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1800000003

第3章 从平庸中崛起的一生(3)

31岁的时候曾国藩得唐鉴指点,“终日乾乾”。我在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我为什么要采用多少岁干什么事这种形式,就是为了让你可以跟他进行对照。你想想自己31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做了什么。如果你看了曾国藩的经历之后,心里告诉自己,“哦,还不会太晚”,这就对了。因为曾国藩就是慢慢地、一步一步才爬上去的,而且走得也并不容易。如果他很快、很顺利地就上去了,那你还学他干什么呢?他是天才,他家世好,他怎么怎么样,那你就完全不用学了,反正你也学不会。采用这种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能很直接地学。比如你看到这里,就可以问自己:“我31岁的时候有没有得到什么人指点,我有没有改变自己?”然后你就可以慢慢地调整自己,少走邪路,少走弯路。

乾卦的九三爻,其爻辞中就不再有“龙”了。初九爻有“龙”,即“潜龙”;初二爻有“龙”,即“见龙”。而到了九三爻,哪怕你是龙,也会变得不像龙。因为这一关没有那么好过,你不表现则已,一表现所有打击就会都来了,全都集中在你身上。所以为什么很多人会说“根本就没有人打击我?”那是因为你没有表现。你只要一表现,所有打击就都会涌向你了。你不参加选拔,谁也不知道你做了什么坏事;你一参加选拔,你做的那些坏事就尽人皆知了。甚至连你自己都已经忘记了的,都会有人把它抖出来。这就是没事惹事,这些麻烦都是你自己惹的。所以每个人都要清楚一点:如果表现自己会怎么样。一个人要不要表现,自己要好好斟酌,因为表现的结果通常是很凄惨的。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昼则勤勉,夜则警惕,虽处危境,亦无咎灾。”什么叫“君子”?《易经》每卦六爻中,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中间位置,象征正道和大道。君子就在三、四两爻,因为它是人位,而初爻、二爻象征地位,五爻、上爻象征天位。所以我们常用“不三不四”形容不正派的人或事,就是指其不在正道或大道上。

“乾乾”就是指勤勉努力,固守刚健正中。“刚健正中”这四个字非常重要。一个人的意志是不能被打倒的,不管前面的路多么艰难,多么辛苦,一旦决定要做,就要克服万难,不逃避,不退缩,但也不能死拼。“惕”,即警惕,“若”是语气助词,“惕若”,就是“惕然”,亦即警惕的样子。因为夜晚和白天一样危险,照理说夜晚应该很安全,但是实际上夜晚也是危险的。比如你在睡觉,别人还在写你的负面新闻,马上就要曝出来了,所以夜晚也要非常警惕。其实人也只有在夜晚的时候才会比较警惕,因为白天根本没有时间警惕,一直都要忙于各种琐碎的事情。“厉”,指危。“咎”,是灾的意思。为什么会“无咎”?你如果好好地去因应,认真采取措施应对它的话,你就会“无咎”,会没有过失。但是你如果不好好地因应,你就一定会“有咎”。所以《易经》说“无咎”就是告诉你,本来是“有咎”的,但是你好好因应,就会“无咎”。

人一定要未想赢,先想输,凡事都要先想自己会怎么输。多问自己“我输得起吗?”如果输得起再做,“再输也不过如此”,所以为什么没有钱的人往往更敢冒险,就是因为他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他还怕什么呢?而有钱的人往往更不敢冒险。同样的道理,到底是有钱人比较怕死,还是没钱的人比较怕死?当然是有钱人怕死,没钱人怕什么?他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像这些问题,大家好好去想一想,其实道理都蕴含在《易经》里。

36岁的时候,曾国藩又病了。一个人多病几次其实是好事情,因为往往生病的时候,会领悟一些平时领悟不到的道理,你会比以前,比别人更珍惜生命,更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更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等等。我们一定要慢慢调整我们的观念。身体好的时候,要有身体好时的做法,身体不好的时候,又要有身体不好时的做法。

