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5000000012

第12章 取舍有度,懂得方圆进退之道(3)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 (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识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假如李渊当初听了隋炀帝的话,不是自毁声誉,低调做人,而是怒火中烧马上与之理论或采取兵变,很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时机不成熟而失败。

这种低调做人之术在汉以后的所有做人术中发展得最为充分,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大事之前都有韬晦的历史,无不以弱者的姿态做出强者的举动。

在职场生态圈中,大智若愚也是一种力量或者一种优势。那些公认的聪明人,在职场中的命运往往不会很好,凡事都精明,遇事不吃亏,到头来却处处受人压制,成为人们打击嫉妒的中心。反倒是一些看起来笨笨的人,平时经常被人欺负,谁骗他都相信,可到了关键时候,这些人却永远是屹立不倒的,甚至于占尽优势。

“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渊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别人屋檐下,要舍得低头

学会低头,是混在职场中的人的必修课。学会低头,可以减少很多职场前进过程中的阻力。

曾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能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要把天顶个洞吗?”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不懂得低头,虽然他们怀着满腔热血,揣着远大抱负,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然而,纷纭复杂的现实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面对坎坷、荆棘和生活道路上横生的障碍,他们被碰得头破血流,成为不得不在风车前败下阵亲的“堂吉诃德”。因此,我们要汲取教训,学会审视、思索,采用迂回和绥的方法去战胜和超越。要知道,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正如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学会低头,才能学会了审时度势,把握全局。

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一个人来接他的班。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觉新。方丈对他们说:“你们俩都要凭自己的真实力量,如果谁能够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于是,他的两个徒弟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自告奋勇地决定第一个爬,于是他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更加小心,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没有一点打算放弃的意念……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为把所有的力气都耗完了,但又无法停下来去休息,最后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方丈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来,他才得以死里逃生。

轮到觉新了,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是不尽人意。觉新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无意间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走下了石头。然后他把衣衫整了整,把身上的泥土也拍了拍,然后一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对他的行为感到很吃惊,都在猜想着难道觉新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而在这时,方丈默然无语地看着觉新的去向,很有深意地点了点头。

觉新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又穿过一片绿色的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到达了崖顶。当觉新重新站到方丈面前时,众人还以为方丈会痛骂他贪生怕死,不敢挑战困难,更有可能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方丈却微笑着宣布将觉新定为新一任住持。

众僧皆很吃惊的样子。觉新向同修们解释:寺后的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一条上山之路便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蜕变,该低头的时候一定要低头!

方丈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可见,低头,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是审时度势后的一种明智选择。低头,就是为了你迈向前时更能昂首挺胸。所以,要攀得更高,走的更远,就先要学会低头。当你昂首阔步走向前时,不要忘记低下头,看看你脚下的石头,很可能它会把你绊倒。在职场中也一样,要想平安前行,就得学会低头,有同事要刻意刁难你,你不仅不能怪他,还应该向他请教,化解偏见,成为好友。有同事背后搬弄你是非,不该过于较真,而是以友好的态度表示原谅。

学会低头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一种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低处和摩擦降到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力,好走更长远的路;是为了把不利环境转化成有利环境。这是水的一种怀柔、一种权变,更是人们行走社会的生存智慧。

放下身段,让路变宽

中国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一句话:“现代社会,昂首阔步、趾高气扬的人比比皆是,然而有资格骄傲却不骄傲的人才真正高贵。”事实的确如此。只有懂得放下身段的人,才是真正富有身价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你想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低自己的身价,也就是放低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工作经验、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中。在有些时候,如果你直接把自己定位得很高,会让对方很难接受。这时,你不妨先将自己降低几个层次,从一些小事、基本的事情做起,让对方在这些过程中逐渐认清你的才华,从而自觉地把你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计算机博士,辛苦了好几年,总算毕业了。可是,虽说是拿到了响当当的博士文凭,却一时难以找到工作。

