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0800000019

第19章 东山再起,重夺大权(2)

这一下可急坏了这些兴冲冲的部下,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正在焦急之际,部下里面跟随袁世凯最久的张勋按耐不住了,他直接带着一帮年轻军官,硬闯进了袁府,大肆庆祝起来。看着眼前这些嘻嘻哈哈的部下,袁世凯也无奈地坐在太师椅上,接受了众人的贺寿。

在他心中,自然是十分开心的。试问,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日过得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呢?更何况还是一帮跟随自己多年的战友和部下!

不过,这一次袁世凯有言在先,坚决不收受任何人的银两钱财。至于其他贺礼,比如寿衣、食品、冠服等,则属于礼尚往来,可以接受。很显然,袁世凯这样做还是为了避免招人耳目。经过了上一次的事件,他在政治上变得越发谨慎起来!

该出山时,才出山

袁世凯的谨慎只是他个人政治成熟的表现,而他一心想要投身其中的清政府却日渐消沉,正在静默中等待着死亡。

很快,时间到了1911年。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刚过完年,广州就发生了广州将军孚琦被刺以及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两件大事。

清政府还没来得及把这两件事处理妥当,紧接着四月又爆发了“保路运动”。这场运动的起因是由于清政府宣布将全国的铁路收归国有,这样一来,必然激发很多民族资本家和工人群众的强烈反对。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头,这就是早已进行的立宪改革至今没有丝毫进展。各个省份按照选举产生的代表见上头没有动静,便集体进京抗议,要求政府尽快颁行宪法,组成责任内阁,改革残破不堪的政局。

都到这个时候了,清政府依旧食古不化。他们虽然在巨大的压力下撤销了军机处,组建了责任内阁,可是却又任命奕匡为内阁总理。至于其余的内阁成员,也不是从各省选出来的代表中产生,而是直接任命了一些满洲贵族。这又哪里是什么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呢?

很显然,这种做法必然遭到很多改革派的反对,甚至连一些维新派人士都对此举深表失望。既然要进行立宪改革,那就应该按照民主政治的规矩办事,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只会阻碍民主的进程。

就这样,矛盾越积越大、越积越激烈。最终,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实际上,早在1911年之前,中国已经四处流行着暴力革命、推翻清廷的思想,革命党人组成了很多组织,比如“华兴会”、“光复会”和“同盟会”等。这些组织不断地发动起义,虽然连连失败,却毫不气馁。清政府的统治本来就摇摇欲坠,经过这番折腾,现在就只差最后的致命一击了!

对于这样危险的前景,清朝统治者心里是清楚的。然而,固有的意识形态已经把他们限制死了。此时,他们除了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惶恐不安之外,能做的便是请出几乎是当时唯一的救星:袁世凯。就这样,政府中的立宪派们来到了洹上村,而与袁世凯会面的则是立宪派首领张謇。

张謇与袁世凯是老朋友了,他们当年同是吴长庆手下的爱将,后来又一起主持立宪改革。只是由于一些具体意见上的不一致,两人才闹翻了。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袁世凯和张謇还是知交。加上现在的紧张局势,以及各自心中的盘算,两人的见面便十分和谐。

寒暄和感慨世事变迁之后,两人切入了正题。张謇开门见山地说,现在这个摇摇欲坠的清廷,假如再不施行宪政,进行君主立宪,组织责任内阁,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就垮掉。然而,要想办成这件大事,没有具备大手腕的能人是不行的,而这个人就是袁世凯无疑。因此,张謇恳求袁世凯看在社稷江山和黎民百姓的份上,抛开个人恩怨,出山主政。

袁世凯陷入了思考,他不是不想出山,关键是这次出山后,朝廷又将如何对待他呢?这些都是他一直以来的顾虑。因而,面对张謇的盛情邀请,袁世凯只能回答说,自己如若能得到皇上的允许出山的话,肯定会全心按照民意行事。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謇确实也无法再劝了。两人东拉西扯地谈到了晚上十二点,张謇便离开袁府,夜里三点赶到彰德火车站,坐车回了北京。

