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8400000010

第10章 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俄)柴可夫斯基

创作背景

这部举世闻名的杰作也是经历了许多磨难的,它的成功有许多戏剧性的因素。

这首著名协奏曲的总谱完成于1874年11月与12月之间。当时,柴可夫斯基任教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院院长是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同样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坦。

最初,柴可夫斯基是想把这首协奏曲题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的。一次,他们应邀去参加圣诞宴会,鲁宾斯坦请柴可夫斯基去一间教室里弹奏他的新作,于是,柴可夫斯基就弹奏了刚刚完成的《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事后,柴可夫斯基把这件事的经过写信告诉梅克夫人:“你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你请客,亲自下厨烹煮佳肴,客人吃了,却不声不响,你说,那滋味多么不好受。至少说点什么!挑刺也可以,只要是与人为善。看在上帝的分上,总得开口,说点什么都可以!可是鲁宾斯坦就是一言不发,他在准备大发雷霆……其实,我并不需要他提艺术形式方面的意见,我觉得没有把握的纯粹是演奏技巧方面……我耐心地把协奏曲弹完,他还是缄口不言。‘怎么样?"

我站起身来说。这时,从鲁宾斯坦的嘴里涌出滔滔不绝的辱骂,起先还心平气和,后来火气越来越大,最后像宙斯怒掷霹雳。好像我的协奏曲一钱不值,根本无法演奏。有些段落俗不可耐,笨拙不堪,无法改进。总的说来,这部作品庸俗、琐碎、不好,是我从这人那人那里偷来的,因此,只有两三页还多少有些可取之处,其余一概应予销毁,或者彻底重写。”

柴可夫斯基坚信自己的作品的价值,他继续写道:“我跑出屋子,一句话也不说,走上楼,我激动,狂怒得不能说话。事后不久,鲁宾斯坦跑上楼来,看我情绪不佳,把我唤到另一间屋子,重新申明我的协奏曲是无法演奏的,指出几处需要彻底重写的地方,还说如果我按他的要求去改写,他可以在他的音乐会上介绍于世。’我一个字也不改,‘我回答他说,’我要原封不动地出版这首协奏曲。‘事实上,我就这样做了。”

柴可夫斯基把总谱上题献给鲁宾斯坦的题词擦掉,换上了德国钢琴家、指挥家汉斯·冯·彪罗,因为彪罗非常喜欢这首协奏曲。这让彪罗受宠若惊,他在给柴可夫斯基的信中称赞这首钢琴协奏曲新颖独创、雍容华贵、感人肺腑。

1875年,彪罗去美国巡演,也带去了柴可夫斯基的《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0月25日,协奏曲在波士顿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

彪罗在十三天内开了七次音乐会,每次演奏此曲,都会受到听众的狂热欢迎,彪罗必须要重奏整个末乐章才行。在纽约的演出,更是盛况空前,十九天内演了十四场。彪罗在美国巡演的一百七十二场音乐会中,有一百三十九场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场场受到欢迎。

柴可夫斯基看到那些报道的剪报,眼花缭乱,非常兴奋。当时,在俄国的演出却因为指挥的无能和钢琴演奏者的平庸而一塌糊涂。

这首协奏曲在柴可夫斯基生前就已经广泛流传,受到人们极大的喜爱,成为几乎所有钢琴家经常上演的曲目。鲁宾斯坦最后也终于认识到这部作品的伟大,他也把它列入了自己的演出曲目。

作者风采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Ilyich·Tchaikovsky,1840-1893),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

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家庭富裕。1848年全家迁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可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师从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

1861年进入安东·鲁宾斯坦创办的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前身),柴可夫斯基成为该校第一批学生,并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

1865年,柴可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获得银牌奖。同年应鲁宾斯坦之邀,柴可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十年时间,柴可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三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乐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可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

在此期间,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中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巴拉基列夫和斯塔索夫关系很好,但他的创作思想和他们不是完全相同。他的创作,更多的是对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性的探索与刻画。

1876年,通过鲁宾斯坦的介绍,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可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可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但是两人有一个奇怪的协议,就是终生不见面。

从1877年到去世的十多年间,是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可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5月,柴可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于患霍乱症逝世。

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可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刻的悲剧性。他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他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说:“…

