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000000026

第26章 第一次反攻

——营口

日军攻占沈阳后,分掠东北各地,而东北军主力却持不抵抗态度,步步后退。一时全国报刊不断出现此处“沦陷”彼处“失守”的信息,抗战形势显得十分严峻。然而,日本《光辉——满洲事变写真大全集》中,却刊出了数张日军在中国抵抗力量打击下被动防守的照片。根据日方在照片下的记载,这是1931年底日军在营口的守备队遭中国军队攻击时拍摄的照片。在这次攻击中,营口守敌被迫放弃市区大部,退守商会和警备队司令部,经激战才坚持到援军到来。在一片败退的大潮中,是谁打出了这样一次凶猛的反攻?

营口为辽南重镇,也是重要港口,战略地位重要,若中国军队据有此地,等于为东三省的抗战保留了一条可以直入腹地的海上补给线,因此早为日军重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立即有计划解除各战略要点东北军警武装,营口即为其重点攻击目标之一。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日关东军一部占领营口税关与盐务署,营口即告沦陷。守军李振福海防营猝不及防,部分被缴械,部分从海上撤向南方。

然而,根据我方史料记载,营口沦陷后,仅1931年内,中国抵抗力量曾至少三次反攻营口。

第一次,9月23日,盘山绿林出身的张海天、项青山、蔡宝山等组织“抗日救国军”,并指挥400名救国军,攻打被日军占领的田庄台、营口。此战击毙了日军二十多人,不仅使日军遭到重创,而且击毁了营口发电所和水源地,使日军占领下的营口停水停电,陷入一片混乱。

第二次,10月11日,部分东北军部队和地方武装袭击了营口的日军守备中队。

第三次,12月25日,为了缓解日军进攻锦州的压力,已经改编为义勇军的项青山部再次攻击营口。迫使日军第二师团回援,使锦州战况稍得缓解。

根据日方照片拍摄时间来看,这反映的是项青山部第三次反攻营口的战斗。

根据孙辉宇先生的《新市街见闻》记载,项青山这次反攻打得有声有色,战斗到激烈的时候,营口的日军兵力不够,连警察马队都就地掘壕固守,如临大敌。战后日军还特意请来了“本愿寺”的和尚与高级军警官员七八十人,在营口“大衙门”后院给被打死的日本警察念经开吊。

其实,项青山兵力并不多,而且缺乏重武器,打营口并没有足够实力(不足三千,而且由几支队伍临时组成)。他只是当久了“胡子”,自有一套打仗的招数,用他不多的马队绕着营口快速游走,造成浩大声势,不时突进去捞一把,使留守日军顾此失彼。这时候日军还真没和东北“胡子”怎么交过手,被打得被动万分,竟认为项部有“四五万人”。第二师团被迫抽调北上的佐藤支队回援保护营口,项青山却已经率部回盘山了。

反攻营口,只是当时义勇军对日本占领军发动的进攻之一。此前此后,他们还曾经多次对长春、田庄台、新民、法库等重镇发起攻击,特别是1932年8月29日和9月1日,东北义勇军曾两次反攻沈阳,攻占飞机场,烧毁日军飞机27架,给日军造成了重大震慑。由于他们的英勇作战和马占山在黑龙江省的再举义旗,1932年中,东北军民的抵抗曾掀起一个高潮,以至于日军将征讨不利,未能完成既定目标的原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撤职。

值得一提的是,反攻营口的项青山,可称一个传奇人物。

项青山出身绿林,报号“忠义”,骁勇善战,曾和另一绿林好汉“老北风”(张海天)共同消灭了日军苦心扶植的凌印清部伪军,活捉凌印清和日本顾问仓岗繁太郎等,是义勇军早期重大胜利之一。当时锦州人有顺口溜赞颂项青山:“青山老北风,成心把日坑,活捉凌司令(指汉奸凌青印——笔者注),枪崩日本兵……”项青山后率部入关,张学良曾赠送他一块镶有自己照片的怀表,并将其所部改编为一个旅,项任旅长。

可惜这样一员猛将,后来的结局却是窝囊得不能再窝囊。入关后不久,在一次部队乘火车调动时,项旅的列车出发以后,项违反铁路安全规定,站在车门口的踏板上,一手抓着车厢侧面的扶手,身体倾出车外向后眺望(目的不明)。不料路边突然出现一块标牌,列车高速行驶中项与这块标牌相撞当即身亡。

从他的这个死法,可以推断这条关东好汉活着时候也肯定是个桀骜不驯的人物。

同类推荐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在珍宝岛的那些岁月

    在珍宝岛的那些岁月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在这次事件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本作品详尽地描述了珍宝岛战争战斗情景和战后边防战士驻守边防的实际。其中通过反映珍宝岛战士对理想、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再现了那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理念。
  • 赤地1940

