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2600000023

第23章 区域矛盾(6)

重点式发展是所有后发区域的必然选择。从西部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重点式发展可以有步骤、分阶段推进。首先,以贺兰山、乌鞘岭和四川盆地西缘一线可以分成两部分。此线以西,包括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地区、四川西部,在自然地理上属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在干旱区内,人口和经济都集中在面积不大的绿洲里;在青藏高原区,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河谷里。这部分地区的面积大约占全国的40%,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在加强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勘探开发的同时,将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积极发展农牧业及其加工产业,通过富民以稳定边疆。此线以东,包括陕西、宁夏(大部)、甘肃东部和中部、四川(大部)、重庆、云南、贵州等,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中部地带比较接近,西部大开发用于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工工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投放在这部分地区。其次,在上述两大地域分异基础上,需要在差别较大的亚区域中进一步确定西部阶段性开发的重点建设和整治区域。确定第一阶段重点发展地区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技术基础和交通地理条件较好以及对西部带动示范效应较大的地区,把关中地区、成渝铁路和宝成铁路沿线地带、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一带作为产业和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把塔里木盆地以及四川东部和北部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把以陕北为中心和川西地区水土流失区域作为生态环境重点建设整治区域。换言之,要先开发条件较好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区,逐步推进。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建议,只是在微观层面和具体运作上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提出在西部划分三类地区或者三个梯度的基础上,合理分工,加强协调,有序发展,来实现西部区域的整体发展。

跨越式发展是实现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坚持跨越式发展,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从区域实际出发,尊重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例如,在产业结构上,要把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和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重要地位,在实现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和缓解就业压力的基础上,要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若干大型高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并有选择地对“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二是要吸取发达国家和东部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都可以很好地总结发达国家和东部区域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在整个西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与自然基础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自然基础、生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一致的,但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并造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开发的前提。近年来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效益而得到的农牧业和资源型产业发展为基础的。在目前的产业结构情况下,如果要实现较高增长速度,只能依靠基础产业规模的数量扩张,其结果必然引起农业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再度破坏。西部区域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逐步走上集约型发展之路。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要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生态建设与扶贫富民相结合,使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一方面,生态建设要更充分考虑到自然基础条件,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并予以林草品种多样化发展,又要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施生态恢复计划的荒漠化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和草地退化区等,都是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如果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得不到基本生存保障,那么生态建设必然是一厢情愿。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与提高当地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相结合,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在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增进人类福利。因此,要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生态植被重建与土地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恢复生态植被和建设生态农业实际上是内在统一的。另一方面,要避免不计生态环境后果而推动经济发展,甚至明显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尤其是发展特色产品和特色农业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这对于西部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其后果最终必然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造成严重影响。西部一些地区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受到风沙的威胁,直接对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西部是中国的上风和上水地区以及江河之源,其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影响整个中国乃至东亚生态系统。

从总体情况看,在处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对生态平衡的重视不够仍然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大力强调生态和环境作为生产和生活基础和前提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开发的生态环境持续保障程度,特别是重要的生态源区的环境变化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趋势。

生态建设—定要遵循科学规律,增强科技支撑。生态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要有数据支撑和科学论证,注重生态建设规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生态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倾听和接受专家正确的意见,同时注意避免由于数据和分析的不完整性以及科学家自身的偏见而导致科研成果的缺陷和误导。生态恢复的目标是“山川秀美”,“山川秀美”工程需要依据中国水热土状况的地区性差异,尊重荒漠、草原和森林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由于污染型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由高收入地区向低收入地区转移,因而使得西部生态建设面临着特殊性问题。中国主要存在着三种污染转移类型,即国外向国内转移,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地转移,城市向郊区和农村转移。鉴于此,一是要避免国外向国内进行污染型产业转移。西部在引进外资时候,必须充分掌握主动权和运用选择权,对产业发展在种类和布局等方面要与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二是要减少东部向西部的污染型产业转移。中国在污染控制标准和总量方面存在着地带性差异,在东部受到环保标准限制的部分污染型产业,在中西部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西部主观上要对这些产业的污染问题有足够全面深入的认识。三是要尽力避免污染由城市向乡村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配套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正确处理开发自然资源与发展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

