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400000022

第22章 父亲留下的抗战日记(1)

在父亲使用过的文件包里我看到了一个很旧的小本子。本子只有巴掌大,是布面的,但显然被水湿过,已经辨不出本来的颜色了。本皮上似乎有字,是手写的,仔细辨认才看出四个红色的竖排字——《胶东日记》。

这本日记是父亲在1943年写下的。日记记载了1943年2月1日到5月22日的一段历史。当时父亲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参谋长。这年3月教导二旅与滨海军区合并,取消了教导二旅的番号,父亲被调到胶东军区教导第二团任团长。教导二团即抗大第三分校,父亲将以团长的身份兼任抗大第三分校校长。4月,父亲奉命带领这支部队从滨海出发去胶东,到抗大第三分校赴任。这本日记就记载了这段率队行军的历程。

父亲的日记字数不多,开始不是每天记,只记大事。但从4月5日率队向胶东出发以后,父亲就开始每天记日记了。从那些匆匆写就的简短记述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时间有多么紧迫,常常一篇日记只有一句话,如“五日由师出发向胶东(目的地)前进,宿营于三义口行程五十里。”或“九日由一团驻地潘家庄出发到达大松林鲁中军区司令部,行程十余里。”最长的一篇日记也只有400个字。从父亲的记载中,不难看出他们一路行军的艰苦,几乎每天都要走几十里路,有时一夜就走120里路。途中他们多次与敌人遭遇,多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围。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在部队行军到清河时,遇上了日本鬼子的大扫荡。当时,敌人出动了二千余人、百余辆汽车对清中区军区驻地一带进行拉网式扫荡。父亲率领部队在当地军分区和县大队的帮助下,采取就地隐蔽、安插等方式,在敌人的包围中穿插突围,最终成功地把部队带了出来,安全到达了目的地。

当我与母亲提及父亲记载的这段经历时,母亲很随意地说:“我知道,当时我也在。”母亲说那会儿她与父亲已经结婚了,她就在父亲的部队。我很吃惊,因为父亲的日记里丝毫没有提到过母亲。按说,他们当时结婚才刚刚几个月,是新婚呢。在日记中所记载的这段日子里,父亲怎么会一句也不提母亲?我不理解,即便那是战争年代,即便那时父亲肩负重任,但毕竟母亲当时在父亲身边,毕竟母亲在与父亲一起行军,一起打仗。我不相信父辈们一旦献身革命理想真的就会无小我无儿女私情了。我一遍遍地翻看日记,但那里确确实实没有提到过母亲,一个字也没有。

我问母亲,你当时一直跟着部队吗?

母亲说是。母亲说,我们从滨海出发,一直向东行军到达胶东栖霞县,抗大三分校就在栖霞一个叫东下夼的地方。

事隔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母亲不假思索地脱口就说出了抗大三分校的校址:栖霞县东下夼。我望着母亲的鬓鬓白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那时母亲有多大?二十岁,多好的年纪!如今,母亲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髫髫老人了。她知不知道父亲当年记了一路的日记,其中竟没有提她一个字?

母亲突然说,哦,我中间还跟部队失散过呢。

我一惊,失散过?

对。母亲语气轻松地说,走到清西根据地时,我们正好碰到了日本鬼子的大扫荡。为了避免造成损失,军分区要我们将牲口及女同志找地方关系隐藏起来。部队决定接受地方部队的意见,就地隐蔽疏散,待敌人扫荡结束后再继续东行。最先安排的就是我们几个女同志,把我们隐蔽疏散到群众家里。当时我真不愿意离开部队,不愿意离开你爸爸,所以情绪很低落,但我还是带头服从了命令。

没想到,刚刚疏散到村里,外面突然就响起了枪声,我出去一看,老乡们都在四处奔跑。这时我记起部队进行教育时说过,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跟着大群人跑,因为敌人更愿意围追堵截大群人。我就和另一个女同志一起向人少的方向跑去。

