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1800000020

第20章 曾国藩为官修身之道(3)

(第四节)活到老修到老

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就是他非常讲求以道德化人。什么是“讲求”,怎样才叫“讲求”?

第一,方向要对。人家越把你当作标杆,你越是麻烦,为什么?因为一个人讲话如果没有人听,他当然可以随便爱怎么讲就怎么讲,反正没有人听,没有人会计较,也就没什么好怕的;可是如果是有头有脸的人,他的话有人在注意听,也可能影响很多人,那他就不能乱讲了,他没有权力乱讲,他必须格外小心警惕,说话一定要比任何人都小心。所以职位越高的人,越没有自由把他心里想的全说出来,他必须考虑到所有人的感受。他也很可能会造孽,稍微有一点点错误,就会害死很多人。所以任何事情的方向都非常重要。现在最让我们担心的就是整个社会的方向是否走偏了,如果大方向不正确,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需要异常谨慎,胆大心细,时刻观察并作调整,以保证不偏离轨道。

第二,要讲究方法。用什么方法?中国人都喜欢自作主张,都喜欢自己说了算,那就尽量让他说了算。这才是真正的最高领导艺术。你要你说了算,他也要他说了算,两个人都要自己说了算,那肯定就会有矛盾。最后到底让谁说了算,大家细细想想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某一个人说了算,但追根究底到底是谁说了算,谁有资格决定最终由谁说了算?只有老大才有这个资格。但是当老大的就要“我不说了算,让老二说了算”,这才高明。

其实太平天国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老大和老二相斗,这是最可怕的。同样,如果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人心里有疙瘩,有矛盾,那这家公司就很危险了。老大和老二的关系很关键,因此两人相处的方法也就非常重要。既然当了老大了,还雄赳赳地干什么呢?但是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这一点,总是觉得:“我既然当了老大,我就是老大。”孟子曰:“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在下者对在上者要用智慧,而在上者对在下者就要用仁道。以大事小,不凡事计较,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所以为什么说“大人有大度量”,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讲究方式。方式是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的,一般人只重视目标和方法,目标就是方向,但其实方式也很重要。怎么互动,怎么沟通,都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败。稍不注意,方式不对,就会构成达到目标的障碍,阻碍目标的实现。

那么,用什么来“化”呢?用道德来化。前面已经讲了,曾国藩不是天生就具备那些道德的,而是吃尽苦头之后才有的深刻觉悟,“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道德是真的”。我们对“道德”这两个字有非常大的误解。什么叫作“道德”?“行道有所得”,就叫“道德”。一个人如果按照天理去做,并不是说结果一定会好,也不是说他一定会升官发财,而是他自己深深感觉到的确是符合天道,单凭这一点,就说明这个人的道德修养很高。

当道德逐渐丧失以后,我们就开始讲仁义,所以实际上到讲仁义的地步,层次已经不高了,但是也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孔孟的苦衷。当人类不再讲道德,只讲仁义的时候,就说明人的层次已经开始往下走了。仁义也消失了,就开始讲礼治,当这些都没有了的时候,就只剩下唯一一样东西了,那就是信用。一旦信用也破产,人类就面临毁灭。我们现在有什么资格讲道德?有什么资格讲仁义?连理智都谈不上,只剩下信用,如果连信用都破产的话,那还能讲什么呢?什么都不剩了。

一、道德至上:只有修德可以救你

曾国藩是怎么觉悟的?因为当时的清朝,整个社会对道德都没有信心,人们认为道德就是老实,就是吃亏,就是受欺负,就是落伍。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依然这样认为。老实说,我们对“道”是很熟悉的,但我们也要记住,每一个人其实都只接触到了道的一小部分,因为道太广大了,要全面了解它很难。所以,我们总说知道、知道,当我们说“知道”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只知道一部分,还有很多部分我是不知道的。所以当你认为自己知道的时候,还是要谦虚地听听别人讲他所知道的那一部分。

但是这一点很少有人能做到,我们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常说“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那其实就等于不知道。有人抽烟,你对他说“抽烟不好”,他马上会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还用你说”。“我知道,就是做不到。”不要拿这句话当借口,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凡是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一定要知行合一才行。你知道有什么用?做不到就等于零。而且即便你按照所知的去做了,但你如果还是不断地问这样对不对,你还不确定,还没有把握,这就是明显的“知”得不精,那你做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有定力。外界一变,你就会犹豫,你就可能突然改变,哪怕到了六七十岁都还可能晚节不保。这也是没有真正“知道”的一种后果。

