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800000027

第27章 做二皇帝五步造极(1)

和珅独揽六权,权倾一时,一手遮天,仍不知足。他要挟太上皇以令皇帝,连****、王子、王孙,甚至乾隆以及后来登基的嘉庆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或辱之,或远之,可谓名副其实的“二皇帝”,真正走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地,天下谁人不惧和珅!

1.越俎代庖,蔑视皇上

嘉庆帝即位时已经37岁,他吸取了曾祖康熙时期立而复废,废而复立太子的教训,小心翼翼地侍奉自己的父亲太上皇乾隆帝,虽然他有时对乾隆所作的决定不满,但也丝毫不露声色。对于和珅,嘉庆帝虽然心里不满,看不惯他飞扬拔扈、揽权****的行为,但深知他是乾隆帝的耳目和影子,在时时注意和提防自己,所以,也不敢得罪于和珅。为了不让和珅在乾隆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更主要的是为了巩固嗣皇帝的皇位,嘉庆帝决定实施韬晦策略,于是遇事总是顺水推舟,得过且过,任和珅放纵行事,专横跋扈,等待时机算总账。

和珅此时正踌躇满志,得意忘形。他“乘高宗昏耄,颇有挟太上皇帝以号令皇帝之势”。他“权倾一时,内而部院群僚,外而督抚提镇,其不由和(坤)门者或寡矣。当嘉庆已未之前,今上尚未亲政,而川楚用兵,军营封章,必先关白而后进呈”。和珅也曾想到一旦太上皇乾隆归天,新皇帝嘉庆会不会继续信任自己,于是也在时时提防嘉庆帝,但当看到嘉庆帝平时无所作为,也就放下心来。他利欲熏心,目空一切,文武百官无人敢与之抗衡。朝野上下对他都敢怒而不敢言,有的阿谀奉承,有的敬而远之,有的嘴上不说却心里忌恨,甚至连乾隆帝的诸皇子们也都对他望而生畏。据史载:当太上皇“善忘比剧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或传御左右,眩于举行。而和珅之封擅,甚于前日,人告侧目,莫敢谁何云”。当和珅“出入宫中时,伺高宗喜怒,所言虽诸皇子,亦惮畏之。坤益骄纵,尝晚出,以手旋转其所佩剔牙技,且行且语日:‘今日上震怒,某阿哥杖几十,某阿哥当枝十’睿(仁)宗为皇子,必屡受其侮辱,放在谅暗即愤而出此,不能再容忍矣”。和珅不但轻视诸皇子、皇孙,有时甚至也不把乾隆帝放在眼里。乾隆帝因年老视力减退,手拿笔时常常打颤,批折时笔画往往不清楚。和珅见此,竟毫无顾忌地说:“不如撕去,另行拟旨。”后来嘉庆帝在宣布和珅的罪状时就有这么一条:“皇考力疾披章批谕,字画间有未真之处,和珅胆敢口称不如撕去,另行拟旨。”当然,在正常的情况下,和珅还是通过乾隆帝的手和嘴达到他的目的。例如,他虽然是首席军机大臣和大学士,但在爵位上并不显贵,只是个伯爵。于是,就借勒保“生擒”起义军首领王三槐一事,请求乾隆帝给他晋爵。乾隆满足了他的要求,王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初九日晋封他为一等公爵。这件事根本未通过皇帝嘉庆就批准了,当然嘉庆帝是不会高兴的。次年春天,嘉庆帝曾发布上谕,冬季要举行大阅典礼。可是,和珅却鼓动乾隆帝下了一个相反的谕旨:“现在川东北教匪虽将次剿除完竣,但健锐营、火器营官兵尚未撤回,本年大阅著行停止。”这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印象:太上皇可以直接提升、加封官吏的职位和爵位,皇帝只有默许认可;皇帝决定的事,太上皇可以否决,而太上皇所作的决定,又多半是权相和珅出的主意,皇帝实质并无多少实权,纯粹是个傀儡。嘉庆帝对此虽不满意,却也无可奈何,只好诸事让和珅三分,装出一副与之无争、事事依靠和珅的样子,以麻痹他。当时虽有不少大臣偷偷向嘉庆帝告状,嘉庆帝不仅不生气,反而表示自己要依靠和珅处理政务。朝鲜使臣有这样一段记载:“皇帝登极以后,虽恶和珅,而无一言相及。一日和(坤)筵奏太上皇减太仆马匹,皇帝独自语日:‘从此不能复乘马矣。’筵臣之旁闻之者,知坤之必无幸焉。”这一切都说明,嘉庆帝很有心计,外表上不动声色,任和珅所为不加干涉,并不时表示对和珅十分尊重,“自丙辰即位以来,不欲事事,和珅或以政令奏请皇旨,则辄不省日:‘惟皇爷处分,朕何敢与焉。”’所以当时的人都称赞嘉庆帝聪明、有智慧:“自即位以来,知和珅之必欲谋害,凡于政令,惟坤是听,以示亲信之意,俾不生疑惧,此智也。”嘉庆帝这样做,既麻痹了和珅,又瞒过了太上皇帝,博得了一个“孝”名,真可谓两全其美。为了蒙蔽和珅,嘉庆帝表现出对和珅十分信任、尊重和依托。每遇有事向父皇乾隆帝奏报晓时,往往请和珅“代言”,每当身边有人反映和珅种种不法行为时,他常解释说:“朕方倚相公(即和珅)理四海事,汝等何可轻也。”

