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8300000038

第38章 家人卦——宽乎相济,修身齐家

(离下巽上)

【原文】

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译】

家人卦象征家庭,有利于女子纯正。

《彖》解释道:家人卦,下卦即内卦“六二”阴爻阴位得中,是女子在内得正,上卦及外卦“九五”阳爻阳位得中,是男子在外得正,男主外,女主内,是他们各自的正位,是天地间的大义。家庭中有严厉的君主,父母就是。父母子女兄弟夫妇,各有各的位置,就是家道正;各家都有规矩,天下也就安定了。

《象》解释道:火蒸热气而成风,是风自火出,这就是家人卦;父母、君子说话要有威信、实在,不可空洞,行善事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智慧解读】

家人卦由巽卦和离卦组成。其上卦为“巽”,是风;下卦为“离”,是火。火将热气蒸腾起来而成为风。家人,指整个家庭。要求家中之人各安其位,有一定的规矩,这样的家庭才会“有物”,才会过上富足的生活。而家庭富足以后,应该乐善好施,多救济生活困难的人,并且要持久地行善。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治国与治家是同一个道理,各家都治理好了,都有了规矩,国家就会安定太平,就会越来越富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与家庭成员搞好关系,尊敬长辈、友爱同辈,互谅互让,互相给予理解和支持,按照一定的原则办事,这样的家庭才会和睦。始终保持着一份济危扶困的豪情和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这样的日子才算真正的美满。推广到国家和社会,我们现在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这更要求国人们团结友爱,互施援手,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得更加富强。

【原文】

初九,闲有家,悔亡。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译】

初九,无事的时候,也要注意严格家教,这样的家庭才是一个好家庭,令人悔恨的事情会消失的。

《象》解释道:无事的时候也严格家教,目的是防止发生变故。

【智慧解读】

这是家人卦的第一爻,阳爻阳位,位于全卦的最下方,喜动,因此需要严格管教。在一个家庭中,老少之间、男女之间、主仆之间,都要有严格的尊卑界限,这才称得上一个良好的家庭,这是爻辞适应当时封建社会而作出的解释。对于今天而言,应该强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在家庭生活中诸如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也应该得到大力的提倡和发扬,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孝经图卷(局部)南宋佚名绢本

【原文】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译】

六二,不要自作主张,追求功名,在家中就能烹饪和吃到可口的饭食,这是纯正而吉祥的。

《象》解释道:“六二”的吉祥,是顺从了巽卦的“九五”的原因。

【智慧解读】

这是家人卦的第二爻,阴爻阴位,位于下卦的中位。其位中且正,象征家中的主妇,因此说在家中吃到饭食就是吉祥。本爻从静,也就是说,主妇应该善于持家,保证充足的膳食供应,不要使家人流寓在外。它对当今时代的启示是,女子应尽量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性别优势发挥出来,不论女子从事的是何种职业,都应当有一片自己施展的天地,能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原文】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译】

九三,家人太过严厉的训诫,可能会产生一些让人悔恨的事,但终归是吉祥;然而如果不严厉,任由家中的妇人和孩子随心所欲,最终的发展结果不会好。

《象》解释道:训诫太过严厉,不能说是失去了家道,但妇人子女随心所欲,就是家中失去了节制。

【智慧解读】

这是家人卦的第三爻,阳爻阳位,位于下卦的最上方。阳爻阳位得正,代表一家之主,其在家庭中的态度十分重要。这一爻承接上一爻的意思,说明严厉本身并没有错,只需要掌握好分寸。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组织,都需要在树立规矩的基础上很好地施行,而在施行过程中把握好说话、办事的尺度,才能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原文】

****,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译】

****,能够使家庭财富增加,一定会非常吉祥。

《象》解释道:家庭富足了是大吉祥,是因为本爻位处中央而且是巽卦顺的开始。

【智慧解读】

这是家人卦的第四爻,阴爻阴位得正,所以家庭富足,呈现出吉祥。这是从结果的层面说明前面几爻的好处。家庭成员遵循一定的家规,施行起来又张弛有度,再加上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家境就会富足了。推广到我们的国家发展,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遵纪守法,一心一意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原文】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译】

九五,君王如果借用这种治家的方式来管好自己的家,就会没有忧虑,是吉祥的。

《象》解释道:君王以这种方式来治理自己的家,就会相亲相爱。

【智慧解读】

这是家人卦的第五爻,阳爻阳位得正,又处在上卦的至尊中位,代表君王;又因为其与“六二”阴阳相应,所以也表示夫妻和睦,自然没有忧愁,呈现吉祥。这一爻紧承上爻,提示治家者、从政者和经商者,要善于学习和汲取优秀的管理经验,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将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尽量充分地消化和吸收,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原文】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译】

