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5000000026

第26章 伊洛娜与莉莉·玛莲——《忧郁的星期天》《莉莉·玛莲》

这个晴朗的冬日。白杨树映着蓝天。风飒飒地吹,叶片们跳着踢踏舞,一个不小心,从枝头翻着跟斗呀呀呀掉了下去。——阳光照着,它们像是银子打成的,多么明亮,多么快乐。

TT,其实我还没有出门。我刚刚醒来,睁开眼睛。看着窗帘外的天,的树,的阳光,的风。就忍不住把电脑搬到了膝上,写字给你看。我坐在床上套毛衣的时候,打了一个喷嚏,它像是小铁锤子敲在大铆钉子上,一下子就把我敲得很醒很醒,而且,很快乐很快乐。我奇怪自己为什么也像杨树叶子一样快乐。一样的不问来由。

TT,人为什么会有“心情”这种东西。“心情”这种东西为什么像是话梅汤,一会儿觉得酸,一会儿觉得甜。甜总像是酸了太久的一转念,一狠心。——不理它了,甜吧甜吧。T,其实我昨天晚上是不快乐的。不快乐总有一点来由。

我在想和你说什么来由才好。就说《忧郁的星期天》吧。

这张碟我放了好久,一直没看——有点不太敢看。说是因为《忧郁的星期天》死去的人,加起来已经有158个了。我还不太想做159号。但最后还是开始看,也没挑一个比较高兴比较安全的时候,因为我实在要交碟评了。我就找了小本子,找了笔,想着一边看,一边记两个细节,可以引用生发。一一像是准备着解一道数学题。

这个电影是先有了曲子,再有了小说,再有了电影的。1930年RezsoSeress在匈牙利餐馆里谈这首曲子时,一定没想到它会成了自杀圣曲。我听着,也觉得婉转低回,它和全天下的痴情话一样,温柔的,诚恳的,深情的。在希望与失望中,给自己找无数的凭据,而这些凭据,像是音符在空气中,波荡而过,转瞬即逝。

影像比声音落实得多。编剧与导演用的是一个故事来解析音乐与爱情。——TT你看,它真的像是一道代数题。在常量的身边,是三个变量XYZ。精神,身体与生活。音乐是心灵的,餐馆是身体的,二者一起,组成了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需要的是好人,善良,宽容,有自己的底线与理想。拉西楼与安德拉许一起爱着伊洛娜,他们三个人的爱,当然好像有点乌托邦,但因为伊洛娜那么美,一切就都可以理解。这种三人行的关系,让人想起特吕弗的那个名作《祖和占》,《祖和占》比《忧郁的星期天》好些,因为那种关系是变化的,深入的,而在《忧郁的星期天》里,关系一开始就拟好,然后解说。

这里面的人物,确实都是静态的,平面的,惟一一个丰富些的性格,倒是汉斯‘魏克,他在无私的爱与占有的爱中左右徘徊,最后倒向了后者。一个人是怎样变得越来越冷和硬的,很是现实真实。电影里给我最深刻印象的镜头,是拉西楼在开往集中营的火车边,等待汉斯的援救,他来了,但是他没有救他。他带走了另一个对他有用的人。——拉西楼和汉斯的表情都有一种非常奇怪的平静。必须接受的不可理解,到底是可以理解的。

在战争与音乐中,生和死都是微小的事。安德拉许最先死了,自杀在钢琴边,拉西楼接着被送去了集中营。60年后,汉斯在那首《忧郁的星期天》里,倒下。被动的主动的,生命总要结束,有的时候,是为了生命的尊严。

虽然我对于影片中对《忧郁的星期天》的题旨解释不以为然,但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它需要一种解释。它确实像是一道代数题,各个因素各归其位,爱情、心灵、身体、战争、音乐、生、死。密密的齿轮合啮在一起,和谐地交响。——是的,这是我觉得这个电影还不错的地方,它虽然有些过于工整,但还是和谐,美好。演伊洛娜的艾莉卡·玛洛兹珊很好看——一种温婉的美。有点像是邓丽君。杏脸晶莹,眼瞳深深。在浴缸里的那些戏,就只是为了展现她的美,丰润的线条,月亮一样的乳房。——她是这道代数题的一个无须推证的前提。

TT,你看我总是过于理性。爱情是一种催眠术,听着《忧郁的星期天》死去的人,留着微笑的面容,他们,是心甘情愿,自投罗网去被催眠的人,他们要到异乡去做一次不回返的旅行——那也许是故乡。

你的夜已不远

与黑影分享我的孤寂

闭上双眼,就见孤寂千百度

我无法成眠,然孤寂稳稳而眠

我见身影在袅袅烟中闪动

告诉天使,别留我于此

我亦随你而行

忧郁星期天

孤寂星期天,我度过无数

今日我将行向漫漫长夜

蜡烛随即点燃,烛烟熏湿双眼

毋须哭泣,吾友

因我终于感觉如释重负

最后一口气带我永返家园

返抵黑暗国度,心得安适

忧郁的星期天

静静听这首歌时,确实觉得它与众多感觉凄美的调子有不同。它的低回里头,有一个明亮的向往,黑暗的国度,又是希望之乡。它不单是倾诉,更仿佛引导。音乐像是一只风筝,从地上飞向天空,又像是天空下来的一阵雨,风啊雨啊,都在不停驻中漫延。

