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5700000011

第11章 世纪交响(11)

我最后想说,我们已经看到了近年来小说创作中潜流涌动的气象,但我们还须看到,文学的开拓主要应是精神上的开拓,眼下以朴素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的文学,是否只注意留下一代人忙碌而无可奈何的身影,而疏于表达他们灵魂的呼唤?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一时代性主题,正在向动态的当代生活深入,那么向当代人的精神的纵深挖掘就显得非常重要。摆脱创作徘徊局面的关键,还在于作家们摆脱精神窘迫和生存窘迫,真正发挥社会良知和时代心音的作用。

喧嚣与沉思

一切都在纷纷进入市场,用书籍和期刊包装着的文学作品也不能例外,愿意的,跟着走,不愿意的,推着走。当时间到了90年代的今天,我们愈来愈清醒地感到,文学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变了,文学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也正在变,从根本上说,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读者的力量通过市场的杠杆空的前地增大;作品的热点更加取决于社会生活的热点;作家已很难维持自上而下的灌输者和全知全能的教诲者的地位了。通俗文学有点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高雅文学为寻找自己新的立足点而备感焦灼。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困惑的声音是:高雅文学的出路在哪里?

我要说的是,高雅文学什么时候也不会消亡,出路就在脚下,只有经过不懈的调整和创新,才能证明自身在这个商品化社会和大转型社会中独特的存在价值。事实上,文学环境的急遽变化,传来的不全是坏消息,浅俗、媚俗、低俗的东西,毕竟是骤雨不终朝,飘风不终日,有它吼够的一天,而对精神价值和优美艺术的需求,毕竟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社会、读者对高雅文学的需要正在悄悄回升。中短篇小说主要是通过文学期刊发表的,文学期刊的常规操作方式目前还不会有太大变化,生要的在于它的内容的更新。近一年多来,在这个领域里,我不敢说又有什么新的思潮兴起,但可以肯定的是,变化不小,无论选材趋势、人物类型、审美体验和叙述方式、作者构成,都不断有新的元素加入,许多作品里涌动的情感潮汐,又有不少新鲜的、陌生的东西。我们与其硬归纳什么,徒托空言,不如沉浸进去,细加品味。面对不少精心之作和它们的多元色调,我常常想到这些作品背后执着的探索者、沉思者,想到他们在喧嚣、浮躁、急功近利之风甚炽的氛围中,所保持的那一份冷静和超脱、智慧和灵心,想到他们用艺术之光唤起我们心中的神圣感,便油然而生敬意。该去的去了,该留的留下来了,严肃文学自有源源不断的献身者;数最少了,但素质高了。

说到近年来的小说创作,不少人曾指出新写实潮流的广泛存在。的确,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文坛,“新写实”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那时,两难的境况,无奈的现实,困惑的情绪,比起人物来,更吸引作者们的注意,他们追求生活原生态的还原,思考群体的生存状态,认为创造典型境遇、典型状态比创造典型人物更重要,毛糙的生活片断比精心安排的情节更重要,他们不忙于判断和评价,甚至拒绝评价,拒绝赋予浅层的意义。然而,性格毕竟是最有魅力的,性格的凝聚力最大,如果说1993年的中短篇有何特点的话,回到人物、回到性格创造的审美追求在一些作品中变得突出起来了。当然不是复旧,而是在更加逼近生活真实的层面上提高人在作品中的位置。

毕淑敏的中篇《阿里》很出人意料,又极具震撼力,它是我所看到毕淑敏作品里最优秀的一篇;得过好评的《女人之约》、《原始股》什么的,与《阿里》一比就不算什么了,如果说前者是聪明的观察,后者便是滴着血的生命。我读《阿里》忍不住流下了热泪,我认为女主人公游星的悲剧决不仅属于阿里高原,它属于整整一个悲哀的时代,但又离不开酷寒的阿里高原,离不开铁罐般严密禁锢的年月,离不开军营这特殊的环境。当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一千比一的时候,女兵班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是不难想见的。作者没有夸大“性”的作用,也没有苛求那个荒谬的时代为什么荒谬,她以对人的深刻理解来叙述她的故事。尖刻的、傲气的、敏感的、个人欲求强烈、骨子里带着反叛性的女兵游星,是个高干子弟,虽然她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幸运,又肯按父亲的旨意到高原锻炼,并非娇贵的宠物,但她的锋利的性格和特殊身份却招来周围的冷漠。别的女兵都能收到求爱信,惟独她没有,对于她,男性们早就“同仇敌忾”了。这里,“一旦沾上男女关系就永难翻身”,她竟肆无忌惮地偷吃了禁果。事发后,“那个熟悉的游星仿佛死去了,剩下的只是个外表像她的女人”。由“我”来监护游星,由貌似清白的女人来看守貌似不清白的女人,多么残酷,残酷得像《红字》。如果她不是在一种现在看来怪异的气氛里被开除党籍,如果她为之吃尽了苦头的情人不是那么轻易地掉头而去,如果她不是带着负罪之身将去面见老迈的慈父的话,她也许不会死,因为她是那样的热爱青春和生命。游星的个性刻划得呼之欲出,她所具有的不再是狭窄的政治批判意义,她是一种严酷的美,环境愈是恶劣。这种美就愈是夺目。