上九,治家的根本在于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能够诚实有信,树立起威信,终究是吉祥的。

《象》解释道:威严而能够吉祥,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

【智慧解读】

这是家人卦的第六爻,阳爻阴位,位于全卦的最上方。虽位不正,但喜动,能有所作为,最终大吉。长子对自己严格要求,又能灵活地施行家规,必定会继承家业,有所作为。这既是对全卦的总结,又是对以后事态发展的提示,这正是《易经》的特点。这一爻还提醒我们,要把严格要求、善于学习和团结友爱的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境美满富足,使事业蒸蒸日上,使国家发展得更加繁荣富强。

【经典例说】

家人和睦,万事兴盛

“家和万事兴”这并不是现在才说的一句话,在古代,币华民族就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习俗。曹睿和曾国藩就是典型的代表。

曹睿是曹丕的长子,也是曹操的长孙。曹睿的母亲甄氏对曹睿疼爱得不得了,母子俩感情很深。刚开始甄氏也很得曹丕宠爱,可后来曹丕不知怎么着不喜欢甄氏了。不宠爱也罢,公元221年他竟下令让甄氏自杀,然后把曹睿交给他的新宠郭皇后抚养。

当时,曹睿已十四五岁,对世事也有些了解了。亲生母亲就这样死去了,他心里当然很伤心,对父亲的安排也有诸多不满。但最后他想通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装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不仅认郭皇后做母亲,还早晚到郭皇后宫中请安。郭皇后自己没有亲生儿子,很快地对曹睿也很疼爱了。

曹丕因为看出曹睿对他有所不满,也曾打算立另一个宠姬生的儿子为太子,但又觉得不合情理,所以立太子的事迟迟没有定下来。曹睿明白,自己是长子,按理说太子应该是自己。可是父亲心里要是没有自己,最终立别人为太子,自己从此失去继承权不说,以后也就只能任人宰割了。他心里暗暗盘算,要找个机会跟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曹睿跟曹丕一块去打猎,看到一只母鹿带着小鹿正在觅食。曹丕一箭就把母鹿射死了,他要曹睿射那只小鹿。曹睿不肯,请求说:“父皇您已经射杀了小鹿的母亲,我不忍心再杀它的孩子。”说完,他看着父亲,眼泪不住地流下来。

看着曹睿这样子,曹丕心中一动,收起弓箭,罢猎回宫。他知道儿子话中有话:不杀小鹿,也是在替他自己请求。是啊,已经杀了这孩子的母亲,难道还要让别人来伤害这个孩子吗?他决定立曹睿为太子。

不久,曹睿继位。他一上台,就为母亲甄氏恢复名誉,并追认为文昭皇后。

同样的道理,不管是王者还是平头老百姓,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家庭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曾国藩的成功就离不开他父亲的全力支持。曾家虽说生活不很宽裕,但是只要是儿辈读书方面的需求,曾麟书总会想办法满足。1835年,曾国藩进京会试,不中,第二年的恩科也没有考中,此时他的钱已所剩无几了,只好回家。经过金陵(今南京)时,曾国藩向睢宁知县易作梅借了银子买了一部《二十三史》,回家了也不敢讲给父亲听。直到曾麟书看到了这部书,曾国藩才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曾麟书说:“你借钱买书,我一定会为你还上的,但只要你能悉心读书,就不会辜负你自己那片苦心了。”曾国藩听了非常感动,从此更加发愤读书。

一年后,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考中进士。按理说,只要孙儿点了翰林,以后就有了依靠,家里也就很快富裕起来了。但曾玉屏却一再叮嘱曾麟书:“宽一(曾国藩早年的另字)虽然点了翰林,我家仍要靠种田为生,不可以他吃饭!”又说:“孩子点了翰林,一生事业才开始。做官有许多开销,家中的生活用度,不要累他分心,要使他专心事业才好!”曾麟书谨遵父命,严守勤俭家风。

1841年,曾国藩已进京两年。好不容易熬到年底,他满以为外官会按照惯例给他送来“炭敬”过年。北方冬天非常寒冷,家家都要烧炭取暖,外官每年都会在冬令时馈赠京官钱财作为取暖之用,故称做“炭敬”。然而曾国藩当时只是翰林院的下级官吏,没什么权力,当年没收到地方官馈赠的炭敬。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好借了50两银子过年。

1842年,曾国藩的情况还是没有好转。当年底,他欠债400两。后来,曾国藩做了二品的侍郎,生活宽裕了一些,但依然是捉襟见肘,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够,只好把思乡之情深藏在心中。1843年六月,曾国藩被道光帝钦命充四川正考官,这时他的经济状况才有了一点改善。

