨子里。默默守护他心目中的公主。上官凌(景逸)的爱沉默无声,并不回应言楠的爱,却造就了上一世的惨剧。今世,她是意兮,捧着一颗受伤的心灵,拥有着不属于他的记忆,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忘记了以前的所有。我只愿,言楠能在这一世找到属于她的幸福。
  • 姓名与人生

    姓名与人生

    怎样为个人、公司、产品、商标起名?名字并不像附号那么简单,起名字也不有随意为之。一个好名字有时能决定一个人、一个产品的命运。
  • 法律执行者

    法律执行者

    原本高高在上的法律执行者镇压叛乱,遭到暗算,失去了能力,离开了新城市,来到了自己不熟悉的大世界,在这里,他找到了让自己变强的道路,那就是武道!
  • 传丶天地

    传丶天地

    仙侠文的再一力作,废柴少年能否拯救一族?人界的邂逅究竟心在何处?朋友的支持能否一路相随,兄弟情深?全新的故事架构,新世界的建构,加以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一篇全新的仙侠之作。究竟,幕后黑手是谁?他的目的又何在?
  • 临苍穹

    临苍穹

    十五年残废皇子,一朝命殒,却迎来异世强者强势回归!修炼,纷争,身世,情仇,数不尽的艰难险阻。“顾明顾明,是万事明了的意思!”随君将事明了,伴君君临苍穹!
  • 都市极品妖王

    都市极品妖王

    一代妖王为调查一具同他相貌一模一样的尸体,以该尸体生前的身份,回归都市。全新的生活开始。曾经的他是个胆小怕事的软蛋,现在的他却让那些欺他辱他的人生不如死!曾经的他是个无权无财的平凡小市民,现在的他随便跺跺脚,无论是人是妖,都要震颤三分!曾经的他连一句话都不敢对租住他房子的美女房客讲,现在的他不仅讲话了,还……
  • 软妹凶残之绝对掌控

    软妹凶残之绝对掌控

    这是一个有童年阴影软萌妹子生生将自己养歪并在以后的日子里越来越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