所以对于什么是“道”,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一样,因为他接触、了解到的是“道”的不同部分,而“德”呢?就是“行道而有所得”。我照着“道”去走,去行事,有效果,我就自然会有心得。我做了,并且证明是有效果的,那才叫心得,而不是说我会背些什么,我领悟到了一些道理,这些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道德其实就是能量的平衡,它是来保护你的。现在地球上就是能量不平衡,所以才整天有各种灾难。我们现在也就是因为生理上能量不平衡,所以什么病都出来了。而且你会发现很多去世的人都很年轻,就是因为我们对道德失去了信心,我们误解了它。其实你只要对你的上司忠心耿耿,孝敬你的父母,你就会自然而然得到很多好处。以前有人说道德是害人的,现在也有人说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这些想法根本上都是错的。人如果没有伦理,就跟禽兽差不多。

我们必须首先对道德进行重新认知。你要告诉你的孩子,“只有道德才真正能够保护你,其他都保护不了你”。你如果对客户实在,客户就不会跑。以前卖鱼的人,你如果是他的老顾客,你过去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今天的鱼不是很好,你不要买”,他会保护你。所以我有时候会想,我们会不会慢慢回归到以前的小规模经营模式,而不是像现在动不动就是大规模经营?大规模经营有很多弊端,比如规模大了以后,产品的工厂与使用者距离很远,工厂就容易不讲信用,以前大家都认识,谁敢骗谁呢?当然要想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但是最起码我们会慢慢有一定的标准,哪些适合小规模,哪些适合大规模,而不是像现在动不动就要连锁,就要国际化,完全没有必要。以前杂货店的老板,不管谁上门来买东西,他基本上都认识。万一有个人忘记带钱包了,他会说:“不要紧,你先拿回去再说,以后再给钱。”可是现在呢?你差一毛钱都不行。

台北有一家卖婴儿服装的商店,被人用手榴弹炸掉了,就是因为有一个当兵的很喜欢店里的一件衣服,想买给他的孩子,结果少带了两块钱,可老板就是不肯卖,他很沮丧,就走了。但是想了想还是不死心,于是又回来了,老板还是说不行,这样连跑三次,那个当兵的就怒了,一气之下就拿手榴弹把这家店给炸了。两块钱算得了什么?但是两块钱就会逼死一个英雄汉,这样还有什么人的价值,还有什么人情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自救,从重振道德开始,慢慢开始对道德有信心,而且道德也要保持弹性,最后“持经达变”,运用包括道德在内的完整思想体系,圆通地应对万事万物,这样一路慢慢走回来,我们才有出路。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好好救自己。

那么什么叫作“化”?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参考”。前面说了,不谈“说服”,不谈“影响”,只谈“参考”。人家自愿把你当作参考,而不是你一心想说服,想影响,甚至强制他。我们应该发挥参考力,“稍微参考一下,没有坏处”,这是对方发自内心的一种自动自发的感受,没有一点强制的因素,这就叫“化”。 没有压力,别人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有任何压力,都是会反弹的,这是很自然的一种反应。

可是你要用什么来让别人自动向你学习呢?专业?他不一定要学。才能?他不一定学得会。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们老祖宗一直说的“以德服人”。也就是说,你的德行修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具备很大的能量,你也就自然会吸引很多人,让这些人对你心服口服。而且,他受你影响会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你们会很容易产生互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说你对谁好,你对谁有恩惠,别人必须感谢你。人情你不讨,它永远在,你一讨,就会什么都没有了。

“化”什么人?小人。“化人”就是感化小人。如果你所感化的都是君子,那你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因为君子根本用不着你感化,他已经是君子了,你还感化他什么呢?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他看到小人却不会想赶尽杀绝。一般人都认为对小人就应该赶尽杀绝,那是不对的。有君子就一定有小人,如果没有小人,你又怎么能知道谁是君子呢?

所以“化人”实际上就是告诉你,对小人要敬而远之,你才可能感化他。你跟他太贴近,就很可能被他拉下水,你跟他距离太远,他对你没有感觉,你就化不了他。一生能化几个小人,就可以算得上功德无量。

一个人要时刻提高警觉,一直持续不断地修炼自己。所以“活到老,学到老”,不如改成“活到老,修到老”。你只有先让自己有足够好的修养修为,心里才能容得下任何人任何事,甚至包括死亡。能容人,你才会真正把心和眼打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也就是“识人”,进而才能用人和用对人。坚持修炼,修到最后,你就能做到像我的一位朋友那样。

