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1200000015

第15章 作品(15)

这两种只是常见的,另外还有其他写法。为把一篇文章组织得好,学习好的文章是一个办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具体内容创造新的结构形式。农民讲问题,总是开门见山,把要说的事一开头就说出来,直来直去;在叙述过程时,也总是忽高忽低,抑扬顿挫;结尾干净利落,表白自己的意见。我们写文章也应该这样。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写文章是为的提出问题,有的还要加以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要说明矛盾,就是展开矛盾,就是根据矛盾的不同内容加以不同的安排,决不能千篇一律,毫无变化。文章结构平板,套框框,这不仅文章写不生动,也是不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一般说来,起头要引起别人阅读的兴趣,同时,对要交代的事情有个概括的了解,然后引述正文。正文是文章的中心,要把事情交代清楚,还要具体生动,切忌平列。结尾要简练,要有力量,在人读了之后要有余味不尽之感,给人有思考的余地,也就是平常说的“含蓄”。

三、分段

文章布局,是它的内部组成,也就是内容的安排;段落,是文章的外部构造。这两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互为作用的。

以往,我们对分段是不大在意的,有时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不分段,一气贯到底,是不好的。分段的好处是一段一个意思,阅读起来省力,特别对一些识字不多的农民,分段,就可以帮助他在读完一段之后有个间隙,来考虑内容。苏联作家伊林的作品,往往一两句一段,正是适应儿童读者的需要。对农民来说,文章一定要分段,而且段落越短越好。

要使段落划分得清晰,必须注意标点,特别是句点。句子,是段落的组成部分,每句话要说明一个意思,几句或许多句子连起来组成一个中心意思——段落。

文章长短

文章短小精悍,是通俗化报纸的一个主要条件。如何做到短,在农民报,这几年来是经过一番斗争的。

农民报在刚一创刊时,就规定:短而精,不要长篇大论,消息最长不得超过五百字,通讯不得超过八百字,每版要登八十篇稿子。

从创刊到1953年这一时期,一般说来是坚持执行了这个规定,特别在开始一两年,报上出现了很多短小精悍的通讯和故事,其中如“长工马尕哥,朝北三鞠躬”、“门神欺灶神”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二三百字。除了长篇连载和党的重要指示,在这期间一般稿件都没超过这个规定。从1953年年底开始总路线宣传以来,编辑部过分强调了内容要解决问题,报上长文章增多了,特别是这年年底到1954年,超过规定的长文章估计要占四分之一左右,有时一篇文章一个版甚至两个版。这里头,如农业合作化讲话、苏联游记,虽然文章长,按当时情况和稿件内容来看,却还是需要的,但这只是少数,大部分是不该长而长了的。在这种影响下,记者的长稿子大量增加了,往往一两千字,甚至四五千字,向编辑要一个版发表。在1955年秋合作化开始以后,记者写来的大部分稿子是两三千到四五千字的。虽说这些稿子在发表时都被大大压缩了,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贯彻短小精悍方面是不够坚决的。

为什么文章写不短呢?主要是对文章短小认识不足,和对通俗化的写稿方法掌握不够所致。有人认为要解决问题还是长文章,写起来尽情淋漓,可以痛快发挥;有人认为文章一短就写不形象,写不细致,短和细是不能并存的。那么,所谓长文章能解决问题,是面对读者说的呢,还是自己的爱好呢?显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短而不能细,是不是这样,这在我们最近总结中也进行了研究。

首先肯定,我们的报纸是农民报,主要是办给广大农民看的。他们看报听报的时间是不多的,而能读报的多的是刚摘了文盲帽子的粗识字的人,让他们一气读或听几千字的大文章,简直是一种罪过。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人都爱看短而精的文章,讨厌那种王大娘裹脚式的文章。尤其是农民,文章一长,看了后边忘前边,简直没法看。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中说:“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乔木同志在《短些,再短些》这篇文章中说到报纸长文章太多,应该承认群众观点太弱,或者承认我们还不会给报纸写作。

那么,我们是党的报纸,党的报纸不要劳动人民看,又给谁来看呢?

