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1000000017

第17章 楚汉相争(6)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刘邦久等韩信不来,立英布为淮南王,叫他带兵回九江,截断项羽退路;又令彭越在楚、梁大力开展游击战,截断楚军粮道。项羽军中缺粮,后方不稳。此时张良、陈平劝刘邦乘机讲和,救回太公和吕雉。项羽求之不得,与刘邦签订条约:鸿沟之西属于楚国,鸿沟之东属于刘邦。项羽签约之后,高高兴兴地带着他的队伍去彭城享受天下太平去了。刘邦父子相聚,夫妻团圆,也想回家乡过几天和平的日子。张良、陈平力劝刘邦趁此进军,一举消灭项羽;鸿沟签约不过是为了救回太公等人。刘邦经不住众人劝说,决定趁机消灭项羽。由于韩信占领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彭越又在梁地不断骚扰,使楚军供应困难,形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而汉军方面,萧何不断从关中运送兵员和粮草,支援前线,刘邦兵多粮足,在荥阳以西稳住了阵脚。汉五年十月,刘邦见围歼项羽的时机已经成熟,便采纳张良、陈平的建议,率兵出阳夏,同时以封王为奖励,传令各路诸侯率军西向,在固陵会师。不久,韩信、彭越、英布等诸路兵马先后到达,从成皋到荥阳一路相连数百里,人马跃动,震天动地。刘邦见诸路兵马如期而至,心中大喜,当下命韩信为总统帅,指挥各路大军;又命萧何、夏侯婴运输粮草,供应前方。汉五年十一月,刘邦率兵进入楚地,围攻寿春。又派人诱使驻舒县的楚国大司马周殷叛楚降汉。到了十二月,终于将项羽围困于回奔彭城的路上垓下。项羽兵至垓下时,登高西望,只见四面八方的汉兵像蚂蚁一样多,不禁仰天长叹道:“我悔不该当初不杀刘邦,又受他欺骗,与他议和。如今他背约发兵,太无信义了!”项羽怒不可遏,命10万将士就地扎营,布兵列阵,准备与汉军决战。韩信受命汉军总统帅之后,将30万人马分成10队,布置了十面埋伏阵,四环接应。请刘邦守住大营,他亲率3万人马上前挑战。士兵按韩信命令,冲着楚营高喊:“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归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项羽一听,气得七窍生烟,率众冲杀出去。两军相接,交战几个回合,韩信且战且走,把项羽引进了包围圈。楚将虞子期怕中埋伏,打马追上项羽。劝道:“韩信多谋,汉军势众,主公不必急于追杀,待我江东援兵赶到,汉兵粮草空虚,再杀他也不迟。”此时项羽已怒不可遏,如何能听进这些话,他狠狠瞪了虞子期一眼,全不把汉军放在眼里,一直杀奔过去。忽然杀声四起,汉军伏兵两路杀出。两军鏖战一阵,项羽冲开汉军,直追韩信。没追出多远,又有两路伏兵杀出,截住项羽,再度厮杀,不多时,又被项羽冲破。项羽气得血往上涌,一心要抓住韩信,径直追去。接连汉军伏兵四起,十面埋伏,一起杀出,将楚军团团围住。项羽方知中计,余气未消,身心俱惫,只得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带领残部退回垓下大营。10万楚军经过几番厮杀,剩下的已不足两三万人,垓下被围,岂能动弹!一晃几日过去,粮草断绝,外无援兵,不禁陷入一筹莫展的苦境。时值隆冬,寒风刺骨,雪飞冰凝,楚军将士忍饥受冻,多有怨声。这天夜里,寒风凄凄,忽高忽低,像是怒号,又像是哭泣。随着凄切的风声,四面隐约地传来楚歌,低沉凄怆,如泣如诉:寒月深冬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怆。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披坚执锐兮,孤立山岗。虽有田园兮,谁与之守?邻家酒热兮,谁与之尝?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

终生在外兮,何时反省?妻子何堪兮,独宿空房。一旦交兵兮,蹈刃而死,骨肉为泥兮,衰草沓茫。魂魄幽幽兮,不知所往,壮士寥寥兮,付之荒唐。项羽听了,暗暗吃惊:莫非汉军已把楚地全占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有那么多楚人呢?楚军将士也被这歌声引动了思乡之情,无心再战,纷纷逃散,连跟随项羽多年征战的将军们,也暗地里不辞而别,项羽的叔父项伯也偷偷离去了。军心大乱,一夜之间,项羽身边只剩下了千余人。项羽愁眉不展,坐卧不安,连声叹息。次日凌晨,项羽别姬突围,几经转战,只身来到乌江边,见前有滔滔江水,后有汉将灌婴率兵紧追不舍,心灰意冷,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便拔剑自刎了。一代悲剧英雄,就这样血洒乌江之滨,年仅31岁。自此,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终于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的基业。因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的古代七大战役之一。第四章 草根皇帝

