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1900000302

第302章 遇刺

李欣走了,回到草原上做欣欣古尔录去了。

她还是杨昊的妻子,但不再是西宁王府的王妃。

李晴也没能做成王妃,妙芙庵让京兆府给捣毁了,她不得不还俗。她现在是个自由身,按理杨昊随时可以接她进府。从皇帝到宠爱她的郭太后,甚至她那位极少谋面,又远在天边的父亲也表示赞同她和杨昊的婚事。

但因为西宁郡王当众杀人,而且杀的是朝廷命官,他被皇帝削了王爵。

李晴觉得嫁入崇仁坊只能做个郡公夫人,实在是件得不偿失的事。当然除了名分,她之所以拒绝了杨昊,还有两个原因:她要抓紧时间把自己的一头秀发养出来,另外就是顺便把自己失去的公主名号要回来。

只是因为杀了一个不入流的校尉,堂堂的西宁郡王就被削了王位,这让许多人怀疑,长安城里是不是又要变天了。

为了粉碎这个谣言,也是为了尽早迎娶李晴进门。杨昊决定马上恢复王爵,不过凡事都要讲个理,他和皇帝都得给天下人一个理由,恢复王爵的理由。

因此,在会昌五年四月,杨昊愉快地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出任河洛三镇兵马大元帅,领衔成德、魏博、河中三镇兵马共计十二万拉开了平定泽路镇叛乱帷幕。

在此之前,平叛战争已经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双方相持不下。

杨昊以河洛三镇兵马大元帅的名衔出长安,移镇东都洛阳,他只是挂了个名,前沿卖命的是刘沔、王茂元等人。

前面的仗打的怎么样,不在刘沔,也不在刘稹,而在洛阳城内。

刘稹的叛乱是大和、开成两社指使的,目的是为了跟杨昊讨价还价。五社一统在即,谁都想在一统后的刺马营中占据更多更重要的席位。为此免不了要各显神通,拿社稷、江山和万千人命做做文章。

杨昊四月出长安,一路行去慢慢悠悠,他并不急着进洛阳城,大和社、元和社此刻正在城里吵作一团,他们没吵出个名堂前,他去了也是白去。

经过仇士良的大砍大削,实力已经严重削弱的开成社竟成了除宝历社外,最赞同五社一统的势力。长庆社有大长公主坐镇,看起来也大体没什么问题。元和社倒是有问题,不过现在除了吵架的力气,实际上已经完全可以忽视了。

现在能阻止五社一统计划的,只有大和社。实力雄厚的大和社因为甘露之变中的糟糕表现,已失宠多年,他们丢了长安这个最重要的基地后,便开始苦心经营洛阳。

东都本是元和社的老巢,经营多难,势力盘根错节,不可谓不庞大。奈何已经练成僵尸之体的元和元勋们,现在对任何外部刺激都反应迟钝,稀里糊涂地就让大和社插了一脚进来,到目下更是大有把经营多年的根据地给丢掉的趋势。

让他们吵去吧,理不说不透,架不吵不明,等他们吵够了,事情也就差不多了。

同意,皆大欢喜。讨价还价,咱奉陪到底。不同意,也好,刘稹你们是平灭不了了,等我的西北五军来助战吧,届时河洛之地只能是生灵涂炭。

望着日渐繁华的城镇村舍,杨昊心里有几分不忍,但这种不忍也是一闪即灭,这世界弱肉强食,容不得自己来假慈悲。

此行杨昊只带了吕芮一个。李晴在兴庆宫里养头发,忙着和她的皇帝哥哥周旋;晴儿需要照顾襁褓中的东乡郡公,自然也脱身不得。

吕芮很受用沿途游山玩水,更受用各方大手笔的供奉。她把所得的供奉,一笔笔理清造册,打发亲信送回长安。不需要杨昊操一丁点心。

杨昊抚着她的背,说:“谁说娶个贪财的婆娘不是福气,没有你,行辕里早堆不下这些东西了,孤也早就被御史弹劾下狱了。”

吕芮说:“有人要告你,你就把罪过全推到我身上,只要你不倒,谅他们也不敢把我怎样。要是你倒了,我便活着也没滋味了。”

杨昊笑着说:“此言正合我意。”

两人大眼瞪小眼,同时发出了略带奸邪的狞笑。

关于这位兵马大元帅贪财好色的传闻不间断地传到长安,传到洛阳,街头巷尾传出人们摇头叹息的声音,主帅无能,累死三军,一向英明神武的会昌皇帝怎么派了这个货色来?

