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9600000008

第8章 办事的忌讳(1)

太爱面子

求人办事,不要死要面子,须知“死要面子活受罪”,如果总是以为自己是多么的清高,这样事情能办成吗?

我们对于面子应该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不可能不要面子,但又不能够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人,往往会真正丢了面子。

我国著名的小说《红楼梦》和话剧《北京人》,都真实地表现了本已败落,但仍不肯抛弃面子的诸多世家子弟的形象。在他们看来,如果这些面子一旦全都不存在,活着也就没有什么意思!可见,很多人把面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面子当然应该要,一个一点儿面子也不要的人,恐怕自尊心也不复存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怎样做才算不丢面子、什么面子可以丢、什么样的面子应当保?当然,人们也都非常明白,出于虚荣的面子应当丢,有关人格的面子需要保,不保何以处世?而保的办法则在实事求是。事实俱在,曲直分明,面子不保亦在;哗众取宠,装腔作势,面子虽保亦失。

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齐国有一位很穷的人,娶了一个老婆,还有一位小妾。这个人祖上也许发达过,可现在不行了,然而他的面子可低不下来,就是在自己的老婆、小妾面前也忘不了打肿脸充胖子。他经常会对妻妾说,有贵客请他赴宴,而且每次回来都装成酒足饭饱的模样。后来,老婆觉得自己家清贫但丈夫却经常能赶贵人的宴会,于是就跟在丈夫背后想一探究竟。终于她发现了丈夫的秘密,原来这个人每天都来到东门外的一个墓地里,跑到上坟人那里去乞讨剩余的祭品。原来他就是这样参加宴会的!而每天他都跑来洋洋自得地在他的一妻一妾面前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丝毫也不觉惭愧。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才算有面子,也就不管什么死要面子活受罪了。

其实面子的危害岂止是活受罪,有时还是伤害自我的导火索。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勇敢看成有面子,所以,传说有两位勇士,为了表示勇敢,居然互割对方的肌肉下酒,最后双双送了性命。

以上讲的都是古代的例子。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要面子的现象同样存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人类社会在不断分化,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许多人在社会剧变中失去了自我价值的判断,他们的心理遭到了极大的扭曲,因此只有借助于虚荣来满足自己的面子。有些人即使债台高筑,也要挥金如土,与他人比吃、比穿、比用、比收入。当官时比轿车、比住房、比待遇、比职级;在操办红白喜事时,讲排场、摆阔气;在住房装修中,比豪华气派;在生活消费中,大手大脚、寅吃卯粮、借贷消费。其目的都是需求他人将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以满足自己的“面子”。

要知道,死要面子会使人变得乖僻而孤独。有一位从事高新技术研究的人,技术与学识上也许并不太差,但由于自尊心过强,所以,尽管年逾不惑,却仍然和同事们难以和睦相处。原因是,不管是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上,还是在工作方案的安排上,甚至就连日常琐事的看法和处理上,只要别人意见与自己不合,他就觉得面子受了损害,一点儿也不能容忍,立时发作起来,非要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不可。否则,他就会不依不饶,甚至恶语相加。因为他觉得自己永远高人一筹,意见必然正确无误,别人只有跟着走的份儿,否则就是以邪压正,不给自己面子。正因为他的这种毛病,所以,凡与他相处稍久的人,无不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试想,如果这样的一个人去找别人办事,他成功的概率会有多少呢?

总之,死要面子是不可取的,否则对求人办事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严重危及你的人际关系。

一毛不拔

过于吝啬是求人办事的一大忌讳,它会使原本容易办成的事情功亏一篑。有这样一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春秋时期的范蠡既是一位有才华的谋士,又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大商人。他曾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随后功成身退,移居别地经商。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富甲一方。因此,他还被后世奉为中国商人的始祖。

但是后来,他的二儿子因杀人获罪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计划用金钱保全儿子的性命。他有一位朋友叫庄生,庄生与楚王的关系很好,楚国上下都非常敬重他。于是范蠡决定通过庄生来解救自己的儿子。虽为朋友,范蠡还是让长子带上足够的钱财和一封书信去见庄生。并嘱咐长子把信和钱交给庄生,一切听从庄生安排。

范蠡的长子到达了楚国,发现庄生家徒四壁,院内杂草丛生,一点儿也不像个达官显贵的样子。虽然他按父亲的嘱托把信和钱交给了庄生,但心中并不认为庄生可以救出弟弟。

庄生收下钱和信,告诉范蠡的长子:“你赶快离开吧,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即使你弟弟出来了,也不要问其中的原委。”

但范蠡的长子由于心存疑虑,并未听从庄生的话而马上离开,而是接着又去贿赂其他权贵。

庄生因为得了范蠡的好处,于是就说服楚王大赦天下,楚王听从了庄生的建议。

范蠡的长子听说楚王大赦天下,觉得弟弟一定会被放出来。既然如此,那么自己送给庄生那么多的钱财不就等于白送了吗?于是他又去找庄生把送去的钱要了回来。他为此十分得意,以为既省了钱又办了事,剩下的事情就是回去向父亲请功领赏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糟。庄生没有了好处,心里自然很不舒服,感觉自己被范蠡的长子耍了。于是又去见楚王说:“听说范蠡的儿子在我国犯罪被囚,现在人们议论说大赦是因为范蠡拿钱财贿赂众位大臣的缘故,这于您的名声不利啊!”