和珅虽然聪明过人,却没有把嘉庆帝的心理活动摸透。和珅一方面采取拉拢、靠近的方法。如在嘉庆帝即位前先呈递如意,表示自己有拥戴之功,又向皇帝讨好,皇上的衣食都由他贡献,没有动用国库帑金,以唤起嘉庆帝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他又在嘉庆帝周围布置了一些亲信,以窥伺嘉庆帝的动向。例如,他让自己的老师吴省兰以帮助嘉庆帝审阅诗稿为名,了解皇帝的想法和活动。但嘉庆帝对和珅一句不满的话也不说,从而瞒过了和珅,为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和珅打下了基础。

恶有恶报,和珅罪有应得。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时的得势并不代表永远的保障。为人也好,为官也好,总应懂得什么可得,什么不该得,适时收手。

2.扣压军报,克扣军饷

乾隆末年、嘉庆初年,轰轰烈烈的白莲教大起义震撼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引起的以乾隆帝为首的清统治集团的恐惧。乾隆帝的三年太上皇生活,就是在波澜壮阔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度过的。这使他时刻处于惶恐不安、忧心忡忡的境地,他的身心也受到了不可治愈的创伤。

军事上的失败,使乾隆帝对清军丧失了信心,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神佛保佑,乞求上天“显圣”,派来天兵天将,帮助他扑灭人民的反抗怒火。但上天和菩萨并未“显灵”,清军更没有报捷凯歌,而起义的烈火却以燎原之势迅猛地向前发展。乾隆帝没有办法,甚至采取了诅咒的方法,也就是用一种统治阶级惯用的荒唐、魔幻的巫蛊术——“镇魔术”。不少清人笔记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高宗纯皇帝(即乾隆帝注)之训政也,一日早朝已罢,单传和珅入见。坤至,则上皇南面坐,仁宗(嘉庆帝)西向坐一小时(每日召见巨工皆如此)。坤跪良久,上皇闭目,若熟寐然,口中喃喃有所语。上极力谛听,终不能解一字。久之,急启目日:‘其人何姓名?’坤应声对日:‘高(徐)天德、苟文明’。上皇复闭目诵不辍,移时始麾之出,不更问讯一语。上大骇愕,他日密召坤问日:‘汝前日召对,上皇作何语,汝所对六字,又作何解?’坤对日:‘上皇所诵者,西域秘密咒也。诵此咒则所恶之人,虽在数千里之外,亦当无疾而死,或有奇祸。奴才闻上皇持此咒,知所欲咒者,必为教匪悍酋,故竞以二人名对也。’上闻,骇之,知坤亦娴此术,故上皇宾天后,数日即诛坤。

从和珅的内心来说,他当然是十分痛恨白莲教大起义的。他知道,如果清政权垮台,他的地位和家业也保不住。因此,他也极力主张对白莲教、天地会等秘密结社组织进行残酷的镇压和彻底追查。例如乾隆帝与和王申在一次重华宫茶宴群臣时,分别在《御制诗》(即《重华宫茶宴诗》)与和珅的《联句》中都强调要将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以来的“失察邪教之督抚及文武大小员弁、彻底查明、据实参奏”。但另一方面,他若想左右嘉庆帝,就要趁时局不安,在混乱中增大自己的权势,来个混水摸鱼,大发战乱财,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扩大自己的家业。