汪春和张莺莺打前站先进了洛阳城,一进城,父女俩就感受到一片紧张肃杀的气氛。杨大总管来了,携天子之威,夹雷霆之势。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是出降跪迎,还是顽抗到底,洛阳城里吵翻了天,大和社和元和社吵,自己内部也打成了一片。

杨昊驻跸在东都兵部,刚刚落脚,东都留守马萧便赶来了,见了面就说:“可把大帅您给盼来了,您再不来,我这个留守就干不下去了。”

杨昊惊讶地问道:“还有天理吗,还有人敢跟您留守大人过不去?”

马萧尴尬地笑笑说:“大帅您是藩镇出身,您说,您要是领兵到此,会把我这个留守放在眼里吗?您一定会想,马萧是个什么玩意,躲在家吃饭的家伙,爷们疆场撒血,要他办点差事都办不好,是干什么吃的。”

杨昊笑笑道:“本帅绝不做那样的人。”

马萧道:“那是你仁慈,可不是每位节帅都如您这般仁慈啊。”

杨昊道:“国家用兵之际,马留守就不必计较那么多了。再苦再难,也不过就是年底的事了。”

马萧大惊道:“真的年底就能结束战事。”

杨昊说:“那可不,我一堂堂三镇兵马大元帅出镇东都,到年底算是给他们面子了。要不是顾及同僚的颜面,战事十月就能结束。可人家打了一年没平息,我一来了就结束,你让人家面子往哪搁嘛?”

马萧连连称是,又聊了几句闲话,杨昊就让备宴,马萧道:“大帅新来,我当设接风宴,怎敢劳费大帅呢。今晚,未央宫通明殿设宴,合城官员同为大帅接风洗尘。”

杨昊道:“宫里设宴,与礼制不和吧,都是自己人何必呢。”

马萧道:“大帅无须推辞,圣上有明旨,大帅身系国家安慰,要我侍奉大帅如侍君王,再说,在通明殿设宴款待朝廷重臣,本来就有成例嘛。”

马萧告辞,张莺莺说:“在通明殿设宴为你接风洗尘,我看他是存心把你往火坑里推。”杨昊笑道:“不是说有成例吗?”

张莺莺道:“成例?鱼朝恩曾去通明殿赴过宴,结果是何下场?”

杨昊叹道:“自古权臣有几个有好下场的,以后的事休要去管他。”

当晚杨昊如约赴通明殿,马萧领衔东都官员,盛情迎接在宫门,晚宴尽欢而散。回来时,杨昊醉醺醺的靠着打盹,张莺莺坐在车厢内服侍。走过街,忽然间一支羽箭破空而来,顿时将车夫射倒。那马受惊,刚要狂奔,东方兰拽住缰绳,将马拉住,这时候从两边树上窜下来十几个黑衣人,手持利刃向马车杀来。

东方兰喝一声“坐稳了”,打马便走,随行护卫拦住刺客厮杀起来,这些刺客显然训练有素,论起杀人的技能远在侍卫之上,故而侍卫虽多,却并不占优势,一时已经有人突破重围追杀过来。

危急时刻,张莺莺从靴子里拔出一把短匕也跳了下去,看她身法矫健,倒也练了一身好功夫。

杨昊早已看出那些刺客虽然来势汹汹,却并非要取自己性命,若真要自己的命,只需派若干精锐的弓箭手,埋伏在桥头伏击,使用淬了剧毒的弓箭袭击。

则自己纵有上天入地的本事也难逃一死。他们不是来杀自己的,用意无非是警告。想通这一节,杨昊干脆装睡不醒。

回到兵部驻地,东方兰领兵杀回去,救出张莺莺和一干护卫,前前后后死了两个人,伤了八人。刺客连根毛也没见到。

杨昊望着张莺莺手臂缠着的布条,关切地问:“要紧吗?”张莺莺说:“我没事,可惜刺客武功太高,想抓一个活口也不能。”

杨昊道:“这定是泽路镇派来的,这个刘稹,竟然用这种手段,可见成不了什么大气。”

