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4900000044

第44章 惊动顺治

此刻北京紫禁城城里正在上演狗咬狗好戏,只听鳌拜道:“皇上,“武昌总兵萨巴禾无能误国,奴才以为南京守将尼索应重重治罪。”说话的是鳌拜,他是少数几个能够陪在顺治书房里的亲信臣子。这次为了远征西南,给旗人的配额一下子减少了那么多,八旗中怨声载道,因为支持顺治的这个决定都被人戳脊梁骨说他是奸臣。自己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而尼索却捅出了这么大的漏子,鳌拜气得恨不得能踩他两脚。

顺治没有接这个话茬,只是冷冷地扫了鳌拜一眼。他感觉最近几年这个老臣变得越来越像个油滑了,心眼越来越小、受不得委屈、脾气大、担不起责任,连平时说话的语气都改变。不过,这是把洪承畴和依旧锐气十足的鳌拜相比,如果比起其他的奴才,鳌拜的能力和责任心还是相当出色的。

“不能罚!”不出顺治所料,站在另外一边的洪承畴马上说道。好你个汉狗,你再说一遍,鳌拜瞪着牛眼不服说道。顺治虽然知道鳌拜屡屡受到关与礼仪的教导,但鳌拜一着急声音就变得很大,“君前失仪”这个罪他是屡教不改,不过从来没和他计较过。

洪承畴继续说道:朝廷对那些有过失的将领是应该予以严厉惩罚,包括旗将、旗兵在内,很多人被定了“侦查不利”、“畏敌不前”、“杀贼不力”等罪名,撤职的撤职、罚银的罚银,但是关于尼索,臣以为这次武昌失守和一只不明军突然出现有关系,臣几个月前一听闻一只不明军在徐州出现过,据传这只军穿着打扮十分奇怪,手中火枪更是厉害可以连续射击,更不可思议的是它们打出的炮弹会炸开,当时臣等以为是徐州守将为失败找的借口并没有引起注意,现在看来的确有这么一只不明军队存在。

“那又怎么样?难道说它有我大清铁骑厉害吗?”鳌拜高声叫道。尼索这次守南京看着、武昌失陷不出兵、损失兵马一万、丢光了大清军的脸。不过鳌拜和洪承畴都很清楚,这一次武昌一天就失陷,最多判一个尼索失察之责,能不能稍夺尼索的权利都需要再三斟酌,可行的处罚顶多是罚银、说几句狠话这种程度。

果然顺治说道:那就罚银好啦。“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根本不罚,臣以为让他戴罪立功算了。”洪承畴立刻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这个奴才的心理顺治心知肚明,顺治对旗人还是网开一面的,“就依洪承畴所言吧。”

顺治给案件处理定下了调子,觉得这件事就差不多到此为止了,不料鳌拜还有下文。

“皇上,奴才记得当初出征前,皇上曾经答应把江浙交给范文程打理的吧。”

“是啊,”顺治一愣,接着他也愤怒起来:“难道你还要朕责罚范文程不成?”

鳌拜立刻跪地叩首:“皇上,范文程出死力与李定国相争,绝不是因为他对朝廷有多么忠心耿耿,而是贪图两省的藩土。现在突然遭到大败,他奏章里又一个劲地叫苦说需要补充兵力粮草,他肯定是担心皇上震怒,毁言不给他了,只要这丝疑虑不去,那范文程又怎么肯继续拼命呢?皇上,像奴才这种旗人,有功了皇上赏点银子就可以,不赏的话,勉励几句,奴才们也都是开心的;要是奴才犯了错,皇上就是拿鞭子狠狠地抽也没事。

但范文程、吴三桂、耿继茂、可不行,他们都是汉军,赏得重了,他觉得皇是因为他们是汉军;觉得皇上眼睛里他们是汉军。而全天下的汉军打下来的,觉得他们是劳苦功高的功臣,皇上对他们清将不够好,鳌拜打心眼里看不起汉军。”

