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0400000017

第17章 古都(5)

即使结婚,千重子未必非去大友家。把秀男招赘到家里又何尝不可呢。太吉郎心里这么思忖着。

千重子是独养女儿。嫁出去了,母亲繁子该多难过。

而秀男,是大友家的长子。他父亲说,手艺比他还强。不过大友终究还有老二老三。

再说,太记老店,尽管生意清淡,旧章未改,毕竟是京都市中心的批发商,终非只有三台手工织机的作坊可比。没有一个雇工,只靠一家几口亲自劳作,也是明摆着的事。这从秀男娘朝子的身上,简陋的厨房,也能看得出来。秀男尽管是长子,只要能谈妥,不是照样可以做千重子的上门女婿么?

“你们秀男很有志气。”太吉郎向宗助试探道,“年纪轻轻,却很老成持重。这是真话……”

“过奖了。”宗助无心地说,“干活固然肯用心出力,但一到人前,说话只会得罪人……真叫人担忧。”

“那很好嘛。从那次起,我总挨他的呲。”太吉郎乐呵呵地说。

“真得请你多包涵了。他就是那么个脾气。”宗助轻轻点了点头说,“娘老子的话,他要是听不进去,也是理都不理的。”

“那好哇。”太吉郎点头赞同,“今天你怎么只带秀男一个人出来?”

“要是把他弟弟也带来,机器不就该停了么?再说他过于争强好胜,带他出来,在樟树林里走走,或许能陶冶一下性情,变得随和些……”

“这条林荫路真不错。说实话,大友先生,我带繁子和千重子来逛植物园,也是听了秀男的劝告。”

“唔?”宗助狐疑地盯着太吉郎的面孔,“恐怕是想看看令爱吧?”

“哪里哪里。”太吉郎慌忙否认。

宗助回头看去。秀男和千重子稍微落后几步,繁子又落在他们后面。

出了植物园大门,太吉郎向宗助提议:

“就坐我们这辆车回去吧,西阵离这里又近。这中间,我们要到加茂川河堤上走走,然后才用车……”

见宗助还在犹豫,秀男便说:

“那就承情了。”让父亲先上了车。

佐田一家站在路旁望着汽车,宗助在座位上欠一欠身子致意,秀男有没有点头也看不清。

“这孩子,真有意思。”太吉郎不由得想起打秀男耳光的事,忍着笑说,“千重子,你同秀男倒很谈得来。你一个年轻女孩儿,不好应付吧?”

千重子眉眼含羞地说:“是在樟树林荫路上吧?我只是听他讲。也不知他怎么同我说那么多话?那么起劲……”

“啧,还不是因为喜欢你吗?这还不清楚?他说,中宫寺和广隆寺的弥勒,还没你好看呢……我听了也愣住了,这个怪小子,倒挺会说的。”

“……”千重子也吃了一惊,连脖子都红了。

“都说了些什么呢?”父亲问。

“说他们西阵手工机器的命运来着。”

“命运?咦?”

见父亲沉思起来,女儿便回答说:

“命运,这话说来深奥。唉,命运……”

走出植物园,右面是加茂川的河堤,松树夹道。太吉郎走在头里,从松树中间走下河畔。河畔是一长溜草地,绿草如茵。流水拍打着堤堰,水声骤然可闻。

草地上,有坐着吃饭盒的老人,也有双双散步的情侣。

对岸的公路下面,是一处游乐场。隔着稀疏的樱花树影,看得见中间是爱宕山,与西山一脉相连。河上游的北山,仿佛离得很近。这一带是风景区。

“坐一会儿吧?”繁子说。

从北大路桥下望出去,可以望见河畔草地上晾着一幅幅友禅绸一种染有花鸟、草木、山水花样的绸子。。

“哦,春天了。”繁子朝四周打量了一下说。

“繁子,你看秀男人怎么样?”太吉郎问妻子。

“什么怎么样?”

“做咱们的女婿……”

“什么?怎么忽然提起这事来?”

