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9600000404

第404章 又见黄巢

张全义却不知道,他身边的一个亲兵认出了黄巢的身份,当晚连夜出城,赶赴汴梁,第二天一早就把这件事情秘密的禀报了梁王府,他当然也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轻易说出来,就连王府中的亲兵右都头、押衙张归弁询问他都不说,只是说洛阳有紧急密报要禀报朱温。

他快马奔驰一夜,连换三匹快马才在第二天一早赶到了汴梁,人已经累的快虚脱了,张归弁当然也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耽搁,当即禀报朱温,朱温也感到事情有蹊跷,当即召见了那名洛阳来的张全义的“亲信”。

张归弁把那人带到朱温的身边,就识趣的退了出去。

朱温问道:“张大人派你来所为何事?可是关于洛阳的宫殿的进度?”

那人道:“启禀梁王,小的这次是背着张大人来的,小的发现张大人窝藏反贼,而且是最大的反贼。”

朱温疑惑道:“哦,反贼?如今黄巢、秦宗权、孙儒已经相继覆灭,哪里还有什么大的反贼在?”

那人道:“梁王明鉴,黄巢并没有死,而是出家为僧,就是终南山的翠微禅师,如今在洛阳奉先寺挂单,昨日被张全义接到了府中,两人入府后就进入密室不知商议何事,小的怕他们对梁王不利,所以星夜赶来禀报,望梁王定夺。”

朱温双眼一亮,随即又黯淡了下去,淡淡的道:“哦?竟有此事?当年黄巢的首级曾传首长安,文武官员都曾亲见,如何会在二十年后仍然活在人间?”

那人道:“小的跟随张大人二十余年,当年也曾见过黄巢的面,当然不会忘记,如今虽然已经相隔近二十年,黄巢也已经剃发为僧,身上也穿着袈裟,可他的面容依旧是当年的模样,没有多大改变,就像是四十岁左右的模样。”

朱温这时其实已经知道他说的是真的了,黄巢尚在人间这个消息如果传出去的话,必定会掀起轩然大波,到时候虽然自己能够护的师父周全,但终归让师父不得安宁,朱温在心中长叹一声,心中已经起了杀机。

朱温又问那人道:“这事都有谁知道?”

那人急忙躬身道:“小的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不敢告诉任何人,就连刚才张归弁将军问起,小的都没敢说,毕竟张归弁将军也是黄巢的旧将,万一得知黄巢的消息,恐怕未必会抓捕黄巢,还可能杀了小的灭口,以维护黄巢的安全。”

朱温冷笑道:“既然你是当年义军中的旧人,见过黄王之面,难道你就不知道黄王是我的恩师吗?何况如今黄王还是我的岳父,你让我出面抓我的岳父大人?”

那人的心猛的一冷,额头上的汗瞬间就下来了,急忙跪倒在地不停的磕头,道:“梁王饶命,小的知错了,这件事小的就算是烂在肚里了,绝对不会吐露一个字出来,如有一个字从小的嘴里泄露出去,让小的不得好死……”

朱温淡淡的道:“你作为张全义的亲信,并跟了他二十余年,竟然还想着出卖自己的主子,我平生最恨的人就是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像你这样的人,死一百个都不嫌多。”

朱温高声道:“来人,让张归弁将军来一下。”

张归弁就在门外,当即快步入内,朱温让门口的亲兵全退下,对张归弁简单说了黄巢的事情,道:“这小子想出卖张言,并逮捕我恩师,你说该怎么处理?”

张归弁道:“交给末将就行,小的绝对让他说不出一个字来。”

朱温淡淡的道:“要干净利落,最好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张归弁一回头,蒲扇般的大手就卡住了那人的脖子,那人一双惊恐的眼睛无助的看着张归弁,一双手徒劳的挥舞着,想掰开张归弁的手,可张归弁的那支长满老茧的手却如铁钳一般,任他用出多大的力气也难以撼动分毫。

张归弁就用一只手卡着那人的脖子提离了地面,那人的一双脚徒劳在在空中来回的踢着、踢着,缓缓的就陷入了寂静,所有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唯有那一双惊恐的眼睛张的大大的,空洞而无神。

张归弁放下那人的尸体,高声道:“来人,洛阳来的探子由于长途跋涉劳累过度,晕死了过去……”

等大夫来了之后一把脉搏,当然是已经确定这人死亡无疑,但大夫不是仵作,没有验尸的责任和经验,再说了,这种长途跋涉之后突然猝死的情况发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根本没有人在意。

朱温原定下的在半个月后去洛阳的事情被提前了,而且是秘密前去洛阳,随行人员临时添加了黄颖和朱友文,护卫就是张归弁带了几个亲信护卫,都是跟了朱温多年的老兄弟了,绝对可靠。

一行人秘密前往洛阳,当日匆匆准备了一下就走,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的意思,甚至都没有跟张小惠这个夫人解释此行的目的。这是一个很反常的事情,韦凤为此还跟张小惠抱怨了几句,张小惠却笑道:“王爷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跟我们说,妹妹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韦凤也笑道:“这点我当然知道,我只是担心这次王爷身边没有带多少从人,万一路上有个什么不测,可如何是好?”

