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6700000037

第37章

这就是一早在镇政府发生的事。后来争将争将,也不知怎的就说实地看看,一看还真像金聚海说的,这块地真是哪都合适。金聚海很得意,说早就请风水先生看好了。孙家权就劝赵国强别为这么点地争啦,种地也打不多少粮食,把这地卖了,村里也能落点钱。赵国强不同意,后来他说全镇搞过小康村规划,并经县里批准,村里的房子、道路、田地、山场都必须按规划执行,不能随意变动。村里存着规划图,回头可以拿去给你们看。不料孙家权非要立即看,结果几个人就奔了村里。路上,柱子小声问赵国强我咋不知道有这个规划,赵国强眨了眨眼,意思是我蒙他们呢。柱子沉不住气,到了村部前他就憋不住了,和孙家权干起来……

“你们快把规划给我找出来。”孙家权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用手指敲着桌子说。

赵国强在办公桌里翻了一通,嘴里磨叨着:“放哪了呢?明明是放在这了,咋就找不着了呢?”

柱子也冷静下来,指着橱子说:“是不是放在那里啦?”

赵国强上前拍拍橱子:“在这里,就在这里……锁着呢,钥匙放哪了呢?”他背对着柱子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你出去找几个人来。

柱子说:“可能掉家里了,我去找。”起身就走。

孙家权嘿嘿一笑站起来:“别走!别跟我耍花活,想溜呀,没门!不是没钥匙吗?砸开!又不是金库,砸开。出了事,我负责。”

赵国强一看有点要蒙不过去了,转身让孙家权坐下,他装着满有那么回事地说:“规划肯定有,是县里来人做的,我记得清清楚楚的……可是,就是有,咱也得商量。姐夫,这么着,快过年了,杂事挺多,咱们这事先放放,过了年再说吧。”

孙家权叹口气:“国强,没想到你还跟我玩这一套,真叫我寒心呀。想当初,县里工作队要整你,是谁支持着你?你当支书头几脚,又是谁给你撑的腰?不是我翻小肠,要是没我在乡里镇里坐着,你们早让人家给整下去了……现在,我不过征你们几亩地,看把你们心疼的,跟割你们的心头肉一样。又不是我个人用,我个人用一块土坷垃,我上八十里外去找,也不求你们!这是镇政府的项目,给你们也将带来效益,你们咋就这么接受不了呢!”

金聚海说:“看,孙书记把心里话都掏给你们了,这几年,虽然我没在镇里,但我听说,孙书记为三将村可出了不少力。镇政府搬新址,好几个村都抢,为啥搁在三将?还不是孙书记一锤定音。你们一下变成直辖村了,将来对村里的发展,一定有很大的好处。”

赵国强听得心中一阵阵发颤,多少话一下子涌上心头。他冲着金聚海摆摆手,意思是你就别跟着敲边鼓啦,然后对孙家权说:“姐夫,你听我说几句。你说的那些事,我都记在心里,这几年,三将能有些变化,都跟你那连着,这些大家心里都有数。我和班子成员在一起议论过,说咋报答镇里呢?想来想去,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扎扎实实地工作,把镇里要求咱达到的目标都提前实现。旁的呢?如果是咱个人之间需要个啥,只管说,兄弟绝不会含糊半句。但说到占地,我可就不敢拍板说大话了。为啥?很简单,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虽说现在村里办这个厂办那个厂的,挣了俩钱,相比之下,地里打的那点粮食不算个啥。可庄稼人,手里有粮,心里才有根。万一哪天这些厂子办不下去了,咱还有地,咱还有共产党给农民带来的革命成果,还能保证一村人生存下去。如果把地都弄没了,那我们还叫什么村干部,你们恐怕也不是名副其实的镇领导……”

孙家权拍一下桌子:“停、停!国强呀,你在这背课文吧,说得怪打动人心的。这些话,你都是从哪学来的?准是电视上。那不行,那是文学作品,你得回到现实中来。你瞅瞅,全国人民都在忙啥,十亿人民在经商!都在奔钱使劲,你不使劲,你就没有工资,没有奖金,就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像你这,就进不来新设备,就扩大不了生产规模,产量就上不去,利润就增加不了!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你也不是生活在仙人洞里,这点道理还能不懂!”

