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0800000055

第55章 写实性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

对目前文学创作稍做浏览,人们就很容易发现,一股奔涌的写实性文学激流正漫向文学的各个领域。报告文学的勃兴不衰、纪实文学的扩展、传记文学的新进以及写实性电影电视乃至小说创作中的“新写实主义”的萌生等等现象,都无不与写实的内核相关联并进而推动着写实性文学潮流的发展。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萌生与发展都不仅有单纯的文学原因,而且还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文学自然有其自身的独立性,然而,文学的发展与更新在根本上终究还是要依赖于社会人生这样一个母体。一方面,文学在不断地寻找着反映表现社会人生的方式方法;另外一方面,社会人生的现实也在不断选择着适宜于自己的文学。这是一种相互依附、相互选择的关系与过程。在某一个历史阶段中,某一种文学得到了大步的迈进,那一定是这种文学适应了这个历史阶段的需要。汉赋之兴起、唐诗之繁盛,不都与那个浩荡的时代和雄强的岁月有关吗?时代生活对于文学的选择是一种严格而又无声的挑剔,它对于那些远离社会生活自身的文学会给以冷漠,对于那些乐于接触并热衷于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给予微笑,而给予那些在很大程度上认识、揭示并表现着现实社会生活本质的文学则是热情的欢迎和给予情有独钟的厚爱。在我们的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写实性的文学正是得到了时代生活欢迎与厚爱的文学。

写实性文学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境遇,原因之一是在这股文学潮流兴起之前有过太多虚伪造作的矫情之作,甚至还出现过一些瞒和骗的假文学。在这些文学风行之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社会人物的真实细腻心理及感情变化全被掩盖起来乃至被严重歪曲,或者是以某些纯然出于理想的蓝图和人为的冲突替代了严峻的生活现实。这些文学把人们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它们在试图超越生活的同时,也就无情地脱离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随着这种虚假文学的升腾,写实文学只能在冷峻的社会环境中蛰伏。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犹如春天的惊雷,声动大地,万物复苏,生命萌动,压抑多时的说真话、做真文、直面严峻的社会人生的文学创作时代终于到来了。

回想当初,“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相继提出与发展,其内在本质无一不与作者说真话、抒真情、求真理这个核心有关。可以说,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就是以求真而始又在求真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目前奔涌的写实性文学之潮可以说是此前文学的某种延续,也是文学的某种归宿。在“反思文学”之后,虽然小说创作中还有“改革文学”出现,但前者已露出颓势的痕迹。那些渴望在形式花样上翻新的努力,那些试图深入到人的自我深层寻找波澜的做法,似乎都未能唤起社会与读者的巨大热情与呼应。然而,伴随新的历史时期而崛起的报告文学这时却愈加显得一枝独秀,傲然挺立。具体地说,到了1985年以后,报告文学就一直占据着文学舞台的中心,以主角的形象活跃并影响着文学与社会的各面。在别的文学或艺术形式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之后,写实性文学依然把自己紧密地与现实社会人生连结在一起,与其同呼吸、共患难,勇敢而又顽强地表现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责任,表现了文学本应有的追求真实、寻求真理的品格。至今,人们依然不会忘记那些被贯之以“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作家作品的巨大震动和影响。这些作品让读者接触了生活的真面,又引导读者深入到社会现实的肌理之中,给人许多足可以据之以再研究的信息,又给人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改变并影响着人们惯常的思维,影响并促进着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更新。社会生活的诱惑和写实性文学作家们对这种诱惑的呼应造就了我们文学创作的一次奇观:写实性文学的迅速崛起和它持续不断的发展。写实性文学长时期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写实性文学舞台上热闹纷繁并日见升腾的时候,那些自感门庭冷落的文学创作者开始自省,开始了新的观察和思考。为什么写实性文学坚挺不衰?为什么写实性文学如此地深入社会、深入读者并引发出那么强烈的震动?此前,有不少的文学研究者和非写实性文学作家都几乎不谋而合地把写实性文学的崛起看成一种怪异的现象,以为它不过是一个特殊环境中的短暂现象,与文学并不一定有多少内在联系,故而就有人对那些活跃的作家和走红的作品持之以不屑的微笑或者干脆嘲讽。在这些人的头脑观念中,小说是文学的正宗,诗歌、散文是文学的家庭成员,而起步不久的写实文学算什么?不过是“边缘文学”“亚文学”。然而,让这些人料想不到的是,写实文学以显赫的实绩显示了自己的不可漠视,显示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显示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品格。历史上,由先秦至明清的文学理论家们似乎并没有把哪种文学形式确定为正宗。可也许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吧,也许是由于四部古典小说的高趄技艺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吧,久而久之,不少人的心目中形成了小说是文学正宗的观念。今天,写实性文学发展存在的现实正有力地冲击着这种既成的观念。文学的各种形式相互并存,其实并不存在谁为正宗、谁为偏枝之类区分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回溯文学发展史,过去曾经有过诗歌、散文和小说鼎盛的时代,如今写实性文学崛起并蔚然壮观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了。