我最近碰到一位老朋友,已经很久没见了,见面之后我就说:“你好吗?”他说:“我快退休了。”我说退休才好。然后他说:“我得了很重的病。”我很惊讶,马上又问:“有没有去看?”他说不用看。我就问为什么。他说:“我相信我会死得很愉快,所以不用看。”一个人能达到这种境界,真的非常了不起。

但是,曾国藩应该还有一点体悟,他没有说出来,我在这里替他说出来。一个人,如果自己品德好,遇到的坏人也会变成好人。而如果自己品德修养不好,那么遇到的好人便也会变成坏人。这是磁场的感应问题,是最可靠的。一个人修炼到最后,所有坏人看到你,都会变好,这是你最大的功德。而一个人如果修炼得不好,所有人到你那里都会变成奸臣,曹操就是这样的人,所有人到了曹操那里之后,最后不是跑就是被杀,要不然就是装蒜,他们有什么办法呢?可是在刘备那里就不一样,所有去的人都很愉快。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那么重视道德修养呢?我主要归纳了以下三个原因。

1.祖父教诲

第一个是祖父的教诲。曾国藩的祖父对他说过一句话,其实有时候一两句话就够了,“官是做不尽的,才是好用的。做人要和气,不可有一分傲气。”现在也可以说钱是赚不完的。看到这里,大家就会发现,他祖父是很了解他的,所以话才会都讲在前面。

那他父亲难道没对他说过什么话吗?他父亲对他的影响是什么?也是一句话:“你死在湖南,我不会为你哭;你死在湖南之外,我一定为你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曾国藩如果死在湖南,他就只是为家乡尽了一点力;可是如果死在外省,那他就是替国家做了很大的事情。他必须要把这些都想清楚,然后自己选择走哪一条路。

为什么我们这里只写祖父的教诲?因为祖是祖,父是父,这是两个人,“祖就是阿祖,父就是爸爸”。你说他是两个人也对,说他是一个人也对。

曾国藩的祖父告诉他:“你有才能,但是你不能骄傲。”父亲跟他说:“你不能局限在小范围内,只替家乡做事,那是不长进,你要跨出去,为国家做事。”这两个人肯綮的教诲,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圣贤启示

第二个是圣贤的启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曾国藩读《易经》读得很好,四书也读得很精,这些都为他做人做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易经》八八六十四卦,只有谦卦是“六爻皆吉,无不利”,只有好处没坏处。“谦和、谦虚、谦让,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这句话到现在依然行得通。谦虚的人是不吃亏的,但是不要想用谦虚来占别人的便宜,那就不对了,那是假谦虚。你要真正把谦虚变成你人格的一部分,这就又需要恒卦,持之以恒,加以保持。

3.亲身体验

第三,自己的体验。为什么要加上自己的体验?因为历代圣贤只是讲原则性的话,实际使用的时候你必须要因时而变,看情况,看对什么人、什么事,你要懂得应变,如果不会应变,那就叫死守法则,最后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穆中堂是曾国藩考试时的主考官,顺理成章地便成了曾国藩的老师。穆中堂是全力支持曾国藩的,而且对他赞美有加。他说曾国藩“厚道而不拘谨,谦和而不虚伪”。一个人要厚道,但是不可以拘谨。什么叫“拘谨”?不该客气的时候也客气,就叫拘谨。拘谨就有点假的意思了。你应该客气的时候不能不客气,但是不需要客气的时候,就不应该客气。有时候你的客气反而会增加很多麻烦。比如主人说:“中午留下来吃饭吧。”你说不不不,然后一直坐到12点半,那你不是给他添麻烦吗?人家留你吃饭,你要先说不好意思,中国人说不好意思往往就是要的意思,你也不能说要,你如果说好,他就会翻脸了。“好?我正要出去呢。”你说不好意思,他说不会,那自然就留下来了,他也就好交代人提前去订个餐厅。

所以,该客气的时候你不能不客气,否则你就是没修养了;而不该客气的时候,你客气就会造成很多困扰,那也是不对的。“谦和而不虚伪”,很多人看起来很谦和,实际上是假的,假谦和就是虚伪了。而且假装谦和是很容易被戳破的,经不起考验,也不会持久。

“不断自省,力求精进。”我想“自省”是儒家非常强调的一点。我们洗脸洗澡都只是洗表面,而反省就是洗里面,叫作“内沐”。里面要洗得干干净净才行,否则你就算外面很干净,可是里面很肮脏,那也没有用。反省就是内观,了解你自己。反省的时候为什么最好点香?香是拿来计算时间的。所以真正反省的人,一要准备一杯清水,这就象征你要用这杯水来洗你的内部,二要点一炷香,因为你反省很容易草草了事。你可能会说“我今天三件事情做得不对”,但你不知道讲给谁听,所以你就在心里第一第二第三地对自己都说了,报告完毕,你就反省完了。这样,你就很轻易放过了自己。所以诚心要反省,至少要反省一炷香的时间,你才是真正没有放过自己,是真的在反省。人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错误,自己的错误则往往忽略,对别人苛刻,死抓着不放,对自己却很宽容,轻易就放过。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心理学

