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6600000116

第116章 拣麦穗

张洁。

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拣麦穗这回事。

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的那段往事。

或许可以这样说,拣麦穗的时节,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幻想的时节。

在那月残星稀的清晨,挎着一个空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

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窑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

唉,她还能想什么!

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你永远也无法想像,从这一颗颗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

她拼命地拣呐、拣呐,一个拣麦穗的时节也许能拣上一斗?她把这麦子卖了,再把这钱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和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她们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着的幻想,一同包进包裹里的时候,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的,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的不同。

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情怀了。

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幻想,甚至连她们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有谁见过哪一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趔趔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的身后拣麦穗了。

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老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我也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好不容易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进地里。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了她那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呀?”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说:“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

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为他的脸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呢。”

他把旱烟锅子往鞋底子上磕了磕,说:“娃呀,你太小哩。”

我说:“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了。”

听了这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笑眯眯地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你家住在呵哒?”

“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呵哒,就歇在呵哒。”

我犯愁了:“等我长大上呵哒寻你去呀。”

“你莫愁,等你长大我来接你。”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让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样。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绣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地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给我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

我知道,他真的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节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让人摘下来。真怪,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了。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吧。

等我长大以后,总感到除了母亲,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巳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鉴赏】张洁(1937-)辽宁抚顺人。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国家机关干部、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写有不少小说和散文,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拣麦穗》写了一对老小无猜、生死难忘的“忘年交”。切勿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把他们理解为精神失常者,切勿从婚姻恋爱的层面,把这个故事解读为一个罕见的“怪恋”传奇。只有着眼于劳动人民的人性的真善美,才能理解故事的全部内涵。

两个平凡、普通的人创造了一个普通、平凡的故事。卖灶糖的老汉又老又穷,一辈子也未娶上媳妇,走庄串户,四处浪迹,灶糖担子就是他的家,走到哪里就歇在哪里。跟在姑娘们后面跌跌爬爬拣麦穗的小姑娘大雁,随着“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一句傻话,她心里生长着、寻觅着一个美丽而虚幻的梦,执拗地要老汉不要死,等着她长大当他的媳扫。因为她一个馋嘴的穷孩子,能够从老汉那里白吃到甜蜜的灶糖。老汉像疼爱自己孩子般地疼爱这个丑小丫,每逢来到这个村子总是带来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总是慷慨无私地给她带来梦的美丽和发自内心的爱,以抚慰一颗饥渴的幼小心灵。等到大雁真的长成大姑娘,对她付出很多很多的穷老汉,却带着她那可笑的许诺默默地死了。张洁通过这个童话般的故事,要人们相信这并非童话,她在这里所寻觅的、要告诉读者的,是老汉和大雁姑娘的一片真诚、一片纯情,那与金麦穗一样真实存在于人世间的真、善、美;姑娘的梦虽然已经失落,但老汉一片无私的真诚却永远让她依恋,铭刻于肺腑。真与善永远存在,美永远不会毁灭。

张洁的这则美丽的故事,是建筑在她的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的。作品以人性的彩笔描画着梦的生长与失落、梦的甜美与苦涩,描画着一种发自人之本能的饥与馋、悯与爱,一种固有的人性与人情。为了强调这种人性与人情的固有与至美,在艺术上又以“丑”予以渲染、反衬。即描写卖灶糖的老汉,是“张着大嘴”,“一嘴的黄牙”,“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闪着“长长的白发”。描写大雁,则是“长得极其丑陋而没人疼爱”的丑妞儿,又馋又傻甚至还傻乎乎地为自己将来的男人,缝了一个“猪肚子”似的烟荷包。然而写“丑”是为了突现“美”,一老一少“丑”的躯体里却深藏着“美”的人心,“丑”和“美”在他们身上奇妙地、相反相成地交织着、凝结着。如此艺术的表现,透露着哲理性的思考!远离阶级关系、政治意识的人性美,原本就属于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正直善良的劳动人民,富贵不可亵渎,贫贱不可扭曲,那是人生命奇妙之力量。卖灶糖老汉和大雁姑娘的梦,又不是虚幻的梦,而是世间苦人的几分真诚。作者热烈地、真诚地以人道主义精神呼唤美的人性的复苏,以“丑”为“美”,正是强调她那热烈的歌喉。作者自始至终赋予这个故事以伤感、凄凉的悲剧色彩,更增添了这篇散文的抒情魅力。