毕淑敏写得从容。也许因为她自己就把青春留在了阿里高原,与其说她在写游星,不如说她在塑造大相无形的高原。严峻的高原与压抑不住的生命热流交织成一首悲怆的诗。分信件,种向日葵,洗澡车,乘橡皮艇漂流,写来如临其境,作者的感觉真是好极了!要表达我读后的复杂感受,借用这句话或最恰当:“这不知是不是地球上最矮的向日葵,但我想它肯定是世界上最高的向日葵了!”

焦祖尧的《归去》,也是写性格的力作。作品里的吴福,真是个有意思的人,他当农民时艳羡工人,当上合资煤矿的大铲车司机后,却又怅然若失,内心空荡荡的,终于归来,但蹲墙根晒太阳,敞开拉屎的日子并没有给他多少自由感,他又渴望着归去,再当工人。看来,人生是个无休止的反悔、遗憾的过程,《围城》就讲过这个道理。可是,吴福的烦恼对中国农民来说则是空前的。他与美国人安德逊之对比一土一洋,他妻子改芳与“怎么自在怎么活”的西番莲之对照一传统一现代,这烦恼就扩大了深化了。也许有人注意过一个大铲车司机的烦恼,但很少有人对其烦恼挖得这样深。小说的切入点非常之好,吴福的视角也妙,口吻也像,没有细致的观察揣摩难臻此境。焦祖尧近年来创作不多,但毕竟是有功力的作家,语言干净、利索,无废话。一个人总有他该去的地方,主人公吴福却拿不准他该去哪里,《归去》的魅力,正在对吴福这种边缘心态的准确把握和出色白描。

转型社会不断孕育和蜕变出新的性格,要能发现它、描绘它却并不容易。像中篇《单身贵族》这种作品,就不是谁都写得出来的。它的作者钟道新,堪称文坛一怪杰,他对商界、官场、科技、股票、期货、房地产、金融、现代管理术,谙熟得惊人,不知他的这份素质,是何时修炼成的。读他的小说,兼有逛大商厦和科技馆的收获,超前意识纷至沓来。同写大都市,他与王朔不同,王朔写底层恣肆的顽主们,用杂拌儿的语言发泄反价值的破坏欲,钟道新写的是新老“贵族”,经济场和权力场中的骄子和浪子。何为“单身贵族”?主人公许前飞身为经理,一有钱,二有车,三英俊,最重要的是第四,有个不在身边的妻子,故有此雅称。许前飞为了做好生意,打通关节,真是酒食征逐,驰驱不已;他还得稳住后院,取悦情人,难免心神俱疲,愁多欢少。看来他真得记住这样的话:“在商场上不要相信任何人”。许前飞的生活方式目前还属于少数人的,但以后会更多。这篇小说富于张力、承载的信息量大,关莉的线索,赖明的线索,都向社会扩展而去。

有的性格,是旧的政治文化和体制捏塑而成,他有昔日的辉煌,又深陷在今日的困境不能自拔,一旦用新的眼光加以深刻烛照,这种性格也就变成一种新的文学发现了。奚青的《天有病,人知否》包含的人生况味,颇耐咀嚼。秘书处长吴子耕,是擅写党八股式文章、报告的老手,他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他的窥伺欲和升官梦,都和一种政治文化形式密切联系着,他并不知道他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尽管他强自挣扎,但日甚一日的精神委顿证明着他的沉疴没有多少治愈的希望。从“单身贵族”许前飞,我们可感到生活的剧变,从吴子耕身上,这感觉就更如强烈。写人方面,孙少山的《老杆》也很可观。