“武昌搞成这样,朕都不罚,难道对你们还不够好么?”顺治明白鳌拜说得在理,不过范文程闯了这么大的祸,再不罚他的话,顺治觉得说不过去。

“皇上,三思啊。”鳌拜道理已经讲完了,他也明白现在顺治就是面子上过不去罢了,就一个劲地在地上磕头。

顺治看着面前的鳌拜。这是他父亲皇太极的老臣,十六岁就成为皇太极的亲卫白甲,不知道立下过多少战功。皇太极去世的时候顺治尚且年幼,当时多尔衮实力雄厚,很多人趋炎附势打算拥立多尔衮,连代善等元老也含含糊糊。当时鳌拜在议事的大帐中直接抽出了腰刀,拿着明晃晃的钢刀走到多尔衮面前,说如果不立皇太极之子,他就不要这条命了。鳌拜此举极大地振奋了正黄旗的士气,纷纷学着鳌拜的模样,表示要和窃取皇太极遗产的人拼命,迫使多尔衮当场表示立庄妃之子福临,也就是顺治帝本人。

“那么依你之见呢?”顺治问鳌拜道。他知道此举一出,肯定又是一片哗然,所以需要一个人来扮演这个奸佞角色。

“奴才觉得,应该让范文程立刻出兵武昌。速战速决,趁着他们现在惊魂未定的时候急发大军痛剿。等范文程他什么时候平定武昌,什么时候就再运去粮草,让他能够速奏凯歌。”

鳌拜认为,要尽快地彻底消灭汉人抵抗势力。省得夜长梦多。鳌拜记得当初努尔哈赤在辽沈起兵,只有几万人丁的时候谁能想到会有今天的形势?而他们还是异族,这范文程可是比当初的努尔哈赤更有号召力。

“就依你所言。”顺治命令按照鳌拜的意思拟旨。没必让汉人手握兵权心中不安。至于会不会有人觉得这样做是苛待了范文程……反正这也是鳌拜的主意对不对?

又看了看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顺治在心里对他说道:“范文程就这样继续为我出力吧,不要担心别人的怨恨,朕会保住你的。”

范文程听闻一只不明军一天攻下武昌,自己也是不信的,所以没把这件事上报。不过这个传闻愈传愈广,范文程再也不能视而不见。等北京下旨催促他尽快出兵武昌,看来皇上急了,范文程不管武昌一天失陷事情真假,包括关于一只不明军的传闻、决定马上出兵。

正当范文程厉兵秣马,准备对武昌用兵的时候,李定国则一面竭力恢复生产、补充部队所需,一面继续和天子还有天子的宠臣马吉翔等人扯皮。

之前就因为永历朝廷的朝令夕改而导致云南保卫战一塌糊涂,现在李定国的情况依旧没有丝毫的好转:如果决定要去四川,就应该开始转移人口,积蓄行军的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接回天子,然后迅速转移部队;如果决定防守云南,那就应该全力恢复生产,在滇中聚集人口,修缮被大火焚毁的昆明城。

就是以前手头比较富裕的时候,李定国也无法同时做好两项工作,现在大劫过后晋王赤贫如洗,在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李定国甚至没有资源办好其中的任何一项,更不要说两路并举。不过永历天子不回来,那李定国就得呆在云南不能走,不能走就只好设法整修昆明城墙,在道路沿途建筑据点和烽火台,配属守卫的部队和驿马……尽管回到了滇中,但李定国的经济状况没有明显的好转,在收入增加的同时也背上了很大的包袱。

不过李定国很快就看明白了,要想去四川,首先就得让天子能够放心回云南;要想让天子放心会云南,就要设法把昆明守得固若金汤——起码看上去要有这个意思,才能把天子蒙混过去。不过,以云南一省和满清全国拼消耗,李定国没有什么信心,而且真要是天子认为昆明固若金汤,那他多半也不愿意去四川再转战中原冒险了。

