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9600000092

第92章 宰相们的争论

大军再次起行,南下岭南。福州城的百姓们有人拍掌庆贺、有人涕泪相送,更多的人是无动于衷。他们对这个纷乱的现实已经麻木,这一波人退出自然有另一波人进来,无论是哪一波人占据这座城池,他们都懒的去理会,他们的目的不过只是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去而已。

这也是他们最后的底线,一旦有人逾越了这个底线,让他们连生存下去这个最基本的条件都满足不了的时候,他们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摧毁一切,包括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也就是在任何一个纷乱的年代都有那么多的人甘当炮灰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想当炮灰,只是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为了生存,他们只有反抗、杀戮、毁灭,毁灭一切他们认为会阻挡他们生存下去的东西。

当然这些人中不乏一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也正因为有了这些野心家,这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暴动、兵变、起义……

大军一路南下,到六月中旬到达广州境内。

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联合浙东观察使崔谬主动联系黄巢,并主动撤增城、涌城(今东莞)之守军让黄巢暂时屯兵,请求黄巢善待两城百姓。承诺替黄巢向朝廷祈求一路藩镇,让黄巢担任节度使。

如此优厚的条件黄巢当然不会拒绝,再说了,义军长途跋涉这许多时日,也需要好好整顿一下。当下黄巢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要求唐廷让自己担任天平军节度使,在黄巢心中,还是想回山东老家,如果在那里担任节度使,就等于有了一个朝廷承认的根据地,那里还用像现在这样被高骈那个老家伙追着跑?

黄巢对李迢的使者戏称道:“如果朝廷不答应自己担任天平军节度使,你让李迢自己把岭南节度使的位置让出来也可以。”

那使者哪里敢替李迢答应?更不敢对黄巢说不答应,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额头上冷汗直冒。

黄巢看到他害怕的样子,笑道:“你只要把原话说给李迢听就行了,他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使者如逢大赦,头点的跟小鸡琢米似的,连声道:“黄王放心,这话小人一定带到,若黄王没有别的吩咐,小的这就告辞。”

黄巢微笑道:“尊使着什么急呀,用了午饭再走不迟啊!”

那使者哪里敢在这贼窝里久待,连忙推辞道:“不敢,不敢,小的还要赶着跟李大帅回话呢,这就告辞。”说罢行了一礼,急匆匆的离去,一边走还一边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心道:“这种地方还是少来为妙,一不小心就是人头落地的下场,这帮人哪个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还吃饭?我还想让这吃饭的家伙多留几年呢!”

……

高骈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准许自己带领万余人马继续南下追击黄巢,并要求朝廷让担任荆南节度使的前宰相王铎出兵三万给予配合。

王铎哪里有高骈那么大的胆子?跟黄巢的数万大军方对,借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呀!是以上书朝廷,说高骈贪功冒进,一旦兵败,后果将不堪设想。

宰相们看看高骈的请战书,再看看王铎的驳书,又看看李迢和崔谬的招降书,几个老家伙感到头有些大,一个弄不好就要得罪人。

高骈是大唐公认的军神,是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他们不敢得罪;王铎当了那么多年的宰相,上上下下的关系网也不知道拉了多少,现在也是使相,加司徒兼侍中、任荆南节度使、南面行营招讨都统,可说是权势熏天,他们更不敢得罪。

三个人中也就是对李迢还没有太多的顾虑,可他们对于这三份奏折中最赞成的也就是李迢这一份。

一时间几个老家伙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既不想得罪高骈,也不想得罪王铎,更不想跟黄巢继续开战下去。实在没办法,他们只能把这三份奏折摆到了皇帝李儇的面前,请“圣上”亲自裁决。

李儇一看也有些傻眼,龙颜微怒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有点儿什么事儿就让我来裁决,要你们这些个宰相干什么吃的?我白给你们俸禄呀?真是的,别耽误我和几位王爷斗蛐蛐儿……”随便几句话说出来,把几个老家伙噎的一愣一愣的。

几个白胡子老头儿叹息一声,相对苦笑。同时心道:“得了,谁让咱摊上这么个皇上的?其实皇上说的也有他的道理,如果什么都要让皇上裁决的话,要我们这帮吃闲饭的家伙干嘛吃呢?”

卢携道:“老哥儿几个,再议吧!”

郑畋道:“如何议?依我看,就让黄巢当那个天平军节度使又如何?让他如此流窜下去,还不知有多少百姓遭殃。”

卢携冷笑道:“如果哪个流寇一起兵造反朝廷就给个节度使当当,以后天下百姓还不争相造反呀?郑大人这话说的也太草率了吧!”