曾国藩在京城做了十几年的官,家人们一直坚持耕作,从不让他操心,这使得他得以专心治学,最后在品格学问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大师讲评】

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皇室,都有闹矛盾的时候。产生了分歧,大家都要克制一下,这才有利于家庭内部矛盾的解决,尤其是做长辈的,不要耍家长的威风,要忍住一时的不平,心平气和地面对内部矛盾。

天地间无法分寓的是血缘关系,但因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家人之间定会产生一些分歧和矛盾,在矛盾出现后,大家要互相商量、互相谅解,以维持家庭和谐,不可父无父德、子无子样。

家人卦表明,对一个家庭来说,女在内,地位正,男在外,地位也正,男女在家庭中,各有正当的地位,这是天地间的大道理。

家庭中应该有严明持正的家长,这就是父母。一家人,父母、子女、兄弟、夫妻各尽各人应尽的本分,相亲相爱,必然和谐,欣欣向荣,则家庭的伦理道德,就纳入正规;家庭被治理好,天下也就随之安定有序了。

以孝悌的道德,端正每一家庭,则延伸到国家、天下,必然也端正了。

治家要求宁可过严,不可滋溺亲情,失之于过分宽大。治家最基本的原则在于诚信,以身作则基于诚信的威严。

同类推荐
  • 猎头教你赢天下

    猎头教你赢天下

    你可能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改变,怎样去规划职业未来。这都没有关系,只要你内心有这个愿望,本书就可以帮到你!从书中你可以找到那个积极的自我、那些可以帮你达成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些职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和弯路……
  • 人脉课:人脉就是命脉 人脉就是财富

    人脉课:人脉就是命脉 人脉就是财富

    渴望财富是人类的一种正常心理。假如你希望变为有钱人,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那么你千万不要错过这堂“人脉课”。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去积累财富,创造财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脉财富圈!
  • 穷人为什么穷

    穷人为什么穷

    本书立足于让穷人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知耻而后勇,它不想让穷人沉溺于一种假想的贫穷快乐中,而是以直面人生的笔触唤起穷人 改变自我的勇气。全书前十章主要是谈穷人自身的缺点和问题,最后一章则 给出了启发致富的方法,指点了富裕的前途。
  • 做人做事进退的秘密

    做人做事进退的秘密

    有人说做人靠手腕,做事靠手段;有人说做人要有心计,做事要有心机;有人说老实人不能做,老实人做事易吃亏;有人说善良人不能做,善良人做事要被人欺。还有人说……做人与做事的理论堆起来恐怕比珠穆朗玛峰都要高了。
  • 感谢压力

    感谢压力

    代人最常见的精神问题就是巨大的生活压力,因为压力我们变得烦躁不安,进而导致各种疾病,而冥想(Meditation)是缓解压力的一个好方法。作为一种精神实践,冥想在佛教中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对于都市中的人,在身体、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等多个层面,冥想能帮助人们顺利走出困境,为自己营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不仅使心灵获得最大的安定,身体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热门推荐
  • 我欲登仙

    我欲登仙

    我欲登仙,快乐齐天。平凡小子萧晨进入宗门后发现,原来仙和他想象中的一点也不一样。
  • 伸手触到爱

    伸手触到爱

    一次不小心的Kiss,让两人相识,他们会发生怎么样的爱情火花,让我们一起看爱情剧上演吧!!
  • 月光光,有鬼来帮

    月光光,有鬼来帮

    小宅男遇鬼,半夜敲门声不断,我可是天师传人,美貌的女鬼妹子别跑,交个朋友呗
  • 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

    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

    嗨啰!我是这本小说的作者,我叫小晗,很高兴好大家见面!因为有些客观原因,可能更新得比较慢,请读者们耐心地等待,谢谢!么么哒!爱你们!一起嗨起来吧!
  • 囚地锁天

    囚地锁天

    璀璨无边的焚宙,浩瀚的大千世界,主宰十方造化!掌控万千世界!地若拦我崩碎山河,天若阻我振翅扶摇九重天!一个奴隶种子的颠覆之路!
  • 异能狂徒

    异能狂徒

    一个失业的大学生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上面复杂的录取条件他一个不差,就是这次面试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个菜鸟进入了国家安全局的神秘调查科,在他的人生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七月的鞭炮声

    七月的鞭炮声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渡灵365天

    渡灵365天

    爷爷的死很离奇,而爷爷的死因却好似我家所不可提的禁忌,直到一天,我在奶奶的房间中,发现了。。。
  • 重生之宇智波月媛

    重生之宇智波月媛

    重生为了宇智波月媛,原著中并不存在的人物,但是,哎哎哎,就这样吧。首先是要躲过亲爱的大哥的追杀好好活下来。
  •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

    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5)。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