在信息时代和科技文明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生产为主的知识经济正在取代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因而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资源的开发方向和开发重点必须由自然资源转向人力资源。这不仅是逐步解决资源利用矛盾的需要,而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明确西部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不是自然资源的开挖,而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知识资源的创生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

自然资源的开发无疑是西部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西部资源开发要建立在对比较优势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将自然资源开发的重点放在水能和天然气方面,实施“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在注重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攻关的同时,要注意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尤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力避免饮鸩止渴和涸泽而渔的开发模式。

西部发展不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以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要把社会发展放在西部开发的首要地位。将社会发展置于首要地位,需要加速发展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科技、扶贫、环保、人口和卫生等领域的知识创新;加速科技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政府对R&D研究发展的投入,提高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增加对人民的健康投资,鼓励少数民族人口计划生育。这与在产业结构上要把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是一致的,并进而在发展方向上实现由物的开发到人的发展转变。

人力资源开发要注意调动人民从事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潜力。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保持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要把西部区域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具体而言,要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快人才成长的人才开发机制;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力资源需求,围绕西部发展的战略规划、重点任务和西部区域的自身实际调整人力资源布局,有效开发和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4.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共性与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个性之间的关系

从国际上区域发展的实践来看,各国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各区域发展并非要达到平衡或者实现均等,而是既有重点地开发一些区域,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使重点开发区域和非重点开发区域或者发达区域与发展中区域实现共同发展。美国是幅员辽阔以及早期未开发区域非常广阔的国家,这些区域经过长期的开发使其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空间格局上并没有“平衡”或“均等”,而是通过发展各区域的自身特色从而建立起自身的比较优势,最终实现了各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实现发展的前提是明确自身的实际情况,这包括充分认识区域自身的局限性和明确区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自然环境恶劣,历史基础薄弱,资金和人才短缺,科技和信息落后,是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要克服区域发展的局限性,既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又要努力加强和中东部区域经济和技术的紧密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要依靠西部区域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西部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个性,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做文章:一是重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盘活资产存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国家“三线”建设和其他扶持建设项目的军备工业基础与科技力量优势;二是重视生物资源尤其是绿色食品和清洁能源方面的优势,逐步培育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名牌企业,发展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色经济;三是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构成的综合景观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亮点。此外,由于东部沿海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异的影响,西部立足于和侧重于战略后方基地建设,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中国西部区域发展的应对策略

从宏观上看,中国西部区域发展仍然是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上来讨论。从自然层面看,加强西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是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西部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不仅是西部区域发展的问题,而且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因而在此处西部区域发展问题的讨论中不再重点阐述。从社会层面来看,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解决贫困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科学化决策,是中国西部区域发展的主要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是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内在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第一,抓好交通通信等工程项目,集中力量加强西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交通运输网络和能源开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效益。从理论上看,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决定区域基础设施体系的生成和演变,是区域基础设施体系的资金保障和建设依据;同时,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对区域经济规模、生产力空间布局以及经济和社会结构具有反作用,而且这种反作用随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呈现增强趋势。完善西部区域基础设施,需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逐步扩大水能资源的开发,适度建设若干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扩大建设对外运输的大通道,包括新建和扩建铁路干线以及增加机场和航空干线。基础设施建设要具有区域发展的战略眼光,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从区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进行区域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引效用。

科学管理、合理使用是基础设施体系发展和完善以及基础设施发挥应有效用的关键。西部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系统管理和利用水平较低,引起基础设施“不足”与“浪费”两种现象并存,例如在一些地方存在城市公路变成停车场和农村公路变成市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路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提高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是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双重任务。

