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3600000005

第5章 艰难起步(1)

1 寻觅能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正处在人为的灾难之中。在许多城市里,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城镇户口的农村人。“黑人”便成了这类人的代名词。他们中以女人居多。这些女人没有粮油供应,没有布票、肉票、糖票、肥皂票、棉花票……要想在城里待下去,一是靠丈夫养活,听任丈夫摆布;二是靠亲戚朋友施舍,从他们的牙缝里挤出一点粮油来救济度日。隔三差五,她们还得面临巡逻队的驱赶。

一日午夜时分,在通城县印刷厂的职工宿舍里,响起了粗暴的敲门声,伴随着吼叫声。青年工人吕正平同妻子熊师菊刚刚进入梦乡,便被门外的吼叫声吵醒了。熊师菊连忙起来开门。门外闯进来几个手持木棍、臂戴“民兵巡逻队”红袖章的男人,他们是来查户口的。当他们查出熊师菊是没有城市户口的“黑人”时,不由分说地将她带到南门菜队一间破猪圈里,丢给她一把稻草。要知道,那时她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啊!

与此同时,住在另一个工厂宿舍区里的胡落贵,也被“民兵巡逻队”从丈夫身边拖了起来。当时,有个民兵发现她床前摆着一双新拖鞋,像审讯犯人似的吼着问她:“你这拖鞋是从哪里来的?”胡落贵不敢说是自己做零工挣的钱买的,因为“黑人”在城里做零工是违法的,她只好闭口不言。那个民兵便说:“你不说就是偷来的。”于是她也被带进了南门菜队猪圈里,新拖鞋也被那伙民兵没收了。她同样也得到了一把稻草。

同样被赶到猪圈里来的还有黎良英。她住在婆家,因为没有户口,什么供应也没有。一次,正要做午饭的弟媳当着婆婆的面说,她家的火柴没了,肯定是被黎良英这个没有供应的“黑市婆娘”偷去了。这话恰巧被黎良英听到,她真是有口难辩,也不敢争辩,只得忍气吞声,把委屈的泪水往自己肚里咽。每人每月半斤供应肉黎良英自然没有,她只有弄熟的份。吃饭时她不能伸筷夹肉啊!她要脸皮,免得遭人白眼。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渐渐,南门菜队猪圈里坐满了“黑市婆娘”,黑压压的一片。

对于这群多少次被赶走,又多少次跑回来的“黑市婆娘”们的出路问题,当时城关公社的领导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是要坚决把这些“黑市婆娘”重新赶回乡下去;一是主张给她们找一条出路,搞生产自救。主张后一种意见的主要是城关公社党委副书记邓佩久和管委会副主任糜华盛。为了找到这些“黑市婆娘”能在城里立足的依据,他们搬出了毛主席“五七”指示中“街道也可以办工厂”的内容。毛主席说的话谁敢不听?经城关公社党委会和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五七”大队。他们把关进南门菜队猪圈里的那些“黑市婆娘”们组织起来,成立了缝纫组。因为熊师菊是共产党员,让她担任组长。然而,生产任务不足,工作量也不大,人们上班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入自然少得可怜。

1977年9月的一天,通城县一中校办工厂余和平的妻子杨如书,向“五七”大队的李保英、熊师菊透露了一个消息:余和平原打算搞一个砂布厂生产项目,因学校领导考虑到沙尘污染问题,被迫放弃了。李保英和熊师菊听后,便动了搞生产砂布的念头。

恰在这时,通城县人民公社企业管理局的张股长气喘吁吁地跑到缝纫组来,从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熊师菊说:“咸宁地区五金公司下发了地方产品的文件,在全地区几个县中选一个生产砂纸的试点,哪个先拿出样品来就在哪里办厂。被耽搁怕了的熊师菊在未加任何思考的前提下一口答应了下来,说:“我们能搞,我们一定能搞!”

当天晚上,熊师菊召开了“五七”大队全体女工会议,通报了咸宁地区五金公司要在全区寻找办砂纸厂试点的信息,问大家有没有信心搞。大家听后不约而同地回答:“有!”