先锋派小说在近年来的发展是值得注意的。我阅读有限,但也时有思索,我认为一部分先锋派作家正在逐渐摆脱文字游戏,叙述游戏和较纯粹的人性游戏,尝试着走上与现实主义整合的路径,也即增加社会历史内涵。从余华的《活着》的发表,似可看出先锋派艺术蜕变的端倪。这些年来,先锋派在语言革命、叙述革命上确也独领风骚,往往使评论者多从技术层面落笔。然而,中国读者的阅读期待中潜藏着不容忽视的社会性要求,这是一股无形的吸力,先锋派也难禁其吸摄力。事实上,先锋派虽欲淡化社会性,它整体上表现的以青年为主体的情绪和心理,本身就脱不开世纪末的社会性。最近以来,他们更强化了对终极价值和人文精神的追求。无论“纯形式”、人性、侠风、历史游戏之作,都在加浓社会性含量,有人对此戏称为“浪子回头”。1993年我读过格非的《雨季的感觉》、刘恪的《孤独的鸽子》,林白的《玫瑰过道》、兆衬的《张生的婚姻》等等。这里对后者略加评说,以见一斑。

《张生的婚姻》叙述平实,骨子里充满现代味,比较复杂,不易把握。小说写年轻的哲学教授张生与漂亮的宾馆女招待小柳的婚姻突变,小柳在去结婚登记的路上,忽然临时变卦,使张生如做了一个虚幻的梦。小柳的失常举措固然不近情理,但也非毫无来由。小柳原来纯洁到极点,二十多岁还看小人书,但邪恶露面了,爱她的大领是个高级流氓,她目睹了****不分的一幕,精神轰溃,隔段时间就到初恋的树林里哭泣。但她又是个总得相信谁,总不能一辈子不相信人的姑娘,张生的出现恰逢其时,才使他们有了一段情缘。小柳的天真状态结束得太突然,正像****小芳所言,她很快就会天真不起来。

此篇的关节在于,为何正处在柔情蜜意中的小柳忽然变卦了?张生并没有什么过失呀。他的最大过失就在于他生活在幻觉中。小说写这个“义人”,思想者,学雷锋的标兵的精神失重和悬空,他后来买黄色小报,切动脉,说脏话,动手推人,发现了另一个非理性的自己。他从不相信上帝到最后在上帝面前忏侮,他从超凡入圣到学会粗俗,他从不理解那个集邮少年杀人到明白了恶的嚣张,总算比原先清醒了一些。但小柳仍然信不过他,她不相信纯洁可以保持,精神还有价值。“读书人总比玩钱的人可靠”这句话真要令人发一浩叹。小说中的每个人都是非理性的,但又无不被物欲操纵,包括那个因一枚邮票杀人的少年。是不是我们的时代也失去了理性?

描摹世态,本属一种古老的把握方式,今天它又焕发极大活力,成了当今中短篇小说审美意识的重心所在,作家李国文干脆把他的系列短篇总名为《世态种种》。摹写世态的意识,似与商品经济、都市经济存在某种联系,宋代、明代都是世态小说的繁盛期。写世态是因为世态有写头,缤纷缭乱,变化莫测,升降浮沉,千姿百态,它本身即包含巨大魅力,新酌情态、意象、情绪、“活法儿”,如实写来即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当然,写世态并非终极目的,其动人的秘密仍在于它背后的价值沉浮。

阿成的中篇《蘑菇气》,无论在近年的小说还是他本人的小说中均属上品,好像他没费一点气力,只临摹了一段经历便成此佳作,让人想起羚羊挂角,无痕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无技巧即最大技巧一类的话头来。小说写几个搞创作辅导的老师,随一地头蛇似的老邱,来到嫩江平原一处叫:“蘑菇气”的地方,打野鸭、吃狗肉,会会业余女作者的一天行状,那人物声容、地方风俗、关外莽荡的景象,呈满溢境界,过目即断难忘怀。阿成自言他在打乱生活与艺术之界限,固然不错,但他是巧妙道保留了生活的醇味,去掉了冗繁的叙述,貌似“自然主义”,其实由作家的心灵在取舍。刘震云的《新闻》也很突出,因它写了新闻界走穴的内幕,一般人看重它的现实性、干预性,却不太注意作者艺术上的追求。作者的着眼点仍在世态世风,至于具体操作者是谁并不重要,那些记者的名字都很怪,什么“大头”、“糖果”、“油素夫”之类,似有违小说作法,其实作者认为,他们都是符号,是类型,为典型世态服务的。杨泥的《香水》也写得冷静而调皮,突出了当前农村中浮躁的、官样化的、一窝蜂的办企业的现状。香水厂尚挂在嘴边,从上到下就轰扬开了,此类闹剧眼下比比皆是。看完《香水》,真如作者说的“一出门,清风一吹,小雨一淋,头脑自然就清醒了许多”。刘醒龙的《暮时课诵》、徐坤的《斯人》、陈建功的《前科》、《放生》、何继青的《军营股民》、毕淑敏的《原始股》等,均属写世态的力作,因评论已多,不再赘述。