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各大公司拒绝,生计没有着落,这个滋味可是不好过。他苦思冥想,想找个办法,谋个职位,这样免得路过不论是中国餐馆,还是美国餐馆时,都要加快步伐。哎!有了,他总算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个最低身份去求职。

这个法子还真灵,一家公司老板录用他做程序输入员。这活可真是太简单了,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不过,他还是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地干着。

不多久,老板发现这个新来的程序输入员非同一般,他竟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时,这位小伙子掏出了学士证书。老板二话没说,立刻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相对口的专业。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还能为公司提出许多独到而有价值的见解,这可不是一般大学生的水平呀!这时,这位小伙子又亮出了硕士学位证书,老板看了之后又提升了他。

他在新的岗位上干得很出色,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非同小可。于是,老板把他找到办公室,对他进行质询,这时,这位聪明人才拿出他的博士证。

老板这时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的认识,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这位博士求职的成功,在于他能够放低自己的身价,以低姿态去求职,进而赢得工作岗位。

在职业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长,就必须以归零思维来面对这个世界。不要以清高来标榜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特别优秀,而是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环境、接受挑战。放下“身段”才能提高身价,暂时的俯低终会促成未来的高就。

老子曾经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句话的大意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一味抬高自己的身价,只能让路越走越窄,直到最后无路可走。而如果在某一时段适当地放低自己的身价,却能够让路越走越宽。

一家公司招聘业务人员,招聘广告一发,应聘者接踵而来。招聘主管发现,其中一位应聘者资历显赫,非常适合,但对于公司来说,有小庙容不了大佛的顾虑,因此招聘主管对他不抱太大的希望。面谈时,招聘主管也很诚恳地告诉他,依据公司规定,无法给予太高的薪水。没想到他竟然愿意接受不到他原来薪水一半的条件,这让招聘主管有点意外。正式上班后,他也没有出身大企业的骄傲,准时上班,报表填写得清清楚楚,勤跑客户。不久,他的业绩远远超乎大家原本的预期,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司破格让他晋升,而且大幅度加薪。

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他在前一家公司已当上了主管,工作相当顺利,薪水也十分满意,原以为可以衣食无忧,没想到公司投资失败,老板不知去向,让他们哭诉无门。在此期间,他也曾经因为薪水无法与自己所要求的相符而怨天尤人,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挫折和沉淀之后,他选择了重新出发,重新体会到价值与价格的差异。

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有敢于放低自己的身价,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才能为自己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为谋求更大的发展际遇增添筹码。同时,你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情,走你认为该走的路。唯有放下身价,才会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而提升个人价值。

在职场竞争上,能够放下身段比放不下身段的人具有更多的优势:能放下身段的人,他们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刻板的观念,并且能吸收各种资讯,从而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资讯库,这些都将是他的本钱;能放下身段的人,能比别人早一步抓到好机会,也能比别人抓住更多的机会,因为他没有身段的顾虑。唯有如此才会在放低自己身价的同时,提升个人的价值。

同类推荐
  • 突破平庸:做人的10个发力点

    突破平庸:做人的10个发力点

    本书内容包括:心眼多一点、做事勤一点、嘴巴甜一点、说话藏一点、胆子大一点、筹码押一点、头脑活一点、意见听一点、观念新一点、交友慎一点。
  • 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

    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

    本书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用微妙的语言、意味深长的哲理、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向广大读者详细地阐述一个企业创业、发展、辉煌的过程。成功之路千万条,读透此书,您会在创业之旅上少走弯路,多走捷径。
  • 恐怖历险故事

    恐怖历险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读本,选取世界上成功探险英雄的历险故事,鼓励青少年勇于探险。
  • 幸福就是美丽地活着

