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6000000010

第10章 舅奶的故事(1)

故事一:乱葬岗/小破庙/火葬场

前文提到过,老家县城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火葬场的县级单位。其实并不是说从来就没有,也建过,大概在二十年前,接上级单位通知,需要在县城选址建立火葬场,向民众推广火葬,改掉土葬的老风俗。

这本是件好事儿,要是放在城市里,压根没什么问题。但老家县城当时还比较贫穷,再说土葬都多少代人了,家家有地,死人了就埋在自家地里,找个地方刨个坑就行,也不用花钱。去火化,掏钱不说,关键是“入土为安”的思想还在做怪。

所以当时火葬场选址就比较麻烦了,离得县城近点儿吧,一方面是周围都是农田,一片连一片的,在谁家地上盖,人家都不会愿意,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建得太近,又会污染到环境。

可如果建远点儿,人们肯定更加不愿意去了。

不过这没难得住民政局,找来找去,还真让他们给找着一块地方,就是在县城西北一里地外的乱葬岗。

这乱葬岗早些年是所谓的公墓,就是甭管谁家死人了,都埋在那儿。当然,有钱的找个朝阳靠山坡的好位置,一早就圈了起来,没钱人家就在下面胡乱埋着。

但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死人无数,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鬼子打死的人都埋在这儿,那年头让他们挨个去登记立碑是不可能的,挖一个大坑,一下子就埋进去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所以到后来,那些老的墓碑一倒,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的,慢慢地,再过两代人,到现如今,基本上就没人去那里祭祀了。

而且由于乱葬岗在山脚下,沟沟壑壑的,也没法种田,所以方圆好几百米内,杂草丛生,成了各种大小动物的乐园。

那个地方在南山山脚的背阳处,平时只要过了中午一点,太阳走过去,就彻底照不到了,所以就算大白天,也阴森得不行,而且还有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风,凡是走到这里,即使再风和日丽,耳边也总能听到呼呼的风声。

舅奶说,早些年还没建火葬场的时候,有那么几个闲来无事的小青年,偶然路过这里,发现野地里野兔、鹌鹑、蛇,什么都有,于是就合计着做了些套索陷阱,然后就散乱地放在荒地中,指望着能打上一些野味儿。

两天后,当这些小青年来看的时候,发现那些绊锁陷阱倒是真抓到两只野兔,但无一例外,猎物全都已经死了。不过看样子刚死不久,他们以为是这些野兔死命挣扎着想跑才会死的,再一个天冷看着也不坏,于是就给拿了回来,当晚就在东山上找了个地方,把这些东西都烤着吃了。

一吃可不打紧,当晚凡是吃了那兔子肉的人,回家一过午夜子时,全部都吐了起来。胃里吐干净了还不算晚,接着吐,最后胆汁什么的,能吐的都吐了,直到肚子里一点东西也没了,还趴在床上干呕。

有的人家看了着急,连夜就送县医院,但打针吃药,怎么着都没效,该吐照吐。就这么闹腾了一晚上,本来打算天亮仔细检查检查,可打鸣的鸡一叫,就全都好了,跟没事儿人似的,该吃饭照吃,该玩照玩。

家人心想应该是没事儿了,也就没再管他们。毕竟那年头对乡下人来说,有病了挺挺就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这几个青年第二天见了面一合计,觉得是有人在里面下毒了,何况头一天只是把猎物拿走,陷阱还留在那儿,于是打算再去看看。

正当几个人再次来到那乱葬岗边上的时候,就看到不远的草丛里,隐隐约约有两个脏兮兮的小孩,看个头也就六七岁的样子,正背对他们,趴在地上鼓捣着什么。

而且看位置,那两个孩子趴的地方,正是他们其中一个陷阱放置处。几个人不镇定了,认为就是这两个孩子在猎物上做了手脚,才导致他们吐了一个晚上,于是立刻吆喝着就追了进去。

说来也怪,那两个脏孩子听见他们呼喊,也不回头,往前一窜,爬着就跑进了乱葬岗深处。

这几个人此时哪儿还管猎物,就是死追两个孩子不放,打算抓到他们后,带着去见家长,然后再敲诈些小钱儿花花。于是追着追着,一群人就来到了最深处的山坳里。

其实他们当时就没有发现,一帮十七八岁的壮小伙子去撵两个六七岁的娃儿,跑了几百米都没能追上,这明显是有问题的。

当来到一间破房子前,两个小孩失去了踪迹。他们几人虽然知道这里已经是乱葬岗的最深处,但仗着白天人多,而且一腔子怒气,也不在乎那么多,踹开破房子的屋门就冲了进去。

这破房里早些年供的是山神爷和土地公,细长细长的,依山而建。后来由于整个乱葬岗都没再有人来,所以也就断了香火,成了一间破屋子。

几个人踹开门进来后,发现屋子里面一股子霉味,泥做的神仙东倒西歪,供台上一层厚灰,蜘蛛网到处都是。

众人进屋后还在到处观察,眼最尖那个就指着靠山的墙角喊道:“在那儿!正往洞里爬呢!快抓住他!”