从单一模式闯出来的当今文学,将以愈来愈多样的面目出现,这是开放时代多元化需求的必然反映。然而,多样,创新不限于外在形式、手法、叙述、语言的革新,最根本的,还在于精神存在形式的多样和情感表现的多样,在于精神空间的开发。值此“换脑筋”的年代,凡是生存、死亡,性爱,人的异化和人性的复归,浪漫的情思和纯美的观照,这些永恒的母题,都绽出新的花朵,不细细品味,不能领会新意。

王安忆的中篇《香港的情和爱》是部重头作品,海派都市文学的上乘之作,虽然手法略感单一(幸好是中篇,倘是长篇就易于让人疲倦),但对置身商品世界的漩涡中心,经奋力拼杀后的那种苍老,荒芜的心态,是写得极传神的。王安忆把种种世态人情进行一次一次地“开方”,分解到最小单位,剥出最内在的“核”,见解是那么独到而贴切,可说妙语连珠,剖毫析芒。她的笔触冷静,情感超然,通篇是“深深水,缓缓流”,与那种大开大合,如火如荼的写法迥异。这大约就是海派的代表性作风吧,对事物体察入微--所谓精明也者,一副细嚼慢咽的样子,绝无西北人吃羊肉泡馍的粗放。但安忆又不像有些上海作家那样琐屑,津津乐道于阿猫阿狗,她深沉,大方,有概括手腕。方方的《行为艺术》也颇别致,小说在竭力把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认为生活本身就蕴藏着艺术性,而艺术也可以不必借助“艺术媒介”,让生活本身来充当媒介。女画家飘云的行为艺术也好,一件疑案的揭秘过程也好,都是为了恢复人们正在失去的新鲜体验和奇特感受,当事人在一系列偶然中互相成为对方行为的配合者。于是,“我们都对人或被人进行了行为艺术”。显然,这是一篇带有强烈探索性和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作品。

同类推荐
  • 未厌居习作

    未厌居习作

    1935年叶圣陶出版的散文集,收1923一1935年间的散文36篇。
  • 南塘

    南塘

    这是作者在小说之外的个人心灵史,收入作者近百篇散文作品。从青春到秋风,从苍茫到澄澈,书中囊括了他在万里山河行走时的思索,以诗意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内敛的笔调抒写对自然、人生和万物的感慨,充满对于高远天空及悲悯大地的关照。
  • 捕光者

    捕光者

    《捕光者》内容包括:2012捕光者、三秒钟的祈祷、送别诗、天黑、回忆、偶寄、沉香、偶尔之诗、生日之诗、立秋之诗、中年之诗、西南贾、绝句、明月引、春渐近、捕光者、乌鸦、今夕何夕、向右一寸、春眠不觉晓、楚歌,给项羽、天籁、一个午后的冥想、极其安静等。
  • 甘泉梦: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甘泉梦: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本书是作者献给为此次工程默默奉献的人们和千百年来在甘谷这块热土上为水而不懈奋斗的人们的。此片报告共四章,分别为水之韵、水之梦、水之魂、水之情。
  • 三国名人传说

    三国名人传说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其实,诸葛亮出山之前,还试过刘备三次哩!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以后,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专程绕道隆中对诸葛亮说:“刘备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宽厚仁义,又礼贤下士,只要诸葛先生出山辅佐,定能施展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热门推荐
  • 六道转轮