TT,看过《忧郁的星期天》后,我又看了个片子,法斯宾德的《莉莉·玛莲》。两者都是以一首歌为基础的电影,而且连背景都非常相似,都是二战。但《莉莉·玛莲》远不如《忧郁的星期天》“好看”。这个片子的人物与情节都头绪纷纭,它不清晰,不像《忧郁的星期天》那样,问题与答案都很清楚。它把问题堆在一起,答案也似有似无。——可因此,《莉莉·玛莲》作为一个电影作品,比《忧郁的星期天》来得丰富,以及深刻。

莉莉·玛莲与伊洛娜是完全不一样的。伊洛娜是一个天使,莉莉·玛莲是一个女人——非常女人,她让我想起的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成熟中混合着一点孩子气。她算不上非常美,可她非常肉感。这种肉感有一种天然的,理直气壮的面目。这个片子中拍得最漂亮的一段,是他在琴房里弹琴,她隔着玻璃轻轻扭动起来,旋转着舞进去,哼着歌,倒在了他的怀里。她的声音也是低的,沙的,肉感的,切实的温度湿度。伊洛娜的清越的歌声直透天堂,而莉莉·玛莲永远在人间。

在门外岗哨边你吹起了口哨,

我跑到三天不见你的天窗边。

虽然我们只能互相挥手再见,

可我坚信和你的爱将会永远。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你那熟悉而轻柔的步履声声,

我几乎白天晚上都渴望听到。

现在我却偶然知道要上前线,

上帝才知能否再站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无论在地球上哪个寂静角落,

我都希望梦中拥有你爱的唇。

当雾色早已将一切淡淡笼罩,

我依旧还静静站立在天窗边。

只和你,莉莉·玛莲,

只和你,莉莉·玛莲!

这是一个奇特的对照。《忧郁的星期天》把人引向黑暗的彼岸,而《莉莉·玛莲》安慰着真正在生死边缘的困苦的人。在战壕中,刺刀的光又脏又冷,士兵的脸如此空洞,他们听着《莉莉·玛莲》,是身体的暗示,是生命的隐喻。——TT,我是不是又用过于知识分子的语言,来读解无须读解的莉莉·玛莲?就像是玛丽莲·梦露,记者说她是“性感的象征”,她说:“不,请去掉象征两个字。”我想我喜爱像莉莉。玛莲这样的女人,她们有着最本质的“人”的生命力。放在张爱玲的笔下,她们是“地母”,文明之后的废墟中,唱蹦蹦戏的女人是尚存的希望。

莉莉·玛莲是不自觉的。她是身体的,物质的,她的虚荣心也是切实的。伊洛娜的自我是非常鲜明的,拉西楼与安德拉许映衬着她。汉斯·魏克对照着她,她是在重重折射中的一个完美的天使。但莉莉。玛莲没有,她最自觉的一次自我省视,是在希特勒接见,她成了德国最红的歌手后,她在卧室的对镜自照。——而她也就是见到一个肉感的、得意的、迷乱的女人。她不明白是什么造就了她,她不知道自己是历史从无数“她那一类女人”中选出来的代言人。

伊洛娜可以是永恒的,莉莉·玛莲却要很快老去。只是人们很快就会有新的莉莉,新鲜的身体总是不断地产生。在困苦的年代里,人们更需要莉莉-玛莲,让她盛妆出现在辉煌的舞台上,满足着过于匮乏的欲望。权力必须利用莉莉,利用欲望,总是会有这样一首歌,用来做战场上的安慰剂与催化酶,莉莉·玛莲是德国人的莉塔·海华斯,如此而已。《忧郁的星期天》是个明媚的片子,即便忧郁。而《莉莉·玛莲》却有着困苦的,凶狠的气性。也许前者拍得更“美丽”,但是后者更“真实”,它并不打磨得那样平滑明亮,它让人不舒服。——但是,太让人舒服的艺术未免值得警惕。

TT,我断断续续地写着这篇文章,现在已经是夜里,玻璃窗外像是暗海,就只倒影着我屋里的灯。我想,伊洛娜与莉莉·玛莲,她们都在哪里呢?我翻到文章的开头去看,那些穿着银衣裳跳舞的叶子们,它们在哪里呢?