其他几人往他手指的方向一瞧,可不是!墙角有个黑漆漆的洞,一尺多高,外面果然还留着一双小孩的腿,正一点一点往里面蹭,膝盖都已经进去了。

追了半天一身汗,这几个人可算是逮着了,一拥而上,冲过去拽起那双小脚就往外扯。

毕竟那孩子小,一扯就出来了,但几个人一边扯一边往后退,却发现个问题:这孩子的头发也太长了!虽然目前在他们手里的姿势是趴着的,还不知道男女,但已经拉出来了近三米,六七岁的孩子个头才多大?也就一米多点儿,剩下的两米,竟然全是头发!似乎还连着洞内的什么东西。

这些年轻人知道不对劲儿了,又退一步,见头发虽然绷得笔直,但就跟拉不完似的,没办法,就打算先把孩子翻过来,让其脸朝上,好瞧个清楚。

待翻过来后一瞧,几个人顿时吓傻了眼。这哪里是一个活的小孩?竟是一具早已风干了的孩子尸体!

也不知道为何,这孩子尸体并未腐烂,虽然水分都没有了,但皮肤还具一定的弹性,呈灰褐色,远远看去,就跟个脏兮兮的活小孩似的。而且衣服也很破旧了,一看就是几十年前孩子们穿的那种手工小棉袄,至于五官什么的虽然都在,但说实话,和个木乃伊没什么差别。

况且那两个小孩始终背对着他们,一直在前方草丛里若隐若现,根本就没能看清。直到此时,几人也想起来那孩子为什么在地上爬了,其实事后有人回忆,那根本不是爬,就是直挺挺地趴在地上,之所以能移动,似乎是前面有什么东西在拽着走。

……能拽着他们走的,只有头发……

包括那个墙角的洞,钻过去也并不是屋后,墙后面就是山体,鬼知道会通往哪里?特别是那疯狂生长的头发,让人见了就心生寒意。

愣了足有好几秒,也不知道是谁发了声喊,几人立刻将那死孩子扔在一旁,连滚带爬地逃出了乱葬岗。

这次他们不敢再有隐瞒了,回家后纷纷告诉了家长。起初大人们也不信,但几个孩子都这么说,也就不得不信了。但要说去看个明白,没人敢,于是就交代自家娃儿,以后别再去那个乱葬岗附近了。

他们以为不去就不会惹上那些脏东西,可是这天夜里,当过了午夜子时,孩子们再次纷纷开始呕吐起来,而且这一吐,又是一整夜,直到第三天鸡鸣后,方才慢慢转好。

家长们此时才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有一家刚好在县医院有熟人,连夜就给孩子做了个全身体检,谁知道B超出来后,连带医生,所有人都有些迷茫了,只见孩子的胃里,充满了棉絮状的纤维物。可按理说,他们应该在已经吐干净了才对。

医生也说不准是什么,只得又下胃镜,谁知道那胃镜下去后,还是看到一团团的黑色物体,最后竟被缠住,费了半天劲儿才拔出,而且将那黑色纤维物带了一些出来。细看之下,众人大惊,那竟是人的头发!

孩子的胃中,竟然塞满了人的头发!

而且天亮后再检查,这些头发就像有生命似的,居然还会自动缩成一个拳头般大小的发球,躲在胃部一角,所以白天那几个孩子除了有些感觉胀气,并无其他不适。但到了夜里,里面则群魔乱舞,所以才会导致不停呕吐。

这还了得?于是又拉来其他几个孩子一看,病症一模一样。

医生建议,因为头发是无法用简单的理疗办法将其消化或是排出的,所以只有一个办法--开刀,将胃中的头发取出来。

但有的家长奇怪,一个孩子有这种百年不遇的特殊情况,倒可以理解,但一下好几个,个个都是这样,就有点邪乎了。毕竟动手术是大事儿,孩子还在发育期,能不开刀就不开刀。于是他们开始多方打探偏方高人,最后寻到了舅爷家。

当时家长找上门来时,舅奶也在一旁。虽然她一辈子对自己老伴儿的这营生颇为不屑,但毕竟还是能混口饭吃的,而且照老家的风俗看来,舅爷这是给自己积德,舅奶也就抱着不夸奖不批评的政策,任由日子这么过。

舅爷当时问明孩子情况,又从外面摸了摸几个孩子胃部,并没有怎么思考,就得出了结论--绝对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如果说什么是不该吃的,只有那些几天前在乱葬岗里面打来的死野兔。

可是死野兔又怎么会吃出头发呢?