张小惠道:“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王爷这些年功力大涨,你我现在也算是跟着黄颖姐姐练过一些武艺的人了,难道还不知道王爷和黄颖姐姐的手段?黄颖姐姐当年就是行侠江湖的女侠,且不说还有张归弁将军同行,就是只有王爷和黄颖姐姐两个,路上自保也绰绰有余了。”

韦凤这才放心了下来,不过心中还是隐隐的感觉有些不对,因为朱温带了朱友文去一定有目的,可到底是什么目的,却说不上来。

却说朱温和黄颖等人一路疾行,当天晚上就抵达了洛阳,这时城门已经关了,张归弁二话不说,直接到城下叫门。

守城的人说城门已经关闭,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张归弁道:“快快开城,就说宣武军节度使衙门押衙、梁王府亲军右都头张归弁有要事见张全义张大人。”

守城的人听说是梁王的亲信,当然不敢怠慢,可也不敢就此开城,急忙禀报了张全义。这时张全义还没有睡,正在跟黄巢秉烛夜谈,闻听张归弁深夜叩关,心中不由的一稟,看了黄巢一眼道:“黄王,您看这张将军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黄巢笑道:“张将军也是性情中人,也是多年未见的老兄弟了,正好见上一面,也好问问他老三最近过的如何?”

张全义很是佩服黄巢的大度,毕竟当年朱温的投敌才直接导致了大齐王朝的迅速覆灭,可看黄巢的样子,竟然对当年的事情一点都不恨朱温。

张全义只得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城门大开之后,令张全义感到意外的是,首先入城的竟然是朱温本人,还有黄颖,另一个是二公子朱友文。朱友文一直是以朱温的养子的身份待在王府的,可很多人都传闻朱友文就是当年朱温与黄颖的儿子,可当时黄颖未嫁生子,传出去毕竟不好听,所以没有人敢揭破这个传闻的真相。

这时张全义在这个时候见到朱友文,就更进一步证实了传闻的真实性。

张全义正要下拜,被眼疾手快的朱温一把扶住,朱温道:“张兄休要多礼,这次兄弟我是秘密来洛阳的,张兄莫要张扬,快带我去见恩师他老人家。”

张全义只得放弃下拜,带着朱温等人回府。

当朱温和黄颖二人见到黄巢的时候,心中不免充满了感慨,当年那个丰神俊朗、指挥方遒、叱咤江湖的冲天大将军,如今虽然风采如昔,却已经不再是那个指挥数十万大军的黄王了,而是一位面带慈祥的中年僧人,任谁看到他,也绝对不会想到他已经年近七十岁的高龄。

朱温翻身跪倒道:“恩师在上,请受不肖弟子朱温一拜。”

黄颖也跪倒在地,道:“父亲在上,请受女儿一拜。”

黄巢坦然受了他们一拜,淡淡的道:“父子师徒,不过只是一个名分,帝王将相也不过只是一个称呼罢了,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老衲终南山翠微和尚,二位施主快起身吧。”

黄颖道:“爹,难道你出了家连女儿都不认了吗?”

黄巢道:“何为出家?既然已经出家,就已经没有了家,那些世俗的称呼早已经忘却,唯有青灯古佛相伴余生,索性的是老衲这些年也略有薄名,呵呵,没事的时候给弟子们讲一些佛法,也算是自得其乐了。”

朱温道:“师父,当年弟子背叛师父,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些年来屡屡自责,想当面跟师父解释,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师父的踪迹,现在终于知道了师父的行踪,这才跟颖儿星夜赶来。对了,这是我跟颖儿的孩子,友文,快见过外公。”

朱友文不知为何自己一下子就多了一个外公,可他并没有问为什么,而是直接上前,跪倒在地,口中高声道:“朱友文见过外公,给外公问安。”

黄巢袖袍一挥,一股罡风就把下拜的朱友文托了起来,道:“小子不必多礼,你我今日相见也算是有缘,这些年来我在武学上也曾有些新的感悟,你们一家三口若是无事,不妨陪老衲几日,也好让老衲的这些感悟不至于就此淹没……”

朱温和黄颖两人听了黄巢的话,不由的一阵感动,黄巢虽然嘴上说什么四大皆空,不再以家为念,可在武学上有了突破和感悟,还是迫不及待的要告诉女儿女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两部分构成,都是梁启超授课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于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两部作品虽然都叫“中国历史研究法”,然内容上并非前后连贯。《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长,概说五种专史;在“分论”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各种专史的体例、特点和撰修方法。这两部著作都是梁启超先生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总结的治史经验,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学习、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其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自不待言。
  • 清末颠覆者