说实在话,砂纸是个什么东西?怎么生产?熊师菊根本不知道。但她想:坐着没事做,得想办法找活路,这些人要吃饭,要活命啊!于是她不假思索地满口答应了。当事情决定下来之后,她细想一下,有些害怕了:当时咋就大胆地应承下来了呢?熊师菊和吴恩桃连夜找到城关公社分管“五七”大队的党委副书记邓佩久,向他汇报了此事。邓佩久表示全力支持,并决定成立砂布生产筹备组,还指定由熊师菊牵头开展工作。

从邓佩久那里回来,熊师菊的心里茫然了。现在领导决定了,还指定由她牵头,她该怎么办?她这个泼泼辣辣的女人竟然感到六神无主。正当她犯愁的时候,邓佩久打来电话,建议她去轮胎厂请教黎珊玉,说这个人有些板眼,有钻劲,什么都懂得一些。熊师菊听后欣喜若狂。熊师菊和黎珊玉原来都在一个学校里念书,熊师菊读初中,黎珊玉读高中,虽早闻其名,但未见其人。

一个下着雨的傍晚,熊师菊和吴恩桃在别人的指引下找到了黎珊玉的家。几间老式砖瓦房,进门口的天井边搭着一个土灶,灶台上放着碗筷,砧板上堆放着切好了准备下锅的南瓜片。里屋灯亮着,三个小孩围在方桌上做作业。熊师菊一进门就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蹲在灶门前用斗笠往灶膛扇风,灶口直往外冒着浓浓的黑烟,熏得他直擦眼睛。熊师菊本来不认识黎珊玉,凭直觉她对着这个高大的男人喊了一句:“珊玉哥!”

黎珊玉抬起头来疑惑地问:“你们是?”

熊师菊冲他笑了笑说:“我们是城关‘五七’大队的,有事请教你。你爱人不在家?”

黎珊玉说:“她在油漆厂加班,还没有回来。”

熊师菊说:“看来你是个不会做家务的男人,来,我们帮你。”

黎珊玉在大大方方的女人面前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不用,你们有什么事就快说吧!”

吴恩桃插嘴道:“黎师傅,你还挺害羞的,我来替你炒菜,你们去谈事吧!”说着就把黎珊玉从灶前拉了下来。

黎珊玉这才拉了一把木靠椅让熊师菊坐下,自己也顺势坐了下来。

熊师菊连忙抓住机会作了自我介绍,同时简明地谈了筹建砂布厂的打算和困难。最后说:“珊玉哥,我们连砂纸、砂布都没见过,更别谈办厂了,可我们要找出路啊!所以想请你当我们的顾问,你千万不要推辞啊,可是邓书记让我们来找你的啊!”

黎珊玉想了想说:“你们想办砂布厂,首先得去人家砂布厂看看学学才是。”

熊师菊说:“哪里有砂布厂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学?”

黎珊玉说:“去县五金公司门市部买几张砂纸,或者去五金公司仓库看看,装砂纸的包装箱上肯定印有生产厂家的地址和电话,按照上面的地址和电话与厂家联系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熊师菊欣喜地说:“对,对,我们咋就没有想到呢?还是你见多识广。”

吴恩桃这时已把南瓜烧好了,接上话茬说:“黎师傅,你要是在我们‘五七’大队就好了,我们办砂布厂恐怕离不开你啊!”

黎珊玉说:“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我们共同商量。其实我也没搞过。”

熊师菊直肠快语地说:“你要不嫌弃我们这伙‘黑市婆娘’的话,到时候我们把你要过来,一起搞砂布厂。你如果把砂布厂办起来了,不但我们忘不了你的恩,‘五七’大队的人、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忘不了你的恩。”

黎珊玉笑了笑没回答。

第二天,熊师菊找到县五金门市部,买了两张砂纸,上面却没有印生产厂家的地址,只有“中国制造”四个字。她又找到五金公司仓库,找到了包装箱,上面果然写有生产厂家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她如获至宝,用笔记了下来。工厂分别在武汉、上海和北京。

究竟到哪一家去?熊师菊又犯难了。她又跑去找黎珊玉。她深深地感到,办砂布厂离不开黎珊玉这种有见识的男子汉。

黎珊玉建议她就近去武汉砂带厂看看。“如果不行,就去北京海淀区东升砂布厂,它是东升人民公社的社办企业,你们是城关人民公社,都是人民公社,和尚不亲帽子亲,也许他们会接待你们。”