舅爷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没说什么,就到里屋取了些东西,然后让孩子们带路,到乱葬岗的山神土地庙走上一遭。

那些年轻人吓怕了,本不想去,但现在有家人又有大仙在,浩浩荡荡一二十人,再说了,不去弄明白,自己就好不了,总不能这么拖着,也只好硬着头皮将他们带到了那小破庙。

进了破屋,几个孩子一看之下,又是大呼小叫,因为不但他们之前扔在那的死小孩没了踪影,就连墙角的小洞也消失不见了,红砖后只是一些干巴的黄土而已。

舅爷倒是没怎么在意,也许都在他意料之中。老爷子在屋内转了一圈,心中已有计较,来到屋外,从破罐子里放出一只小老鼠,后腿用鱼丝线捆着,然后又点了些什么东西让那老鼠问问,就将其放在地上,任它随便走。

过了半晌,线也放得差不多了,舅爷开始一边顺着线往前走,一边往回收,并让众人跟着。直到走到百十米外的另一侧山脚下,只见那小老鼠在个尺多高的洞穴前滴溜溜打转,既不往别的地方跑,也不说进去。

几个孩子一看就说,这洞无论从大小直径,都和几天前破庙中的那个差不多模样。

舅爷收回丝线,放了老鼠,然后又从包中掏出一大团事先准备好的东西,点着后就将其扔进了那个深洞。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刺鼻的烟气开始从洞中冒出来,舅爷紧跟着就让那几个家长将事先准备好的带钩长竹竿捅进去,每一根都有五六米长,头上用粗铁丝绑了八个钩型爪,伸进去后,开始往外掏。

说来也怪,这里既没有水源,县城附近也早已两个多月没下雨,可掏了没几下,就有一些粘糊糊的黄泥被带了出来。

舅爷见到黄泥,赶忙蹲下身去蘸起一点闻了闻,然后又让家长们加快速度。

不一会儿,黄泥就掏出来了一小堆。舅爷说够了,让几个家长分别带走大约双手一捧的量,并叮嘱他们回家后将这黄泥用火烧开,不要添水,并预备好二两白醋,如果太稠,烧的时候就添一点点,总之不许干。而孩子们则一直不准吃饭,待今晚子时一到,刚开始呕吐的时候,立刻将剩下的白醋倒那熬好的黄泥中,搅拌均匀,让他们一口气吃进去,明天一早,怪病自解。

家长们其实很难相信手中那一捧黄泥就能救了自己娃儿的命,但毕竟梅道人和舅爷这些年没少帮着乡亲们解决事情,而且从来都是手到病除,所以他们更愿意先试一试舅爷的法子,如果不灵,再考虑上医院开刀。

当晚子时一过,孩子们刚开始有反应,家长们就立刻用白醋将那黄泥拌好,弄的不稀不稠一碗,让他们一口气吃下去。虽然吃泥很困难,但好在醋是酸的,放在嘴里一顺,也将就下去了。

说来也怪,孩子们吃过那碗“醋拌黄泥”后,果然不再吐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就先后嚷着肚子疼,要上茅房,而且这边刚回来歇了没一会还得去,一拉就是一宿,直到天明后才算消停。

家长见没什么事儿了,到茅房一看,那些个头发果然被黄泥裹着都拉了出来。而且当晚开始,孩子们就都不吐了,从此以后这病就算好了。

那时候舅奶也好奇,事后拉着舅爷想问明白,但老爷子呵呵一笑,说道“就算说了你也不懂!”就不再提这回事儿了。

乱葬岗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舅奶想到哪说到哪,一下午给我讲了好几个,但无非都是一些常听到的鬼故事,唯独这个比较奇特,我自然而然地就记下了。

说完乱葬岗,继续说建火葬场的事儿。

当时民政局瞅准了这块地,就在县城里贴出告示,公示三个月。三个月之内,有先人埋在乱葬岗的,要么移走,要么来登记,到时候火葬场建好后再另行安葬。九十天一到,立刻开始动工建设,那些还没移的,就别怪人家了。