善于用人

在中国历代的成功帝王里,刘邦可说是谋略最差的人了。但他有一项别人最缺乏的优点,那就是善于用人。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五月,刘邦在定陶称帝,在洛阳南宫置酒大宴群臣武将。看着满朝的文武大臣,刘邦一时得意非凡,他突然心血来潮,在宴会上遍告群臣说:“列侯众将,你们有什么事情都不要隐瞒,尽管畅所欲言。你们都来说说,我为什么取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了天下?”高起、王陵两人说:“皇上傲慢无礼,并且经常出口伤人,但是皇上派人攻城略地,得到的土地都用来封赏功臣,与天下共同享受好处;而项羽虽仁慈爱人,但妒贤嫉能,有功不赏,有贤能的人会受到怀疑,战胜了也不给人记功,得到的土地一个人独吞,所以他失去了天下。”两人是否抛砖引玉,引诱刘邦加封他们,不得而知,但是刘邦用重赏去拉拢部下,这倒是事实。垓下决战之前,刘邦为了调韩信、彭越两人出兵破楚,诱以重赏,两人带兵前来,最终才打败了项羽。刘邦并不满足这样的赞誉,他得意之下,忍不住也想夸耀自己几句,但又要显出些谦虚,于是说:“你们两个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馈饷,粮道不绝,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3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加以重用,这就是我能够夺取天下的根本原因。项羽手下有一个范增也不能使用,所以他被我打得大败。”刘邦大宴群臣时说的话,很明显是套用了韩信的意思。当然,也是在总结历史经验。他的这种说法,的确是亲身体会。为刘邦打下江山的人才,除了张良、韩信、萧何、陈平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提及的人。这些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为刘邦打天下流了汗、洒了血、出了力。乱世重才轻德,刘邦本人虽然没有多么杰出的才能,但他的确很会用人。三教九流,他兼容并蓄,尽收囊中。樊哙:以杀狗为职业,与刘邦是连襟,起事后,为刘邦重要武将,屡建战功,救驾鸿门,官封舞阳侯。夏侯婴:沛县县尉马车夫,从刘邦起义,能征善战,举荐韩信,跟着刘邦南征北战,曾救下太子刘盈和鲁元公主,刘邦称帝后,封侯,重操旧业,官至太仆,管理皇帝车驾。周勃:以编席为职业,兼作吹鼓手,跟着刘邦大战多年,被刘邦封为太尉,后来平定诸吕,安定汉朝。英布:原是骊山刑徒,逃走后当了山大王,跟着项羽灭秦,作战勇敢,被封九江王,后来叛楚归汉,为刘邦三大主将之一,被刘邦封为淮南王。

郦食其:高阳酒徒,“家贫落魄,好读书”(《汉书》语),投靠刘邦以后,凭三寸不烂之舌,屡建奇功,后来被韩信争功所卖,被齐王田广烹杀。曹参:秦时为狱官,跟着刘邦起事后,战功显赫,评功时为第二位,官封平阳侯。周昌:秦时为泗水卒吏,跟着刘邦入关破秦,为人口吃,性格直率,不怕事,刘邦当皇帝后他受命掌管大印文书,后因刘邦宠爱儿子赵王如意,专拜他为赵相,封为汾阳侯。叔孙通:在秦时为待诏博士,逃亡后投义帝,附刘邦,制定朝仪,为刘邦安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拜为太常、太子太傅等职。陆贾:儒生,与洛阳王申阳是老乡,一直追随着刘邦当谋士,刘邦称帝后,建议刘邦以儒学治天下,曾撰《新语》一书,为安定汉代天下发挥了很大作用。随何:说客,曾策反英布归汉……魏无知:曾推荐陈平……郦商:郦食其之弟,劝谏吕后不要屠杀大臣……娄敬:普通兵卒,劝刘邦定都关中,建议刘邦和番……张耳:先后被项羽、刘邦封为赵王……如此等等,不一一介绍。在刘邦手下做事的不乏奸人,但是刘邦就是有那么一种向心力,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在他刘邦的旗帜下前进!不信?请看:刘邦夺下沛县,当上沛公,全仗萧何等人。刘邦进入关中,拿到当关中王的王牌,全靠张良、郦食其、陆贾、樊哙等人。刘邦约法三章,收买秦人民心,全靠张良、萧何、樊哙等人。刘邦鸿门逃席,全靠项伯、张良、樊哙等人。刘邦进入汉中为王,全靠张良、项伯、陈平等人。刘邦得到韩信拜为大将,全靠张良、萧何、夏侯婴等人。刘邦平定三秦,全靠韩信等人。刘邦能够稳住韩信等人,全凭张良、陈平等人妙计。刘邦能够稳定后方,全凭萧何等人。…… 陈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人,陈平仰仗兄长成人,娶妻为五婚寡妇。家徒四壁,顺着墙边搭个棚子,有门无窗,但是门上却只能挂块破席,不能遮风挡雨,更不能防寒防盗,幸好他没有什么可偷!但他是一个超凡的谋略家,为刘邦设下许多妙计。陈平为刘邦夺取和稳定天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刘邦论天下英雄之时虽然没有将他列入汉初三杰,但是他的奇谋韬略足以与帝师张良媲美。他的沉着、稳重不如张良,但是他的急中生智,张良似乎不及。刘邦夺取天下之后,张良恪守“无为”,隐身自保,而陈平则一直在官场活动,最后辅助汉文帝治理乱世,充分表现出战国时代纵横家的精神风貌。陈平是阳武(今河南省原阳东南)户牖乡(今河南省兰考东北)人,少时家贫,喜好读书,跟着兄嫂同住,仅有薄田30亩。其兄陈伯宽厚仁慈,自己埋头耕耘,供养陈平读书游学。但是其嫂见他游手好闲,心中很不是滋味。一次,有人问:“你们家这样贫穷,陈平怎么吃得白白胖胖,长得如此魁梧?”其嫂在一旁冷言冷语地说:“他只不过满肚子秕糠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好。”陈伯听说此事,休掉了妻子。可见其兄对他厚爱之至。