…我狂热地爱着俄罗斯因素的一切表现……我是个彻头彻尾的俄罗斯人。”他的作品是俄罗斯音乐的代表。

作品欣赏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继承了贝多芬的传统,主要加强乐队的交响化,乐队在协奏曲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乐曲采用传统的三乐章结构。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3/4拍。一开始乐队有强有力的四个小节的引子,接着,钢琴也以极强的音量进入,但是,开始进入后,钢琴处在一个以弱音伴奏的位置,而旋律仍在乐队中进行。

这个主题宽广有力,带有俄罗斯民歌的特征。这个主题反复三次。第一次是乐队陈述之后;第二次是钢琴的独奏,钢琴将这一主题作了发展,引入一些新的素材;第三次则由弦乐器奏出,钢琴仍以和弦伴随。这个引子就已经非常华丽。

引子过后,进入第一乐章主题。钢琴奏出断断续续的一个有点奇怪的主题。

据说这个主题是柴可夫斯基在卡明卡村听到一个民间盲艺人演唱的。他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说:“很古怪。在小俄罗斯,每一个盲丐都唱一模一样的曲调,叠句也一样,我把叠句的一部分用在我的协奏曲中。”盲艺人唱的是一首哀怨的歌,柴可夫斯基对它进行了改造,但保留了它原始的节奏型,即在每一组三连音中的最后一个插入休止符,但旋律已经不再有哀怨忧郁的成分,而是快速行进的生机勃勃的形象。

第二主题则温柔而抒情。

展开部主要是第二主题的发展。双手的八度快速进行,使旋律带有一种英雄性的气质。乐队也发展了极大的主动性,与钢琴竞争。

再现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段钢琴的华彩演奏,令人眼花缭乱。进入尾声,音乐充满活力,在辉煌的色彩中结束。

第二乐章是一段精巧的间奏曲。在加入弱音器的弦乐略显单调的伴奏下,长笛奏出一段抒情的旋律。钢琴也轻柔地进入,与乐队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景象。它的基本主题是民歌性质的很优美的旋律。

这个主题在不同的乐器以不同的音色反复数次,但伴奏的节奏与和弦在不断变化,并没有单调的感觉。

乐章的中段在钢琴的华彩演奏中,由弦乐器奏出一支圆舞曲形式的法国民歌,钢琴则以轻松的华丽手法伴奏。较前一段更为抒情,而又带有奇幻的色彩。

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奏鸣曲式的欢乐颂歌。基本由钢琴奏出。

跳跃的音符和断音,就像是村民们的舞步,勾画出这一乐章狂放自由的舞蹈性特色。另一个主题则平衡安详。

这两个主题在发展中都变得高昂起来,渐渐透露出胜利的喜悦之情。最后,在极为雄壮和兴奋中结束全曲。

版本推荐

里赫特/钢琴,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 447 430-2

里赫特作为乌克兰钢琴家,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更多一些的了解。他1960年录制的这张CD,被认为是柴可夫斯基《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演奏中最具权威性的。而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超水平发挥,也为唱片增色不少。此片入选《日本唱片艺术》“名曲300首”榜单。

霍洛维兹/钢琴,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版,RCA公司,片号:RCA Victrola(m)At113

霍洛维兹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是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女婿。这款录音是大师对大师的巅峰之作, 高潮迭起。被《企鹅唱片指南》给予三星带花的评价。

阿格里奇/钢琴,杜特华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 415 062-2

阿根廷女钢琴家阿格里奇的柴可夫斯基《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一直获得极高评价。阿格里奇和杜特华二人都偏向爽朗明快,不带厚重的俄罗斯风格。而阿格里奇就在毫无管弦乐压力之下大展绝技。她对于原谱的要求是非常忠实地呈现,没有唐突之处,也不会一味费劲在和弦上制造巨大的声响,反而细细地将和声层次一一展现。

阿格里奇于1980年与康德拉辛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还有一次现场实况录音的CD,由Philips公司录制,气势较此片更大,也值得一听。

碟片封套霍洛维兹碟片封套阿格里希086波利尼/钢琴,阿巴多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 415 122-2