同类推荐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用诚挚的心拥抱这个世界,用生命的画笔为世界添上一笔色彩,世界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加迷人、美丽!
  • 流年况味

    流年况味

    本书为散文作品集,收入了作家今年创作的优秀散文作品,每一篇散文作品都是作者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这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一种新状态。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热门推荐
  • 得女人者得天下

    得女人者得天下

    “她世纪”凶猛来临,对于任何公司来说,不管所处的是哪种行业,如果对这一消费群体有任何的漠视、怠慢甚至于一点点疏忽,都会带来灾难。然而她们又拥有一颗容易被打动的心,如果企业敏锐,读懂现代女性要什么,那就意味着挖掘到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儿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能够在商战中左右逢源;能够迅速说服他人,赢得宝贵的合作机会;能够受到上司的重视,深得同事的喜爱、赢得下属的尊重……本书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通过大量的故事及生活实例来告诉你如何历练“会来事儿”。
  • 创世之灭魔屠仙

    创世之灭魔屠仙

    一个人要是倒霉,能够倒霉到什么程度?穿越一次够背的了吧,没想到还能卷进人魔仙的争霸阴谋里。一到异世就让老子当特工,你倒是给点资金给点能力啊,什么都不给?老子可要卖队友了啊!
  • 神陨之后

    神陨之后

    众神已经陨落,世界已处在纪元之末,万千位面都将面临纪元之劫。身处一个魔法已经没落的大陆,怀带着纪元之种又会掀起怎样的传奇,在这个纪元即将结束的年代是毁灭还是新生。无尽位面,众多强者追寻着古神的足迹,以期看破世界的本质,获得永恒的生命,踏上无上的巅峰。巅峰路上一切困难都是我的踏脚石,一切敌人终将毁灭,执掌纪元,掌控万界。(PS:第一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出。)
  • 一代枭雄

    一代枭雄

    美女表姐喜欢欺负我,强迫我给她洗衣服............
  • 剑追东楼

    剑追东楼

    人世勿言。世间两座楼。肩挑南北,脚走东西。剑去人未留。
  • 8090向前冲

    8090向前冲

    蒋天涯和夏志刚读大学时是最好的朋友。蒋天涯出生知识分子家庭,叛逆而自我,是大学校园里有名的“玩家”。夏志刚家在农村,发奋读书十余年,终于考上了大学!在大学毕业后的三年中,天涯不断跳槽,没有固定的目标,而感情生活上一直奉行单身主义的他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和自己的女友文静闪电结婚。而夏志刚则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并娶了自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娇娇女——于小曼。天涯和夏志刚的生活虽然表现风光,然而现实却不近人意。他们不仅婚姻不顺利,事业上也连连翻车,天涯和夏志刚先后辞职,合伙做起了生意,但好景不长,很快他们就把所有的本钱给赔光了。天涯苦闷不堪,独立前往西部乡村支教,不料却在乡村小学一群纯朴的孩童中间找到了自己真实的存在。而夏志刚则开始不择手段地挣钱,导致亲生父亲遭受意外车祸身亡,后悔不已的夏志刚开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经历了一番人生的洗礼,他们终于重新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前进。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权力之巅

    权力之巅

    武悼天王冉闵座下,奇人异士柴小虎,于冉闵死后,远遁昆仑山。千年后,柴小虎余魂借托后世之手,藏匿大明东海之畔。又六百余年,柴家村王、李两家因宗祠动迁,欲要强拆柴家家庙。连续三个月,以柴小虎视角夜梦冉闵的李木子,公考后踏上归乡之旅。成功入职官场的李木子,摇身一变,成为青县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回到了家乡青林镇。故事从这里开始……
  • 玉清之道

    玉清之道

    一夜屠村,顾凡家破人亡,得灵戒,拜师叶尘,郎朗少年去稚气,一步步走向巅峰,得天物,护天地!等级划分:聚气——气旋境——生灵境——死灵境——灵海境——化形境——化灵境——天灵境——重天境——灵仙——灵圣
  • EXO之玻璃之城

    EXO之玻璃之城

    林贝悠被推下了楼梯,“贝悠!”灿烈跑上前把林贝悠抱起来,看着贝悠鲜血直流的腿,隐隐有些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