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8400000006

第6章 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德)勃拉姆斯

创作背景

1878年的春天,勃拉姆斯在挚友比尔罗特的陪同下游览了意大利,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他们到了南方的罗马、那不勒斯,又去了西西里岛。意大利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给勃拉姆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回到奥地利以后,他草拟了这部协奏曲的主题,但并没有立刻进行创作。

1881年春天,勃拉姆斯再一次访问意大利。这一次他是一个人独自前往的。他访问了威尼斯、锡耶那和奥尔维耶托,又再次去了罗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他回到意大利以后,意大利给他的深刻印象仍然萦回脑际,于是,他正式开始了这部协奏曲的创作。1881年7月7日,完成了全部总谱的写作。

勃拉姆斯带着一种喜悦的幽默心情,给他的一位女友、奥地利钢琴家和作曲家海因里希·冯·赫尔措根贝格的妻子伊丽莎白写信说:“我希望我能送给你一部不同于这仓促写成的、比它好的曲子,但眼下已无法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写了一首小小的钢琴协奏曲,曲中带有一段小小的谐谑曲。”伊丽莎白表示了将听到“带有小小的谐谑曲的小小的钢琴协奏曲”的喜悦和感谢。

勃拉姆斯当然也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著名音乐家舒曼的妻子、著名女钢琴家克拉拉。克拉拉非常高兴,她回信说:“但是我并不真相信你所谓的‘小’。”“无论如何,就算它很小,我也丝毫不会在意,因为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甚至我自己也许可以演奏它了。”

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1881年11月,此部作品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首演,由勃拉姆斯亲自担任钢琴独奏。

作者风采

在德国音乐中,有非常著名的三“B”--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因为他们名字的第一个字母都是“B”。但这并不是勃拉姆斯能与巴赫和贝多芬并列的原因,他能和德国最伟大的两位音乐家并列的原因是因为他在音乐创作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勃拉姆斯(1833-1897)被称为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同时,他又被看作是现实主义音乐的开端。

1853年他作为匈牙利小提琴家爱德华·列梅尼的随从进行了一次演出旅行,在汉诺威遇到了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然后又前往魏玛宫廷,在那里遇到了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在那次旅行之后,勃拉姆斯的作曲创作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约阿希姆给了勃拉姆斯一封信,介绍他认识了舒曼。在跟随舒曼学习的时候,勃拉姆斯内心暗自爱上了舒曼的妻子克拉拉。在舒曼生病住院之后,勃拉姆斯协助克拉拉照顾舒曼和他的孩子。

舒曼死后,勃拉姆斯克制住自己的感情,离开了克拉拉。他终身未婚,把自己的爱情留给了大他十四岁的克拉拉。

勃拉姆斯把音乐之都维也纳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为这里有太多的让人难忘的音乐记忆,这里又是大师云集的音乐圣地。1862年,勃拉姆斯来到维也纳,在经过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写交响曲,1876年完成《c小调第一交响曲》,1877年完成《D大调第二交响曲》,1883年完成《F大调第三交响曲》,1885年完成《e小调第四交响曲》。

19世纪60年代,他定居维也纳,1897年4月3日逝世于维也纳。

勃拉姆斯坚持古典主义创作,没有谁比他更深入地研究和学习贝多芬。他甚至认为既然已经有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创作了,因为很难再达到贝多芬的高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第一部交响乐发表的时候他已经四十三岁了。而他的《第一交响曲》常常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他的《第二交响曲》又被称为《田园交响曲》,他的《第三交响曲》又常常与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相提并论。

除了四部交响曲以外,勃拉姆斯最著名的作品还有《德意志安魂曲》。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也堪称钢琴协奏曲中的精品。

作品欣赏

一般协奏曲采用的是三乐章的形式,而这首乐曲却采用了比较罕见的四乐章。仅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作品有很强的交响性。

第一乐章一开始就以圆号奏出明亮的主题。

钢琴马上以一连串的琶音与之相呼应。在木管乐器的引导下,钢琴奏出华彩乐段。

但此后钢琴就似乎不再像一件主奏乐器,而是与乐队浑然一体,相互应答。

当乐曲展开时,钢琴的琶音进行和乐队暴风雨般的行进,仍然可以感觉到圆号引出的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很快出现了,这是一段柔美的抒情旋律。

而第一主题仍然不断出现,在钢琴炫技的八度颤音与圆号主题的交织中,第一乐章辉煌结束。

第二乐章是一个协奏曲中比较罕见的谐谑曲。它的结构很宏大,且激情饱满,但是也有紧张和冲突。

钢琴奏出的第一主题是生机勃勃的。

低声部则是向着相反方向的下行,造成很大的张力。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第二主题,悲哀而静谧,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具有英雄气质的D大调闯入,开头的谐谑素材又出现,并形成生动而坚定的结尾。