曾国藩在报国寺养病的过程中,才悟到“执两用中”的大道理,而这对他的影响非常之大。“执两用中”,是说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一般人都说中庸之道是不走极端,我不认为是这样。中庸之道不是指不走极端,而是说在衡量轻重之后,能够不走极端就尽量不走极端,但是一定要走极端的时候,就像孟子所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该冲的时候,还是要冲的。这当然不是蛮干,必须有一定的把握才可以,而且能守的时候还是得守。尽量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有刚有柔,另外还要能刚能柔。人活着就是要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随机应变,但绝对不是投机取巧。

五、整理家训:闲的时候就要找事做

37岁的时候,曾国藩升任内阁大学士,还是没有实权,但是这个大学士的名号很厉害。当时很多人看他是大学士,就来拜码头,前来拜他为师,这样他就得以广结人缘。所以,大学士的职位虽然没有实权,但它还是给曾国藩带来了好处,对他后来要走的路也有帮助。

第二年,次子纪鸿出生了。曾国藩知道这样闲下去,会越来越不知道要干什么。他心想“那干脆做点事吧”,于是就决定把曾氏家训编辑起来,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机会“治国”的话,最起码他可以把“齐家”做好。这就涉及我们后面会着重讲到的“早、扫、考、宝、书、蔬、鱼、猪”曾氏八字家训(详见第四章第二节)。

六、多次上疏:曾国藩也“愤青”过

39岁升礼部右侍郎,后兼任兵部右侍郎。这时候他就想到孔子曾经说过,人到40岁,不能不做点正经事,不能不做点积极事。于是他就上了一个疏,名叫《应召陈言疏》。“疏”就是意见书。他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当时的官场如何萎靡、如何因循守旧,等等,把这些弊端全都抖出来,把官吏的腐败无能也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他这样做,好不好呢?

我说一句很不敬的话:“他这就是上了孔子的当。”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你怎么知道晚生不会超过你呢?但是“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意思就是,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很具体的表现、贡献,那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会有什么大成就,自然也就不足为惧。曾国藩便想到自己快四十了,不能不表现一下了。那他是怎么表现的?表现的结果又怎样呢?四十岁的时候他就直言:“今日所当讲者,惟在用人一端耳!”这是不是在对朝廷发牢骚说“你们不会用我”呢?所以很明显他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41岁的时候,咸丰皇帝刚登基不久,曾国藩又上了一个《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结果咸丰皇帝气得直接将它扔在地上,准备要杀他,“又在说,我椅子都还没坐热,你就又开始说,你也让我稍微坐稳一点再说”。我不反对一个人当英雄,但是你自己必须在心里好好盘算盘算,到底值不值得当这种英雄。整个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谏臣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魏徵,只有他一个,再也没有别人了。我们都知道谏臣这条路是很难走的,但是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鼓励我们当魏徵。我从来没有鼓励一个人当魏徵,我要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魏徵其实“死”过很多次,大家不要以为唐太宗真的那么宽宏大量,他其实心里想的是“我看到你就火大”,有好几次甚至想要杀魏徵。

我当过老师,我知道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是那种人,从不发表反对意见,哪怕安安静静地坐着打瞌睡,也不会给你难堪,你无论讲什么他都举双手赞成,那你不给他80分怎么对得起人家?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人。这种人虽然不完全值得我们学习,但毕竟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一个人要有意见,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你要先把自己的性命保住,才可以有意见。而且说话尽量迂回一点,缓和一点,不要直言,直言不一定会有好处的。