当时,和珅为军机处首辅,是乾隆帝惟一信任和宠荣的大臣。他凭着可以为皇帝起草上谕、发布廷寄反掌握军事大权的机会,欺上瞒下,竭力捞取钱财。他不断向太上皇乾隆及皇帝嘉庆推荐私人,以出任镇压起义军的指挥官。事实正是这样:只要他的亲信和党羽身赴军营,就可以利用多报兵员、冒领军饷、虚报战功的手段,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正如嘉庆帝所指出的:“带兵大臣及将领等,全不以军务为事,惟思玩兵养寇,藉以冒功升赏,寡廉鲜耻,营私肥橐。即如在京谙达、侍卫、章京等,遇有军务,无不营求前往。其自军营回京者卿于日穷乏之员,家计顿臻饶裕,往往托词请假,并非实有祭祖省墓之事,不过以所蓄之资,回籍置产。此朕所深知,可见各路带兵大员等有意稽延,皆蹈此藉端牟利之积弊”。和珅推荐的人员,当然要效忠于他,并保证向他做“贡献”,钱和物自不必说,就是军队中有什么动向也要直接向他汇报。这样,他就可以完全控制前线的动向,然后再依据战局的变化,要挟太上皇和皇帝。他深知乾隆帝已是年近90的老臾,再经不住重大的刺激,如果再把清军连吃败仗腐败无能的消息告诉他,那他一定承受不住,真的有个三长两短,那自己岂不是失去了后台和靠山。所以,每当乾隆帝问起前线战事时,和珅总是报喜不报忧。有时干脆就把战报压在自己手里,不通过乾隆、嘉庆二帝就处置了。另一方面,他并不把军务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最关心的却是如何利用战事发财。他所选派的领兵大臣,多半是他多年的部下、心腹或亲属,出任当地的总督、巡抚之职,如毕沅、景安和秦承恩等人;其次则是投奔他门下不久,送了厚礼并保证永远效忠他的人。这些人大多专事拍马奉承,不知兵事,胆小如鼠,不仅不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而且只要一得到起义军要打来的消息,便即刻紧闭城门龟缩在城里,宣布“戒严”。如景安,“系和珅族孙,平日趋奉阿附,每于奏报之便,附寄信件,禀承指使,以为有所倚恃,既不能实力剿贼,又不能实意抚民”,素有“迎送伯”之称。有的清军将领虚张声势,起义军一来,就躲起来;起义军一走,就在后边尾追。所以当时流传着许多民谣:“贼来不见官兵面,贼去官兵才出现”,“贼至兵无影,兵来贼没踪,可怜兵与贼,何日得相逢。”这种军队的战绩,怎么能向最高统治者——乾隆和嘉庆二帝报告呢?所以和珅只有扣压军报。嘉庆帝在上谕中曾指出:“剿办川楚教匪,皇考盼望军书,刻萦宵旰。乃和珅于各路军营递到奏报,任意延搁,有意欺蔽,以致军务日处未竣。”前奉皇考敕令伊管理吏部、刑部事务。嗣因军需销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谕令兼理户部骗事件,伊竟将部务一人把持。”这一点连和珅也不得不承认:“军报到时,迟延不即呈递,也是有的。”另外,嘉庆帝曾指出:“总缘亲民之吏,不能奉宣朝廷德意,多方婪索,竭其脂膏,因而激变至此。然州县之所以剥削小民者,不尽自肥己橐,大半趋奉上司,而督抚大吏之所以勒索属员者,不尽安心贪黩,无非交结和珅,是层层削厝;皆为和珅一人,而无穷之苦累,则我百姓当之。”由此可见,和珅与乾隆、嘉庆二帝一样,对白莲教大起义一开始认识不足,把农民军看作是乌合之众,以为只要多调集军队,过不了多久就会像往常一样把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然而出乎和珅意料的是,军事进展十分不利,一直到他被捕入狱,农民起义仍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当然,战事时间拉得越长,和珅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因为只要不间断地调兵遣将,他得到的“贡献”也就会源源而来。又因为他掌握着国库,开支越大他越得心应手地运用“掩饰虚捏之技”中饱私囊。嘉庆帝曾说:“从前带兵大员,皆以和珅为可恃,祗图迎合钻营,并不以军事为主,虚报功绩,坐冒空粮,其弊不一而足。”“弄权舞弊,僭妄不法,而贪婪无厌,蠹国肥家。”这话一点不假,军营中许多统兵大员均“捏词虚报,并不亲身督办,仅派镇将等堵剿,率照所禀奏报塞责。伊等拥兵自卫,安心度岁,甚至饮酒宴乐,置军事于不问。”“兵力不敷之故,皆由伊等平日漫不经心,并未认真查核。以致镇将等坐冒空粮,虚糜廪给,即乡勇亦恐有名无实,不过为滥销军需地步。”和珅虽明知有此事,但那些带兵大员多是他的心腹和私党,况且所获的贪赃款数大半落人自己的腰包,故他是不会深究的。清廷为镇压起义而进行的这一旷日持久的战争,共耗费饷银2亿两,相当于3年的国库收入。这不但使百姓更加困苦,而且多年积蓄起来的国库被弄得空空荡荡,而和珅却使自己的家赀日趋雄厚。