    幸福就是美丽地活着

    一句“你幸福吗?”竟让现代人凝噎语塞。我们常常感叹,现代生活中幸福感降低了。其实我们不知道,幸福一直就在我们的身旁,只是我们总是因为物欲和妄想而把幸福挡在了心门之外。《幸福就是美丽地活着》通过“认识自己”、“剖析自己”、“欣赏自己”、“自我觉醒”、“自我鼓励”等六十个角度,向读者介绍如何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如何打开心门,静静等待幸福的到来。仁空法师通过《幸福就是美丽地活着》启发大众:幸福不是空谈出来的,是体会出来的;幸福既是眼下的问题,也是未来的目标。读者也会在仁空法师的引导下,放下种种虚妄、剥去层层烦恼,寻到暗藏在心底的幸福种子。
  •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不仅是企业家,还是一个哲学家。向他学习,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和启迪。杨云鹏编著的《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对充满魅力的“稻盛精神”做了很好的囊括,采撷稻盛先生50余年间培养员工的核心思想,内容涵盖了工作真正的意义、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塑造高尚的人格等方面。“自燃型人”、“精神胜利法”、“敬天爱人”,这些原汁原味的“稻盛精神”是他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被诸多实践所证明了的杰出“工作哲学”,为身在职场的读者点燃指路明灯,同时对企业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宰执洪荒

    宰执洪荒

    若为凡,当为人中之雄!若为仙,当宰执众仙生死!·········星河历六九九五年,一名少年扛着九齿钉耙,投身到了璀璨的修行界·····
  • 万界魂尊

    万界魂尊

    浩瀚虚空,蕴含万界,万界皆有灵,种族万千,诸魂争霸,震天动地。万虫之母,眸光开合间,日月倒转,山河失色,川海激荡。九域骨龙,一吐纳,天地同寂,万物噤声,众灵颤抖。冰姹玄女,一跺脚,众神匍匐,瑟瑟发抖,诚惶诚恐。幽泽冥王,抬手间成千上万的虚尊灰飞烟灭。涅槃天尊,一根发丝发丝压塌万古青山,镇杀数亿人皇。魂尊,挥一挥衣袖,踏空而去,留下漫天缤纷,五光十色,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一名少年从遗忘之界而来,他踏无尽星域,魂游万界。故事从这里开始.....
  • 琅琊引

    琅琊引

    小时候,大叔公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一个美丽的如仙境的地方叫琅琊,那里住着一位西王母,只要找到西王母,就能实现人们的任何愿望。
  • 金光武者

    金光武者

    天道高手收养的孤儿,无意间得到绝世金光诀。习武和做人一样,需要悟……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生才不会迷茫,痛苦的心才有了安放……
  • 宿舍的灵异鬼

    宿舍的灵异鬼

    传说有一间宿舍里一位学姐自杀,住进那件宿舍的人都死了,每更新完一章还会赠上鬼故事哟!
  • 开府万国

    开府万国

    梦回大唐,奏响阵阵悲歌,泱泱五千年的古途,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面对几千年的历史的机遇,引导国人思想上的转变,一个现代的男子重生在唐初,面对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不知道,路在何方!
  • 道武绝尘

    道武绝尘

    造化武者姜莫凡,试图破解绝尘书中的荒古遗密,却被绝尘书吞噬了肉身和全部修为,还把他的残魂带到一个垂死的废物少年身上。重生后的姜莫凡,凭借前世经验成功打开五十六道穴窍,却受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的规则限制,无法直接从天地间吸收灵气,为了修炼只好从此走上狂热的掠夺资源之路……“那个九阴魔体的美女,就是你了,哥的双修功法空古绝今,保证让你瞬间突破。”……官方书友群480319050,欢迎大家!
  • 君莫负

    君莫负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面,我们恐怕连自己用了多少真感情也不知道。
  • 科学神话起源

    科学神话起源

    当科学进步到能实现神话里面神能做的东西的时候,人类就是神
  • 九州新纪元

    九州新纪元

    九州大地为异魔所侵,盟主携众避祸海外,不幸遭遇神秘灾变,亿万生灵葬身大海。剩余盟众寻得海外新陆建立新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