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2000000036

第36章 谁能给我一个支点(1)

劣等香烟的呛人气味,充满了兆麟街道办事处那间不大的办公室。迷蒙的烟雾中,挤着十多个人,有人坐着,有人站着,有人蹲着,也许就为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北大荒曾经有过的身分:连长、指导员、医生、教师、会计、司机、电工、拖拉机手、农工……

“去四个打扫卫生,去五个跟车拉残土,去六个卸货……”呼拉拉上了一大帮人,抢着活的人急匆匆地上工了,这点活也许只够他们干半天的;没抢上的,还要等明天、后天。在人群中,我们看清了那个蹲在街角的瘦小精干的身影。他叫孙刚元,带着北大荒十一年战斗的疲惫和伤痕,1979年冬天回到了家乡,也挤进了待业青年的队伍。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下了自己成了这个他日夜思念的城市里多余的人。他感到委屈、悲凉,甚至屈辱,可眼泪只能往肚子里咽。

当年15岁的他也是在锣鼓喧天中登上北去的列车的。他在名山农场(12团)的采石场,当上了打石工。他用颤抖的手挥起十多斤重的大锤,三十多斤重的撬杠在他的手上磨起一串串的血泡,可他健壮起来,成了一条汉子。后来他成了打钎能手,能把在烈焰中烧红的钢筋,打成穿透磐石的锐利钢钎,他也锤炼得比钢还坚强。再后来,他又成了排炮的高手,那是最危险的活,他能把随时爆炸的哑炮的引信一个个挖除,每次排炮时,他都在自己身下铺一块木板,他笑着说,为了保自己的全尸。在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中,他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变得更加勇敢和机智。他又被调到团部当了电工,他点灯熬油啃下了几本《电工学》,又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结果成了手到病除的“电工大拿”,当他屁股后背着电工“三大件”晃在团部的大街时,不知吸引了多少女知青的目光。那时,孙刚元绝不是“多余的人”。

但孙刚元的兴趣在音乐上。也许是受到在文化馆当干部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在文化馆长大的他,对什么乐器都喜欢、都玩过。在下乡之前,他的二胡已拉得不错,可下乡到了采石场,手指变粗了,又是满手老茧,二胡已拉不上了调。到了团部当电工,他又把二胡拣了起来,一拉起来就是如痴如醉,有时休息日,他竟一拉十几个小时,忘了吃饭,忘了睡觉。更让他高兴的是,他拢起了团部一帮爱好音乐的知青。他有一部破电唱机,还有几张老唱片,聚到了电工房一起听唱片,就像严寒的冬夜围着火炉般地温暖和快乐。当时,从北京探家回来的战友带回一张“梁祝”的唱片,那是俞丽拿拉的小提琴曲,他们听得心醉神迷。

他们在广播里一听到新歌,就去信向编辑部要歌片,后来写信太多,连邮费都付不起了。有人出主意,只要把信封的右上角剪掉就不用贴邮票。这样他们的信写得就更多了。孙刚元还通过北京知青梁建一,认识了他作曲家的父亲梁克祥(解放军乐团团长、《北京颂词》的曲作者),曾给他寄过自己谱的曲子,还得到过他的指点。梁建一返城后,还给他寄来一纸箱音乐资料,其中有中国一批大作曲家的通信和手稿,可惜后来在辗转中都遗失了。音乐像女神安慰着一些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冰冷的心,但也给带来麻烦,孙刚元因组织这个“裴多菲俱乐部”而影响了入党和政治进步。但他从不后悔,并永远珍惜那美好的时光。