不能这样下去,不能让鞑虏安定地方,明军需要不停地进攻。李定国在昆明和众将商议军情时,大家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估计明军还没能恢复云南的生产,清廷就会把东南数省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给吴三桂,就算路途遥远,可对已经残破的西南来说无异于百上加斤。再说被清廷占据的两湖、两广,那里的生产也很快会恢复,只要明军不冲出去一战,迟早还是会被清廷压垮。

李定国觉得眼下形势虽然危机,但总体来说并不比当初李自成藏身商洛、张献忠蛰伏谷城时更差,现的在闯军、西军两军还有实力,而且还拥戴明天子。明军无论抵达何处,只要能够占领一块地方就能补充兵力,只要满清主力不来就能建立统治——尽管天下沦陷十分之八、九,但李定国仍然没有绝望,依旧满怀信心。

最近李定国听说,呆在缅甸的永历朝廷打算发一道圣旨给浙东的鲁王,恢复鲁王的监国的地位。据说这个打算还得到了首辅马吉翔、黔国公沐天波的支持,认为此计妙不可言,能够大大减轻流亡缅甸的永历朝廷的压力。

李定国苦于自己目前不在天子身边,只能通过奏章极力表达反对之意。他知道永历、马吉翔君臣琢磨的无非两条,第一是把祸水东引,公开表现出一副撂挑子不干了的姿态,让清廷的注意力集中到鲁王那边去;第二是刺激一下鲁王和张煌言,让浙东明军觉得事情似乎大有可为,在东南地区轰轰烈烈地闹上一场,同样起到把清廷注意力吸引走的作用。

李定国觉得这个招数没用。第一,永历你撂挑子清廷也不会放过你,再说你也不是彻底不干,只是抛出去一个监国的诱饵,还没放弃帝位对不对?第二,永历的这一招会刺激到张煌言,张尚书对鲁王忠心耿耿,肯定想大干一场,为鲁王将来问鼎帝位创造条件。不过东南还有个郑成功,他有不少地方都和李定国的思路相近,郑成功绝不会同意和他有大仇的鲁王重新登上监国之位,估计永历的圣旨一下,郑成功和张煌言就要翻脸闹内讧。

晋王虽然永不言败,但这内外交困的局面还是让他发愁得很,最近头发白了不少,饭量也差了很多,晚上常常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但不管永历天子如何,既然拥立了他就只能文死谏、武死战了,盼望着胆小的皇上有一天能大彻大悟、英明神武起来。现在云南的李定国和福建的郑成功一样,就算想改换门庭都没有机会了,只能被视为贰臣。

这天李定国正在苦恼呢,刘万鸣在一旁道:最近听传闻说武昌被一只不明军一天攻克,看来它们攻坚能力很不一般,要知道武昌城有一万兵力,其中鞑子骑兵就有三千呀!李定国闻言非常吃惊,心想要不要派人去联络一下,刘万鸣继续说道:将军是不是..“不错,还是刘先生了本将军,定国正式这个意思。

同类推荐
  •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主要介绍了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弱势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 重生武大郎

    重生武大郎

    穿越了!没有成为王侯,没有成为神仙妖怪,悲催的成了武大郎!幸好是少年,于是侏儒式的武大郎经由现代菜鸟调教,长成了八尺大汉!上梁山,战土豪,斗官僚!现代人在战火纷飞的乱世能否成就一番霸业?
  • 士志于道

    士志于道

    本书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和情怀,关注当下的经济热点和社会问题,交织着理性主义的冷静思考和关注天下未来的人文情怀。本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精神探究的角度阐述了制度经济学家的定位。后面五个部分讨论了中国改革、地方事件、国际关系、学者情谊、思想市场和土地制度等问题。
  • 李秀成亲供手迹(线装本)

    李秀成亲供手迹(线装本)

    本书为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的供词。该《供词》记录了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及人物、战役等。书中有曾国藩杀李秀成后对《供词》的删改痕迹。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本书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
热门推荐
  • 天才傻妻