    清末颠覆者

    莫名的穿越,他变成了白痴;莫名接手一支团练,背后却还有未知的秘密;莫名穿越到了孱弱的清末,究竟是他在改变历史,还是历史在改变他?
  • 如果这是宋史1

    如果这是宋史1

    本书从宋太祖赵匡胤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一生说起,全程解析大宋王朝的建立以及帝国初期的历史迷局;把中国五代十(十一)国各个朝代的更替,每一次政权纷争,一个个历史疑案,一一罗织在轻松幽默的解说之中。使一部长达三百年的煌煌宋史,在侃侃而谈中,尽解一切真相,尽得其中真味。
  • 血战天史

    血战天史

    这是一个乱世之秋,延续四百多年的月华帝国终于走到了末日,腐朽的程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百姓再也无法生活下去,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给垂死的王朝以致命的一击。月华帝国,先历天灾人祸,再经农民起义,后陷入无休止的城池镇守的争夺与纷乱之中,终于四分五裂,各诸侯国佣兵自立各自为政,天下最终进入了七国互为倾轧的乱世。中国古代几十位名人名将,悉数登场!三十六计环环相扣,兵法谋略,斗智斗勇!伏笔众多,情节多变,让你看的过瘾!写一部场面壮观、荡气回肠的乱世征战史!或君临天下或战死沙场!
  • 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书中王立群依旧用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史记》,诙谐幽默的笔法、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解读,让《史记》这本大部头的书活泛起来,让没有时间沉下心来研读《史记》的历史爱好者,能很好的了解《史记》。这本书按照《史记》中的行进脉络来进行讲述,抽丝剥茧地勾勒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所示现的智慧更是当下人们可以拿为所用的金科玉律。是一本集合了详实史实知识和读史心得的佳作!
热门推荐
  • 帝次元战记

    帝次元战记

    这是一颗科技水平远超地球的星球,那里没有手机,没有汽车,也没有大炮,上帝之力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地位的标准。
  • 倾世狂妃:废物小姐太妖孽

    倾世狂妃:废物小姐太妖孽

    她,本是21世纪的天之骄女,却被人渣父亲亲手送入了乱世战场,成为一台麻木的杀人机器。终有一日,她血刃北国南疆,斩灭乱世战场,自己也葬身那片地域。老天待她不薄,让她死于乱世战场,重生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身躯。逆天?不,她逆的不仅仅是天,还有这片世界!
  • 流觞祭

    流觞祭

    流觞,指的是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已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然而人生恰如这流觞曲水的盛筵,命运的酒杯流转于谁的面前,谁就只能将眼前的这杯酒一饮而尽,不管是痛苦的,还是欢乐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无不是自己选择着命运,自己又被命运所选择。他们都来自于我的生活之中,我在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开始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迫不得已。而他之所以成为他,也并非一朝一夕。
  • New Collected Rhymes

    New Collected Rhy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穿越史记之穿越火线

    穿越史记之穿越火线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学生(目前初一)。我喜欢玩许多游戏,最喜欢玩CF,也经常不知不觉的沉浸在幻想中。也许,我的这部处女作能给你们带来共鸣,谢谢!)浩天(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一学生,十分爱玩CF,一次穿越,让他来到了CF的世界,还有他失忆的7个宿舍友及班长,他能使出浑身解数,完成隐藏任务,召回失忆的同学,回到现实世界吗?一切都将是未知数!读网络文学就用盛大Bambook,多款优惠套装官网促销中!
  • 魔法群异族

    魔法群异族

    千万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前赴后继。不断地向往着仙业大道!曾经你坐拥万里江山么?曾经你乱世称雄么?曾经你是一教之主,受万人顶礼膜拜么?曾经你……假如以你一生的荣耀换得升仙的资格,你愿意么?
  • 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林艾嘉答应了一场踏沙之约,结果不但爽约还不告而别了。但她爽约的对象是慕航。本着你不履行承诺,那我就强制带着你履行承诺的态度。五年后林艾嘉赴约了,只是这个赴约的姿势……国际集团分公司开业发布会上,顶着记者的闪光灯,林某人华丽丽地被扛走。然后被丢上了慕某人的跑车,“慕航,你疯了?”“如果这是你的订婚记者发布会,那我才是疯了!”不就是失了个约,至于闹这么大吗?除了“被”履行踏沙的承诺,他还让她再一次成了舆论的中心附带丢失了一个吻。她跟着绯闻男友经营分公司,他就处处打压,目的是等她低头。
  • 时光深处的分离

    时光深处的分离

    “我祝你在内疚中痛苦一辈子!”我记得你在摩天轮上的告白,我记得你对我的承诺,我记得我们的回忆,可是。。我们还能回去吗?
  • 流水的人

    流水的人

    捕鸟人来了,在午后微雨的乡村路上,那身绿色的迷彩和田野很好地融为一体,只有那头乌蓬的头发鸟巢般醒目,远远望去,酷似一颗会移动的树。因为下坡的关系,捕鸟人走得极其克制,仿佛一路踩着刹车,肩上的竹竿一翘一翘的,鞭打着空气,脚上的套靴老远就发出吧唧吧唧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