送走张謇,袁世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想了很多,不过他想得更多的还是自己的政治抱负。

其实,在洹上村这段时间,袁世凯并没有真正地成为闲云野鹤。不用说他的心态上没有淡定下来,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依旧没有走出政治。这 一点,从一件事情便可以看出来。据史料记载,袁世凯在洹上村期间,总共 接见了120多人的拜访。这些人找他,主要就是商讨国策,当然,也有希望通 过他以往的权势和关系办事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有如诗美景,袁世凯又怎能真正陶醉其中呢?实 际上,尽管袁世凯对当时的政局极为失望,但是他心中一直坚信,只要自己 能够出山主政,便可以扭转乾坤,创造奇迹!

这就是一个真正政治家的抱负和气概!袁世凯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既 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时势造成的,最终成了他的一个政治情结。

因而,那段时间他所谓的诗情雅意,其实都是在排遣这种渴望无法实现 时的郁闷之情。他的内心,根本没有从容和淡定下来。就像前文说的那样, 他一直在寻找着东山再起的机会。张謇的到访让袁世凯看到了希望,不过, 久经沙场的袁世凯知道,这时候依旧不能出山,他还需要等待。

玩弄权谋,他才是行家

这世界的变化,有时过于缓慢,有时又快得惊人。毫无疑问,1911年就 是变化极为迅猛的一年。这一年的局势变化之快,就连还在苦苦等待的袁世 凯也始料不及。而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 也正是这次起义,最终帮助袁世凯顺利出山!

说袁世凯对于这次起义始料不及,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实际上,别说是袁世凯,就连作为革命党人领袖的孙中山和黄兴等人,也同样没有想到起义会这么突然。

今天我们一般会认为武昌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革命,然而按 照一些史料的说法,武昌起义是一次偶然事件,而且所谓的领导者“同盟 会”,其实在起义军里只不过扮演了一个并不那么重要的角色。

历史有时是让人十分惊讶的,了解了真相之后,不禁会让人哑然失笑! 不过,所谓的偶然,当中肯定包含有必然:假如没有清末残破不堪的政局、 内忧外患的形势,这次起义不会那么快就发生,也不会那么容易取得成功。

事实也的确如此,跟以往革命党人发动的历次起义不同,武昌起义很快 就在全国范围内点燃了革命的火焰。几乎是一夜之间,全中国都流行起起义 来,就像赶时髦一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总共的22个省份,竟然有17 个省宣布脱离清朝统治,成立了独立政府。

为什么会有这种必然性呢?答案十分简单,新的时代已经降临,大清朝 的气数已尽了。这一点,从各省份起义的过于顺利便可以看得出来。据说, 当时的起义军几乎没有费多大力气,就赶跑和打垮了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 督抚们。只有极个别的人,才甘愿为清朝战死。

武昌起义以及随后的17省独立,让清朝统治者方寸大乱。他们知道,此 时如果再不采取一点切实有效的办法,清朝就真的完了!

最开始,他们还想着依靠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去镇压各地的起义。然而, 北洋军根本就是袁世凯的“袁家军”,哪里又肯听政府的话呢?因此,虽然 执行了朝廷的命令,但是却懒懒散散、一副不战便可击破的样子。

看到北洋军这副模样,清政府简直气得咬牙切齿。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呢?谁叫他们得罪了北洋军的老大袁世凯呢?无可奈何之下,清政府想到了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闲居”洹上村的袁世凯。

实际上,还在武昌起义之前,由于日本和俄国趁清朝内乱加紧侵略东三 省,奕匡等满族重臣便已经在保荐袁世凯。

除了这些人之外,一些识时务的大臣,像鹿传霖、陆润庠、载泽、唐绍 仪、梁敦彦、邹嘉来、盛宣怀、端方、赵尔巽、锡良、李经羲、张謇等人,同样联名保荐袁世凯,认为当时的危机非袁世凯不能解。