    天才傻妻

    八面玲珑独立聪慧的沈家大小姐出国旅个游回来就又失忆又自闭,是意外还是另有隐情?沈氏集团第一继承人遭此横祸,对众人是福是祸?他是经营天才也是振兴集团的二公子,可惜只是私生子。他娶她是为了沈氏集团这个助力还是有其他不可说的秘密?这场商界联姻,有人看到利益,有人看到危机,只有女主角不知所谓。什么都不知道的沈凡唯一知道的只是:不知道,找晨风。机器脸的木晨风一脸宠溺,吓得众人鸡皮疙瘩直冒:明明接了一堆烂摊子,他怎么就像捡了宝?木晨风OS:愚蠢的人类!
  • 解除身体的健康警报

    解除身体的健康警报

    健康是幸福的主要因素。一个洁净、强健而坚实的躯体,比最美丽的面孔更美丽。只要失去健康,生活就充满压抑。没有它,智慧、快乐、知识和美德都黯然失色,并化为乌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保持健康的唯一办法是:吃你不愿吃的东西,喝你不爱喝的饮料,做你不想做的事情。”要想长时间拥有健康,需要我们付出行动。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 代号“龙舌草”

    代号“龙舌草”

    1945年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投降,但天皇已知无力回天,便发出密令:对即将回国的日本官兵进行大清洗,大日本帝国需要是忠诚的卫士不是卖国者。凡是在二战期间为他国传递情报者,一律绞杀。我党在截获了日军即将绞杀所谓的“内奸”的情报后,立即着手组建了一支以代号“龙舌草”为中心的特别行动小组。谍影重重中,危机四伏,雌雄难辩,孰敌孰友?
  • 唯冥为皇

    唯冥为皇

    在易炎大陆上,武学修为处于颠峰方可被人们称为王,剑王、冥王、魔王、妖王、坤王、溪王,六位至尊各个造诣非凡,且看沦落为乞丐的他,如何一步一步走上颠峰,超越王而终称冥皇,唯有冥称为皇……
  •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他无视一切高高在上,拥有无上权力却孤独冷漠!她善良美丽相信世间美好,却失去唯一亲人!谁知世事无常哪怕拥有再多却换不回亲人的性命,孰不知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意外相遇让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知、相遇、相恋,而一切看似完美却带着深深的阴谋,他欺骗了她?还是她骗了他?传说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七日,而他们初次相遇认识七日、再次相逢也是七日、相知相恋更是七日,不知他们的爱情能不能打破爱情的魔咒……
  • 数字化江湖

    数字化江湖

    网络顶尖高手"银色闪电"临死前将自己的记忆数字化,封装进程序里,并复制到医院监测仪器的主机中.不想程序被意外激活,记忆体被移植进因公负伤的安全部特工陆天宇的大脑里.于是,凭借着超凡的网络技能和过人的胆识,陆天宇开始打造一个崭新的网络江湖......
  • 世界由我掌控

    世界由我掌控

    加我QQ哦:1403211799.。他是万人羡慕的美男,冷酷残忍的王她是邪才,只想让自己变得强大,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这世界强者为尊四目相对,真情流露。只为她袖手天下。。海誓山盟
  • 月影幻城录

    月影幻城录

    在一个安宁的小镇里一群小孩哼着一首街知巷闻没有诗名的诗句,诗句是这样哼的“幻影银枪显神威,蛟龙冲天凌云剑,飞鹤一出命归天,大内皇宫流光刺,妙手一指判生死,落魄书生三落榜,千夫所指温柔乡,万年道行一朝葬,夜半月影索魂剑,雪山之巅现幻城。”
  • 多金首席偷偷爱

    多金首席偷偷爱

    他是风流的多金总裁,她是R国的落魄公主!交易将他们紧紧缠绕,从此纠缠永无休止!遍体鳞伤之后,她毅然决然离开,那个人却早已在心底生根发芽,再也无法拔除!当子弹穿过心脏,她的眼泪让他知道她还在乎他,忽然间生死是那么微不足道!当一切尘埃落定,她抽身离开真相却浮出水面,彼时痛的无法呼吸!
  • 梦醒人散

    梦醒人散

    是否神与妖的爱终究不会有结果,是否上辈们的恩怨需要下辈的肩膀来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