所以群众观点问题实质上正是立场问题,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当然,我们这样讲并不是说,所有的长文章都不能用,必要的长文章,还是要用的。根据我们几年来的体会,文章短具体表现在报面上的好处是:反映的问题多;版面活泼;图文并茂;通讯员的稿件采用量大;群众喜欢看,大家欢喜。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短小精悍应是我们通俗报纸(一切党的人民的报纸也应该这样)的一个坚定不移的原则。

其次,要使文章短而精,还必须解决写作上的问题。说句老实话,短文章确实难写。写电报比写信难得多,既短又形象,或者既短而又细致,这是一个实际困难。所以困难,大概处于这三种情况,一种是自己思想不明确,看不出主要和次要,草苗不分,金沙难别,选择不出最能反映本质的事物来写;一种是在采访中掌握的材料多,舍不得割爱,又没有考虑分作几篇文章写,结果把文章写长了;再一种是思想上对于短根本有抵触,认为短就不能细,短就是简单,短是编辑部的规定,于是抽筋刮肉,成了干巴巴的空架子。这是和我们所要求的短小精悍毫无共同之处的。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也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所以,我们要求的短,不是形式的,而是内容的精炼。

那么,怎样写得短而精呢?根据我们的经验,就是一人一事,或者一稿一事,一篇稿子写一件事。这就要从采访时所掌握的许多具体材料中,选取最有意义的,最能反映本质的一件来写,一篇稿子写清楚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问题。对于需要交代的背景和情节,该概括的概括,该细致的细致,像农民报登过的《牛亲人》,全文八百字,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写了这个饲养员一晚上的活动,这个饲养员的其他情况都很概括,这样主要事实很细致,感染力就大。至于思想上的抵触情绪,要逐渐教育改正。

要短而精,还必须有一定的制度保证。农民报创刊时所规定的文章字数和版面篇数的限额,一直是作为制度执行的,今年并明确规定,一般言论、通讯、经验介绍等不准超过八百字,消息不超过五百字,超过这个规定即作为违反制度论,如果重要的文章必须超过这个限额,必须经总编辑批准。那么,哪些东西可以超过这个限额呢?大概有这几类:党和政府对农村的重要决议和指示;国内外重大的事件;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中突出的重要经验;质量好的文艺作品。

这些,都可按事实重要性,对读者的影响来决定它的长度。这里顺便讲一句,该长不长,也是不对的。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编采人员的合作。前面说过,有些长稿子是记者写的,见报时都经编辑作了很大的压缩,这就造成部分记者和编辑的矛盾,有的记者对编辑改稿表示不满,希望编辑笔下留情。编辑也有自己的苦衷,必须执行编委会的决定,一般稿件不能超过限额。根据我们检查,除了个别稿件有删改不当的事,绝大多数稿件是压缩对的。那么,如何消除编采人员的这种矛盾呢?办法是:轮流担任编辑或记者工作,亲自能领略其中的味道;同时,编辑改稿时在保证文章短小精悍的原则下,应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风格,改好后还可征求作者的意见;有些稿件还可退给记者本人重新组织或删改。

标题

一、标题在报纸上的重要地位

标题是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每一期报纸,有多少篇文章,就一定有多少个标题,无论是言论、消息、通讯,还是工作经验介绍、科学技术常识,或者是快板、秦腔、打油诗,有文必有题。这就是说,标题在报纸上的运用是很广泛的,必不可少的。

第二,标题所采用的铅字字号,绝大部分大于文章所采用的铅字字号,如五号、四号、头号、二号、三号。即使题文所采用的字号一样,如同用五号字标题字的字体总是有别于文章所用的字体,如文是五楷,题是五黑或五宋。这就使标题成为报纸上最突出的部分,它好像部队里的侦察兵,最先进入对方阵地。

第三,一个好的标题,给人的鼓舞、教育和指导作用,不亚于一篇文章,而且因为它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是整个报纸思想最集中、语句最精练的部分,给人的印象是很深远的,水土保持的专页上,曾用过这么一个对称式的标题:“看今天:农业社,互助组,带动农民,消灭干旱;望将来:花果山,米粮川,牛羊成群,幸福无边。”这个标题,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农民的愿望,曾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临夏县姬家寨的农民,在两年以后,还把它作为春节对联。

第四,一篇文章的好坏,不能从标题来分析,可是读者一收到报纸,对于所刊登的文章,看还是不看,欢喜看还是不欢喜看,首先决定于标题是否吸引人。一篇文章,要是标题吸引很大,读者会兴致勃勃地看下去;要是标题干瘪无味,即使文章好,他也可能会抛到一边不看。办报时间久的人,都有这个经验。

标题在报纸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可是许多报纸编辑,特别是编报时间较长的编辑,对于标题的制作是很轻率的,不推敲,不琢磨,把稿子略略一看,甚至仅仅把新闻导语一看,大笔一挥,就是一个标题。这样产生的标题,大部分是些不痛不痒的陈词滥调,不是“大力开展起来”、“普遍动员起来”,就是那里开了个啥会,这里获得了啥成绩,人一看,昏昏欲睡。当然,一个好标题不是那么容易产生的,甚至比一篇稿子还要困难。有的编辑同志,一个钟头能编一篇三五百字的新闻,可是叫他制一个好标题,有时候坐上两三个钟头,纸烟头扔了满地,脑子想得炸痛,心里急得像猫抓,还是制不出来,还是“大力”呀,“斗争”呀,走不出老一套的圈子。困难是困难,可是我们只要能平时多留神,标时多推敲,还是会标出好题目来。大家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是诗人经过许多次的推敲,由“春风又吹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等句修改而来的。我们制标题,应该有此精神。只要我们有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一定会有“猛回头,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到来,像诗人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通俗报纸对于标题的要求