杨昊一语定性,让随张莺莺赶来的河南府、洛阳县的官员都松了一口气,众人纷纷附和道:“刘稹卑鄙小人必败。”杨昊对众人说:“本帅戎马半生,这等阵仗见多了,毛毛雨而已,诸位不必挂怀,天晚了,本帅就不请诸位奉茶了。”

众官员纷纷告退。

东方兰请罪道:“属下护卫不利,让大帅受惊了。”

杨昊扶起他来,笑着说:“作为护卫,危机时刻,你没丢下我独自逃命,你是称职的。至于能不能护卫我周全,这里不比西北,不在你,而在杀我的人。”

又抚慰了受伤了卫士,杨昊这才回房来,张莺莺包扎了伤口也跟了进来,杨昊关切地问:“你的伤要紧吗?”张莺莺说:“叔叔,您已经是第二遍问了,皮肉伤不要紧。”她活动了一下手臂,示意并无大碍,不想杨昊却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说:“你好傻,真有刺客行刺我,凭你能救的了我吗?”

张莺莺被他握住了手,心慌意乱,抽了一下没能抽出来,心里更是窘迫,低眉说道:“我不救你,难道弃车逃走不成?”杨昊道:“你舍得就逃嘛。”

张莺莺望着杨昊,忽然说道:“叔叔你握着我的手,就不怕婶婶看见了。”

杨昊道:“你的手我不能握着吗?”说完故意用力捏了捏。

张莺莺就大胆地说:“叔叔握的坦然,侄女有什么话说。”

杨昊闻听这话立即把手放开了,这一幕恰巧被吕芮看在眼里,故意在外面咳嗽了一声,这才走进来,她握着张莺莺的手,关切地问:“你伤的怎么样?”

张莺莺低着头说:“一点小伤,不劳婶婶挂念。”

吕芮道:“下回再遇到刺客,就不要再跳下去了。太危险!他在边地领兵,多少人想杀他,刺客多的都看腻了,早就应付自如了。”

张莺莺回眸望了杨昊一眼,细声细语地答道:“是侄女犯糊涂了,早知我就不逞能下去了。抓不了刺客,还惹的婶婶担心。”

吕芮说:“这就对了,刺客来行刺,表面上看在他身边是最危险的,可换个角度看呢,他身边又是最安全的,你想有多少护卫护着他呢。果真不济了,就是死,也跟他死在一块,黄泉路上你们也好做个伴嘛。”

杨昊喝道:“你有完没完,咒我们早死不成。”

吕芮拍着自己的嘴唇,说:“打嘴,打嘴,你看婶婶又说错话了。早点回去歇着吧。莺莺,我送你回去吧。”

张莺莺说声不用,赶忙走了。

———

同类推荐
  • 三国细闻录

    三国细闻录

    公元168年,12岁的汉灵帝刘宏即位,以此开启了建宁纪元的篇章……因皇帝年幼,尚不谙事,再加之身在后宫的窦太后身边常年围绕着宦官这一群体,所以,以曹节为首的宦官们因本身那擅于阿谀奉承的伎俩而获得窦太后的宠信后,越来越嚣张跋扈,甚至还干预朝政!时任大将军的窦武以及太傅陈蕃意欲除去弄权的宦官,却因窦太后的优柔寡断而致使行动失败。除去了窦武、陈蕃以及朝中的许多忠臣之后,宦官们的嚣张气焰越发不可收拾,进而造就出了基于极度专制之上的种种悲剧,已经进入了“民不聊生”这一状态的国家正一步步地往分崩离析靠近。公元184年……曾经的不第秀才张角在钜鹿带动民众发起了推翻腐败朝廷的伟大起义!以此开启了新纪元的大门。
  • 我的微战国

    我的微战国

    喜欢读《三国演义》的人,一定会喜欢上日本的战国!因为在那里,你不仅会找到和三国英雄相似的英雄,而且由于年代的不同,日本的战国可以说是一部高科技的三国。日本的战国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大量火器的运用使战争更加残酷。原腾讯游戏频道小编带你重回日本战国时代,一同经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英杰的辉煌人生。
  • 山河锦绣