第三乐章是一个慢板乐章,bB大调,6/4拍,它由大提琴奏出,优美如歌。

这一段旋律非常优美动人,充分表现了勃拉姆斯歌曲创作的能力。勃拉姆斯非常喜爱这一旋律,以至于以后他在写歌曲《我愈来愈惊醒》时,又使用了这一旋律。

旋律从大提琴转到大管和小提琴,再转到钢琴独奏。然后,在钢琴的伴奏下,两支单簧管进行了一段短暂的对话。当大提琴和钢琴再次进入的时候,乐章也进入尾声。

第四乐章是一个标准的回旋曲,轻快而优美。钢琴主奏乐器的地位凸现出来。一个非常辉煌的主题在钢琴和乐队的复奏中出现。

在乐章展开时,这个主题不断变化,钢琴部分极其辉煌,当主题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钢琴奏出极为华丽的琶音,乐曲在乐队有力的全奏中结束。

版本推荐

巴克豪斯/钢琴,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Decca公司出版,片号:Decca 466 380-2

巴克豪斯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钢琴家、莱比锡学派最后的代表人物(1884-1969年)他作风严谨,严于律己,六十四岁以后才灌制唱片。这张唱片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是1967年与卡尔·伯姆合作,由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被《唱片艺术》评为该曲最感人的演奏。两位大师倾情投入,表现了作曲家坚韧不拔和淡泊脱俗的境界。这张唱片录于1967年,当时巴克豪斯已八十三岁,虽说技艺不如其盛年,但在音乐理解上更多地注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乐队的音色也很棒,演奏和音效都属上乘。

巴克豪斯碟片封套050安达/钢琴,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474838-2

瑞士籍匈牙利钢琴家安达,曾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师从多南伊学习,他的特长是阐述匈牙利及周边东欧国家作曲家的作品,晚期专门演奏巴托克作品,是演绎巴托克作品的专家之一,在巴托克钢琴作品的传播方面贡献颇大。他早年凭着对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激情四射的演绎而一炮走红,一生都在演奏这部作品。而我们现在在该碟中听到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在1968年和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录音,晚年的这个录音深沉、庄重、稳健但不失激情,气质高雅。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气势宏大,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又是魄力十足,再加上安达的演奏充满激情、强烈对比的效果,把这部作品演绎得非常壮阔,这是一个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版本的好选择。

吉列尔斯/钢琴,约·胡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公司,片号:DG 447 446-2

这是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最权威也是最受推崇的版本,最准确也是最完美地开掘出勃拉姆斯内在的理性精神。吉列尔斯是苏联著名钢琴演奏家,他在情感两极有高超的平衡力,无论是激情四射的狂想还是柔美细腻的抒情,都拿捏得极有分寸,吉列尔斯的版本是对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诠释中最标准的版本。

齐默尔曼/钢琴,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公司,片号:DG 415 359-2

气质浪漫到有点波希米亚味道的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与勃拉姆斯作品里的自由、欢娱气质(尤其是《第二钢琴协奏曲》)息息相通,却又恰如其分地避免了学究味。而勃拉姆斯特有的宽广、大气与自怜、自省甚至自恋相混合的音乐性格,在齐默尔曼的诠释中,有几近完美的表现,而且越到后面越能保持旺盛的体力和到位的理解力,这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同类推荐
  • 宝石名鉴

    宝石名鉴

    一本装帧设计高端,同时内容非常基础的宝石书,看完之后,令人赞叹——宝石的芳华,千年累积,经过雕琢,流传百世。关键基础鉴定法、选购秘诀、评选等级、基础知识讲解、如何看宝石鉴定书等,让入门者在选择宝石的时候心中有数。26种宝石,世界分布图,令人目不暇接。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往今来,优秀执著的人类在追逐艺术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创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每一种艺术风格从最初的背离传统到最终的凝聚思想,每一种艺术流派从它的源起、兴盛到没落、衰败全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积淀,最终才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锦绣天地,从而推动了一代代卓越的艺术的大师的诞生。浪沙淘尽,当我们伫立在这些旷世作品的身旁、我们除了赞叹外,有的就是暗自窃喜和虔诚的感恩,为了拥有这些作品而感谢上苍。
  • 王军武剧作选

    王军武剧作选

    秦天行 经过大家的努力,集结戏剧创作和戏剧评论优秀之作的《长安戏剧文集》终于出版闼……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热门推荐
  • 魔兽开拓史