赵国强说:“大形势是啥样,我管不了也干涉不着。可我相信,有中央的政策,早晚大家都得走正道,搞歪的邪的长不了。咱们在这个位子上,也都知道啥事该办啥事不该办,咱都昧着心眼子,办那些让老百姓吃亏的事。”

孙家权的脸气得发白:“你说谁昧着心眼?你说谁办让老百姓吃亏的事?告诉你,今天这事还就这么定啦!说到大天去,你们也得把地给我拿出来。除非你三将村不归我这个镇领导!”

赵国强说:“你要是非占,你直接跟老百姓说去。”

金聚海说:“凭啥让书记跟老百姓说,你们是在镇领导下,就跟你们说!你们就得执行。这叫下级服从上级,这是纪律片哗啦一下,门开了。孙万友和冯三仙两个人进来。见屋里坐着孙家权和金聚海,孙万友摆起了架子,毕竟他是孙家权的本家长辈。孙万友说:“你们来啦。”

孙家权没好气地说:“来啦。”

孙万友问:“干啥来啦?又要钱?”

孙家权说:“研究工作,您别打听。”

孙万友说:“你别唬我。现在搞啥来着……对,政务公开。有啥大事,都得亮出来,让群众知道知道。我可告诉你,咱老孙家就你一个当大官的,你可得当好,别让人指脊梁骨骂爹。要不然,你老子在黄土下也呆不安生。”

金聚海上前说:“您老是不是先退出去,我们这有要紧事和村里商量。”

孙万友不高兴了:“你不是金矿上那个姓金的矿长吗?”

金聚海挺起胸脯:“正是。”

孙万友说:“听说你把金矿给整个稀里哗啦?弄不下去啦?又到我们这来祸害?哈哈,你可加小心,三将这的人不好惹。”

金聚海大怒:“你,你个老头子敢说我……”

孙万友一戳拐棍:“咋着?说你?急了我还敢揍你!”

金聚海骂:“你个老家伙……”

孙家权喊:“你混啦!你敢骂他!他是我叔叔,你惹他干啥!”

金聚海忙笑了笑:“我,我跟老爷子闹着玩呢。”

孙家权冲孙万友说:“您有啥事,快说。”

孙万友嘿嘿笑:“你们都在这儿……挺好,挺好……我呢,革命了一辈子,老了老了,又赶上改革开放这好日子,我心里痛快呀,高兴呀,乐呵呀……”

孙家权说:“中,大家都高兴乐呵,你快往下说吧。”

孙万友说:“我一高兴,就想多活几年,我就想成个家,我就相中一个人,想找个老伴……”

孙家权问:“相中谁啦?”

孙万友指冯三仙:“就是你冯三姑。”

金聚海说:“这不是会跳大神的冯三仙吗?”

孙万友噔地戳了戳拐棍:“那是过去的事,现在人家是婚姻介绍所的所长……”

冯三仙哇地一声哭了:“各位领导,请你们给我做主呀。我清清白白一生,岂能再嫁二夫。他孙万友存心不良,要败坏我的名声,我是誓死不从。”

屋里人都愣了,互相看看,不知道这是咋回事。

赵国强说:“这是好事呀,你别哭,你成天给旁人保媒,咋轮到自己,反倒受不了啦。”

冯三仙说:“给旁人介绍一百次都行,可一沾自己,我就想起我原来那个老头子,他死得好苦呀,临死前想吃块猪头肉,我都没钱给他买,我对不起他呀……”

孙万友说:“那都是过去的事啦。那会儿你就是有钱,也没有人馋猪头肉了。你就甭想啦,你就想咱今后的好日子吧。”

冯三仙说:“你光想你自己的好日子,你咋就不想想咱村里还有人打光棍子呢!就说咱赵支书吧,人好,心眼好,又能于,一家子亲戚,除了领导就是大款。这样的人,咋能让他没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呢?不中!坚决不中!我们孤老头子,寡老婆子,凑到一个炕上,也没多大热闹可折腾。我们得让赵支书先把家成了,让他晚上炕上被子里热乎乎,有个肉蛋搂,那才能浑身上劲,儿马蛋子似的带着咱们建小康,奔大康,最终实现他娘的老康……今天我把我干闺女张小梅也带来了,给你们大家看看,能不能配上赵支书。要是配不上,算我眼力低,要是配上,咱就得让赵国强点头答应,春节就把喜事办了。”

她说完一摆手,张小梅从门外进来。张小梅挺大方的,进来瞅瞅众人说:“我自己主动来,可不是因为嫁不出去了。我干娘说赵支书人特好,我想既然特好,我就得主动上,防止旁人给抢走,是不是呀?”