光与影。酿造了多少现实与梦想。正如同爱情一样。

TT,我现在,没有快乐,没有不快乐。我发现常常去考究“心情”,是对“心情”的溺爱,迟早要把它给宠成坏孩子。我往碟机里放一片巴赫——我总是无始无终地听,不知道是哪一个曲子。亲爱的TT。正如我不知道谁是你。

七。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技巧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本书主要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给摄影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是韩龙先生继《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之后推出的最新作品。新书以基础知识为依托,针对购买者、收藏者关注的市场热点进行解读,提出了中肯的见解和指导,并对专业术语做了详尽的定义、解析。全书更加偏重于实用性和指导性,力求能够让更多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懂得如何分辨南红玛瑙的优劣,懂得如何鉴别南红玛瑙的真伪,懂得如何购买或是收藏南红玛瑙的原石、成品,以便于更好地享受南红玛瑙带给我们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天源传奇之龙临天下

    天源传奇之龙临天下

    乱世末年,万族并立,天上地上,唯吾独尊。少年独自一人行走在皇者路上,用刀和剑劈开前进的道路,成为一道血与火的传奇。一身风华,白袍飘然,湖畔满树血梨花,走过无尽的岁月!
  • 凡尘幻世录

    凡尘幻世录

    修炼大能叶南在重天大陆修炼时招来异像,被时空裂缝吸入,穿越到地球。原本的他被同学唾弃,被家族丢弃。穿越后的他冷酷无情,他黑白两道通吃,他济世救人,丹武重修,看他如何冲上云霄!
  • 淡如初妆

    淡如初妆

    一本神秘的诗集中,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秘密。那些淡雅清新的诗词,竟然是一个个神奇的密码。诗词爱好者叶颜追查时,很快发现不知不觉卷入了一场被精心设计的阴谋之中,好像有人暗中操控着这一切……
  • 我的青春期在捉鬼

    我的青春期在捉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能遇到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现象。但由于我们每一个人对真相的了解只能从官方媒体获取,所以一些民间的趣事怪事我们也只能靠道听途说。而作者因为特殊的体质原因,从小经历过很多常人没有见过的事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现在,作者就将一些真实的事情加上自己的虚构掺合在一起,做成一道中西结合的“大菜”呈现给大家。
  • 穿越盗墓笔记之荀舒

    穿越盗墓笔记之荀舒

    这是篇是同人小说【原著:盗墓笔记】主角是从小生活在末世的,那么,从小就看透人心的他,会看透时间人心吗?这个同人故事的主角叫荀舒,通过儿时经历,改名为白清竹。因为未开启正文所写的字数太多,所以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原创主角儿时至青年故事现在已经写完;第二卷为开启正剧剧情,于2016年11月19日开始第一更(打开目录点击‘医院醒来’即可观看)。看官们可以选择观看第一卷原创主角的儿时剧情,也可直接跳过开启观看正剧模式。
  • 明末昏君

    明末昏君

    原本在即位十七年后才死去的崇祯皇帝,突然间在崇祯十四年就死去,由太子朱慈琅即位,刚好一个现代的倒霉蛋穿越到朱慈琅的身上,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明能否在他手中中兴起来呢?或者从此明室败亡下去呢?主角要说的话:打造出一名罕世昏君。让你进入一个梦幻的昏君旅程,唱响昏君万岁之曲。求推荐票。收藏票
  • 网游之盘古世界

    网游之盘古世界

    绝症少年选择自我放逐在盘古世界,当封禁的游戏再次面世。当呆萌少女揭开神秘封印,那少年破封而出。神河文明的崛起,永生计划,不死的传说,星河中的神秘存在,都将一一揭开面纱。虚幻与现实,爱情、悲情、仇恨、阴谋、杀戮……
  • 强势归来之神尊追妻路迢迢

    强势归来之神尊追妻路迢迢

    他向她承诺一生一世一双人,却在她将要步入神之列时,狠心毁掉她的元神,丢入时空裂缝,七零八落的元神最终消失。可谁想到,她意外附身到四大家族之首的安家废材嫡三小姐身上。怀着滔天恨意归来,发誓要将负她,杀她,毁她之人挫骨扬灰。安家小姐懦弱无能,醒来后身体内却入驻了一个强势的灵魂。她时而沉稳,时而古灵精怪。他,爱上她义无反顾,甚至可以献出生命;他带着目的性地出现在她身边,却一次次的放弃,沉迷于她,为她可以放弃一切。她到底会如何抉择?谁能与她并肩睥睨天下?
  • 遗魂骨

    遗魂骨

    本文改编自山海经。为了让父神重生,我去了冥界。在忘川河旁,我守候了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听了不少魂魄的诉苦,为的只是他们指尖的一滴血而已。而他,也在这守候了我几千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想,等复活父神之后,我们来谱写自己的故事可好?
  • 覆尽天下:冷王强宠代嫁妃

    覆尽天下:冷王强宠代嫁妃

    陌倾诺,一朝穿越成丞相府的庶出小姐,为了心爱的他,不惜谋害嫡姐,逼疯亲妹,如愿的顶着嫡出小姐的身份,嫁他为嫡太子妃,谁知却是噩梦的开始。一场梦境使她心甘情愿助夫君成皇,又亲手覆了江山,城破夫亡,天下之大何处能容她?九天之上,新皇登基:“本王为了你覆了这天下,你可愿为我一舞?”他说,这万里江山也不过是一场梦,争夺这权势也不过是护你周全,天涯海角,不管你在何方,等着为夫接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