和珅还随意役使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及巡捕五营所管步甲兵丁。如前所述,他在修造私人宅第时就动用了步军统领衙门的兵丁。平时,“在和珅宅内供厮役者,竟有千余名之多,实出情理之外,其两翼步军协尉及司员笔帖式等官,亦有坐甲十数名,以致步甲之数日少,盗贼肆意夜行。”

嘉庆帝在上谕中着重指出,严惩和珅,就是因为他扣压战报,贻误军国大事。嘉庆帝说:和珅“扣压军报,有心欺隐。各路军营听其意旨虚报重级,坐冒军粮,军务日久未竣,赔误军国情罪,尤为重大。”“朕所以重治和珅之罪者,实为其贻误军国重务,而种种贪黩营私,犹其罪之小者,是以立即办理,刻不容缓。”当然,嘉庆帝也许怕人们说他惩治和珅是为了抄其家产,而强调他贻误军国。军队是国家的柱石,和珅掌握了军队就是对封建****皇权的严重威胁,所以嘉庆帝无论如何也要把和珅打下去。

和珅之所以能这样明目张胆地克扣军饷,扣压军报,就是因为他仰仗太上皇乾隆的信赖和支持。但是,此时乾隆帝已是老态龙钟,无论精力和体力均大不如前,因此许多重大事务不得不依靠和珅出谋划策。这就使和珅成为乾隆末年操持一切大权的人物了。

3.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专权乱政、党同伐异的最终目的不外乎营私,而营私又集中表现在对财富的搜刮、积累与挥霍上。和珅索取钱财贪婪无度。而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又为他贪污索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乾隆帝后期怠于政事,却又连年兴兵,大兴土木,频频巡游,每年消耗经费达亿万之巨。这些事情乾隆都委托和珅去办,和珅就乘机假公济私,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和珅揣摸透了乾隆的心理,他见乾隆常常以康熙为行动的楷模,就投其所好,鼓吹康熙下江南的盛德,以怂恿乾隆南巡,他说,当今天下太平,万岁爷如果也能像圣祖那样南巡,将是万民的幸事。在和珅鼓动下,乾隆决定巡游江南,和珅奉旨筹办,物色工匠,购买木材,建造龙舟,并令沿途各地疏浚水路,修缮旱道,搞得豪华而铺张,耗去不计其数的钱财,和珅从中克扣了大量财富。和珅又通知沿途各省、抚台、衙门,让地方官赶修行宫,迎接皇上。各地方官深恐接驾不周,纷纷贿赂和珅,不惜用最珍贵的宝物买通和珅,请他从中周旋。和珅借南巡机会,攫取了大量财富。

和珅在承办各项事务中,收受的贿赂不计其数,各种金银珠宝,应有尽有。凡是国库、宫廷里有的,和珅家中都有,宫廷国库里没有的,他家里也有。各省的金库渐渐亏空了,而和珅家的库房却一个接一个地盖了起来,遍布各地。

同类推荐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张曼新传

    张曼新传

    这是一部生动的传奇。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文夜谭般的奇特人生之族。本书将给您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一辈子多长?一百年够长了。它代表什么?100乘以52周,等于5200周。再乘以一周7天,等于36400天。或者接近90万小时。成功人生是需要策划的,一个懵懵懂懂的人,他始终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那么长久以来所做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 像赫本一样优雅