赵国强哪见过这样的女人。他脸上顿时火辣辣的。他想让冯三仙她们都出去,刚要说话,柱子大嗓门说:“中啊,你说得挺对呀,我们赵支书,那是打着灯笼难找,你要是来晚啦,黄瓜菜可都凉啦。”

冯三仙一拍大腿:“来早不如来巧!来巧不如来得正好!今天就是正好。孙书记,您在这儿,正好给当个中人,他们要是都没啥意见,就定下,咋样?”

孙家权火冒三丈:“我,我有正经事,哪有空保媒拉纤。”

冯三仙说:“哎哟,我的大书记,保媒拉纤结姻缘,这是积德行善的事,能长寿,比你们到处敛钱结扎上环可强多啦,那活计损寿,你们可得加点小心!”

金聚海说:“我说你说话咋带刺呀?你是成心跟镇里过不去怎的,这是村委会,我看你们还是走吧!”

孙万友冲金聚海说:“我侄子都没说啥,你发啥号令!村委会就是村民的家,凭啥不让我在这说,今天我在这说定了。”

金聚海恼了,瞅瞅孙家权:“他们不走,我走!”

孙家权叹口气:“走,咱们走。”

柱子说:“那就不送啦。”

赵国强盯了他一眼:“我送你们。”

孙家权啥也没说。他心里失落落的。这种感觉不是今天才有,但今天显得格外重。在乡镇,退回去十年、二十年,乡镇书记那是跺一脚四下乱颤的主,谁敢在书记面前说三道四,更不敢指桑骂槐旁敲侧击。现在可好,威风尽散,外强中干。原因还是四个字:钱少言轻。三将村是自己的老家,自己想给镇里弄几亩地都弄不出来,可真叫人伤心呀……

赵国强看孙家权脸色不好,边走边劝道:“您别生气,村里人就是这样,不懂个规矩,张嘴就来……”

孙家权说:“没想到呀,办点事这么难。你也跟我耍心眼。”

金聚海说:“国强,在金矿时,我待你跟亲兄弟似的,今天你可不给我面子。”

赵国强说:“旁的事好说,占地是大事,我可不敢做这个主。”

金聚海问:“这块地谁种着呢?”

赵国强支支吾吾:“是……是那个……谁种着呢?有好多家呢……”

孙家权问:“没有集体经营?”

赵国强说:“闹不太清。”

孙家权说:“你也大官僚主义了,村里的这点事,那还不清清楚楚记在心上。亏了你还口口声声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连那块地谁种着都不知道。”

赵国强苦笑:“这二年净忙果茶厂了,对种地的事没留心。接受批评,往后一定注意。”

孙家权说:“你别以为躲过今天这一关就行了。就按你说的办,年前不提了,咱年后再说。”

赵国强点头:“年后再说,年后再说。”

金聚海说:“工程紧,清明就想开业,兴许我先把机器开来平整土地,你有个思想准备。”

赵国强说:“那可不行,得先说好了,要是村民拦你的车,我可管不了。”

孙家权说:“别打咕了,过了年咱抓紧商量就是了。”

他们走在前街上,街上来往的人跟他们打招呼。走到赵德顺那伙老汉晒太阳的地方,赵德顺老汉眯着眼睛说:“咋着,不吃饭就走呀?忙啥的。”

赵国强心里着急,暗道让他们快走才好,躲过这一关是一关,马上他对爹说:“我姐夫镇里有事,不呆了。”

赵德顺老汉说:“有啥事,该吃饭也得吃饭呀。家吃了饭再走吧,看,还有生人。”

金聚海笑着说:“人家村干部忙,不留我们吃饭,我们就得走呀。”

赵德顺问国强:“真的?这叫啥事!他们不留我留!”

孙万成说:“还是我留吧。家权呀,我有话想跟你说呀……”

孙家权问:“二叔,您有啥事?”