波利尼在本片中的表现非常精彩,序奏中和各独奏中分句独到而且言之成理,感情的投入也深刻动人。他的强烈敏锐的节奏感,在急板乐段有极佳的表现。

鲁宾斯坦/钢琴,莱因斯朵夫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版,RCA公司,片号:RCA RD 85363这是鲁宾斯坦晚年的录音,音色依然纯美温馨,令人感动。但年事已高,快速的华彩音群与终止和弦有点力不从心。但大师的作品,仍然值得收藏。

阿劳/钢琴,科林·戴维斯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版,Philips公司,片号:Philips 432 662-2

这是阿劳1979年的录音。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智利钢琴家已经是七十六岁的高龄了,但大师毕竟是大师,这款录音仍然非常精彩,值得收藏。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电影是一门关于光的艺术。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是先在的,就如同大师们是天才。DV时代据说要取代胶片时代了,但大师们的作品不会消失。它们化蝶――化为影碟,飞到我们普通的人眼前。他们和它们都已成为“传奇”。“流言”,说的大多是在商业院线看不到的中国电影。也就是说,听说的多,看到的少。我常常周六去现象工作室――或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为,看个国内导演拍的片子,每回老老实实为中国当代电影做个速记员,渐渐积了许多笔记,也认识了许多年轻的、做着电影梦的人。我传播流言,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在多么热情、勤奋、艰苦地做事情。他们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已成为影像中国的一角,锐角。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 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印章概说、印章的选材、历代各章名家、印章的鉴赏、印章的收藏、细说玺印的产生与嬗变、精品鉴赏、玺印与书画、印石鉴藏等。
热门推荐
  •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人生若是初见

    人生若是初见

    呵呵,等我什么时候想好了再写吧-------------------
  • 重生豪门之嫡女
  • 拳霸诸天

    拳霸诸天

    天帝大陆,六大玄门,天才无数。玄门世界,强者生存,以力为尊。少年杨真初入玄门,被人欺压,是忍辱偷生,还是绝不低头?“我的拳头,就是要把每一个天才,都打的低头认输。”
  • 极品老妈:嚣张宝宝妖孽爹

    极品老妈:嚣张宝宝妖孽爹

    凌昊骨子里面所有的热情都给你唐欣,哪里还有多余的热情给其他人?唐欣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惹的人,既然爱了,就拼命去爱,生来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老大,嫂子跟付氏独生子进餐的照片登报了”“老大,据说现在嫂子正被人求婚,电视上都直播了”,“老大,这是....”,某男话还没说完,就被凌昊一脚踢出去了,事实告诉凌昊,女人越宠不只是会蹬鼻子上脸,还会把你踩在脚底下。
  • 大博干禅师语录

    大博干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草大人的神秘女仆

    校草大人的神秘女仆

    车祸落进大海醒来的里奈,来到一个莫名奇妙的世界,贵族的人们会魔法,她流着红色的血居然成为唯一的奇特品种,可悲的是这个稀有品种要被当成禁品献给“夜之魔女”莉莉丝,走投无路的里卡究竟该如何反击?
  • 囚剑引

    囚剑引

    一个人一生中所追求的是什么?是让人名垂青史的名利,还是让人望穿秋水的爱情,亦或者是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不是,都不是。人最难逃脱的是宿命。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这世上有很多人不信鬼神,因为鬼神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些虚无的东西。可是这世上却很少有人不信命。上到天子臣工,下到黎民百姓,这世上千千万万年来有多少人在为宿命而奔波。命运是一件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的事。我要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宿命的故事。
  • 大清贞妃传

    大清贞妃传

    她是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的掌上明珠,她是蒋尚昭青梅竹马的挚爱,她是顺治帝宠冠六宫的贞妃,她是襄亲王愿意付出生命去守护的女人!十二岁的她,天真纯稚,湖边泛舟、草原赛马、临窗执卷,都是她的最爱,她常爱把李易安的词挂在嘴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十三岁的她,无奈入宫,从默默无闻的庶妃到宠冠后宫的贞妃,她本无意争宠,却被形势所逼,为了自保,她步步为营,不料百密一疏......她看透人情冷暖,为保董鄂氏满门,她甘愿殉葬......绝处逢生,原来,人世间当真还有这样一方净土......
  • 历史的局:设计出来的霸业

    历史的局:设计出来的霸业

    作者从浩瀚的、错综复杂的历史故事中,挑选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片段,以极其深入浅出的方式条分缕析,带领听众与读者一步步、一层层深入到历史智慧中去,让历史变得精彩,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