“人很靠得住。”

“这倒是。可是,也得先问问千重子的意思。”

“先前千重子说过,要听从父母之命嘛。”太吉郎看着千重子,“对吧?千重子。”

“这种事可决不能勉强。”繁子看着千重子说。

千重子低着头。眼前浮现出水木真一的面影。是真一扮成童子的样子。那时,他还小,描着眉,涂着唇,化了妆,一身王朝时代的装束,乘在祗园会的彩车上。——当然,那时千重子也很小。

北山杉

远自平安王朝平安为京都别称。从公元七九四年桓武天皇奠都京都起,至一一八五年镰仓幕府建立止,史书上称平安时代为王朝时代。起,在京都恐怕只要提起山,便是指比睿山,讲到祭日,便是指加茂的庙会。

五月十五的葵花祭已经过去了。

一九五六年以后,葵花祭奉行的仪式中,在敕使的行列里,加进斋王天皇即位之初,侍奉于三重县伊势神宫或京都茂贺神社的未婚的内亲王或公主,此时称之为斋王。一行。退居斋院之前,先要在加茂川净身,这是复活古老的典仪。斋王要穿十二件和服,乘牛车渡河。前有命妇,身着便服,坐在轿上;后随女官童女,杂以伶人奏乐。不仅装束可观,斋王年纪与女大学生相仿,所以,既风雅又透着华贵。

千重子的同学中,有个姑娘曾被选去扮斋王。千重子和同学们还赶到加茂川河堤上去看热闹。

京都有众多的古庙、神社,大大小小的庙会,几乎无日无之。翻翻皇历,五月里就有好几桩。

祭神献茶,开茶会,野外点茶。总有地方会架上茶釜,简直多得转不过来。

今年五月,千重子连葵花祭也没去看。一来因为多雨,二来也许小时候各处都领她去看过的缘故。

花固然喜欢,但看看嫩绿的新叶,千重子也是乐意的。高雄一带枫树的嫩叶自不必说,若王子那里的,她也很喜欢。

人家从宇治寄来一些新茶,千重子沏好后说:

“妈,今年连采茶都忘了去看了。”

“恐怕还在采吧。”母亲说。

“也许。”

那次植物园的樟树刚刚发芽,美如花树,大概在那之后不久,千重子的朋友真砂子打来了电话。

“千重子,去不去高雄看嫩枫叶?”她约千重子说,“比看红叶时人少……”

“时令不晚么?”

“那儿气候比城里冷,我想不会晚。”

“嗯——”千重子沉吟了一下,“当初看过平安神宫的樱花,再去看周山的樱花就好了。可惜压根儿给忘了。那棵古树……看樱花反正过时了,我倒很想去看北山杉,高雄离那儿不是挺近么?看见又直又美的北山杉,我心里觉得格外痛快。顺道再去看杉树好吗?与其看枫叶,我宁愿看北山杉呢。”

既然到了这里,结果千重子和真砂子还是决定到高雄的神护寺、模尾的西明寺、栂尾的高山寺,观赏枫树的绿叶。

神护寺和高山寺都坐落在陡坡上。真砂子倒没什么,已经换了夏装,是一身轻便的西服裙,穿着平跟皮鞋。而千重子穿的是和服,真砂子怕她吃不消,便向她瞟了几眼。可是千重子毫不吃力的样子,竟问道:

“干嘛尽看着我呀?”

“真美呀。”

“真美呀。”千重子站住,俯视着清泷川说,“我还以为已经是郁郁葱葱的深绿色了呢。多凉快呀。”

“我方才……”真砂子忍住笑说,“千重子,我说的是你呀。”

“……”

“造物怎么生下这么美的人儿呀。”

“别讨嫌。”

“一身淡雅的和服,站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俏丽,要是穿着华丽,当然也一样漂亮。”

千重子穿了一件绛紫色的和服。腰带是父亲毫不可惜剪下来的那条印花布。

千重子上了石头台阶。想起神护寺里有平重盛平重盛(1138—1179),平安朝末期的武将。和源赖朝源赖朝(1147—1199),为镰仓幕府(1192—1333)的第一代将军,武士政权的创始人。的画像。安德烈·马尔罗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法国现代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认为可列为世界名画。平重盛那幅,面颊上隐约留下一点红。正想到这里,真砂子便跟她说起这话来。同样的话,真砂子以前也告诉过她几次。

在高山寺,千重子喜欢站在石水院宽阔的廊下,眺望对面的山色,也喜欢高山寺的开山祖师明惠上人在树上坐禅的那幅画。壁龛的侧面挂着轴画《鸟兽嬉戏图》的复制品。两人在廊下还受到清茶款待。