陈平已经长到娶媳妇的年龄,可是高不成低不就。有钱人家的女孩不肯嫁给这样一个穷书生,贫穷人家的女孩陈平又看不起。陈平的婚事一拖再拖,不觉中年龄已大。同乡有位富户叫张负,孙女5次出嫁,但都不幸死了男人,世人传说此女妨夫,再也没人敢提亲。陈平见此,意欲娶之。恰逢邑中死了人,陈平知道张负主持操办丧事,刻意去帮忙,好好地在张负面前表现了一番,获得张负的好感。张负看见陈平长得一表人才,做事精明,有心与他交往。张负到陈平家,看到陈平家居穷巷,靠着邑中围墙搭一个斗室,人们常说家徒四壁,而陈平的家却是家徒三壁,有门无窗,门上挂着一张“弊席”,挡风尚且不能,防寒恐怕更成问题了。但是张负慧眼独具,看到陈平门口有大车、大马来往之迹,感觉到陈平不是平常之辈。张负回到家中,叫来儿子张仲说:“我准备把孙女嫁给陈平!”张仲感到吃惊:“陈平家中一贫如洗,一向不耕田持家,全无生计本领,县中之人都耻笑他的所作所为,父亲怎么突然提起此事?”张负说:“像陈平这样形貌奇特之人,难道会长期贫困!”张负做主,把孙女嫁给了陈平。因为陈平家贫,张负特地借给他许多钱米,作为娶亲之资;又送给他不少酒肉,用来招待亲朋。张负还专门告诫他的孙女:“你不要因为他贫穷而对他不恭不敬,有失妇道;你对待陈平的兄嫂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张负的孙女五丧其夫,人生道路如此不平,早已在柔弱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伤痕,六婚嫁得一位美男子,自然温柔备至,关怀备至,陈平被她侍候得乐不可支。陈平得到富翁相助,贤妻支持,“资用益饶,游道日广”,陈平开始由家庭走向社会。陈胜、吴广起义,周市略地河南,拥立魏国旧公子魏咎为魏王,周市自任魏相。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魏王咎率师与秦少府章邯在临济(今河南省封丘东)开战,陈平邀约数人去投奔魏王咎,被授以太仆之职。太仆是一位近臣,专管魏王车马出行事宜。陈平屡次向魏王咎献计,不仅得不到采纳,反而遭人疑忌,受人谗毁。陈平知道魏王咎乃庸庸之辈,难成大事,便毅然出走,另寻出路。第二年冬,项羽带兵到了黄河之滨,北击秦军解赵王歇巨鹿之围。陈平此时投奔到项羽麾下,参加了惊心动魄的巨鹿大战。跟着项羽进入关中,陈平被项羽授以卿爵。但是陈平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项羽缺乏识人的才智。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宰割天下,分封诸侯。刘邦四月进入汉中,八月就起兵平定三秦大地。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殷王司马背楚附汉,项羽派陈平率兵征讨,官封信武君。陈平初试锋芒,收降了司马,项羽封他为都尉,还“赐金二十镒”。同年三月,韩信巧妙诱敌抓获了司马,尽占殷地。项羽恼羞成怒,迁怒陈平,“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挂印封金离开了项羽,在黄河边上遭逢水贼,急中生智,有惊无险,反应敏捷,堪称一绝,他又一次“良禽择木而栖”。陈平赶到河南修武,投奔旧友魏无知。魏无知向刘邦推荐了陈平。刘邦在鸿门宴上和咸阳曾通过张良得到陈平帮助,刘邦置酒相待。吃过东西之后,刘邦准备送客。陈平对刘邦说:“我因事来投汉王,所言之事不能超过今日!”刘邦于是与陈平交谈。谈的什么内容,于史无载,不作推测。但是,“王与语而说之”。刘邦因而问:“您在楚国官居何职?”陈平回答:“为都尉。”