判断一种文学样式的勃兴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点在于,看它在多大的程度上与代、与社会、与人生坤现实结合在一起,看它所具备的个性特长是否能够承担包容得起社会人生现实对它的期待和重托而又可以表现出这个时代的精神品格。写实性文学以它的现实性、真实性和形象艺术性诸特点,正好适应了今天这个高科技、快节奏、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它能够较之其它文学艺术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快、更丰富的真实生活动态和信息,它又能比新闻报道更具艺术感染力,还能在这一切的实施过程中为读者提供作家对社会人生现象的自我辨识和思考,给人以理性的启迪等,再加上它与读者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和自身的灵便特性,就使它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中行动快捷、游刃有余。可以说,写实性文学创作能有今天这样的机缘与表现,是文学对时代呼唤的一种回应,是生活与文学双向选择的结果。当生活变得让人们不能不时刻关注并参与现实,以达到准确地认识并把握自己生活环境的时候,表现真实的信息和对这些信息作辨析的作品就会显得比那些平庸的虚构作品更直接和有益。所以,读者在一定程度上琉远虚构性的文学作品,而把热情倾注于写实性的文学作品,实在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渴望得到满足后的表现。真实是真理的外延,真实性所具备的魅力时常较之其它艺术要素更富诱惑力、感染力和冲击性。当写实性的文学在真实的旗帜下集结运作而为社会、读者广泛而强烈地欢呼拥戴时,引起更多作家包括从事虚构性文学创作的作家的沉思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写实性文学缩短了社会与读者的距离,使三者构成某种整体,产生某种共振和共鸣。在文学涉及了某种问题并对这种问题表示了一种新的见解时,读者就会耳目一新,社会就会受到震动。这种三位一体、互相影响的关系结合的纽带正是真实性。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由于写实性文学对于现实社会人生全面而多角度的介入,在某些时候也造成了作品流于生活表层、浮动于大量尽管真实却不一定接近本质的生活现象,理性的精神、犀利强悍的品格及浓重的感情色彩也会相应削弱,影响了其在艺术方面的努力和追求。我们一再地申明,不应当用人们已熟悉了的文学性规范要求写实性文学。因为,可以虚构和必须真实二者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向不能虚构的写实性文学作品要求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丰富性、形象的典型性、细节的生动性,这是一种超越它自身特点的苛求。但是,既然归属于文学家族,写实性的文学又理应在着重接触和报告社会人生现实的时候,毫不放松对文学形象生动性的努力,寻找一种使自己从真实走向艺术的途径,从而创造和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化的文学体系。当写实性的文学作品已不仅仅是因为其内容的真实性、现实性与社会和读者密切关系,而且同时还通过其鲜明的艺术特性吸引感染着读者,给读者许多美的享受时,它就会走到一个新的、高层的精神文化境界中了。

文学自理想走向现实,从虚构移向写真,这是文学的一次醒悟,是文学切实自觉地参与生活变革的一种实际努力。若是我们反思一下过去文学那种驯服的、被动的乃至丧失了自己独立性的状态,就会感到这种参与是何等珍贵及重要了。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生,敢于向传统的习俗观念及行为方式提出挑战,这是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品格的表现。“八千里路云和月”,能走到这一步,是我们的作家和文学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越过许多艰难崎岖才达到的。如果人们不敢面对现实,文学在现实面前蒙上自己的眼睛,那么社会与文学的悲哀也就同时到来了。克罗齐说过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由此也许可以引发出一种认识:真正的文学也许只能是那些深入而准确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文学。各个时代文学都会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每个时代的文学无论如何是别的时代文学所不能替代的。写实性的文学在我们中国的现时正书写着当代社会和人生。