楚王听到这些话,十分气愤。于是就先杀了范蠡的儿子再实行大赦。结果,范蠡的长子因不愿给人好处,而只好带着弟弟的尸骨回家了。

这个故事很好地告诉我们,求人办事,过于吝啬是没有好结局的。范蠡的长子因为吝啬,结果不但事情没有办成,而且还害死了自己的弟弟。

求人办事不给人好处,事情就无法办成。基于这一点,可以在办事之前给予对方一定的好处,或者在办事前让对方知道事情办成后的好处。有这样一个例子:

西斯是一个大农场的主人,他在自己的农场里种植了大片的棉花,棉花成熟的时候,他雇了许多工人来采摘。

有一天,西斯去农场巡视采摘情况,却看到一些工人正在偷懒,地上也到处扔着雪白的棉花。西斯急了,他把工头们找来,让他解雇偷懒的工人,并要求不要乱丢弃棉花,工头们答应了。

过了几天,西斯又去农场巡视,发现情况依然存在,他十分纳闷,不明白那些工人们为什么不听从命令。同时,他也为此十分着急。因为严重浪费是一大损失不说,而且如果不抓紧时间采摘棉花,雨季一来,棉花将会被雨水毁掉。

西斯向自己的一位老朋友请教,朋友告诉西斯:“因为农场里的棉花是你一个人的棉花,工人们工作的好坏与他们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西斯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他这才认识到,因为那些工人们即使采摘得十分认真,他们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有偷懒和乱丢棉花的现象;要想让工人们把事情办好,就必须给那些工人们一些甜头和好处。

于是,他立即召集工头和所有的工人们开会,他在会上宣布:“在雨季之前把棉花采摘完毕,工人们除了工资以外还可以得到采摘棉花收益的20%;如果能杜绝乱扔棉花的现象,工头们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

此后西斯再去农场巡视时,再也没有发现偷懒的工人,地上也没有胡乱丢弃的雪白的棉花了。

故事中的工人付出劳动,就应该“劳有所值”,需要西斯以公平为原则支付报酬。否则,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动工人的积极性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实体,即便是朋友之间或者家庭成员之间也会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如果能够准确找到双方共同的利益需要,这时候求人办事自然会有好结果。

而且,求人办事,势必会使对方有所付出。在这种情况下,不给予对方一定的补偿,那么他就很难帮你把事办好。

所以,你要记住:想办成事,就不要把钱袋看得太紧。当然,这里指的“办事”不是那种钱权交易等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之事。

沉不住气

有些人在求人办事时,心急火燎,巴不得对方马上着手就办。如果对方一两天没什么动静,便有些沉不住气了,一催再催,搞得对方很不耐烦。这不是求人的正确态度。也许,对方有自己的难处,不得不慢慢作打算;也许,他真的无能为力。

不过,无论对方处于什么境况,我们必须要有不急不躁的耐心。请记住:一旦求了人家,就要充分相信对方。

战国时,魏国的国君打算发兵征伐中山国。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叫乐羊的人,说他文武双全,一定能攻下中山国。可是有人又说乐羊的儿子乐舒如今正在中山国做大官,怕是投鼠忌器,乐羊不肯下手。

后来,魏文侯了解到乐羊曾经拒绝了儿子奉中山国君之命发出的邀请,还劝儿子不要跟荒淫无道的中山国君跑了,文侯这才决定重用乐羊,派他带兵去征伐中山国。

乐羊带兵一直攻到中山国的都城,然后就按兵不动,只围不攻。几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是没有攻打,魏国的大臣们都议论纷纷,可是魏文侯不听他们的,只是不断地派人去慰劳乐羊。

可是乐羊照旧按兵不动,他的手下西门豹忍不住询问乐羊为什么还不动手。

乐羊说:“我之所以只围不打,还宽限他们投降的日期,就是为了让中山国的百姓们看出谁是谁非,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收服民心,我才不是为了区区乐舒一个人呢!”