    办公室心理学

    本书基于心理学的知识,为身处办公室中的各类职场人士提供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有效指南;为个人如何走卜晋升之路指明方向;也为企业了解职员个性,充分利用其长处,用较小的人力资本赢取较大的价值回报提供宝贵建议。
  • 让小细节改变你

    让小细节改变你

    本书主要介绍人体的各种知识,包括大脑探秘、身体零件、人体奥秘、基因之迷及器官移植等几个方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 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成功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成功良机。因此,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做大,就需要注重细节。只有细节做好做稳,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 赢在感恩

    赢在感恩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感恩,就是赢在职场。感恩是员工在职场生存发展的必备品质之一。只要怀抱感恩之心,你也能成为金牌员工。
  • 犹太人的大智慧

    犹太人的大智慧

    本书从疑点出发,采取哲理、点评、格言与故事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犹太人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博大精深的伟大智慧。
热门推荐
  • 系统女配逆袭主神逆袭伪系统

    系统女配逆袭主神逆袭伪系统

    我去,哪个大神来收了这个叫主神的系统啊,她要回家,她不要跟着它去和一些伪系统玩555~,她只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妹纸。可是某系统的话让她有一种想抽人的冲动。“大姐你还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妹纸?没有搞错吧,我看你是想做一个恐龙吧,哈哈哈笑死我了^O^”“你妹才恐龙,你全家都是恐龙”主神在那里狂流汗,怪不得它家boss告诉它,有三样不能惹,女人,老虎,你家老母,T^Tboss俺要回家。这是一个二逼主神系统带着一个胖妞作者逆袭那些伪系统的故事,有爱心的求收藏
  • 农女的田园生活

    农女的田园生活

    一个现代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穿越到了古代。她,思维跳脱,有时有点小迷糊,他,腹黑、面瘫,却绝对专情,看她如何在古代闯出一片天,又如何吸引他的双眼,成为他的专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血蔷薇的复仇女神

    血蔷薇的复仇女神

    她与他,是从出生时就是玩伴;她与他,是小时候的偶遇玩伴;她与他,是因为自己的姐妹而认识的。她们,要复仇;她们,要复仇的人正是他们的未婚妻的家庭,他们的爱恋会怎样的?是坎坷,还是顺利呢?
  • 水晶孩童

    水晶孩童

    一个被视为怪胎的水晶男孩,以水晶般至纯至明的身心,来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随着一天天地长大,他被人们当作满足自己好奇之心的怪物、笑料;当他痛苦的泪水结成水晶之后,人们又不断地从他的痛苦中获取贪欲的财富。奇特的想象,明净的叙事,诗性的话语,将一个充满荒诞意味的晶莹剔透的故事叙述得既轻盈丰实,又具有坚实的逻辑支撑力。
  • TFBOYS之青梅竹马

    TFBOYS之青梅竹马

    四年前就已相识的三对,能否有情人终成眷属呢?反派又会做出什么举动?严禁盗版!如有盗版,必究!
  • 2KOL之大腿是怎样抱成的

    2KOL之大腿是怎样抱成的

    为了男神溪姐要玩2KOL什么?你说女生玩不明白篮球游戏?呵呵,溪姐会证明给你看:我确实玩不明白这个游戏!可那又如何我不行,但我的队友都是大神!姐抱着大神的腿一样踩死你……
  • 夏日依然

    夏日依然

    一位高手中的高手凌明哲,接到的任务却是去保护一位千金小姐夏依然,与此同时爱情的萌芽也慢慢出现。
  • 驭兽药皇

    驭兽药皇

    本是前世销售假药的孤儿,张有药却在千里梦泽这处异界大地上轮回重生,拥有前世智慧与今世气运的他在穿越后陷入纠纷,历经重重危难又做起来老本行的买卖,最终集万千荣耀的他又将何去何从。虽欲称皇,但有药哥毕竟还是有药滴!
  • 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

    备课,磨刀不误砍柴工

    本书在指导教师备课的自主教学理念下,介绍教师备课的技巧与方法,鼓励自主研究,提高能力。是一本为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参考图书。
  • 王源你不记得我了吗

    王源你不记得我了吗

    这是我的第三部书,王源的,比较惊悚,作者还是六年级学生,请多多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