通俗报纸对于标题的要求,大致讲来,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既明确,又生动。一个好的标题,必须具备这两个要素。

所谓明确,是使读者一看标题,毋需多加思索,就知道这篇文章讲什么,是号召人们怎样行动,还是告诉人们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所谓生动,是标题所用语言,生动活泼,切实有力,具体、形象,感情色彩浓厚。我们曾把这一条件作为标题好坏的标准,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但是,执行的结果并不好。有的标题,明确是明确着哩,但是很不生动。我们有一期报纸,在一个版上,除登了两篇言论,共登了四条消息,其中三条是会议消息,题目标法完全一样,“省上召开牧区代表人士座谈会”、“省上召开提水工具研究改进座谈会”、“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闭幕”。这期报纸出版以后,大家很不满意。有的同志,为了打开这种新闻八股的局面,在制作标题的时候,力求生动活泼起来,不受老一套的限制,但是因为忘记了“明确”这个前提,农民看了,摸不着头脑。我们有个编辑,在写一篇号召农民办好互助组准备建社的社论时,标了个《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题,这个题是比较生动的,但是不如《办好长年互助组,准备建立农业社》明确和切实有力。还有一篇在建社前夕教育农民不要乱砍树木的社论,原题《从砍树谈起》,后改为《为生产打算,为长远打算》。我们为了防止以词害意,规定:必须在明确的基础上力求生动,明确但不生动不好,生动而不明确更不好。

第二,既要积极地干预生活,又要严格地掌握分寸。我们共产党人,对于客观世界,不仅仅在于去说明它,更重要的是在于依照客观发展规律去改造它。我们的报纸是党的报纸,在制作标题时,必须遵照这个原则去构思,立场分明,爱憎分明,是非分明。对于腐朽的阻碍社会前进的事物,狠狠地去鞭挞它,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入敌人心脏;对于新生的推动社会前进的事物,大叫大喊地去扶持它,表扬它,竭尽全力为它开辟道路。这就是说,标题一定要体现着党的意志,体现着群众的愿望,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能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在那里说东道西。针锋相对,锋芒相对,锋芒毕露,是我们极力提倡的;平平淡淡,冷冷漠漠,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当我们在土地改革的时候,听到地主阶级造谣说:“土改是割韭菜,一刀子一刀子来哩”、“土地改革是打乱平分”时,应该及时发表题为:《砸破地主阶级的造谣罐,土改不是割韭菜》《土改不是打乱平分》等反驳文章;当我们表达群众对于反革命分子的愤怒,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威力和镇反政策时,应该有《要得甘州人心平,先杀王家三弟兄》《枪毙反革命分子,人人叫好,个个称快》《杀的杀,关的关,放的放,皋兰惩办叛乱头子》等标题出现;当我们看到农民对于婚姻法、互助组发生误解时,应该有以《婚姻法不是离婚法》《互助组不是吃大锅饭》为标题的文章来教育农民;当我们看到农民积极要求入社、干部思想保守、社会主义革命进入高潮时,应该有《头挤扁也要入社》《他们为什么入不了社》《同志,放手吸收农民入社吧!》《社会主义一日千里》《向社会主义飞奔》这些标题出现。总而言之,一个标题虽然寥寥数字,依然可以体现出党的路线和群众的心情来。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做编辑工作的人,自己首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革命者,勇于干预生活,和群众站在一起。一个心如死灰的编辑,是不会标出热情激昂的标题来的。当然,我们不能离开党的政策和客观事实来标,必须严格掌握分寸。这里只举一个例子,1951年甘肃土地改革的时候,在斗争大会前夕,农民讨论在斗争会上打不打地主,有的主张打,有的主张不打,记者曾就此写了篇通讯,编辑标题为《不打为好》,既体现了党的政策,又保护了农民的革命斗争性。

这样讲,是不是完全否定那说明性的标题呢?不是的。有些标题,仅仅只是说明这篇文章要说啥,或者说了些啥,如:《我怎样当生产队长?》《种棉能手谈种棉经验》等。这类标题,在报纸上还是不少的。

同类推荐
  •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急雨之后,蝉翼湿得不能再飞了。那可怜的小虫在地面慢慢地爬,好容易爬到不老的松根上头。松针穿不牢的雨珠从千丈高处脱下来,正滴在蝉翼上。蝉嘶了一声,又从树底露根摔到地上了。
  •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本书是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之作,以自然流畅的文字书写了盛夏时节的内华达山区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每一种生活在那里的物种的有趣形态与特征,详尽介绍了地貌形成的历史研究。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同作者一同进行了一次内华达山区的远行,感受最为和谐、最为纯净的大自然景致。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中国经典神话