又过了一个月,乐羊发动攻势,终于攻下了中山国的都城。乐羊留下西门豹,自己带兵回到魏国。

魏文侯亲自为乐羊接风洗尘,宴会完了之后,魏文侯送给乐羊一只箱子,让他拿回家再打开。

乐羊回家后打开箱子一看,原来里面全是自己攻打中山国时,大臣们诽谤自己的奏章。

假如当初魏文侯听信了别人的话,而沉不住气,中途对乐羊采取行动,那么将是另一番结果。

同样的,求人办事也像打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的、棘手的问题,只有那些心理素质好的人才有能力打赢这场战争。相反,急功近利的小人往往欲速则不达。

另外,还应注意:求人办事不同于求己,人家前因后果、方方面面总是要考虑考虑的,有时候还要故意地做些姿态,让你看看。这时候,你只能平心静气地等待,而不能老去打听催问结果。这样,不仅会让对方感到厌烦,而且觉得你不信任他们。明明有心想要帮忙的事情,经你这么一搅和,希望倒没有了,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所以,求人办事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能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

扭捏害羞

一说话就脸红、一笑就捂嘴、一出门就低头,这是许多天生羞怯的人的共同表现。但是羞怯却是办事的天敌。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步就要克服羞怯心理。

人的羞怯情绪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从某些领域来看,羞怯并不一定是个完全贬义的词,有人甚至认为“适当的羞怯是一种美德”。但如果在办事的时候感到害羞那就并不是一件好事了。

同类推荐
  • 胡适人生智慧书

    胡适人生智慧书

    胡适先生说:“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纵然人生飘忽如梦境,也要把生命每一个过程细细描绘。有梦的人生才是精形的人生,有追求的人才是参透了生命真意的人。
  • 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大量经典案例,解析如何依靠、怎样依靠这10种人,找到自己人生的帮手和靠山,并运用智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推动力,得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和方法,实现辉煌!
  • 投资致富金点子

    投资致富金点子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全面认识投资、股票投资金点子、基金投资金点子、债券投资金点子、外汇投资金点子、期货和期权投资金点子、黄金投资金点子、房地产投资金点子。
  • 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语言的突破、做对事的方法、办成事的方法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卡耐基的成功学。
  • 开阔眼界的时尚故事

    开阔眼界的时尚故事

    时尚绝不是跟风。时尚是刹那间的心动,不求缱绻情长,只是张扬声与色的酷炫;时尚是精致的生活态度,触摸是洒脱、体面、陶醉和风情万种的思绪。
热门推荐
  • 激发:成功就唤醒潜能

    激发:成功就唤醒潜能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能力,富有深厚的潜能,只不过现在还处于沉睡的状态,如能唤醒和激发就能创造奇迹。成功就是激发出你的潜能。从潜能、潜能的决定要素,怎样唤醒潜能,怎样把负面的潜能正发挥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潜能和成功的关系。有实例,有分析,有测试,是一本难得的潜能开发之书。
  • 末终进化

    末终进化

    子弹是我的言语匕首是我的伙伴拳脚是我意志的延伸灵魂的升华是我最终的归宿当我撕碎无数由人类幻想出来的小说、电影、动漫乃至游戏世界的面纱,我将屹立于无尽时空的顶端,掀翻众神的王座。欢迎加入末终进化群:111420270
  • 穿越之数码宝贝

    穿越之数码宝贝

    主角在不同的数码世界里的故事罢了。新人新书,心血来潮的绝世深坑,入内请深思。
  • 血色格斗

    血色格斗

    世界灾难过去后,整个星球剩下的亿万人为了进化,每天都游走在死亡的边缘!血色竞技场、沙鳄竞技场、灾厄竞技场、齐川踏着无数死斗士的头颅,像更高的层次进化着……
  • 大宋第一人

    大宋第一人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携六尺青锋,创不世功业,何人敢为阵前卒?”“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泱泱华夏,何惧宵小?“作诗有何难,出口便是锦绣文。”“荒谬,圣上犹在,谈何登基?”汴京城内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勾栏瓦肆文人墨客,贩夫走卒,谈笑自若……往事越千年,且看现在小年轻如何混迹在北宋年间。一切尽在大宋第一人。每日早九点中午一点晚上八点准时更新。新书上传望诸位多多支持。
  • 尘封六魂六

    尘封六魂六

    讲述就是一个从人间界转换到灵界主角的冒险故事。
  • 微小情愫

    微小情愫

    在着高中三年,原本以为从兵荒马乱到安然无恙。从此之后再无波澜。可是,并非如此。遇见他们,接二连三的事儿发生,没有紊乱我们之间。反而有一种叫情愫的东西,让我们更紧紧相连。如果有人问过我有没有后悔,要回答的话。从未想过!我很想感谢那些年,曾奔跑我青春里的少年们,留下了太多色彩。
  • 错过1

    错过1

    我脱下我的善良,请他替我爱我的爱人,爱我的一切;我包裹起我的不甘,带着他远走他天涯。时间呀,要是有轮回,谁又会把谁拯救!
  • 皮城特警

    皮城特警

    一场失败的比赛,一次奇葩的穿越。一个新英雄。一个二流阵营。是的张宇穿越了。他来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皮特沃夫-进步之城的一个小小的警察。究竟一个新英雄会给瓦洛兰大陆带来多大的风暴。英雄联盟人物尽数登场。
  • 画如梦

    画如梦

    一个在极为内向的女孩,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她从未见过的男孩向她表白,对突来的爱情感到非常棘手,不只如何去面对。只是在逃避现实,正在此时一个学长不经意间踏入了她的世界,使她对他产生了好感,让她相信了他才是她的王子,谁知这只是一场被所谓的赌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