熊师菊按照黎珊玉的指点,去县革委会开了证明,准备出发了。

出门要得300多元盘缠,这对于白手起家的砂布厂筹备组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这群决意要办事业的“黑市婆娘”们。熊师菊带头卖掉了自己心爱的缝纫机,甚至连丈夫一件过冬穿的皮袄也卖了。其他姐妹们,有的卖衣服,有的卖家具,七拼八凑弄了几百元钱。熊师菊便带着李雪兰、李龙书上路了。李龙书是临时从轴承厂借来的技术员。

正如黎珊玉预料的那样,武汉砂带厂果然不接待这群“黑市婆娘”。傲慢的朱厂长甚至嘲笑她们说:“你们能办什么砂布厂?还是赶快回去带伢吧!”将她们拒之门外。遭到奚落的熊师菊,当着朱厂长的面,气愤地把给武汉砂带厂的介绍信撕得粉碎。

离开了武汉砂带厂,熊师菊一行来到火车站,买了12个馒头,坐上了当晚去北京的火车,第二天就到了心仪已久的首都北京。下了火车,她们也没有顾得上去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就直接找到本厂职工黄秋艳在北京外贸工作的叔父,请他带她们找到了海淀区东升人民公社东升砂布厂。经过介绍,东升砂布厂领导热情地接待了她们。熊师菊这时对黎珊玉学兄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黎珊玉成为了她心中的诸葛亮。熊师菊心想,通城砂布厂离不开黎珊玉,回去之后,一定要找到邓佩久书记,把黎珊玉要到砂布厂来。

翌日,东升砂布厂的一名副厂长安排熊师菊一行下车间参观学习。东升砂布厂的师傅手把手地教她们,她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李雪兰和李龙书还绘制了一幅单条木砂纸生产线和机床示意图,并把整个工艺流程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熊师菊一行从北京回来了,她们带回了机械图纸,带回了信心,同时也给大伙们带回了希冀。然而,熊师菊却感到砂布厂的希望在黎珊玉那里。从北京回来之后,熊师菊连夜去找邓佩久书记,坚决要求邓佩久书记把黎珊玉调到砂布厂来。邓佩久犯难了,说:“黎珊玉可是轮胎厂的技术骨干啊!别说轮胎厂不放他,你们这个砂布厂八字还没一撇,人家怎么来?”

熊师菊说:“砂布厂没有他来,光靠我们几个‘黑市婆娘’恐怕建不起来,咱缺主心骨啊!”

邓佩久说:“现在把人家调过来,砂布厂如果办不起来,人家就没退路了,你这不是害了人家吗?”

熊师菊果断地说:“只要你把他调过来,砂布厂就一定能办起来。邓书记,我代表我们‘五七’大队二十几个‘黑市婆娘’求你了。”

邓佩久眉头皱成了疙瘩,想了想说:“我看这样,现在还不到时候,你们有什么事可以去找他,看情况再定。到一定时候,先把他借调过来用一段时间。”

熊师菊高兴了,说:“好,尽快借调过来,越快越好。”

从邓佩久书记家出来,熊师菊感到月亮格外的明朗,空气格外的清新,田野格外的恬静,办砂布厂的信心一下子增加了一百倍。

2 在猪圈里起步

按照通城县人民公社企业管理局张股长的要求,要上砂纸项目必须先拿出样品来,逐级向上申报。熊师菊和试制组的人买来两张砂纸后,就异想天开地弄来牛皮纸、石英砂和牛皮胶。她们把牛皮胶熬好后涂在牛皮纸上,撒上石英砂,再辗平压紧烤干。然后,两人就拿去给张股长汇报。张股长看了看说:“还像那么回事。”然而,当他拿来一块木块进行磨擦时,石英砂几乎全掉了下来。张股长说:“不磨不擦不知道,一磨一擦就露馅了。”

熊师菊没辙了,问:“怎么办?”

张股长想了想,安慰她们说:“这边我先给你们申报,你们那边赶快解决质量问题。你们要想真搞,还得走出去学习,找生产厂家学。砂布厂近的湖南省汨罗有一家,武汉也有一家,远的北京、天津、郑州都有。”

熊师菊回答说:“好,我们马上出去学习,你这边可一定要帮我们把批文弄到手啊!”

张股长说:“争取吧!”

熊师菊说:“不是争取,而是一定。你要是拿不回来,看我们这些‘黑市婆娘’不吃了你才怪!”