    像赫本一样优雅

    上帝亲吻她的脸,赋予了她美丽与善良。她的优雅与端庄通过银幕,落入世人的眼,融化人们的心。她是奥黛丽?赫本。她用一生优雅的传奇,告诉世人,天使曾来过人间。她高贵典雅,清新脱俗,是淑女的典范。她以一部《罗马假日》将天使的魅力尽展。纵然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里交织着诸多的幸运与苦难,她总是静默地咀嚼辛酸,珍惜幸福、绽放优雅。她总是带着亲切友善的语言,带着善于探寻别人优点的眼睛,带着一颗善良之心通往人们灵魂的窗口,播撒爱的甘泉。多年以后,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身边。而银幕封印了她璀璨的年华,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经典。
  • 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五代政治局势的转变过程,简单介绍这一动乱时期的政治家和武将们的大致情况,第二部分讲述宋太祖,第三部分围绕宋太宗的统治,叙述了中国走向统一,实现中央集权的过程。
热门推荐
  • 灵魂鬼修

    灵魂鬼修

    曾经的书呆子,在同学的设计下意外死亡,然而身虽死,但灵魂未灭,灵魂修炼重塑肉身,再次回到人间,新的人生即将开启。。。。。
  • 梦幻星辰晶珠之恋

    梦幻星辰晶珠之恋

    这是一个在校园里发生的恋爱故事,再一次偶遇,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成了见面就吵的冤家,在他们经历了许多,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经爱上对方,只是不敢承认罢了,他们的爱情有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呢?
  • 盛世功名

    盛世功名

    仁宗朝,有宋一代最安定繁华,富庶昌盛的时代。当是时,英杰辈出,名臣遍布。才子佳人,浅吟低唱。重生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里,要的是,一种幸福的生活,一个闪耀当代,傲视千古的功名。
  • 恋忆殇

    恋忆殇

    她,堂堂杀手之王,却无法手刃仇人;她,失忆的强者,守候万年只为等待自己的继承人。
  • 谋天下之少女太后

    谋天下之少女太后

    她,是元西的太后,却被自己的父亲当作权势棋子,被那个男人当作耍弄的对象。为了复仇,深宫之中,朝堂之上,步步为营,步步惊心。原本这一切都是一场交易,可那男人竟然私自打破游戏规则,竟然要“以心易心”?他凭什么?他,是元西的摄政王,却被一个女人算计而与皇位失之交臂。起初怀着搅浑水的态度观望,可慢慢的竟然为她所折服,外柔内刚,内柔外刚被她操控的得心应手。“以心易心”?我势在必得!
  • 剑傲乾坤

    剑傲乾坤

    剑魂大陆,这是一个崇尚剑的世界。他本是一个最低等级的平庸剑仆,平日备受欺辱。然而一把残剑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原本废柴的他竟是剑道绝世天才!剑匣在手,斩天辟地。且看他如何绝地反击,剑气一出,笑傲成神!
  • 家有萌宠

    家有萌宠

    前世惨死,结果因为某种原因穿越到异世“既然老天眷顾我,这一世我一定要活的精彩”穿越到荒郊野外的山洞里?遇到一只小狼做宠物?结果小狼叼来了七个蛋?在山上捡了一个便宜师傅?回到师门发现师傅、师兄都是妖孽?被师傅、师兄们宠的无法无天?回到家,发现自己家族庞大,富可敌国?家人们宠爱无限度?修行天赋是千古奇才?桃花不断,路遇各色美男?这就是我们凌汐大大的强大背景。师傅、师兄实力无敌。家族富可敌国。宠物无人能敌。实力强的没话说。桃花多的数都数不清。让我们一起来看夜凌汐的精彩人生。“天若赐我辉煌,我必比天张狂”
  • 武炼星魂

    武炼星魂

    【玄幻爽文】绝世人皇林铭为了寻回心中挚爱,毅然离开三十三天进入异空星辰世界,意外得知自己惊天身份,陷入绝死之境,却因死神之力而浴火重生,铸就天劫之体,炼化九天星魂,强势归来,再战巅峰!
  • 发背对口治诀论

    发背对口治诀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不是你的良人

    我不是你的良人

    "他是我青春的金主,我是他牢笼里的金丝雀。一张冰冷的支票是我们给予彼此最初的位置。从女孩到女人,从躲避到追寻,许光北,你给我的是一场万劫不复,而我不是你的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