那个女同志是谁?我问

名字不记得了,母亲说,只记得她是我在抗大一分校时的区队长,河南人,还是个高中学生呢。我们俩跑到一个村子,找到村公所要他们帮我们找两套便服,因为我们俩还都穿着八路军的军装,很危险。村公所的人给我俩找了两套衣服,那个女同志穿了一套男的衣服,我穿了一件油滋麻花的褂子,和只有两只裤腿的套裤。母亲突然笑了,说那件褂子不知有多少年没洗了,硬得像个铁皮,我里面不敢穿军装衬衣怕暴露身份,只能光着身子穿褂子,结果那件褂子把我身子都磨破了。母亲又用手在头上笔划着说,头发也像当地老百姓的样子,让老乡在后面用线缠起来,像个棍子似的撅在脑袋后面……母亲突然大笑,说,可难看了,你不知道有多……多难看……

母亲说,区政府派了个民兵为她们领路,但那个民兵却半路扔下她们跑了。母亲说他是害怕了,怕她们俩的外地口音被敌人识出女八路的身份。母亲说其实部队早就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万一被敌人抓住她们决不会承认自己是八路,只会一口咬定自己是逃荒的,是来投奔亲戚的。母亲她们两人只好自己跑,跑到一个村子,在村外的大田中发现了一个大坑,她们就在这个大坑里躲了整整一天。大田里有个老头在干活。晌午,老头的孙子来给他送饭,两个菜饼子和一小泥罐水。老头想找个背风的地方吃饭,就来到到坑里。见到坑里有两个人,老头吓了一跳。母亲见那个老头把穿男服的女同志当成了汉奸,赶紧笑着喊了声“老大爷”,又立刻张开拇指和食指,用手笔划成“八路”的样子给老头看。老头这才回过神儿,放下了心。见她们两人又饥又渴的样子,老头把两个菜饼子分给她俩一人一个,又把泥罐里的水都给她们喝了。老头回头告诉小孙子说:“不许告诉别人看到八路姑姑了。不许告诉别人饭给八路姑姑吃了。叫鬼子知道了会杀头的!”

直到晚上,县大队的人才找到了她们。母亲说县大队的人可能是从那个老头那里知道的。那一晚,母亲她们终于吃了顿饱饭,是县大队长的母亲给她们擀的面条,母亲说那顿饭她终生难忘。以后的几天,她们是在县大队的洞里度过的。母亲说,每当有鬼子来的时候,她们就堵住洞口,在里面默默地听着上面传来的鬼子队伍从头顶上走过的脚步声。几天后,鬼子扫荡结束了,她们才终于安全地回到了部队。

听了母亲的讲述之后,再次翻看胶东日记,我终于找到了关于母亲的记载。

父亲在四月二十六日的日记中写道:

“二十六日在军区休息,黄昏时又将三个女同志、二个马夫及牲口、一个勤务员、鲁中军区随来之两人共八人,经军区及区党委的关系继续安插隐蔽,熬过敌扫荡清河后之时期。去隐蔽之人员情绪不甚很高,在此情况下被迫不得已。今晚仍在范家宿营未动。”

这三个女同志中有一个就是母亲。父亲说“去隐蔽人员情绪不甚很高”,想必父亲也看出了母亲的无奈。父亲其实并不赞成疏散母亲他们几人,父亲说“本来我们东来这几个人不需要插藏在群众中,因人员不多,只有十余人,行军不至于拖拉部队。”可以看出,父亲当时是很想把母亲留在身边的。

但父亲还是让母亲去了。母亲去了,父亲就一直牵挂着。在隔天的日记中父亲写道:

“二十八日在郑家营隐蔽休息。黄昏时间该村东北四里之牛郭集转移刚进入房子,又遇敌人三百余由北往南前进运动,正经该村东端。部队又在该村西北角集结待机,等到敌人通过后各部回原房子宿营。留插在西面之六个人,正遇敌人合击,不知有何危险,至今尚无消息,我心里实在不安静,心中时想时停的观望想念,是否出了危险呢?至今心内还是在复跳着。”

我相信父亲写下这些文字时,更多的是在牵挂母亲。当时,母亲他们正遇敌人合击,父亲这里却得不到任何消息,不知他那新婚的年轻妻子是否出了危险,所以父亲才会“心里实在不安静”,所以父亲才会“心中时想时停的观望想念”,所以父亲才会“至今心内还在复跳着”……

第二天,父亲在听说了一些敌人合击的情况后,更加为母亲他们担心了:

“二十九日在牛郭集休息。扫荡清河区之敌人全部各退回原防,只有该村西北三、五里有一个伪据点,上午出扰零星枪声响得很久,军区派了一小部队去打击该敌出扰。

要军区袁参谋长派人将我们在博兴区安插的几个人叫回,另外看一看这几个人是否出了危险。晚上廖海光同志率前留清西区的十余人已来,到我们一块会合。并听他们由西边来时说博兴区敌人返回合击时群众被击毙伤亡很多,并捕去一部。我就回忆到我们留在该区的几个人是否出了危险,心中又非常不安起来,时刻惦念盼望早知确息。”

此时,父亲还不知道母亲他们已经跑散互相失去了联系,如果知道的话,父亲恐怕会更加担忧了。幸好两天之后母亲他们就回来了。父亲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五月一日于牛郭集未动,在博兴区隐蔽之人员除一个侦察员(鲁中区来的)被敌击毙及失掉一匹骡子外,其余全部都已安全收回来了。近数日来,时刻惦念愁闷在心中的事情突然平静下来,责任亦莫负到。”

我问母亲回来后与父亲相见时的情景,母亲竟记不起来了。母亲说,打了那么多年仗,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谁能记住呀?

我问母亲,父亲就没告诉过你在那些日子里他多担心你,多惦念你吗?母亲说他从来不说这些话,他那个人话少,什么都装在心里。

我不甘心地把父亲在日记中说过的那些话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却坦然地说,他那是担心大家的安全,他是首长,他得带部队。

我无言以对。

1943年5月22日,父亲所率的部队经过四十八天的行军,到达了胶东抗大三分校所在的栖霞县东夼。父亲担任抗大第三分校校长,开始了新的工作。

1986年,我与母亲去北京住在韩复东叔叔家(韩复东系原总参军训部副部长、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副主席)。当时,总参谋长******一听到我母亲来北京的消息,立刻提出前来看望。我母亲在电话里说,您是首长,还是我去看您吧。迟总长说,不,应该我去看您。我是抗大三分校的学员,是蔡校长的学生,怎么能让您来看我呢?您在韩部长家等着,我这就去看您!

那次会面,迟总长和母亲都很激动。他们一起回忆着当年在抗大三分校的学习、训练、生活情况,一起回忆着父亲。迟总长说他当年是抗大三分校的学员,在抗大学习训练了三个多月后就直接奔赴抗战前线了。迟总长说当年父亲给他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说:“蔡校长很有水平,抓训练有办法,要求也很严格。但蔡校长对人却很谦和,没有首长架子,十分关心部下,在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父亲的乡亲们

1984年,我收到了一封上面贴满“改寄”的纸条,信封套着信封,转了数个单位,邮了一年多的信。信封上的地址是江西省永新县文竹乡文竹公社文竹大队。信是写给吉林省地方政府的,信中说他们是蔡正国烈士的亲属,他们想通过政府寻找蔡正国的妻子张博和儿子蔡小东。信的落款上有两个人的名字:汤长华、蔡明前。

我记得这个名字:汤长华,他是我的表兄。我依稀还记得小时候他带我玩儿时的情景,记得我常钻在床底下跟他玩儿捉迷藏。母亲说,汤长华是父亲从家乡带出来的。1949年部队南下作战时,父亲在路过家乡时曾回去过一次。就是那一次,父亲把汤长华带出来参了军。从此,他就一直跟着父亲转战南北。父亲阵亡后,他常去看望母亲和我。我很喜欢这个大我三十多岁的表兄,他给我孤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只可惜没过几年他就退伍回乡了。从那以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我与表兄取得了联系,这才知道在遥远的故乡,我还有一个年近七旬的姑母,我父亲唯一的妹妹!我立刻决定:回故乡去!

没想到,我会被簇拥着回到故乡。

火车进站了,我和妻子默默无声地整理着行装。我们知道这里没有人认识我们,不会有人来接我们。但是突然,我听到有人在叫“小东”。顺着声音望去,我紧不住怔住了——站台上,一群人在随着我们这节车厢奔跑,他们一边奔跑着,一边挥手呼喊着我的名字:“小东”“小东”“小东”……

车还没有停稳,跑在最前面的一个鬓发花白的瘦高个儿,就连声唤着我的名字,一步跨上了车门。

“小东!”他凭借着我这身军装猜出了我。

“表哥!”我靠着幼年时的记忆认出了他,汤长华,我的表兄。

“还认得表哥么?”他的声音颤抖着,眼里闪着泪光。

“认得!”我使劲地点了点头,极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感情。

“记不记得小时候表哥和你捉迷藏……”