同类推荐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热门推荐
  • 双月传说之永夜之星

    双月传说之永夜之星

    本该在双月大陆上出现的的两轮明月为何凭空消失了一天,在这没有月光的夜晚中,为什么一位少年却感到十分的亲切。本来表面上和平的大陆为何突然争斗不断,已经被认为消失的永夜之力为何再现。或许这是大陆历史的终结,亦或许这是一段新传说的开端...
  • 网游之修仙渡劫

    网游之修仙渡劫

    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一个全民游戏的时代,连神仙也不例外。“小道友,把你的装备送我吧。我给你一粒仙丹,吃了可以增加百年功力,你看如何?”“死老头骗谁呢,拿颗巧克力豆就想跟我换装备,没疯吧你,一边去别影响我练级。”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拉开序幕本书改名荒天弃,删除游戏情节,大家可以站内搜索去看看,绝对比现在的精彩
  • 虚拟情缘

    虚拟情缘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生活是真实的,有时人情却很假。网络是虚假的,但感觉那才是我的天下。
  • 主神的灭亡

    主神的灭亡

    (本书施法者是修道者、法师的合体版)自道祖证道,三尊传法。这个无尽宇宙开启了修行之门。远古时的主神空间也重生在这个世界。然而,主神空间的策略走错了,祂以为自己还是最初之神,生命都还是当初的蝼蚁任其玩弄。修行之法的传播将要崩灭走上了末路的主神空间。(本人写书只为兴趣所以更新少但一定一周有一更。另向薄暮冰轮学习她的全书无收费章节并且我这是没女主的直男文。别以为我看过薄暮冰轮的书我就不写直男文了。)
  • 夫君再狂一点

    夫君再狂一点

    一朝穿越,她竟成了异世大陆的地下少主。在这个女尊的世界,她只想找一个心里珍惜的人,携手一生。初次见他,他像一具没有灵魂的木偶,她救他、宠他、纵他,他却在这场爱情长跑中临阵脱逃,坑爹,太不给她堂堂太女面子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玉经

    天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轮

    无轮

    轮回十世而为人一世得逍遥得百思阴河亿万丈渡野魂渡孤鬼始于无边驶于无疆奈何桥三丈可站魑魅魍魉可留仙佛妖灵孟婆汤忘世菩提花不开化作十世万千物自得幽冥千万缘
  • 国民教父

    国民教父

    三件意外神秘的生日礼物,一个意外出现的女儿,一张神秘的照片,一次意外的人肉炸弹,狸猫换太子,7亿独奖背后的秘密,一场场突入起来的刺杀,政府神秘部门的介入。一切却只因一个众所周知的神话故事,且看一个草根如何夹缝中生存,成就国民教父之称号。
  • 傲世乱歌

    傲世乱歌

    两千年的光辉,在神与英雄的乱代中化为尘烟。原大陆的所有种族被迫迁徙到新的大陆,曾经的辉煌早就被遗忘在那过去……犹如昙花一现,成为传说!新生世界安乐的生活是否能够持续?往昔的恩怨情仇又是否真泯灭于史?四大种族的没落隐世,让的其他种族看到崛起的希望宠宠欲动;承载着原大陆记忆碎片,散步在各地等待他人的追寻;有地狱亡灵从冥门通道而来,残忍嗜杀;战火的硝烟一触即发,看似平静的世界暗流在涌动。毁灭才刚刚开始,黑暗才刚刚降临,远古战争的秘密与众神的真相也在这个纪元显露山水。风悠悠兮桑田沧海,雪更更兮嫩芽新抽,陌路莫回少年无心,执笔挥墨故事就此开展……
  • 查理九世:新的危机

    查理九世:新的危机

    【正文已完结,新书《异世界的悲怆之歌》(慎入)以及《我的世界以神为名》缓慢连载中。】一切的一切,要从一个夏天开始说起。失去记忆的外籍少年,高黎贡山的神秘组织,乌镇的基因实验室,孤岛上的惊魂七日,异世界的魔龙——以及世界上最可怕的,叵测的人心。这是一个,从丘枫镇出发,永远不会结束的故事。新的危机已经降临,你,做好准备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