42岁的时候,曾国藩还不知自己是书呆子,再上《备陈民间疾苦疏》。这一次咸丰皇帝是真的要杀他了,但是有一个人救了他,这个人就是洪秀全。洪秀全起义之后,镇压起义便成为当务之急。我在这里说一句话,可能很多人不会赞成,“曾国藩最大的敌人是洪秀全,但他最可靠、最牢靠的靠山也是洪秀全”。没有洪秀全,他可能命都没有了;有了洪秀全,他就快没命了。这两句话看起来差不多,实则意味无穷。没有洪秀全,他就没有利用价值;有了洪秀全,他就只好自己去面对、去接受朝廷交给自己的剿匪重任,他不能叫苦,而且就算叫苦也没用。同样,咸丰皇帝的想法也是如此,“没有洪秀全,我不杀你才怪;有了洪秀全,那就要看洪秀全会不会把你杀掉”。这些道理如果你都想清楚了,后面的事情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七、出任主帅: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任何一个卦,前面三个爻叫下卦,后面三个爻叫上卦,这当中有一个界限。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走下卦,他没有时间,也没有体力,更没有实力走到上卦去。

乾卦的九四爻,爻辞是“或跃在渊,无咎”。“或跃在渊”的意思是,你如果有实力,有丰富的阅历,那你就去跳跳看。你跳得过就是跃登龙门,跳不过就会掉到深坑。但是它还是告诉你“无咎”,也就是说,你因应得宜的话,就不会出事。但是如果你不该跳,那就不要跳,很多人在基层做事,明明做得很愉快,为什么一定要到高层去呢?在高层的日子其实并不是那么好过的,在高层并不一定就比在基层好。每个人记住四个字:适可而止。但曾国藩却是不得已,因为每次有事情,都会把他“拱”得天翻地覆的,当时的形势、社会舆论都会把他推至风口浪尖,让他不得不出面。而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也是备经挫折、备受考验的人,否则他不可能有大成就。

到前面的九三爻,就叫小成了。这个时候就心满意足,不再有所欲求,到底好不好?答案是要看是谁。每个人心中都要衡量一下,自己到底能够做到什么地步,不要永远不知足。“当科长,我会非常心安理得,你如果叫我升官,那我只好敬谢不敏。我干吗自讨苦吃,把自己整得死去活来呢?没有必要嘛。我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够了。”

那么不满足于小成,想尽办法超越下卦,一心向上,到底对不对呢?也不能说不对。我的建议是,你可以试试看,但是不要说非怎么样不可,这要随缘。所谓“随缘”,是说你先要试试看,不是说你自己连手都不伸出来,那肯定随不了缘,也随不到。很自然地往上走,这样可以;太勉强、太功利地向上走,就不可以。但是不管怎样,你自己心里一定要非常平衡。

而他既然名叫国藩,立志要“为国藩篱”,经国济世,所以就必须“跃”,必须努力拼搏向上,才能实现志向,创造一番事业。那么,他“跃”的结果怎么样呢?变乾卦为蹇卦,接下来的一段路越走越艰难。

42岁的时候,曾国藩回乡奔母丧。我之所以特别讲这件事是想说,有时候父母爱护子女,会及时地走掉,就是为了给子女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回来好好冷静地想一想,“你已经陷入这个境地了,你逃也逃不了,那你就要考虑现在到底该怎么办”。这时候正赶上太平军出广西,攻长沙。太平军如果攻别的地方,也就跟曾国藩没关系。可是他们别的地方不攻,偏偏攻曾国藩的家乡,而他正好又因守母丧在家,这就叫作时机的巧合。所以对任何外界的变动,你都要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而且凡是碰到内外的变动,你都要告诉自己,这是老天对你的考验,你是必须要面对的,你要想“没办法,老天要考验我,我跑也跑不掉,我只好面对它,我想办法来因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加以应对。