    六道转轮

    一切有情,皆以诸欲因缘,自作自受,如车轮回转不已,生死于六条道趣,接受制裁。所谓六道,即: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持三戒以上者,可得六根整然的人身,五戒圆备者,即生大富大贵之家,长寿而扬名于世。修持五戒,加行十善,即生天界。虽有十善心布施,但带有名利好胜,即生阿修罗界,阿修罗是具天福而缺天德,因地污曲所致。失去道德戒行,生起悭贪心,即堕饿鬼道界,生起瞋痴心,即堕畜生界,犯五逆十恶者,即堕地狱界。六道轮回,一念之间,能趋于善,即上升天界,起一念恶,即堕恶道,因果昭彰。…………故事从《青春恋爱物语》开始。
  • 传奇光辉岁月

    传奇光辉岁月

    没有过人的文笔,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激情动荡的情节故事。有的只是一分宁静,一份朦朦胧胧的感觉,一段轻松愉快的故事。期望别将小子写的第一本书就和那些大神,小神比,小子只是想将以前的那段往事写出来,供大家分享。新建了一个QQ群:27277709欢迎大家的光临
  • 王源你是我追随的星光

    王源你是我追随的星光

    “我知道你喜欢我。”“恩。”“你……”这本书,主要是写王源的。结局可能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也一定是美好的。他们的花季雨季,献给了爱情。执迷不悟。
  • 易烊千玺许我一世

    易烊千玺许我一世

    一次偶然的相遇注定了此生的缘分,一场猝不及防的爱情让旋窝更加急促,没有人会知道,失忆后两人的相遇竟然在超市里,一次又一次的擦肩而过,终归换的一世的爱情。
  • 守护龙神

    守护龙神

    魔神蚩尤即将重生,所谓正道却日渐衰败。为救苍生于水火,龙神转世重生。随着龙神逐日强大,却发现一切皆是阴谋……正道沧桑魔族生,龙神转世法未成。阴阳颠倒风云起,谁破苍穹救众生?
  • 星凌传说

    星凌传说

    男儿心肠,需久炼成钢,只要矢志不移,一心不损,然困难重重,又有何妨!血脉之力,魔兽山脉,武技,玄气这里应有尽有。为了心中的梦想,不懈的坚持。成神?成魔?只在一念之间。只要我紫星凌还有一口气在,就会坚定的走下去。狂风暴雨坚定不移。
  • 别叫将军

    别叫将军

    何志理——我师傅教了我很多,他告诉我,有时候选择的路,必须跪着也要走完。霁元——龙秀将军说,剑道的极致,便是不杀。孙翠芸——龙秀将军,他说过,一个人发达了却没有回到家乡,就好像穿了新衣服走在黑夜里,一点儿也不让人高兴。左缺——龙秀将军曾说,英雄都是因为心灵而伟大的人物。龙秀——我的家乡有一种神兽,叫做草泥马。
  • 修仙屠魔传

    修仙屠魔传

    他是仙界二十年前的预言之子他天赋异禀,幼时顽皮,却习得一身纷繁复杂的武艺他左右逢源,爱上一个人,深情脉脉他是预言之子,又是拯救苍生的大英雄他为了解救人民,抗衡魔界,从此踏上修仙之路路漫漫,充满惊奇冒险,他不畏艰险,一次次成长,一次次跌到,从未惧怕他是贫民英雄的化身,年轻有为,勇于和命运抗争……————————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重生之好好当军嫂

    重生之好好当军嫂

    这是一本写着七十年代的爱情故事,军婚如歌。女主是一位重生幸运儿,高敏,从前世的悔恨中回来,然后现在她决定她要好好的爱着这个男人。她要把以前的错误全部给改正过来,她想让自己的身边的人过得更加的好,她不希望自己再像以前一样那么的愚蠢,那么就让我们期待女主的重生归来。场景一“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外面还在唱着这首歌。“别这样……”某男一脸羞答答的说。“宝贝…是怎么样啊~”某色女压在某男身上。场景二“你今天说谁好帅!”某男笑得一脸阴谋的说。“没…没谁。”某女一脸苦逼的等着他“进来”场景三“首长,嫂子长得真好看。”“围着训练场跑20圈!”“什么…””50圈!”
  • 陌若安生

    陌若安生

    第一次见面,他跑来送她糖果,第二次见面,他和她一起烧烤……第四次见面,他强吻了她,事后竟然跟她说,把她误当成了他的女朋友!她甩了他一巴掌,去他的女朋友!既然有女朋友,干嘛还来勾搭她!她怒而离去,他死皮赖脸的追来。哼,坏男人,看她怎么收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