同类推荐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早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战争取得了胜利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 原来李鸿章

    原来李鸿章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暗沉沉的大清帝国涌进来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同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热门推荐
  • 我是徐联我怕谁

    我是徐联我怕谁

    平凡的生活,用不平凡的意志去耕耘,希望开出不一样的花朵!
  • 阳天帝国

    阳天帝国

    巨月的卫星中一颗蓝绿相间的星球上一个少年苏醒了
  • 天下无丐

    天下无丐

    穿越是一件好事,可以学武更好,因为我有一个大侠梦,可是,定要我当丐帮帮主是什么意思,还是一个空头帮主,真是亚历山大啊。不过,生活就像那啥,不能反抗,就只能享受了。
  • 钻石Boss恋女总裁

    钻石Boss恋女总裁

    她,女强人中的战斗机,12岁开始随父开董事会,18岁成人礼上,正式接手公司并就读哈弗,24岁将公司发展到世界百强。他,多少女人心中的钻石男,10岁上初中,23岁将牛津硕士读完,24岁家父将家业完全交付于手中并将家业发展至百强,26岁将公司产业发展至全世界。他们都听说过彼此的名字,却从未谋面。一次巧合,两人偶见。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 蛇美人:卯上极品男

    蛇美人:卯上极品男

    人生若必要追逐爱情,你是否希望遇到这样一个男人?——你负天下人,他为你还;若天下人负你,他拥你入怀,然后……冷眼天下,袖手旁观。◇她是蛇妖,他是凡人。她艳若桃李、歹如蛇蝎;他纯白若梨、高洁如雪。蛇妖七七,第一次见到方若梨就想吸干他的精元。如此飘逸脱俗的人,人间少见,他的精元等于仙丹,没有不吃的道理。可是,她突然想咬他的喉咙、喝他的血,却屡屡不得手。不是他有人神庇佑,而是她自己决心不定。原来,梨花林里,她已对他一见倾心。她对他处处挑衅,强要他的婚姻、他的爱情。他欲逃无路,或者,从没真的要逃?她原以为,相逢就是有缘。而她,强求了一段情。原来,相逢不过是彼此的意外,他们根本没有缘!而情太痴,强生出一段缘,生生改变了老天排好的命盘。她只是向他强要了名分,而他向天强要了一切。因为,桃花树下,他已一望成痴…….我觉得这个简介很带感啊!觉得不带感的童鞋就忽略了它吧,直接去看文。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精彩又感人的故事。
  • 我的完美坏女友

    我的完美坏女友

    伤心欲绝的任凡来到大都市,原本心如死灰的他,竟不想偶遇了坐台女孩李诗诗,他万没想到,一个坐台女孩能够让他死灰般的心又重燃了生活的希望,他们之间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么?很多时候,人其就像稻草人一样,无奈,无助,彷徨,悲伤,更多的时候又不如稻草人,没有那样难得的宁静和永恒……
  • 码头王

    码头王

    谢彩凤在牛背湾码头被人奸污,她怀疑此事与码头王癞子书记有关。她决定当一个码头王,报仇雪耻。在大学里,出于报仇,谢彩凤爱上了癞子书记的侄子章程,却被章程抛弃。由于没有背景,她重新回到码头,当了一个普通员工。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受着生活的煎熬,她沉沦了,到夜总会走台,却意外地遇见了本区章区长,并设局通过他认识了邹书记。于是,一个偶然发洪水的日子,她奔赴第一线,解救老人,组织抢险,得到了市长赏识,并理所当然地当了码头经理,成了码头王。
  • 执青天

    执青天

    一个拜入寒山派外门的少年,无意间开启了一块古玉的传承,从此踏上了一条至强的修仙之路。烈日荣光,燃尽世间不平之事;只手撑天,掌托日月万古兴亡。道统之争,存亡之战俱都随着寒山的一场秋雨施然而落。
  • 神帝祭

    神帝祭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嚣张,我更猖狂,天若弃我,我定逆天。我命由我不由神。神若掌控,我必诛神,神若辉煌,我宁成魔。我要听到天的痛苦,我要看到神的乞求。天会黑,地会灭,负我者,杀无赦!!!
  • 星河大主宰

    星河大主宰

    江湖绰号徐疯狗,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狗刨江湖,要做那天下第一,浩瀚星河中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