湖南为什么到处办团练?因为太平军越来越壮大,而那时候清兵打仗是不行的,为什么清兵不行?要知道清兵本来是很厉害的,连明朝军队都打不过他们,怎么会变得不能打仗了呢?因为一旦天下太平,大家就都开始享乐,享乐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军队不能打仗,所以地方只好办团练自保。如果清兵能够打仗,那么就轮不到地方去办团练。谁要敢随便练兵,朝廷绝对会马上来干预,“你练什么兵,你想干什么?”那肯定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而恰恰在这时候,巡抚张亮基又给曾国藩写了一封很诚恳的信。所以时机如果到了,谁都挡不住。大家看他是怎么写的:“亮基不才”,一个人最厉害的就是自认为不才,“我比较差劲,你比较厉害,所以换你去死”。“承乏贵乡”,我被派到你们这里来当巡抚,“实不堪此重任”,我担当不起。“大人乃三湘英才”“国之栋梁,皇上倚重,百姓信赖”,高帽子一直戴。他一定是看《三国演义》看多了,所以这句话才讲得这么熟练。“亟望能移驾长沙,主办团练,肃匪盗而靖地方,安黎民而慰宸虑”,请你一定要来,与我共济时艰,以安定地方。我前面讲过,曾国藩的母亲死得正是时候,为什么?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推辞,“我在守丧,我怎么能出来”,“岂有母死未葬,即办公事之理?”这就是以退为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人往往都是先说不要,然后才慢慢接受。曾国藩本来在家守丧,别人说要办团练,请他去主办,他如果马上就去,那肯定所有人都会怀疑他,“你是想干什么,你是想抓住机会是不是?你是想办法要当皇帝对不对?”那朝廷一定会先把他给杀了,以绝后患。

结果这时候唐鉴出来了。唐鉴以一生薄名作担保,向皇上竭力推荐曾国藩,然后又对曾国藩本人劝以“时势造英雄”,并引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说“贤弟素有以天下为己任之壮志,此为老夫所深知”。另外还有一个人叫郭嵩焘,其实郭嵩焘是个非常倒霉的人,但是那时候他还没有倒霉,他还跟曾国藩是好朋友。他也劝曾国藩出来:“虽有智慧,不如趁势,今时机已到,气运已来,还犹豫什么呢?”说曾国藩这时候就该出来,而且要当仁不让。

曾国藩终于成了湘勇的主帅,他如果一开始就去,最多能当个副手,然后上面慢慢放权给他,“奏准移驻衡州练兵,建船厂,购洋炮,筹建水师”。因为当时太平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居然在南京定都,号称天京,“这还得了!”所有人都慢慢感觉到,随着太平军的不断发展,曾国藩的声势也一定会越来越强。所以说曾国藩最大的靠山就是洪秀全。一个人要会利用敌人,而不是跟敌人死拼,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

我们来看看蹇卦,蹇卦上面是水,下面是山,叫水山蹇,就意味着“坎险在前”。什么叫作“水山”?就是山上面有水,现在叫作堰塞湖。堰塞湖很可怕,因为它随时可能被冲垮。可它同时也告诉你该如何应对: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内心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曾国藩如果稍微膨胀一点,他就会没命。皇帝最乐意的就是他为自己平定太平军,而最害怕的是他反过来打自己,所以只要曾国藩显露出一点造反的苗头,皇帝一定会立马除掉他。

我经常讲这个案例给大家作参考。当皇帝信任一个大将军,把50万大军交给他的时候,是百分之百相信他的。可是当这个大将军把50万大军带到城外去的时候,皇帝就开始怕他了,“只要他掉过头来,我就完了”。同样,当老板很信任你的时候,你是很受荣宠的,但是当你越来越得人心的时候,老板就会日夜不安了,他就非要把你除掉不可。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二者间的微妙差距以获得平衡?这就得看你的功力了。

同类推荐
  •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

    作为中国职业界健康系列读本之一,《带着快乐去工作》一书以“快乐产生激情,快乐营造健康和智慧,快乐营造迈向成就的职业活力”为主题,讲述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幸福生活观。全书结合古今中外的快乐工作或生活方式,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郁闷、压力、缺乏原动力等问题,提出了快乐工作就是成功人生的哲理。
  • 说话办事 左右逢源