孙万成说:“在这说?要不,到家说去吧。”

孙家权说:“我还有事,不去啦。”

孙万成说:“那就在这说,我这老脸,也不怕寒碜。我想说呀,这些年我和你二婶净闹病啦,多亏村里管,要不我也早就进坟茔地了。国强好呀,隔三差五来看我,比我那亲侄二柱子强百倍。得,咱不提他,他住沟里,离得远。我想告诉你呀,你二婶没的时候,我给帮忙的人做的豆腐,把我那几年攒的豆子都使啦。这二年,又打了些。我是给我自己预备的。我原想来年再多种点,可我怕我这身板挺不过去。我就托付给你,万一我有那么一天,你给我张罗张罗,别的咱招待不起,豆腐起码得让人吃个饱。要是豆子没那些,你想法子给凑上,我和你二婶在黄土下面就感谢不尽啦……”

谁也没想到孙万成说出这些话。说得孙家权鼻子发酸,赵国强也浑身凉嗖嗖的。金聚海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块钱:“老爷子别说啦,您好好活着,万一有那天,您放心,这钱足够做一顿豆腐的啦!”

赵国强说:“您这话都说哪去了,村里不是保证把您老的事全包下来嘛?”

孙万成说:“我是怕给你们添麻烦哟,你们当干部的,不容易。”

孙家权替孙万成接过钱,递过去说:“金镇长给你的,你先收下,心里踏踏实实的。您才多大岁数?好好活着,人家活到一百多了,还不想死呢!”

赵德顺说:“就是,你甭想图省心,来年春天,我还得跟你一起在大块地比试比试呢!看是你的豆子打得好,还是我的棒子打得多。”

孙家权耳朵贼灵,立刻问:“爹,大块地是您老包着呢?”

赵德顺不知内情说:“包了好多年了,你还不知道?这阵子我身体好,明年春天,我得种出点花花样给你们看。”

金聚海瞥了一眼赵国强。赵国强一扭头,又和孙家权的目光碰到一起。孙家权嘴动了动,停了一下对赵德顺说:“过年我和玉秀过来给您老拜年。”

说罢,他和金聚海就往村外走。赵国强也不敢往前送了,说你们慢走。人家二位连句话都没说,头也没回,把赵国强扔在那里。

赵德顺还说:“你也不说去选送。”

赵国强见他俩走远了,没好气地对爹说:“送个屁!他们走就走,您哪那么多理儿,又是吃饭又是啥的……”

赵德顺火了:“妈的!我和我姑爷说点客气话,跟你有啥关系,你发啥横!”

赵国强说:“您给我添麻烦,让我做蜡!”

赵德顺站起来,举起拐棍就要抢,赵国强扭头就跑,一边跑一边说:“老啦老啦晒你的得啦,还啥都掺和。”

赵德顺说:“放你个驴屁!你想把我们晒成肉干子!没良心的玩艺。”

路旁的人笑道:“拉倒呗,老爷子。国强要是没良心,天下就没有有良心的人啦。”

赵德顺说:“都****你们给惯的。”

又有人说:“老爷子,给你道喜啦!”

赵德顺说:“快气死我啦,还道喜!”

村民说:“人家给国强说媳妇啦,就是冯三仙的干闺女,穿红衣服的,你相中没有?”

赵德顺愣了一下,把拐棍往地上一摔:“那样的,能过日子吗?不中!你们把她给我撵走!”

同类推荐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是歌德据自身经历写出的书信体小说,描绘了维特的爱情悲剧,抒发出一代青年的苦闷。小说面世后,即风行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拿破仑戎马倥偬之际,身边亦带着这本小书。两百余年来,维特的命运感动了一代代青年。
  • 出门

    出门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平原上的摩西

    平原上的摩西

    本书是双雪涛首部中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10篇作品,小说风格不一,题材有校园成长类,奇人故事类,侦探悬疑类,作者的笔调朴素、冷峻,又有文字表面按捺不住的恣意,叙事从容冷静的背后蕴含着人物内心的不平静、简单事情的不平凡。在近乎平静的风暴中,每个人都被命运所驱逐。尤以《平原上的摩西》一篇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小说讲述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艳粉街的少年成为刑警负责侦查12年前的旧案,嫌犯渐渐指向儿时邻居家的父女,刑警深陷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本人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参与者……双雪涛的作品大开大阖、兜兜转转,而又回归平淡,这既是对世界的理解,也是内心的宽恕。
  • 燕子红