    赤地1940

    被人民解放军枪毙的大地主徐子谦穿越到9年前自己娶二房姨太太的那个晚上,他痛定思痛,决定一生只取一个老婆,誓死不当汉奸卖国贼。然而自己不想娶姨太太,可现实却逼着他娶了一大堆姨太太,漂亮淳朴的村姑,性格热辣的女特工,美丽温婉的女大学生,活泼可爱的女护士……这是一个大地主铲除汉奸,智斗卖国贼,扛枪杀鬼子的抗日故事。“赤地千里,鲜血浇筑,寸土不让,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徐某人拍案而起。“谨以此书致敬曾经抛头颅洒热血誓死保卫家园的前辈先烈”
  • 抗日独行侠

    抗日独行侠

    猎人山魁,武功高强,身材矮小,一手好刀法,百步穿杨,古怪精灵的狼王子,在他父母姐姐被日本鬼子杀害后,踏上了复仇路······
  • 隐匿的特种兵

    隐匿的特种兵

    他是无人能敌的兵王,却因为一次任务的失败而失去一切。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带着隐匿的身份,特殊的任务,踏入繁华的都市。他韩度,究竟能否揭开隐瞒的真相,驰骋于王者之巅?
热门推荐
  • 欢田喜地小农女

    欢田喜地小农女

    一杯毒咖啡,呼风唤雨的美女总裁穿越变成干瘦可怜的小农女,家徒四壁,爹不知所踪,娘跟着野汉子跑了,剩下一堆可怜的奶娃娃,不到七岁的秋麦被迫撑起整个家,带着大哥小弟小妹一起致富奔小康,可这上有刻薄后奶,贪财二姑,懦弱三叔,刁蛮三婶,各种麻烦,接连不断;又有重生的堂姐,事事知晓,还处处装可怜心善。战乱年代,烽烟不断,想安生守着一亩三分地,当个富农过小日子,可这父母兄弟个个不省心,愣是拉着她牵扯进了改朝换代的战争中……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末世虐杀者

    末世虐杀者

    飞向地球的陨石燃尽殆尽,末世却悄然降临。主角意外获得虐杀系统,走上进化之路。随着末世进化狂潮的愈演愈烈,外星来客却突降地球,末世的降临是阴谋还是意外?看王辉如何破解迷雾走出地球走向巅峰强者。
  • 独宠逃妻

    独宠逃妻

    亲眼所见相恋七年的男朋友和闺蜜滚在了一起,她备受打击,巧遇男朋友的哥哥,一醉之下,拉着此帅哥狂奔民政局。渣男,贱女要结婚,行,以后见了本姑娘,记得恭恭敬敬的喊声嫂子!
  • 纵宠佣兵狂后

    纵宠佣兵狂后

    她凤云宵,堂堂一届佣兵女皇,居然穿越到了爹不疼,娘无用的凤府七小姐身上?!姐姐欺凌,各路姨娘算计,还被王爷退亲?对,没看错,就是这样悲催。不过没关系。欺她者,她必然百倍还之,辱她者,她送其下地狱,失去的,抢回来,看中了的,夺过来!她凤云霄,既然已经来了这里,便要夺尽天下,自在逍遥。他慕容狂,人人称他为傻帝,个个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还有王爷想要取而代之?!可谁想到,他暗地里隐藏的势力,可以颠覆整个天下。他的惊才绝艳足以迷倒天下少女,然而,他却只愿意为她倾尽天下,许给一世繁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背负石头的老人

    背负石头的老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旋风少女:爱之永恒

    旋风少女:爱之永恒

    若白,百草,能否掌握自己的爱情,让自己所爱的,和爱自己的在一起。
  • 进击的好学生

    进击的好学生

    我是一个好学生,后来从乡镇中学转到了县里的初中,却在跑操的时候把前面美女同学的衣服撕烂了。而我从小就有一个奇怪的能力,就是在看任何书的时候,都可以像看爱情小电影一样投入……
  • 总裁宠上身:丫头哪里逃

    总裁宠上身:丫头哪里逃

    他宠她上天、爱她入骨,但换来的却是她无情的背叛,婚礼当天她卷款消失,他这才明白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圈套,她爱的只是他的钱和人无关,他愤怒发誓哪怕天涯海角也要将她抓捕归案……五年后,当他再次见到她时,她的身边带着缩小版的他,他说:“许静然,你竟然带着我的种消失了五年,你想死是不是?”某女二话不说转身就逃,某男大吼:“丫头,你哪里逃!”
  • 探险的世界(科学知识大课堂)

    探险的世界(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