北大荒的泥泞、风雨、大烟炮,并没有动摇他“扎根边疆”的决心,但一个个战友的离去,也让他不时感到孤独和苍凉。他们或当兵,或上学、或招工,走得很堂皇。可是这些机会,都与他失之交臂。本来有当兵的可能,而他想在兵团多干几年;团部后勤有一个上海科技大学的指标,都认为他最适合,可群众推荐,他差了三票。后来他报考哈师院的艺术系的二胡专业,这是他的强项。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合江地区就剩下他们几个人。这时招生的老师问他:“谁是你的老师?”他摇了摇头,那人说,这几个人有的是我的学生,可合江地区只能收一个人。你还到佳木斯录音吗?不想再陪榜的孙刚元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位先生的坦率,也让他很坦率。到了1979年底,团里的知青已所剩无几了,领导来找他:“刚元,你也走吧!你很聪明,又有满身的本事,回家干点啥不行!”在背着简单的行里登上末班回家的火车时,15岁下乡时没流过泪的孙刚元,26岁的他却热泪长流了。

十一年的酸甜苦辣都在其中

车站没有欢迎他的队伍,孙刚元默默地回到了道里民主大院那间挤了全家六口人的9平米的小屋。听着母亲的长吁短叹,看着父亲焦虑的目光,孙刚元坐立不安,他想起了刚到连队时指导员说过的话:你们现在不爱干活,几年以后,不让你们干活,你们心里难受!他终于走进了兆麟街道办事处那间待业的小屋。他那在北大荒风雪中锤炼过的瘦小身体里充满着无穷的力量。那时,他想起阿基米德的一句话:谁能给我一点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这时,有人给孙刚元送来“支点”,他和几个人被安排到基建工地挖地糟,工长命令必须两天完成,他们一上午就完活儿了。因为这比起北大荒修水利每人每天几十方土,简直是小菜一碟,工长怀疑地拿起铁锹瞪大眼睛看了半天。工长又让他们去挑砖,必须供得上瓦工用料,他们跳起“五码”的担子,行如风,稳如钟。这比起北大荒抬木头、扛着180斤的麻袋上三级跳,更是一碟小菜。断钢筋是个技术活,当时没有断切设备,只能把钢筋夹在有刃的工具上,用大锤来砸断。这是孙刚元的拿手好戏,他抡起大锤,“当当”,一锤一个准。在里外三层一片的叫好声中,他俨然成了江湖卖艺的了。

街道办事处不断接到用工单位对这些返城老知青的好评,感叹他们真的“好使”。然而好使的人得不到最能发挥他们作用的位置。当年因为大学里没有平静的课桌、工厂没有他们工作的位置,他们远走他乡,现在他们回来了,却难寻立脚之地。这就是那一代人的命运吗?

孙刚元到了一家街道妇女办的纸盒厂当裁纸工,尽管他和另一位知青创造了个人记件的最高记录,每月得到50元的最高工资。可是因为感觉太憋屈,他又去寻找心灵的自由。他跑到苇河林业局的那片大山里,去给工人和家属照相。他背着一台珠江120的老相机爬山涉水,走进遥远的林场,走进林场职工家的小院,看着那一张张朴实真诚的笑脸,他很开心。他白天照晚上冲洗,二寸片一元钱三张,大受山里人欢迎。一年后,他又请在工商局当司机的同学帮忙,办了一个营业执照,成了松花江畔第一批个体摄影员。其实那是个一点也不浪漫的艰苦劳动,每天刚一亮天,他就跑到了江边,为游客拍照,见人就问,能追则追,每天奔波江南江北,一年下来跑的路,早就超过了两万五千里。他天黑才能回家,先冲洗底片,再吃饭;吃完饭爬到9米小屋的吊铺上去印照片,夏天时闷热得汗如雨下,洗印完再烘干上光,装袋写信封,等第二天邮寄,一干就是大半夜。刚眯上一觉,天又亮了,又背着相机到江边干活了。那时最大的奢望是能多睡一会儿觉。

