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6600000020

第20章 翱翔吧,展开你歌声的翅膀(2)

通知书几经周折,才到了小彭和她父母的手里。泪水遮住了视线,他们怀疑自己是在做梦!再一次看看那红艳艳的山东省艺术学校的大印,看着那蓝莹莹的“******”三个字,他们的心才真正地镇定下来。他们狂喜,高兴得抱头痛哭!多少年来,这压抑低矮的房子里,第一次发出了畅快的笑声!

严师出高徒

一九七八年三月的一天,春光送小彭到省府济南,全家人送小彭进省艺术学校。

小彭嗓子美,形体美,能歌善舞,是唱民歌的好苗子。学校器重地专门指派我国着名的民歌手王音璇当她的老师,王老师也满怀热情要培养小彭。可小彭却有些不大理解学校和王老师的意图和苦心。

“你有这么好的条件,干嘛要学民歌呀?”有人对小彭说,“民歌土,没有发展前途,将来唱不出什么名堂来的。”

小彭的思想动摇了,开始流露出对民歌的厌倦。

王音璇老师严肃地对她说:“你好好想一想,要是不愿意学唱民歌,我也不勉强你。”

小彭沉闷了。老师的严肃态度引起了她的深思。学校领导与她谈心,诱导她认识挖掘民族声乐的意义和责任。她知道了郭兰英和王昆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中国民歌,为祖国夺得金牌的故事,她知道了******总理对郭兰英说过的一句话:“将来到国际上去,要拿我们民族的艺术,才能是真正代表中国!”

王音璇老师也耐心地开导小彭,向她讲述了中国民歌是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待我们一代又一代去开拓。

“我愿意跟你学……”******转过弯来了。

练声、音乐知识、钢琴、形体舞蹈、门门课程,都为小彭开阔了眼界。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成绩越来越好,可难度也越来越高。

王音璇不仅用自己的心血来培育小彭,而且连她的爱人,着名的民歌作曲家金西,也常来帮助教学。夫妻俩常常连续几个小时围着小彭转,从民歌的咬字吐音,甩腔转调等等细小琐碎的环节,扣过来敲过去的,往往一句就要折腾大半天,直到小彭完全唱准确,唱理想了才作罢。

学唱金西整理创作的山东民歌《包楞调》,最叫小彭头痛了。这是一支原始民歌中最完整的艺术曲调,那一串串一节节急促跳跃的难度极高而富有情趣的优美乐句,常常弄得小彭脑袋嗡嗡作响,心烦意乱,唱来唱去也唱不好。她灰心了。她走神了。

“你怎么这么笨呀!”王老师恨铁不成钢。

“我才不笨哩!”小彭不服气地顶起嘴来,“我不想唱这七拐八弯的调子。”

“你想唱什么歌?”

“我想唱《医疗队员到坦桑》。”

“好,你唱,看你能得!”

任性固执的小彭,拉开嗓门唱起《医疗队员到坦桑》。

“你觉得唱这顺畅?”过了一会儿王老师过来问道。

“……”小彭语塞。她觉得越唱越不是滋味。她发觉自己错了。她的头慢慢低了下去。

“你给我唱!唱不好,今天你就甭下课!”王老师发狠了,气呼呼地撂下小彭走了。

这次,小彭算是吃足了苦头。她明白老师是有意在“惩罚”她,让她知道自己的嗓子是最适合唱民歌的。于是,她背着老师自己暗地里练起《包楞调》来了。

艺术才华日益升腾的******,从艺校毕业出来,在前卫文工团逗留几个月后,便来到了她渴望已久的首都北京,跨进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大门。她幸运地遇到了我国着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金铁麟和民歌手郭兰英,拜在他们的手下继续深造。

金铁麟是一位深谙中西歌唱艺术的我国第一流声乐老师。他辛勤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新歌手。他的数百名学生遍及各省市文工团,他的得意门生李谷一蜚声歌坛,成了我国第一流歌星。他希冀******的艺术才华能更上一层楼。他对小彭的教学便更为苛求严格。

“歌唱是一严肃的艺术!”金铁麟老师对小彭说,“每一堂练习课,每一次舞台演出,都是在用你的歌声书写你的艺术历史……每时每刻都必须情绪饱满,心潮激昂,精力集中,进入角色;演唱中,对每一个细微末节都不能敷衍马虎;对每门功课,都要认真学透精通,才能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