卢携和郑畋两人本就不和,又都管着兵部,卢携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兵部尚书,郑畋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兵部侍郎,两个宰相同领兵部,能弄到一块儿才怪!

尚书左仆射于琮看到坐镇中书省的两个宰相吹胡子瞪眼睛的样子,生怕两个八字不和的倔老头儿一言不合掐起架来,赶忙上前打了个哈哈道:“两位宰相大人怎么如此冲动?有什么话好好说嘛!来来来,皇上既然让我们议,那我们就来议论一下。”

卢携和郑畋几乎在同一时间向对方看了一眼,又同时冷哼一声转了过去。

郑畋道:“还有什么好议的,我同意李迢的建议,就给黄巢一个节度使的位置又有何妨?到时候慢慢剥夺他的兵权,最后还不是任我们摆布?”

卢携冷笑道:“说的好听,黄巢若是当上节度使的话,他定然不肯知足,定然还会向朝廷提出更多无理的要求。这个招降的先例一开,天下不知会多出多少流寇山贼?以我看,应该让高骈率部南下岭南,索性把黄巢一网打尽。”

郑畋脸上没有多少情绪的波动,淡淡的道:“没有王铎的配合,就凭他高骈的万余人马也想把黄巢的七八万人一网打尽?卢大人你是不是喝多了?还是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喝到了脑子里……”

同类推荐
  • 红墙见证录(二)

    红墙见证录(二)

    本书是一本中国现代史的史料。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
  • 温解道德经

    温解道德经

    《道德经》是一本怎样的书,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同样我的眼中,他也是一种属于我的样子。心中有所感,自然是要与人分享的,这是一本注解《道德经》的书,却是古往今来,和他人注解截然不同的一本。是我本人的所感所想所悟,接下来,就进入正文吧。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忆江南所著的《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内容涵盖从史前,秦汉、两宋,一直到元明清的中国历史。《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用平白的语言讲述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历史,教你看清历史的真相,让历史退去正史的华美霓裳而裸奔!
  • 北洋将军轶事

    北洋将军轶事

    这本书主要选取了北洋系出身的15位将军轶事,时间跨度为晚清与民国时代。历史本是人和事的集合,事因人起,人以事存,书中所辑侧重人物言论与史实细节,体例则为史料性笔札作品。书中记述的北洋将军事迹,均收辑自近代史料、笔记丛刊、馆藏档案、口述回忆、历史传记、论著等。旨在拾遗补缺,辑残存轶,以传述人物言行,兼及晚清与民国时代的许多重要史实。
  • 三国志(下)

    三国志(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热门推荐
  • 潜龙传说

    潜龙传说

    风是什么?情人说:是情调。武者说:是速度。修真者说:是能量。梦天说:风是我的小弟!清风是手,龙卷风是武器,飓风是我的坐骑!
  • 仙蛮善

    仙蛮善

    他,一不敬天!他,二不畏地!他,三跪父母恩!他手中有剑,却心中无剑!他出手无情,却心中有情!他本不愿杀人,人人却群起而杀之!他杀人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心之乱,人之变!天之乱,世当变!【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至尊保男

    至尊保男

    保男多么有前途,多么高大上的职业,可是为一个随意有可能冰封你的未婚妻做保男,又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但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各路美女纷至沓来,又不好拒绝治好承接.....
  • 追溯轮回之蚀情

    追溯轮回之蚀情

    时光易老,沧海桑田。蓦然回首...多少不为人知的密秘,被掩埋在岁月的轮回里。这是一个属于武者的时代!!在这宗派林立,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情归何处?“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不是日志的日志

    不是日志的日志

    本文纯属回忆录模式从初中说起希望将来有一个自己老态龙钟的时候看一看还微微一笑或者这个故事可以勾起某些读者校园时期的回忆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 庄子

    庄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剑

    末剑

    荒古大陆诞生之初,自有生命毁灭创造,三种说法,毁灭成剑,自流于世唤做末剑,得末剑者亡天下。
  • 九天逍遥神

    九天逍遥神

    灵兽山脉的中央区域终年人迹罕至,这里时而有着帝级巅峰的灵兽出没,恐怕才有帝级巅峰者才有胆量横穿灵兽山脉。而这一次,张子枫却是来到中央区域,而后一直沿着灵兽山脉的中轴线一直朝北方前进。如此壮举,恐怕就是一般帝级巅峰强者也不会这么疯狂。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 森林报:冬

    森林报:冬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