    中国经典神话

    神话产生于文字之前,是经典前的经典、历史前的历史、文化前的文化、艺术前的艺术。近三十年来,中原神话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搜集和不懈研究,已经蔚为大观,被国际上称作中原神话学派。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是当之无愧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应该保存和发扬的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所选,既不是作者的原创,也不是某人的灵感,它们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和创造的产物。既重古籍可考,尤重口碑有传,是古史却比古史丰富、鲜活,是口传却又焕发出精金美玉般的色泽和质感!
热门推荐
  • 威严的物语

    威严的物语

    本作所讲的是女主蕾米莉亚·斯卡雷特(有阿卡林嫌疑)和她的妹妹芙兰朵露·斯卡雷特来到幻想乡定居数十年后发生的故事。数十年前因为“某一场事故”,姐妹二人被迫逃亡至幻想乡。初至幻想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艰难岁月”后,二人终于安定了下来,并且陆续地结识了咲夜,帕秋莉,红美铃等人···而命运的齿轮在此时此刻又将再次转动,一件又一件看似平和的事情背后却是和平被不断侵蚀的事实。同时的,数十年前的真相也将渐渐地浮出水面
  • 极品镇魂师
  • 独惑君心:拐个皇帝来亲亲

    独惑君心:拐个皇帝来亲亲

    司空樱朔,百里莫……一个个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只要想,他们便也可以毁天灭地。当他们遇到她……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所有的星光全部陨落。我愿意毁灭天界,人界,神界。因为我爱的背面是绝望和惨烈!如果红莲是火焰,而我的血液是红莲。我愿意让我的血液铺满整个大地,焚烧一切。因为我只要你。
  • 我的24岁老板娘

    我的24岁老板娘

    看这里,看这里,这里才是简介,胸弟们可不要被书名误导哦^_^此书并不是纯种的都市暧昧,反而暧昧的桥段不是很多,是典型的奇葩流巨作,小二的口号就是“搞笑,我是认真的!”
  • EXO之灿白一生不变的爱

    EXO之灿白一生不变的爱

    本文主灿白,当然也少不了繁星,勋鹿,城堡,开度,和棉桃啦,请喜欢的亲故多多支持,必要的时候可能会虐虐大家,嘻嘻~
  • 新年

    新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烦透了今天知道明天,明天知道后天的生活。李欢总在尝试,在寻找,在抗争。他得到一个特别的物品,但是这个物品却没有任何帮助。直到年近30了,他准备放弃,准备向命运妥协的前夕,这个物品表现了他的特别的能力。奇遇来临,当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金钱权利或是其他希望朋友多给意见,指正作品
  • 美女校花遇上面瘫校草

    美女校花遇上面瘫校草

    夏季一个炎热的季节发生了一个奇异的故事当你遇到一个光看一眼就可以让你流口水的帅哥你该怎么办?我们亲爱的陆小璐会告诉你答案。当美女校花遇上面瘫校草会擦出什么火花呢尽请期待......
  • 夏白的纠结感情史

    夏白的纠结感情史

    三年前,夏白暗恋上了田磊和徐风其中一人三年后,夏白重新遇见了这两个人。可是,她当初暗恋的徐风却早已经有了女朋友——吴美美。当徐风选择和吴美美分手,对她说喜欢的时候,她却选择了田磊,费心思让徐风和吴美美重修于好。夏白以为这样做便是为了大家好,但是,最后大家都遍体鳞伤时,她发现.....她错了!大错特错了!吴美美走了,夏白一人面对的两人的时候,她选择了逃避。再次相遇的时候,她们都已经是成人了,曾经的一切却早已物是人非,唯一没有变的还是彼此之间的感情,命运就这样将他们三人再度联系在了一起。
  • BOBO风暴

    BOBO风暴

    伴随着世纪之风,BOBO一族飘然而至,他们潇洒地享受着人生的每一刻。当我们还在为今天的生活而惆怅的时候,五彩缤纷的社会已出现了引人注目的BOBO一族。
  • 总裁追婚记:娇妻哪里逃

    总裁追婚记:娇妻哪里逃

    三年前,初入职场的实习生徐扬青带着全世界的光芒跌跌撞撞的闯进傅司白的世界。“别动!再动把你从这儿扔下去!”从此威胁恐吓是家常便饭。消失三年,当徐扬青再次出现时,傅司白不顾一切的将她禁锢在身边,再也不能失去她。“敢碰我我傅司白的女人还想活着走出这道门?”从此眼里只有她一人。“我没关系啊,再说不是还有你在嘛!”“真乖,不愧是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