小彭是学生,又是演员。几年来,她车轮转般地排练、演出、录音、上课,往往累得喘不过气来。可她一想到老师的嘱咐,想到将来的艺术责任,便勇敢坚强地支撑下来。在学院里,她是个最苦最累的学生,然而又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九八二年,中国唱片社为******录制第一盒录音带。每天清晨,金老师骑着自行车从老远的城东北角赶到城西南区,坐阵看着小彭录音。一个咬字一个吐音稍有不准时,他就会挥手示意停下……一而再,再而三,有时弄得小彭都有些不耐烦了。可是她只要一接触到老师那严厉而慈爱的目光,心里就象流进了一股暖流和力量……她就会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我要把最美最美的歌声留下来留给今天的听众,还有明天和后天的听众,我不是属于我自己,我是属于民族的歌手,人类的歌手,历史的歌手。”

严师出高徒。******的第一盒录音带,如同她在舞台和电视上的每一回演出一样,赢得了亿万听众的欣赏和赞美。

誊满海内外

一九八三年五月,香港的一个夜晚。灯火辉煌的闹市街道上,车流人流推拥着一辆小轿车向前行驶。车里坐着******和她的一位女友。小彭是随同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港演出的。今晚,她接受了一位并不熟悉,但颇负声望的香港音乐界人士的邀请,去观赏夜景。

“你说话的声音很美,你是唱西洋歌曲的吧。”驱车的主人问******。

“不,我是唱民歌的。”小彭镇静地回答。

“可惜。要知道,唱民歌没有前途,那太缺乏科学演唱方法,土气而简单粗浅……”主人有些不太留情面。

“……”

小彭愣住了。她是头一次来香港的,在这里还没有影响,没有声望。她还没上台演出,便被浇了一瓢透凉的冷水。

可她的情绪没有波动。她相信自己多年来辛勤培育的艺术之树,会在香港这片生疏的土地上怒放出灿烂的花朵的:“我一定要征服香港!”

小彭演唱第一支歌《我的祖国》--香港人民最热爱的祖国歌曲时,观众轰动了。接着,她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绣荷包》,又激起了狂热的掌声和赞美声。

深夜。从剧场回到饭店时,电话铃响了。疲备不堪的小彭拿起了话筒。

“彭小姐吗?”是邀请她游览香港夜景的那位声乐权威人士的声音,“……我要向你道歉……你的精彩演出,完全改变了我对大陆民歌演唱的偏见……您不仅音质美,而且有娴熟的科学演唱方法,你吸取了中西声乐的演唱技巧……”

“谢谢。您过奖了。”

“你的歌声很美,太甜了!”话筒里的声音越发激动起来,“你得加点咸味,不然真要甜死人啦。就您的音质,您的口形,您完全可以唱花腔……你会成为一位中西声乐全面成熟的演唱家。”

******的柔美歌声,在祖国的香港上空荡漾,而且早已飞向了海外。一九八一年,年仅十八岁的小彭随同中国民间艺术代表团访问西欧。她的歌声飞遍了西班牙、葡萄牙、芬兰、挪威、冰岛的国土。

一九八二年,她又随同中国青年音乐艺术家小组前往东欧访问。她的足迹遍及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苏联,遍及东欧各国的几十个城市。她欢快地伴和着美丽的多瑙河和伏尔加河流水哗哗歌唱,她的歌声带去了祖国民族的骄傲和情谊,激动了多少友人的心。

根,扎在故土;花,为人民怒放

正月初一。飞奔的列车。偌大的一个车箱里,空荡荡的。几乎只有******一个人。在这佳节亲人团聚的时刻,只有特殊的人才还会留在这辛苦的旅途上。

昨夜,她还在一九八三年春节除夕联欢电视演出场里,今天,她匆匆南下,正要回去探望她的父母亲朋,探望生她养她、深深扎着她的根的故土。

是的,她有故乡亲人,可她那光荣的事业,还为她带来了第二、第三故乡和许许多多地方的亲人--崇拜她、热爱她、关怀她的观众,祖国的阳光雨露,使她这棵在小小郓城萌芽的幼苗,茁壮成长,开放出为千万观众喜爱的花朵。她,每日每月,都要收到多少热心观众的来信。她感激他们。但她没有时间一一给大家回信--她只好经常请采访她的记者们代她表示谢意和歉意。

一位年岁已高的杭州观众,几乎每月都给她写来了一封关怀鼓励的信件。她被感动了。她给他回信了。

他说:“我最喜爱听你唱《塞北的雪》这支歌,是它和你的优美歌声,给我的人生添加了色彩……”

是的,小彭也最喜爱这支歌。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用生命融化大地,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

那位胜似亲人的杭州观众的爱人,来北京看望******:“我和我们全家人感激您!……!多年来,我的老伴受到不少冤屈,精神忧郁苦闷,您的每封回信,都给他带去了欢乐,……是您的歌声,是您的友情,给他带来了新生,给他带来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初春的雪,飞奔的列车,把小彭送回了故乡郓城。