高山寺再往里,真砂子就没进去过。一般游客大抵到此为止。

千重子想起那次随父亲上周山赏花,采了许多又粗又长的笔头菜回家。后来每次到高雄,哪怕一个人也要顺路去一下遍植北山杉的村里——现在,那儿已经划为市区,街名叫北区中川北山町,大约有一百二三十户人家,其实叫做村倒更恰当。

“我走路走惯了,咱们走着去吧?”千重子说,“路又这么好。”

清泷川边,山势陡峭逼仄。不一会儿,美丽的杉林便已在望。杉树挺拔而齐整,一看便知是经过人工精心修剪的。北山圆杉木,是名贵木材,只有这个村子才出产。

也许是到了三点钟休息的时刻,再不然就是割草回来,一群女人从杉山上走下来。

真砂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不动,盯住其中一个姑娘。

“千重子,那个人真像你。简直跟你一模一样。”

姑娘穿了件藏青碎白花的窄袖上衣,系着吊袖带子,下面是扎脚裤,围着围裙,手背上戴着护背套,头上包着手巾。围裙一直围到后腰,两边开衩;只有吊袖带子和扎脚裤下面露出的细带子是红颜色。装束与别的姑娘一般无异。

这些女孩子的打扮,和卖柴女或卖花女大致一样,只不过不是进城卖东西,而是在山里干活罢了。大概也是日本妇女在田里和山间劳动时的穿着。

“真像。你不觉得奇怪么?千重子,你仔细瞧瞧。”真砂子唠唠叨叨的。

“是么?”千重子没怎么看,“你太冒失了。”

“不管我多冒失,可她人长得那么美……”

“美是美,不过……”

“就像是你的私生女一样。”

“你瞧,你多冒失呀!”

经千重子一说,真砂子自觉失言,说话太离谱,忙掩住笑声说:

“虽然人和人有长得像的,可你们俩简直像得吓人。”

那姑娘同女伴们,对千重子她们两人,几乎没留意,便走了过去。

她头上的手巾包得很严。前面的头发略能看到一些,可是脸庞给遮去了一半。哪能像真砂子说的,看得那么清楚,何况又不能对着脸看。

再说,这村子千重子来过几趟,看见男人家先把树皮剥个大概,再由妇女细心刮净;也看过她们用水或是热水,和上菩提瀑布的沙子,磨圆杉木的情景。她对这些姑娘的面孔,模模糊糊都有个印象。因为这项加工活全在道旁或屋外做。小小的山村,未必有那么多的姑娘。当然也不可能把每个姑娘的面孔一一看得那么仔细。

真砂子只顾望着那群姑娘的后影,稍微平静一些。

“多怪呀。”又说了一句,还侧着头重又端详了一会千重子的面孔。

“真的很像。”

“哪儿像?”千重子问。

“怎么说呢,也许是我的感觉?很难说究竟哪儿像。眉眼,鼻子……城里的小姐和山里的姑娘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你可别介意。”

“这有什么……”

“千重子,咱们跟着那姑娘,去她家看看好不好?”真砂子犹自恋恋不舍地说。

跟踪追迹,跑到那姑娘家去看个究竟,不论真砂子性情多么爽朗,毕竟也是说说而已。不过,千重子放慢了脚步,走走停停,要么抬头望着山上的杉树,要么看看堆在家家门口的圆杉木。

白白的圆杉木,粗细一样,磨得光光溜溜,很好看。

“像工艺品吧?”千重子说,“盖茶室似乎也用这种木材。甚至还行销到东京和九州那边……”

圆杉木在屋檐下整整齐齐,竖成一排。二楼上也竖了一排。有户人家在二楼竖的圆杉木前晾着衣服,真砂子看了觉得很稀罕,便说:

“那家人竞住在木头堆里了。”

“你真是个冒失鬼呀,真砂子……”千重子笑着说,“挨着圆杉木旁边不就是座很像样的房子么?”

“噢,二楼上是晾的衣服……”

“说那姑娘像我,也是你这张嘴巴。”

“那是两码事。”真砂子一本正经地说,“说她像你,你竟那么不自在?”