当个体户照相不是孙刚元的理想工作,但不再让父母供养,已让他有些安然。和所有返城老知青一样,他又碰到娶妻生子的问题。在北大荒时,孙刚元也是个“德艺双馨”的好小伙儿,颇受女知青的青睐。可是少不更事的他错了许多花好月圆的时机。在哈尔滨这个浮华的城市,这个被阳光装饰得十分刚阳的老知青,却很难得到美女的关注,更主要是他手里没有多少钱,又没有像样的住房。而艺术情怀深厚的刚元的心境又很高,高不成而低不就,让他心烦意乱。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是应三晋出版社之邀作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综合选集卷”之一种而编写的。本书精选了从汉初至隋初的许多优秀的骈文、赋文作品,旨在引导广大读者学习辞赋骈文语言骈俪的艺术技巧,并批判地继承这一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必得贴近身心,贴近灵魂,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 真情与梦想

    真情与梦想

    本书收录有“给生命来点幽默”、“母爱”、“我的园地我的朋友”、“懂得感激”、“怎样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温暖的家”、“螃蟹的故事”等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落城刀

    落城刀

    夕阳沉西去,雨露落花夜,玉烛盏天明,谈笑刀映面。丰元末年,望帝逝,朝野二心,天下将乱,群雄逐鹿,天下百姓难获一米之炊。是也,江湖有刀名落城,落城刀起刀落城。
  • 大集譬喻王经

    大集譬喻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清公主秘史

    大清公主秘史

    大清公主秘史,一段有关爱新觉罗家公主的秘史。前半生,她魂穿大清,成为顺治养女,康熙皇姐,处于忧患,卷入康熙初年的政治斗争;后半生,她重生轮回,化身康熙宠妃,历经万难,再度相恋,并肩开创康熙朝盛世风貌,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生死恋歌。幽幽深宫,也难以掩藏帝王的殷殷情愫……金枝玉叶,千古一帝;一生缱绻,半世缠绵。
  • 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女特工成长日记

    女特工成长日记

    在好友被流氓调戏之时,因为她的犹豫使得自己被一棍子敲到民国1923年,国共合作,她认识了他,两人之间温度不断上升,几次出生入死,使得原本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她蜕变成成熟干练的女特工....青梅竹马的阻拦,失忆的波折,怀疑的种子,误会的沟壑,两人渐行渐远。。。----------“喂,白疯子,你喜欢她吗?”“喜欢,很喜欢”“。。。我知道了”她慢慢的转身,吞下泪水,缓缓举起了自己的枪。。。她举着枪,正对他的门面。她咬着下唇,手在颤抖,眼眸中深深的哀伤。他被双手束缚,表情淡然,眼眸中毫无感情。“对不起”一声枪鸣响彻整座大楼,滚滚硝烟渐渐散去。。。她一屁股瘫软在地上,捂着脸肆意的流泪。。。。。。
  • 天怒星辰

    天怒星辰

    一块以修炼天晶力为主的世界,繁华而印证天地之间的力量,但如此绚丽的文明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曾经的古武体修问道,却莫名来到了这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步步的努力,只为了万古长青,傲然于世?等级制度:地晶期,地魂期,地冥期,天晶期,天魂期,天地期,天宗期,天尊期,天圣期,天帝期。
  •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是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写《韩非子》,十余万言;主要写有关法方面的内容,其中还写了三四百则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一鸣惊人”、“老马识途”、“有眼不识荆山玉”等。本小书选录了其中178则,每则由“故事原文”、“注释”、“故事大意”、“读后感”四个部分写出,其中“读后感”颇有意味。你一定读过或知道上述故事,喜欢不?如是,不妨再品尝品尝本书所选录的其他众多故事。
  • 花狗探长破奇案

    花狗探长破奇案

    本书共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精心创作的22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在动物界和植物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奇案、怪案,以及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
  • 电梯魅影

    电梯魅影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大城市的人们,尤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们,总有着或多或少的“电梯情缘”,或因电梯太慢而迟到,或因电梯故障而受困,或在电梯里邂逅浪漫恋情……只要你留意听,即便是“植物人”也有很多故事。一对夫妻,旅游回来,妻子觉得丈夫已经死去,丈夫觉得妻子是个妖怪……
  •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