县里的领导,亲朋,为她召开了一个茶话会。她热泪盈眶地凝望着每一张亲切的脸。她的话激动得颤抖起来。是你们的心血,是故土的乳汁,哺育了我。我的根,永远扎在故乡的土壤里。

家宴开始了。电视机也打开了。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围着丽丽,欢乐地团聚。他们一边用酒菜,一边评论着银屏里丽丽的演唱。

“丽丽,你唱得好是好,可还有不少毛病。那用声,那动作,那表情,还得……”亲人们个个都象严厉的老师一样,争先恐后地挑剔着。

“瞧,你的眼睛里,什么也没有!”妈妈说。

“瞧,你的脑子里,什么也没有!”爸爸说。

“姐,你的这支歌是怎么录的呀!形象表演都……”妹妹和弟弟指手划脚地责备着。

丽丽苦笑着。丽丽欢笑着。她确实还是一个正在向艺术高峰的台阶上攀登的年轻人。这些年来,在波涛般的赞扬声中,她的头脑是清醒的,她珍惜艺术界前辈、老师和听众的批评,尤其是亲人们直肠直肚的抨击,更使她感到温暖而幸福。因为这些是基于她生长的土壤,是洒在她艺术根上再好再及时不过的营养……

同类推荐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世界名人备忘录

    世界名人备忘录

    本书将从科学经验、文坛泰斗、思想巨擘等多个方面,为读者介绍古今中外的名人生平。
  •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本书是“大唐才子诗传”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照时间的维度记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坎坷曲折的一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但是他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用诗歌倾吐着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命苦难的抗争,最终佳作迭出,成就了千古诗名。
  •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热门推荐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 末世重生之争霸天下

    末世重生之争霸天下

    创世纪20年,何阳带着无尽悔恨不甘死去,不想竟然重新回到了20年前,末日危机还没有降临,自己的亲人爱人兄弟还没有死亡。何阳握紧拳头,迎着最后一缕阳光在心中郑重起誓,这一世再没有那个隐世埋名得过且过的小人物何阳,只有争霸天下,撼天动地的绝世强者。
  • 道士的愤怒

    道士的愤怒

    大道三千,总有一条可以得道。最为道士,看似乱世除妖魔却被天命抛弃。心有慈悲渡众生,可天生犯五却。一辈子坦坦荡荡,却是亲人横死,朋友遇难。如果这是天命,我要逆天。
  • 23世纪的魔法

    23世纪的魔法

    对于一切陌生的,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神奇能量,人类其实早已将它命名。没错,就是魔法。有魔法的世界是令人向往的世界,似乎人么觉得在这个世界里谁都可以从新开始,一切都尽有可能。底层的人可以因魔法而一步登天,顶端的人可能也会因魔法而堕落不堪;绝望的人会从魔法中发现希望,平淡的人也能从魔法中找到野心;在这魔法世界里也许你会发现真正值得自己所珍惜的,但也可能会为了魔法而抛弃一切。那么假设有一天魔法不再只存在于幻想里,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你还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这个魔法世界吗?本书不YY,因为它写的不是主角,而是经历,是情感,是理想,是大义,是欲望,是观念,是魔法。
  • 后妈捡到大魔王

    后妈捡到大魔王

    许香薷穿进自己的武侠言情书里,遇见了幼儿期反派大魔王。毅然决然担任起了重塑大魔王三观的重责。当大魔王终于长成一个五讲四美的社会好青年后,她总觉得大魔王看她的眼神有点怪怪的。大魔王不黑化了,结果男女主也不相爱了。各种原本会炮灰的人物齐齐蹦跶,把世界捣成一团乱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孚逸:帝王的男宠

    孚逸:帝王的男宠

    【短篇耽美免费完结】"孚逸,别离开我。"九五之尊的帝王,就那么抱住男子,紧紧的,死死的,不想放开。孚逸,为了离开我,你居然,对自己下了蛊。孚逸,你可知道,就算不要这万里山河,我也要你。孚逸,君乾爱你。君乾,只要你。他终究是放手了,他不想他的爱,害死他…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人族至强

    人族至强

    这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这是一群接受天罚的人类;这是一个异种称王、人族衰败的时代。试看小小少年,从破败寥落中走来,在血雨腥风中用脊骨承载一片天地,为人族开辟一个万族来朝的大世!---很抱歉---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笑逐颜开

    笑逐颜开

    穿越就穿越了,还得代嫁,代嫁就代嫁,还露馅了。露馅就露馅,还成了庶女。庶女就庶女,还得做小。做小就做小,还得和姐姐共侍一夫。神马都是浮云,爱自己,靠自己,守住阵地,是千古不变的硬道理。貌似这些都得有他做靠山,守住这座靠山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得有些经历。不过就算是背靠大山,也得自力更生排除万难才能生活的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