    魔兽开拓史

    万生之续,必生之。唯有生皆可护生,自世皆有吾开拓!
  • 凡尘凡尘

    凡尘凡尘

    上世纪开始的“大开放”从食物、服装、语言、音乐、个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本书以80年代北京,90年代初上海,90年代后深圳,新千年成都,湖南等不同视角观察三十年来人民由贫变富,土地从弱变强的各阶段特点。本书共八章,附大纲与内容简介。第一章启蒙与开放第二章潮流与反潮流第三章窘迫与激荡第四章健壮与虚胖第五章青青与蓝蓝第六章恶梦与童话
  • 创造之神:哈里兰

    创造之神:哈里兰

    少年哈里兰在酒馆狂吃狂喝却付不起账,因为霸王餐一事被审判者判定有罪,而被关入了黎明半岛的惩戒之岛。在这里,少年没有遭遇不平等对待,也没有遭遇什么毒打,可事实却是,命运的安排相见。监狱里,少年开启了万中之一的无上天赋,他杀入虚洞空间,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还带领被征服的美貌女主角,从一个吊儿郎当,连一个普通人都打不过的普通人,变成了坊间流传的英雄。看他炼就无上天赋,灭罚帝国,诛杀影之暗士,寻找创世之神秘密……夺神兵,强占地,建豪宅,圈海域……谱写一段新的传奇。
  •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长生宝鉴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先婚后爱:老婆我们回家

    先婚后爱:老婆我们回家

    他说你就是懦弱,不敢面对夜子墨的死,不敢接受我对你的好……她说也许我就是懦弱的,不敢拿感情赌一把,甚至不敢承认你已经走进我心里了……她说陆辰逸你不能死,我不允许你死,你还欠我一个婚礼,你还欠我一个承诺,还欠我孩子一个爸爸……他慢慢睁开眼睛说我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死,我还没有被你虐够,既然已经得到你的心,怎么舍得让你难过,要死也要死在你后面……
  • 你被写在我歌里

    你被写在我歌里

    “如果高中毕业了,你还喜欢我。我们就在一起好不好?”当初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让他以为三年后他们真的可以在一起。可是往往世事难料。一切的形同陌路亦或是背叛往往都是在无形中形成的。难道说过的一辈子都是假话?【我们所有的情感一定会在这个世界里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可是往往伤害也带给了意想不到的成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赛花铃

    赛花铃

    本书是才子佳人故事。叙述了苏州才子红文畹,与方素云婚姻事:素云兄方兰与妹有隙,怀恨加害,致素云流落他乡,红文畹亦遭暗算,逃至京师,后以军功显贵,乃与素云团圆。又娶媚娘、琼英,一夫四美,皆大欢喜。
  • 影王嗜宠:傲娇小姐你别跑

    影王嗜宠:傲娇小姐你别跑

    她,冷酷的杀手,一朝穿越,遇见了他他,霸道的王爷,一次无意中救了她,便迷上了她前世好朋友的背叛,让她不再相信任何感情,面对他的追求,她会如何选择我们一起见证他她的故事
  • 穿越之绝色狂妃妖孽君上独宠

    穿越之绝色狂妃妖孽君上独宠

    她,22世纪的佣兵杀手兼盗墓贼,却因一场偷盗命丧古墓她,凤家的嫡系三小姐,却因不能修炼,貌相丑陋,加上父母失踪,又有着一双紫眸,在落日城被凤家庶出的二两姐妹打死当灵魂附体,她变成她,且看她如何收拾那装成白莲花的两姐妹他,一位妖孽的王爷加君上,当他遇见她,一脸笑意的说下次要叫我殇或者夫君!文中片段1君上,王妃放火烧了皇宫,只见某妖孽说,没事,让她烧,如若她嫌她的火焰不够厉害,本君这还有上好的火焰!片段2君上,王妃把四大长老给揍了一顿,只见某妖孽说揍的挺好的,没弄伤她吧!片段3君上,王妃去绝轩阁了,她说你没情趣,她要重开绝轩阁,而且,只卖身不卖艺!一瞬间,只见某妖孽顿时不见人影!
  • 邪王嗜宠:倾城逆天小姐

    邪王嗜宠:倾城逆天小姐

    前世遗憾,今生弥补,前世离影无缘相爱相守,今生她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她,这一生,他们都将比上一世坎坷,前世,她痛不欲生,今生,她狠戾冷绝,宁可她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她;前世,他未能守护好她,为雪之戒杀了她,今生,他忘掉了一切,却只想弥补前世遗憾,和她从头开始,不顾一切追寻,只为一朝能够相爱相守。他们的未来必定披荆斩棘。可是就在那一日,那一刻,雪之界横空出世,那段记忆终于回到了她的脑海中,而他也恢复记忆,他爱她,但是他却杀了她,她在前世说好定将他变得生不如死,但她也爱他,她愿与他天长地久,她拔剑刺杀了他,他没有反抗。十年之约,她喝下毒药,来到奈何桥边,遇见的,还是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