    燕子红

    《燕子红》以劳动和善良作为本作品的核心意义,描写了改革开放初期,大别山地区青年农民抱着对城市的向往以及为实现致富愿望进城打工的经历。小说以陈东风、方豹子为主要描写对象,展现了青年农民在面对扑面而来的城市诱惑,以及利益引诱时所呈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对陈老小、陈万勤、高天白等老一辈劳动者形象的塑造,歌颂了劳动在生命中的神圣意义。
  • 死亡游戏

    死亡游戏

    本书创下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图书销售记录,成为一战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硕果仅存的经济奇迹之一,并因此开启了美国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因之改编的电影是同时代最具票房价值的好莱坞电影,布鲁克斯、鲍威尔等影坛巨星无不因出演片中主角而名扬天下。本书中菲洛·万斯以“非官方”身份参与调查了最令人发指、最离奇、最怪异、最惊悚的格林豪宅命案。
热门推荐
  • 外星太子妃

    外星太子妃

    什么?外星大帅被袭坠入异世!这是一只面瘫吃货女外星人在修仙空间混的风生水起,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请看她如何把异世搞得鸡飞狗跳!
  • 都市之最强猎梦高手

    都市之最强猎梦高手

    这个世界,什么都是明码标价包括每个人的青春,工作,前途如果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那我们总有权力在梦境中实现渴望……
  • 白灵玉

    白灵玉

    白灵玉重出江湖,势必又要引发一场血腥无情的争杀!你准备好了吗?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风水迷局

    风水迷局

    外来旅游的女大学生被村里流氓侮辱并杀害,自此村里怪事不断,频频死人,到底是冤魂索命,还是有人搞鬼?你可知,风水格局,焉能杀人于无形?煞龙冲天,尸骨成山,白虎探头,砂飞水走......这是你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世界,一切,尽在风水迷局。
  • 雪月花时最忆君:那些静寂如斯的红颜

    雪月花时最忆君:那些静寂如斯的红颜

    翻开那些史书或者野史传奇,有多少个孤单背影,静寂如斯,饶是她们红唇皓齿,容颜明丽,纤腰楚楚,到头来依旧只是空对着菱花镜梳妆,与青山绿水共为邻,着一袭落寞。任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母,还是枇杷院落中备受追捧的一代名妓,抑或大明宫中一位白头宫女,甚至是心比天高的一世才女,她们的寂寞,将对何人诉说?本书客观还原那些历史帘幕后的寂寞红颜,读者对象为中青年女性;古典文学爱好者。
  • 集合力量

    集合力量

    象徵著至高無上的阿斯穋塔皇大殿,"皇"安靜地坐在歷代帝皇才有資格坐的帝都宏椅,柔順的銀髮垂至肩旁,修長而蒼白的手指側托著他白晢的下巴,圓弧的彩色玻璃閃過天空發出的混亂閃電,殿外節節敗退的聲音絲毫不影響著他,血紅眼色的眼裹只有著平靜的等待,突然,華麗的大門被打開,露出一道瘦削的身影,皇伸手輕聲地呼喚:回歸於現實吧幻想
  •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位教育家曾说:“性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成功与幸福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任何父母只要用心就能找到一些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自信、阳光、活泼、乐观、坚强……
  • 上古世纪之诺伊之死

    上古世纪之诺伊之死

    一个死去的女神对曾经覆灭的回顾,蕴含诸神之死背后的的惊天秘密,本书是上古世纪之魔剑放荡录游戏竞技小说前传,讲述一个成神的平凡故事。
  •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新编中华文化知识全知道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 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然而,社会日新月异,现代人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中已经离传统文化甚远了。许多人都有过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 乏而尴尬的经历,多少人想狂补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品位,然而,面对 那些汗牛充栋、枯燥乏味的古代典籍时,却又不知如何下手。 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收入一本书中,可以使读者兴致勃勃且 最大限度地获取历经时空变换却仍可鉴古知今的中国古代文化,尽可能地提 高读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此乃本书的编辑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