至于袁世凯的北洋部下们,比如姜桂题、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人,此时更是四处活动,为袁世凯的出山营造氛围。

不仅如此,就连西方人,这时也有了让袁世凯出山的呼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西方列强最担心的自然是他们的在华利益。他们担心,现在各省的起义会演化成一场类似于义和团的运动。一旦局势发展到这种地步,损失就难以避免了。因此,在西方人眼中,此时的中国需要的就是一个手腕强硬的政治家出来主政,而这个人除了拥有强大精神力量、心胸开阔、善于沟通的袁世凯之外,别无人选!最终,由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打头,各国驻华公使团一致提议清政府,让袁世凯出山。

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朗了,清政府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于是,尽管与袁世凯有着很大的仇怨,摄政王载沣也只好顶住压力,同意袁世凯出山。

1911年10月14日,清廷下诏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赴武汉节制各军。

对于这个诏命,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仅仅是一个湖广总督,哪能算是让袁世凯出山呢?分明就是降了很大一级,袁世凯才不会接受。果然,接到诏命后,袁世凯就称病不接受上谕。

见袁世凯不肯就任,一些忠心******的人急了。四天之后,袁世凯的老友徐世昌奉命来到洹上村,连劝带催地让袁世凯立即就任。

看到老友到来,袁世凯这才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他说,如果朝廷不答应下面的这些要求,他就绝对不会出山:

其一,第二年就立即召开国会;

其二,组织名副其实的责任内阁;

其三,解除党禁,开放言论;

其四,从宽对待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

在这四点之外,袁世凯还要求,如果想要他出山作战,就必须给予他军事指挥的全权,不能随意干涉,而且要给足军费,一分都不能少!

徐世昌带着袁世凯的这些要求回了北京。这时候的朝廷根本顾不上与袁世凯讨价还价,只要他能出山,什么要求都顺从他!就连隆裕太后也拿出了自己的百万私房钱,拨给北洋军做军费。当时的形势,可以说是全部倒向了袁世凯!

紧接着,10月27日,袁世凯被授为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各军。很显然,这是在弥补上次仅仅任命“湖广总督”的过错。

随后,11月8日,清廷资政院又召开会议, “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就这样,袁世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迎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又一个高峰!

接到朝廷正式任命后,袁世凯出山了。他意气风发地回到了紫禁城,回到了这个他魂牵梦绕的权力中心!

其四,从宽对待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

在这四点之外,袁世凯还要求,如果想要他出山作战,就必须给予他军事指挥的全权,不能随意干涉,而且要给足军费,一分都不能少!

徐世昌带着袁世凯的这些要求回了北京。这时候的朝廷根本顾不上与袁世凯讨价还价,只要他能出山,什么要求都顺从他!就连隆裕太后也拿出了自己的百万私房钱,拨给北洋军做军费。当时的形势,可以说是全部倒向了袁世凯!

紧接着,10月27日,袁世凯被授为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各军。很显然,这是在弥补上次仅仅任命“湖广总督”的过错。

随后,11月8日,清廷资政院又召开会议, “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就这样,袁世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迎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又一个高峰!

接到朝廷正式任命后,袁世凯出山了。他意气风发地回到了紫禁城,回到了这个他魂牵梦绕的权力中心!

同类推荐
  •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他的事业王国为他的慈善事业提 供了坚强的后盾,在短短的10来年中他从露宿街头的摆摊者,迅速成长为 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亿万富豪。 他从挣得第一分钱开始就开始做慈善,一直以来都是以“半捐”的姿 态屹立在慈善界当中,而且不是死后“半捐”而是随时“半捐”。他一直 高调做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了沉寂中的富豪界。高调的 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善、另类的“裸捐”,这个慈善界 “非主流”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如果你对陈光标感兴趣,请不妨翻开胡洁萍所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 最新珍藏版)》,其中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提出的这则法门必会跃然纸上,活脱脱横陈在你眼前,只要你一切就绪,一旦纵身跃出,你就会辨识出它来。不论你是在第一章还是在最后一章里,接收到了它出现的讯号,都要停顿一下,拿个玻璃洒杯来倒立,因为这个场面标示着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你读这本书时务必要牢记,这本书讨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凭空杜撰的子虚乌有,本书的目的是要昭告世人,赁着一则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所有一切就绪的人都可以学到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圣人出而黄河清”,孔子带着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生于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敏好学,20岁时已是鲁国有名的学者。他为政之时,鲁国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知礼守法,安居乐业。他盛年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虽不被当世所接纳,却不改初衷。晚年回归故乡之后,理诗书,制礼乐,著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广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
  • 交换后的那点一二三事