张股长笑了笑说:“我一定弄回来还不成吗?”

此后,熊师菊和吴恩桃兵分两路,熊师菊带人北上武汉、北京,吴恩桃带人南下湖南汨罗。

汨罗有一家木砂纸厂,吴恩桃打听到通城县剧团余老师认识这家木砂纸厂的一位师傅,立即带了三个人,在余老师的引领下直奔汨罗而去。好不容易找到这家木砂纸厂,这里却关门闭锁的。一打听,才知道这家木砂纸厂因效益不好关闭了,但机械设备还在,有时还生产一点卖钱。吴恩桃听后喜出望外,忙让余老师去把熟人找来,无论如何要进去看看。余老师的熟人来了,他姓窦。他很热情地打开门让她们进去参观,还边介绍边操作给她们看。牛皮胶放在大锅里熬,熬好后涂在牛皮纸上,然后把玻璃砂撒在上面,再用滚筒压平并涂上甲醛溶液,放到炉上烘干。精明的吴恩桃把这些都默默地牢记在心里。

从汨罗回来后,吴恩桃几个人就在湘汉街车木厂后面的半截猪圈里,用纯手工制造出了第一张木砂纸。就凭这张木砂纸样品,拿到了县人民公社企业管理局的批文,也取得了咸宁地区五金公司二级站的认可,并承诺包销产品。吴恩桃看到了希望,积极性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

不久,砂布厂的批文下发了。

熊师菊一行人从北京回来了。

砂布厂的场地批下来了。

没有资金怎么办?邓佩久、糜华盛多方游说、求情,好不容易从民政局那里争取到了3 000元社会救济款。仅凭这3 000元,这群“黑市婆娘”开始创业了。

砂布厂的场地是一口低洼的臭水塘。从社会底层苦出来的“黑市婆娘”们,对这艰苦的条件没有任何挑剔,她们无条件地接受了。她们拿起了锄头、铁揪,挑起了土箕,大干起来了。苦干了一个多月,凭着双手和双肩,硬是把臭水塘填平了。

正当大家谋划着建厂房的时候,上面的指示来了,说这块刚刚被填平的水塘要改作它用。

这不是在欺负人吗?为什么没有人早说呢?为什么从来没有用的臭水塘,她们填平后就大有用途了呢?好气人啊!然而,对于这群承受过太多屈辱的“黑市婆娘”们来说,她们不敢违令,也无权违令。熊师菊在心里骂了一句:“妈的!”忍了忍,没骂出声来,含着冤屈的泪水,还是把填平的地基让出去了。

砂布厂的厂址换到了南门菜队的一个旧猪圈里。走进猪圈一看,她们一个个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这就是曾经常关押她们这些“黑市婆娘”们的地方。也许有这个因素,更加激发了这群“黑市婆娘”们的无穷无尽的拼搏精神,促使了她们事业的成功。

熊师菊舒展了一下眉头,一声令下:“干!”26个“黑市婆娘”们干开了。拆房、平基、挖沟、下脚、砌墙、盖瓦,无论是到江西修水买木材,还是到塘湖狼河运石灰,没有一个男人插手。她们起早摸黑,肩挑背驮,上穿背心,下着短裤,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个叫杜福梅的女人,个大劲也大,卸运水泥,左右腋下一边一包,比男子汉还扎实。这群“黑市婆娘”们一口气干了两个多月,一个个手掌上的水泡变成了血泡,血泡变成了老茧。她们终于用布满了老茧的双手,建成了第一个砂布生产基地——木砂纸简易车间。这时,一张张紫铜色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同类推荐
  •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穷人和亿万富翁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穷人生活在一种贫穷的思维中,砥亿万富翁以特有的金钱观念和行为模式,通过不懈的努力,让金钱为他们带来更多的金钱,本书全面介绍了亿万富翁的科富思维,并和穷人的思维进行了深入比较,启迪渎者像亿万富翁一样思考和行动,运用自己的财商和创造性思维,去进行投资和创业,寻找和把握机遇,控制风险和运用人脉,使赚钱成为一种习惯,最终跻身于亿万富翁之列。
  • 创出你的财富人生

    创出你的财富人生

    本书展现了诸多名人创造财富获得成功的故事,解读他们成功路上的经典创造之举,期许能给成功路上的追求者们以启迪。
  • 智慧谋略宝库3

    智慧谋略宝库3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

    本书教导读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工作,这样对获取成功更有帮助。
  • 有一种得到叫放弃