“一点也不……”千重子说着,眼前倏然现出姑娘的眼睛。在她勤劳健美的身上,那一对漆黑、深邃的眼睛,显得沉郁而忧愁。

“这村里的女人家很能干。”千重子似乎要摆脱什么似的说道。

“女人和男人一样干活,有什么稀奇。乡下人么,都这样。卖菜的啦,卖鱼的啦,全如此……”真砂子轻松地说,“像你这样的千金小姐,才什么都大惊小怪的。”

“你才是呢。往后我也要去干活的。”

“哼,我可不愿做工。”真砂子老实承认说。

“要说做工,说说容易,我真想叫你看看村里姑娘是怎么干活的。”千重子又把目光移向山上的杉树,“大概已经开始剪枝了。”

“剪枝是怎么回事?”

“要叫树木长好,得把不需要的枝桠拿刀砍掉。有时爬梯子,但大都是像猴子似的,从这棵树悠到另一棵树……”

“那多危险!”

“有的人一清早爬上去,到吃午饭时也不下来……”

真砂子跟着抬头仰望山上的杉树。树干挺拔齐整,美到无可言喻。树梢头上,一簇簇的叶子,仿佛是装饰在上面的工艺品。

山不高,也不太深。杉树齐刷刷挺立在山巅上,几乎株株都看得很分明。这种杉树可以用来盖茶室,所以,林景好像也有一种茶室的风貌。

只有清泷川两岸,山势峭拔,形成一道窄长的峡谷。据说雨量多,日照少,宜于栽培圆杉木这种名材。当然也可以挡风。可是遇到狂风,幼树还不坚挺,有的便弯曲或变了形。

村落里,家家户户依山傍水,排成一行。

千重子和真砂子一直走到小村子的尽头,然后又踅了回来。

有户人家正在磨圆杉木。把浸在水里的杉树拿上来,女人家便用菩提沙细研细磨。沙子是红褐色的,看着就跟黏土差不多,听说是从菩提瀑布那里取来的。

“那种沙子,要是没有了,怎么办?”真砂子问。

“落了雨,会随瀑布冲下来,沉在河底。”一个上年纪的女人回答说。真砂子心想,她倒沉得住气。

正像千重子说的,女人家一个个都手脚不停地忙着。圆杉木有半尺多粗,想必是做柱子用的?

——据说磨好后,洗净,晾干,卷上纸,或裹上稻草,就可以运走了。

就连清泷川畔的河滩地上,有的地方也栽上了杉树。

真砂子望着山上一片片的杉林,和竖在屋檐下一株株的圆杉木,不由得联想起京都旧家洁无纤尘的格子门。

村口正好有个国营公共汽车站,叫菩提道。再往上去,大概就有瀑布了。

两人在那里乘上回城的公共汽车。沉默了半晌,真砂子突兀地说:

“女孩子家要是也能长得像杉树那么挺拔该多好。”

“……”

“只不过我们得不到那样细心的照顾就是了。”

千重子笑着问道:

“真砂子,跟他见面了?”

“嗯,见面了。坐在加茂川边的青草地上……”

“……”

“当时木屋町的凉台上顾客愈来愈多,已经点灯了。不过,我们是背朝着他们,所以凉台上的顾客认不出我们是谁。”

“今晚呢?”

“今晚约的是七点半。又是半明不暗的时分。”

真砂子交际上的这种自由,使千重子不胜艳羡。

千重子一家三口坐在朝天井的后客厅里吃晚饭。

“今儿个岛村先生送来不少竹叶鱼肉饭卷儿,是瓢正老铺的,我只烧了个汤,你将就些吧。”母亲对父亲说。

“是吗?”

父亲最喜欢吃加级鱼做的竹叶饭卷儿。

“关键是掌勺人回来晚了……”母亲在说千重子,“她又去看北山杉了,跟真砂子一起去的……”

“嗯。”

伊万里窑出品的碟子里,盛着竹叶鱼肉饭卷,剥开包成三角形的竹叶,米饭卷上便有一片薄薄的加级鱼片。汤里放了豆腐皮,还加了点香菇。

同类推荐
  • 午夜的独身女人

    午夜的独身女人

    《午夜的独身女人》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林华玉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收录了《殉葬武士》、《盗墓惊魂》、《惊悚一夜》、《墓中无人》、《报复的鞭子》、《古堡迷踪》、《超级谋杀》、《黑陶刘遇鬼》、《午夜的独身女人》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女性形象之一。生活贫困的苔丝因貌美而被地主少爷亚利克玷污了贞节。因此,苔丝曾一度精神不振。后来,经过时间的洗涤,苔丝重振精神开始新的人生。她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克莱尔,两人情投意合。然而,就在结婚的当天,克莱尔知道了苔丝的过去……
  • 留守:泪与笑的关怀