听说当时还私下里把舅爷请去过,牵扯到一些这方面的事情,需要他老人家出马。没想到舅爷倒是挺同意,说什么盖了好,上面有活人能镇得住,那地方越长时间不动就越阴。

于是乎,很快就进入了破土动工的阶段。据说当时起出来的尸骸数量多得吓人,而且那片地坑坑洼洼的,经常推土机一铲,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坑,深不见底,填都填不上。到最后没办法,只得修改原先的规划图,专门在火葬场后面划出来一块区域,用来将这些人重新下葬。又从外面运进来很多大钢板,把附近大大小小的坑能盖的都给盖住,反正就一层楼,也不怕地基不好。

火葬场,说白了也没什么好盖的,一个大烟囱火化炉在最里面,外面围着一圈儿是悼念厅,然后有富余,就再建个专门放骨灰的小楼,基本上就够了。至于办公,随便腾出来点儿地方就能将就,毕竟这一块儿是不用加班的。

所以只花了大半年,县城的火葬场就建成了。为了保证有充足的“顾客”可以烧,民政局甚至还想方设法,让县医院把太平间也给挪了过去。这样一来,如果有人想停放尸体,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摆在自己家,要么就拉到火葬场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人!招不来肯在火葬场工作的人!早些年可不比现在,那时候谁在火葬场工作,出去都不好意思说,男的娶不着媳妇儿,女的嫁不到郎。

从民政系统内部调吧?~想都别想!没人肯去;从外面招?我们老家县城可不是别地儿,对这种事情忌讳得那是不得了。结果造成了个局面,火葬场建好了摆在那儿都一两个月了,居然还没法儿开工。

最后没办法,只得把邻县火葬场的骨干力量抽调过来一半,先撑起来,然后再慢慢招。

其实没人肯干,并不等于一个人都没有,那些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还是愿意来的,毕竟算是公务员,工资相对也不低。

所以当时就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前来报名。这小伙子人不错,就是长得有些丑,而且小时候打闹崴过一只脚,伤了骨头,但当时没怎么在意,到后来发现却已经晚了,至今走快了还一瘸一拐的。

他家里还有老爹老娘,本来日子还行,老娘前几年得了什么病,光看病就把家里的积蓄耗光了。眼看三口之家只剩下一口半的劳动力,小伙子心想光种地不是个办法,于是就偷偷得背着父母,来火葬场报了名,从最基础的搬尸工做起。

同类推荐
  • 雄兵漫道

    雄兵漫道

    三年兵杜超进入了神秘的“战狼”大队,历尽最严酷的考验。在全封闭的特警学院,在荒蛮的异域山地,从惊险围捕、垂降突袭、生死狙击,直到世界兵王的终极PK,血与火的淬炼使他成长为真正的特警兵王。铿锵军旅中,美丽女记者马稚婷对铁血战士情有独钟,可梦想与爱的携手却总有重重障碍。当年约定同进退的好兄弟,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脱下军装的他们,行走在繁华都市的边缘。误入黑道、兄弟反目,辛酸北漂、艰难创业,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以各种形式不断升级,挑战着他们曾有的荣耀。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5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5

    本书收录了《血字之谜》、《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恐怖谷》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的经典作品。
  • 红梅村

    红梅村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让你足不出门便晓天下事。培根《论读书》,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当老婆发现了小三

    当老婆发现了小三

    本书讲述的一个人到中年的男人周旋于老婆和情人之间的故事,一边是结发妻子,一边是红颜知己,演绎了一番纠结缠绵的感情故事。
  • 粉身碎骨

    粉身碎骨

    在一次家长会上,尤场与顾方盛相遇并产生了感情。尤扬的丈夫是一位警察,因长期在外工作与妻子感情逐渐疏远。尤扬的女儿范小曼发现了妈妈和同学的爸爸之间的秘密,于是向爸爸暗示。尤扬的丈夫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让自己的弟弟前来探望,恰逢顾万盛在帮尤扬安装玻璃。听到动静尤扬从厨房出来发现顾万盛不见了,窗户大开,屋里竟然只有范小弟一人。几天以后尤扬得知老顾因从高处坠落下来而全身粉碎性骨折。顾万盛是为了躲避而失足,还是被范小弟推下楼?让人不得而知。丈夫为了挽救家庭危机,将尤扬调到身边工作。尤扬也怀着惭愧准备重建家庭。
热门推荐
  • 混进妖群

    混进妖群

    一个西方人,来到东方,为了混口饭吃,无意中进入怪事连连的学校出任外教,随着诡异事件频频发生,围绕在他身上的疑点却是越来越多,妖魔鬼怪,都市怪谈一夜之间似乎都因为这个男人活了过来,而他又如何在这个危险的都市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他的身上又背负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逆天魔妃妖孽神王