    有一种得到叫放弃

    《有一种得到叫放弃》:很多时候,我们站在人生十字路口,面临无法取舍的难题。人们往往都认为先下手为强,凡事争先恐后。然而,真正面对生活的诱惑时,就必须断然选择放弃。我们作为一个凡人,没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开创出一种崭新的天地。我们只能在这两个事实中间选择一种,在那不可避免的暴风雨中,有时弯下身子求得平安,有时也因抗拒他们而被摧折。“桡桡者易折”,我们要学会放弃,而不是去无限度的反抗生命中的不顺。因为凡事都有轻重之分,智者能正确权衡,适当取舍;愚者却只图眼前,不顾长远,石头舍去多余部分成为雕像,雄鹰放弃温暖的巢穴是为了展翅蓝天。放弃,不是一种错,只要我们的心灵还在执着。
热门推荐
  • 王爷的极品萌妃

    王爷的极品萌妃

    她在同学的生日上跳小苹果,一脚把人家的天台踩了个窟窿醒来后,发现穿越到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面貌虽倾城却是个傻子的家里爹爹不疼,后娘不爱,连未婚夫太子殿下都是见了一脚踹她一步步设下陷阱,处理一个个碍她眼的人把她带到宫宴让她出丑?吟诗?她不会!不过李白杜甫老爷爷的诗她背的挺溜的!古筝?她不会!不过吉他钢琴现代歌还是有一手的!她从一个傻子慢慢变的万众瞩目却意外的惹上了一个麻烦,他追她躲后来,她找到了现代古代来回穿越的办法她有高科技!她有不动产!三皇子殿下,在追,老娘就炸了你王府
  • 爱,莫远

    爱,莫远

    他宠她,爱他;她信任他,依赖他,本以为岁月静好,一切痛苦都将远去。却不料,这一切美好都只是痛苦的开端。当真相被揭开,过往的一切都被仇恨笼罩时,他们还将如何走下去
  • 原来我们一直爱

    原来我们一直爱

    再次回到清市已物是人非,再见的我们是否还能回到过去,是否还能守住最初的幸福。
  • 至尊厨王

    至尊厨王

    本是世间大豪门嫡传之孙,内定继承人。悟性极高,身负异能,本可在家族庇护之下一飞冲天。功名利禄摆在眼前,视而不见,一心只想成为江湖中特殊的存在。于是,一两把剖鱼利刃,三四个奇能好友,五六位幕后强人,七八枚各式美人,终于成就,江湖中,广为流传,不负盛名的“至尊厨王”。
  •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她的爱情故事,单恋却美好。。。。分享给大家,。。。我所看到的。。。。祝他幸福,也祝她。。。。。。。。。。。。。。。。。。。。。。。。。。。。。。。。。。。。。。。。。。。。。。。。。。。。。。。。。。。。。。。。。。。。。。。。。。。。。。。。。。。。。。。。。。。。。。。。。。。。。。。。。。。。。。。。。。。。。。。。。。
  • 三界公敌

    三界公敌

    天庭统三界,天帝御天庭。何昊,意外得到上任天帝遗产,被现任天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成为人人喊打的三界公敌。为了求生改命,何昊舍得一身剐,敢把现任天帝拉下马。“天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天庭归我管,惹我就是犯天条!”
  • 究极武魂系统

    究极武魂系统

    一名从地球穿越时空到九洲大陆。在这个大陆上每个人都有武魂。难道他是废物?不他拥有独一无二的升级系统!一路斩天骄强势崛起!(这是我写的第一部小说可能有一些不好的地方请提出来)
  • 重生豪门之嫡女
  •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人为万灵之长,做牛马的管理者,虎豹的驯服者,是因为他有梦想,高出了一筹。兔子具强大的繁殖能力,可惜它不会稼穑,今天仍跑着觅食,不吃窝边草,是害怕暴露。人十月怀胎,不过他懂优育,让音乐养气,舞蹈美身,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狐狸很聪明,知道乌鸦发声张嘴,肉便会掉下来为自己所餐,但它能来能去,今天却在打洞而住。人过去也穴居,然而他追求阳光和清爽,便盖了房,造了楼,并把花园建在楼的周围以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