据说,文学中的写实之风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在国外读者中的影响也十分强烈。随手翻了手边的一本《世界文学》,上边就刊登着一则消息,说1991年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杂志评出10本最畅销书,其中有四本属于写实或报告文学的书。英国人科,珊安所写的《最长的一天》真实准确而又十分具体细致地报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情形。作者大量占有材料,叙事写人有条不紊翔实生动。该书1956年出版之后,至今印行1000万册,在各国引起轰动。后又改编成电影,更是名噪一时。我们的写实性文学与这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有多少联系,这是个有待研究的题目。但是可以这样说:写实性文学在我国兴起既是历史给文学的机会,也是我们的文学与世界文学潮流接通的一种表现。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写实性文学挟着风雨雷电驰骋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坛,这是令人快慰的事。然而,大江东去,沙泥俱下。那些浅层次的猎奇补轶,那些借写实以达急功近利之目的的行为,那些缺乏严肃态度、不敢接触生活的矛盾冲突而流于表层生活的浮光掠影的现象,都在一定限度上削弱了写实性文学的品格和作用。这又令人不无忧虑。

(1994年8月)

同类推荐
  • 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我的梦

    梦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行奋进的灯塔。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 我的文学地图

    我的文学地图

    黑马,作家、翻译家、D.H.劳伦斯研究学者。他亲身走遍几乎所有与劳伦斯相关的地方,寻找这些地方与作品的关系。他更以这种方式游走于世界各地,感受这个世界的真质,用心灵的脚步丈量出一幅属于他的文学地图。
  •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两宋为词史极峰,诸体大备,风姿多彩,流派竞辉。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
热门推荐
  • 问道而行

    问道而行

    天道遥遥,千难万阻。儿女情长,弃之何故?佛曰:芸芸众生,五蕴皆苦,殊不知---踏上仙途,亦是不归路......
  • 腹黑女帝:江山任我行

    腹黑女帝:江山任我行

    写事天才凤归穿越到大月朝,同名同姓的纨绔六王爷身上。面对前身留下的烂滩子,凤归无奈抚额。母皇厌,父妃无奈,姐妹嘲笑。凤归做生意,变才女,一步步挽回名声。边疆动荡不平,凤归自请上战场。开疆土,征天下,统一全国。看一代纨绔女王爷,到君临天下的华丽逆转。ps:本文没有宅斗宫斗,只有热血征战天下。
  • 张开成功双翼(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张开成功双翼(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本书主要阐述如何以下成功技巧:做人为本,以德立身处世;既方且园,外柔内刚游刃有余;自我砥砺,开发心中的宝藏;好学不倦,知识让人更有力量;张扬个性、塑造良好形象;培养气质,展示迷人的风度;竞争胜出,打拼职场事业有成;广结善缘,赢得广阔的人脉资源;口才致胜:口吐莲花妙语成金。
  • 梦剑烟云录

    梦剑烟云录

    一段尘世与幻世的恩怨情仇,亦是一段艰难的寻梦之旅。
  • 网游之真实幻界

    网游之真实幻界

    大地起苍茫,雄狮过大江;都市少年郎,豪情战疆场;凡世多流氓,卑鄙已为常;暗刀笑里藏,兄弟中暗伤;柔情俏姑娘,为情断肝肠;真情多悲壮,自古远流长;振臂与天抗,声援汇八方;天怒众神降,我自横刀向;咆哮碎天苍,轮回我为纲;众生皆仰望,后世我称皇;俱事成过往,携美以翱翔。讲述一位传奇战士的辉煌!
  • 破坏无限

    破坏无限

    破坏无限,无限破坏
  • 顺势者昌

    顺势者昌

    本书共分为顺势而为,主宰人生;顺势而谋,寻机而动;顺势造势,事半功培;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顺势东风,万事成功五大部分。为读者解秘成功的圣经,帮助读者打造成功的坦途。
  • 通信展望(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通信展望(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超级系统之岁月杀帝

    超级系统之岁月杀帝

    看着面前这个宛若杀手般阴冷的男子,女孩儿惊呆了。“长得挺帅,怎么这么无赖!”女孩儿暗骂一句,转身跑开了。看着跑开的女孩儿,李易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儿。“一千!我是个杀手!我也是有尊严的!为毛会有这种任务?”“这是系统福利。”李易:“……”
  • 梦幻周天

    梦幻周天

    “仙路荆棘,灾劫不断,红颜白发,亲朋寿尽。”“也许你放弃了很多,却注定成空。”“也许不经意间的一个瞬间,你就倒在了这条路上。”“也许。。。”“百死,而无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