    逆天魔妃妖孽神王

    她是魔界最尊贵的魔界公主,拥有连神灵都无法抗拒的力量,拥有魔族最纯净最高贵的血统,却遭人算计,灵魂出窍,附身在一个绝色倾城,却废物无比的人身上。当魔界至尊成为废物,天下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一个预言,现在却以实现。是否,魔女降临,天下大乱。四大神兽既出,毁于天下!可当魔女遇到神王,是神魔不两立,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以为他犹如嫡仙,俊美无比,可为何当狐狸尾巴露出以后,他却是一个无比闷骚男,我的妈呀!谁来救救我!【本文结构还没定,不过结局一定是一对一。】流星划过天际,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星空。
  • 缘来是你,蓦然回首阑珊处

    缘来是你,蓦然回首阑珊处

    “阿琛,我很笨的,要是我走丢了,你一定要把我找回来。”八年,他等她;六年他和她;四年她等他。这是何欢和沈琛之间十几年的爱情,也是唐亦欢和叶南琛之间的约定。误会与不信任到底是阻隔了他们的感情,但所幸,感情还足够坚定,缘来终究还是你。
  • 异界之至死不休

    异界之至死不休

    我只是路过,打打酱油而已咯。为何天生一张嘲讽脸,谁见都想踹两脚?我只是宅男,初来乍到请包涵。奈何密谋算计连环扣,怒摔鼠标砸键盘!
  • 心动不如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

    心动的想法是走向成功的试金石,有想法才能够成大业,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明确方案和计划,并且法运用得当,是行动的前提,成大事的基础。只有行动才能将心动的想法转变为现实,从而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
  • 妖娆狂妃倾天下:霸气王爷来助阵

    妖娆狂妃倾天下:霸气王爷来助阵

    身为一个皇室公主,三岁丧母,一个废材体质的公主,他的父皇却对她关爱有加,引来继母和姐妹们的多重刁难陷害。她有两个爱护她的哥哥,即使这样还是保护不了他们的小公主,最后死于非命!她是21世纪的世界首富,有自己的帮派,夺取樱戒,却被自己的养父母所杀害只为那一枚戒指!当一个强大的灵魂到了一个废柴的身体里,是否会傲视天下。他说:“你是我的!小玥玥!你永远只会是我的!’‘她说:”好啊!来挑战一下我的兽兽们啊!”再见面时她的兽兽们已被某个腹黑男收买。
  • 书生记

    书生记

    人与鬼的恋情,从千年前就开始流传。我知道我与她的开始,也是一个错误。毕竟黑与白,太过分明。道士说,她干扰了天合。和尚说,她阻碍了轮回。我说,青禾,别怕,会有办法的。——李光明。
  • 祸起萧墙

    祸起萧墙

    《祸起萧墙》讲述了哈里·斯坦福是波士顿拥有六十亿财产的巨富。在哈里意外身亡后,与父亲一向关系不睦的兄妹三人回到老家安葬父亲。这时自称是哈里私生女的朱莉娅找上门来,想要分得一份遗产。大哥泰勒经过大力追查,证实了朱莉娅的身份,但引起了律师史蒂夫的猜疑。史蒂夫鼎力相助无意去拿遗产的真朱莉娅。而在遗嘱公布的日子,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赛亚的荣耀

    赛亚的荣耀

    赛亚的故事···原着剧情应该会很少,并不同与原着,所以很喜欢原着的请别骂人······
  • 彩虹归处雨纷飞

    彩虹归处雨纷飞

    南宋末年,内忧外患:蒙古南侵,宋廷内斗;偏生出了个落拓子弟贾似道,凭着堂姐贾贵妃的裙带关系,巧计钻营,终成“蟋蟀宰相”。然而此人胸无大志,不顾国难当头,只知拼命享乐;始终误国坑民,导致亡国大祸!会稽尉郑虎臣,身负家国仇怨,木棉庵怒诛奸佞;自知擅杀朝臣,有违国法。为家人故,隐逸山林。贾似道伏诛,不救亡国之祸。蒙古伯颜,兵临城下,侵略气焰嚣张至极;状元宰相文天祥,“盛世风流,乱世英雄”,临危受命,怒斥伯颜,意欲力挽狂澜。可惜大厦将倾,人力奈何?亦且陷身敌营,壮志难伸。所幸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巧脱樊笼,于是立誓以死报国。郑虎臣有感于此,毅然重出江湖,不料遭到宰相陈宜中的诱捕······这才演绎出郑虎臣死而复生,誓死抗元复宋的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武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