    说话办事 左右逢源

    该说话时说话,该沉默时沉默。说话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会说话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本书博采百家众长,援引中外古今学者的名家典范,编成一本人手必备的实用处世手册,它能让你在各个领域左右逢源!
  •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广义创造力纵横谈

    本书是一部关于广义创造力的科普读物,在广泛汲取系统科学、创造科学和进化论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汇集而成,富有新意。内容包涵广义创造力的特征、动力、运作方向选择、基本模式、创新过程和方法论体系等。它提供给对创新思维有兴趣的读者参考。书中对创造力的演化和思维创造力如何朝统一创造力的方向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
  •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

    《公关活动技巧举要》一书从灵活运用攻关法则、善于使用媒介、好的公关策划、掌控必备的公关技巧、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合理选择公关活动的模式、营造良好的公关文化等方面对公关活动的技巧进行了探索。
  • 北大教授给出的28条快乐法则

    北大教授给出的28条快乐法则

    快乐的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竞争式的快乐,竞争给人带来的快乐十分有限,因为竞争的过程一般是没有快乐的。第二层境界——条件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永远不会长久,因为条件总是会改变的。第三层境界——无条件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不求他人他物的,无条件的快乐就是至乐。人本是人,无需刻意做人,世本是世,无需精心处世。人活着就得自然、豁达、快乐。
热门推荐
  • 御龙在天之兄弟情

    御龙在天之兄弟情

    曾经的王者,曾经的玩家,曾经的兄弟,你们还好吗,
  • 咫尺清风剑

    咫尺清风剑

    清初康熙年间,一代大侠欧阳连城制造出威力惊天的火器“流星火箭”,不久,欧阳连城一家人一夜之间被截杀于川西道上。十八年后,欧阳连城后人突现江湖寻仇,随着谜底的一步步解开,武林各派各自不安,江湖中暗流涌动,更是牵连到了当时的朝鲜、扶桑以及西夏皇族后裔,一时间,江湖风生水起,尔虞我诈,明争暗斗……
  • 矩阵无限

    矩阵无限

    人类的热血早该沸腾。沉睡亿万年的卧龙,今终舒醒!!男人的一生不能在安逸中度过,需要激情,需要燃烧!!……那是来自圣兽的血脉,那一战圣虎陨落了,七大至尊也死几伤……三王星也被敌人那走,哎!!曙光尖刀再也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
  • 初恋星体验

    初恋星体验

    养个外星人在家里真的很苦恼啊!哪怕这个外星人有着纯色的容颜和一头超级拉风的黑色长直发!有着舞台恐惧症的平凡少女露卡卡,只不过因为心情郁闷去登山,大吼了一声,外星王子哈尔·西弗勒斯就从天而降,她不但被迫签下不平等的仆人契约,悲惨地被使唤来使唤去,还得收留这个外星王子在家暂住,直到他找到回外星的方法!可是,为什么在外星王子的超级恐怖表演特训下,在他“我一定会让你登上世界上最闪耀的舞台”的宣告中,她的心中却越来越不受控制了?
  • 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翻阅全书,我认为这本书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和宣传了邓小平理论。从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以来,有关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著述不胜格举。该书在大量吸收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推进。其最引人注意之处就是把邓小平理论放在马克思主义近150多年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近20年跌宕起伏、空前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我国近20年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宏伟实践
  • 锋矛破盾

    锋矛破盾

    现代雇佣兵穿越到一个冷兵器的世界,利用手中获得的逆天能力,制造现代武器,称霸世界。锋锐无比的矛对战破落不堪的盾,这是一场屠杀式的战争。
  • 三界图

    三界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微故事

    微故事

    希望每一个小故事能打动你们的心欢迎读者们的投稿
  • 等一人

    等一人

    我们是这个城市的奴隶;我们被命运无情地戏弄;我们狼狈不堪地生活在这不浪漫的城市……错过的再也回不来,跌倒了未来却还要继续,我们努力地活着,努力地寻找,只为等待着一个最好的爱情……
  •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