    山河锦绣

    这是一个架空世界,封建制达到了历史巅峰。西方世界称呼为“光明帝国”的明朝,把蒙古人逐赶到了西亚,却并没有让其衰落,在贝尔帖圣汗的带领下再次兴盛,与奥斯曼争夺起西方的霸权。而此时,印度人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蒙古人所奴役,迟迟看到不光明。太阳落下的地方:欧罗巴,基督教因为大蒙古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分裂成新教与天主教,相互内斗,并与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斗的你死我活。就在这么一种乱遭遭的背景下,东方文明古国迎来了小冰河世纪,统治东方三百的帝国开始陷入内乱,战争开始了……
  • 狼可汗传

    狼可汗传

    一个未来世界公认的废物少年,为了寻找人类进化危机的原因,穿越回到战国。依靠自身的武力,智慧和运气,数次化险为夷,军商匪匠无所不交,逐渐走向人生的巅峰,最终成就一代传奇。
  • 逆天吴应熊

    逆天吴应熊

    一个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坚持原则,严格依法办事,从不计个人得失,热于本职,工作勤恳踏实,虚心好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严律于己,树立为民服务思想的优秀公务员因公殉职,不意却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大汉奸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既然发现自己就是吴应熊,那第一件事应该做什么?反清复明?推翻康熙?还是劝说老爸吴三桂接受撤藩,做一个大清顺民?都不是!第一件应该做的事——当然是检查自己身体,某个关键部位还在不在?
热门推荐
  • 不花钱照样能办事

    不花钱照样能办事

    本书通过生动的实际案例,帮助读者认识办事的方法,提供切实可行的不花钱的良方妙策,从而提高办事能力与效率,在现实中办好事,成大事。
  • 人境纷扰

    人境纷扰

    《异纪元之白月灵》后传,讲述自白月之战后,人境四大势力与神境、鬼境之间的纠缠。为了法座的安全觉醒,以银芷首领银青岚为代表的人境强者展开了与鬼境的斗争。而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却无人知晓……
  • 了了和她的男票们

    了了和她的男票们

    型男正太萌大叔,了了和她的男票们的故事开始了
  • 天都死寂

    天都死寂

    病毒来袭,十五岁的羽言身患重病,而后不治身亡,在众亲属哭丧下推入了太平间。二十年后的一天,失落的医院太平间内,羽言安然苏醒,而一切,已经物是人非。羽言却是浑然不知,回到家中,然后再去学校……
  • 癌前革命

    癌前革命

    2012末日的预言已被瓦解,癌症的梦魇却依然盛行。从“癌症受害者”到“健康创造者”仅一步之遥,快来恶补防癌策略,一起加入逃生训练营。
  • 闪婚盛宠

    闪婚盛宠

    灰姑娘遇上霸道总裁,奇迹般的闪婚,幸福来的太突然!但是,除了享受婚姻带来的权利,也要履行夫妻义务不是吗?偏偏她的男人又强壮孔武,日日夜夜不满足……
  • 专属糖心

    专属糖心

    罗蕴聪是个孤儿,从小被米家人抚养,跟米贝贝穿一条裤子长大。因为米贝贝的一次晚起,两人路上赶时间差点交通意外被撞翻。这一次两人却和德盛集团的两个太子爷牵绊不清。
  • 这个公子太流云

    这个公子太流云

    给老爹的被窝里塞马蜂窝,往老爹的靴子里灌蛋清和蜜,一把火药烧掉老爹的胡子......终于可以出谷玩了,可怎么偏偏遇上了这位倒霉的公子!!!好在这位公子人长得俊,武功还不错,将就着一起闯闯这个无限可能的江湖吧!
  • 画爱为牢:纯良娇妻哪里逃

    画爱为牢:纯良娇妻哪里逃

    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国总裁;她,纤弱坚强的平凡孤女。初识,便失去……一度,他把她捧在手心,宠在心尖。无奈,正牌归来!真讽刺,原来只是替身,而已!一夕之间,他对她再没有感觉,但心里却铸了一座坟,葬着未亡人。而她,明明想放弃,却无法放弃;明知是煎熬,却又躲不开;明知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被抛弃,被打胎,被陷害,被驱逐……多年后,华丽变身,竟不识他是谁?且看涅槃凤凰如何虐心玩转霸道总裁……
  •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在发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宋教仁自述(套装上下册)》以宋教仁短暂的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宋教仁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宋教仁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教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