    交换后的那点一二三事

    没错!你没有看错这就是一部纯正的少女系列的小说,什么?!你说这明明就是赤裸裸的耽美系列!开玩笑吧!虽然说她是个调戏男人、想去开后宫的变态,但是这货是个女的!什么?你问我是谁?嘤,我是被抢走身体无奈的寄住在这个女人身体的真·男主!(ps.这是一本无下限而且非常坑爹的小说,看着请加有耐心,并且无视作者的拖拉,谢谢合作)(pps.此文纯属原创若有雷同纯属见鬼
  • 武破惊仙

    武破惊仙

    上古之殇,圣神葬骨,异数重生,仙武同修,且看张均如何闯荡异世,终成本源道圣。
  • 魔禁之蓝

    魔禁之蓝

    亚雷斯塔:她是我的养女。爱华斯:她是我的徒弟。上条当麻:我是她的监护人。一方通行:别离开我!滨面仕上:......我还是喜欢兔女郎。茵蒂克丝,御坂美琴,神裂火织:算是那只LOLI的朋友吧。罗马教皇,后方之水,前方之风:很“可爱”的LOLI啊!!史提尔,三皇女,骑士团长:让人想杀了她!本书和谐(兴趣写作,期待养肥。)
  • 抱得有情郎

    抱得有情郎

    少女为了替背上莫须有罪名而丧命的家人洗清罪名而踏上没有退路的复仇之路。
  • 丧尸之乱

    丧尸之乱

    第一次写小说,请大家多多包涵,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导。这篇小说写的是一对情侣察在执行一次丧尸任务的事。
  • 凤武天下

    凤武天下

    大千世界百族林立传言在虚空之中,三位皇者共同执掌这天地间的秩序。。。。失孤少女,街头惨遭意外车祸,带着无尽的遗憾意外重生。本以为可以享受前世未曾有过的天伦之乐,然而危险却一步步逼近。为了亲人,少女手持三尺剑锋,一步步走上巅峰之路。莫道世间男儿强,今我女身战洪荒
  • 我在古代的策划之路

    我在古代的策划之路

    一个现代策划人穿越到了明朝。他是个性格随和的小青年,他没有别的特长,只有策划还算拿得出手。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零开始,策划了一场场的商业活动,把自己从一穷二白策划成了富甲天下的大商人,缔造了自己的商业王国。但他的路还在延续,他要策划着改变这个民族的积弊,通过经济的发展引发上层体制的革命,提早把中国带入资本主义社会……冒昧问一句:您怎么穿越到古代?爆炸?跳楼?自杀?车祸?迷路?还是其他的什么?我们的主角比较有个性,他从防空洞直接就去了明朝!他的性格,唉,随和,可慢慢也养出了“王八”之气;他的本事,唉,没那么多,可慢慢也成就了大事业。他去打仗了吗?NO,NO,他还不会那个,他去策划去了!这本是一个脱离了原来历史轨道的世界,他不能预知未来,只好改变现在!他还能穿越回到现代吗?也许,各位看官能给个答案?!================QQ交流群:15623091现在还空着,各位书友来捧场则个!================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叛长

    叛长

    青春不只有无悔爱情,还有一生难忘的闺蜜,同学。当年的你这样叛逆过吗?你这样拼过吗?无论你是什么样子,那段时光都是我们一起走过的珍贵时光,当年的朋友你们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