    留守:泪与笑的关怀

    该书是一部以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小说通过一个留守男孩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这群孩子们的生活、思想和学习状况,深刻探讨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同时,小说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城市化进程十年来,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民生活、经济、观念方面的转变。
  • 秋禾

    秋禾

    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不是看央企与国企的实力有多强,而要看民企的作为有多大。要看民企的作为有多大,很重要的一点就要看民企总经理是否具备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与知行合一的超凡能力。读者们可以在这部作品中静心细品以为民企总经理艰难磨砺的心理历程,相信一定会带给大家心灵上的震撼与思想上的启迪。
  • 艾小图都市治愈经典

    艾小图都市治愈经典

    艾小图,她的文字能冻结时间,教会我们为爱的勇气,让无数女孩流泪及欢笑与感动!
热门推荐
  • 王妃难追

    王妃难追

    当我爱你的时候,你不够勇敢。现在想让我回到你身边,抱歉~哪那么容易!王爷同志,加油哦~!~
  •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千年楼兰,香妃为何与小和卓同眠于此?百年活尸、摄魂珠、迷宫鬼火……楼兰古城到底还有多少谜团?大清祖穴,长白龙脉,神出鬼没的守护部族,冰封千里之地的世外桃源,清朝早已成为历史,他们还在守护什么?盗墓者、收藏家、雇佣兵、黑势力各藏机心,闯入生命禁地。巫王墓前,七宝现世,千古疑云是否能够揭晓?
  • 宝宝哺育100分

    宝宝哺育100分

    本书主要讲述营养是宝宝身心发育的物质条件,是预防和抵抗疾病的重要因素,如果营养结构合理,宝宝的体重会正常增加,动作和智力的发展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汤显祖与明代戏剧》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代戏剧发展、明传奇代表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汤显祖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
  • 叶芯

    叶芯

    2052年,GW局局长叶纪婧因执行任务身受重伤,2055年,GW局开发人工智能,并将其运用在已经死亡的叶纪婧局长身上,试图复活她,并取得成功,谁知,改变,杀戮,死亡从此无休止的开始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谢谢大家了!
  • 天极轮回

    天极轮回

    万界浩劫将至,旷世奇才层出不绝,演绎出一个波澜壮阔的修行大世。圣灵之体、修罗战体、极阳灵体、玄天神体、死灵之体等绝代体质纷纷出世,修罗血狱、六道轮回、万佛领域、绝灭杀境、时空折叠等盖世神通激烈碰撞,红尘大道、无情大道、轮回大道、杀戮大道、因果大道等三千大道巅峰对决……凌辰误入修行界,以一介凡体,与盖世天骄争锋,在血与骨中一步步踏足巅峰。------秀才新书《神上》已经发布,新书期很重要,求收藏!求推荐!下方有直通车,希望各位新老书友将票投给《神上》,谢谢大家!
  • 孩子最爱问的经典科学迷题

    孩子最爱问的经典科学迷题

    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神奇而又陌生的。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爱问问题的本性,使他们在探知尚未熟悉的世界的过程中成长心智,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破解迷惑的无穷乐趣,让他们的眼睛永远闪烁智慧与灵性的光芒,让世界在孩子们的眼中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科普书,尤其是给孩子看的科普书更应该特别用心去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角度叙述。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汇集人体、动物、科技、宇宙、自然等各方面经典科学谜题的科普书,以期让孩子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 江湖不要脸

    江湖不要脸

    我坚信多年来从武侠剧里吸取的经验,终于一天携着小册子穿越了。但我猜中了这些开头,却没猜中这个结局。在江湖中摸爬滚打数十年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信神可以上天堂,信佛可以上西天,信电视剧你就可以去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锁爱:首席情人不好当

    豪门锁爱:首席情人不好当

    他勾起她的下颌,笑的邪肆魅惑,她却一脸平静,强压着心底翻涌的恨意。他对她冷硬淡漠,从未有过怜惜,而她,却在不觉中,失掉了自己的心。一年的囚禁强欢,她本以为他对她,就算没有爱,至少,还有一点情,可是,他却说,“爱我?你不配。”
  • 初四那些事

    初四那些事

    大家好,我叫“我是二炮”这是我的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本书内容以我的初四生活为原型,记叙了,2011届张北二中补习班的点点滴滴,是中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此向广大读者承诺,每天至少会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