“怎么不记得,钻在床底下……”

我们猛地拥抱在一起,久久地,久久地抱在一起……

象喜庆的节日,象迎亲的队伍,我们被数十位乡亲们簇拥着,沿着窄窄的田埂小路,向老家车田村走去。一路上鞭炮不断,一路上****轰鸣。

“是哪个勒?”地里的人停下手里的活高声问。

“是蔡正国的儿子回来喽!”答的人爽声大气,那如同山歌般的韵味中洋溢出满心压抑不住的喜悦。

村口聚满了乡亲,当我们从人群中穿过时,人们不时地发出一声惊喜的感叹:

“象哩!”

“象蔡正国哩!”

“比他父亲高哩!”

人群自动让开了一条路,不知是谁告诉我,姑姑来了。我顺着指点的方向看去,一个满面泪痕的老人,向前伸着两只苍老的手,正颤巍巍地向我走来。

“姑姑!”我快步抢到姑母的面前,一把攥住了姑姑那双急剧颤抖的手……

这就是我的姑母么?我们透过泪眼互相对视着,只一瞥,我们就在对方的脸上找到了故人的影子。

太象了!父亲和他唯一的妹妹。

太象了!哥哥和他唯一的儿子。

姑姑哭了,哭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三十多年来一直藏在心底的所有辛酸。

我也哭了,流下一个过了而立之年的男子汉从不肯轻易抛洒的泪。

乡亲们都哭了,带着同情,带着怀念,带着喜悦之后的伤感。

我们这支刚刚还是喜气洋洋的队伍,就这样流着泪走进了蔡家的老屋。

这就是我们蔡家的老屋,这就是养育了我父亲的地方。和其它农舍相同的式样,相似的砖瓦,所不同的,只是那高高的门楣上钉着一个小小的牌子,牌子上的红漆几乎掉光了,仔细辨认才能看得出上面的字迹——光荣烈属。

在跨进堂屋的同时,我蓦地收住了眼泪,我看到了父亲那双军人的目光。

这是一张挂在堂屋正中的发黄的照片,下面燃着三柱香,缕缕青烟依恋地环绕在父亲周围,久久不肯散去。父亲正带着宁静的微笑,定定地审视着我,那大大的眼睛里有军长的威严,有父亲的慈爱,也许,还有一点责备。我和妻子擦干眼泪,轻轻地走到父亲面前,脱下军帽,深深地垂下了头……

以后的几日,我和妻子每天走家串户,拜访了许多乡亲。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李鸿章发迹史(下册)

    李鸿章发迹史(下册)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小人告密,有上司打压,有亲信背叛,有政敌陷害,有捕风捉影,有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
  • 韩愈(中国十大文豪)

    韩愈(中国十大文豪)

    韩愈(768-824),字退之,郡望为昌黎,故自称韩昌黎。南阳人(今河南沁阳),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集大成者。以礼部尚书致仕,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传见《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七六之《韩愈列传》。
  •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热门推荐
  • 南诏图传

    南诏图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萝归来

    萌萝归来

    苍茫的雪原,不是她生命的伊始,却是一切的起点:无人知道她的姓名和过去。在这里,她遇上了扭转自己命运的师父;从这里,她傻乎乎地踏上了自己的征途——在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恨,还是不恨的时候。她在懵懂之中重生,在痛苦之中成长,在呵护之中,踩着还不稳的脚步,颤颤巍巍地向着她的终点走去。而一切的一切,只为了她一个渺小而艰难的愿望——我只不过是想……回家而已。
  • 元:世界的起始

    元:世界的起始

    世界的开始,卑微的人类,创造了使他们强大的,元。由此战胜了洪荒的各族类,成为了世界的霸主,也因为元,历经了亿年的战争,故事从元开始....
  • 云海怒

    云海怒

    一骑绝影红尘渡,一挂云帆济沧海,一剑四顾心嘁嘁,一人独望万古沉。魔又如何,道又如何,天地万法不过是一种手段,一种登上极巅的手段,我不在乎别人的说法,我只在乎自己……有没有让别人认同我的说法的实力!这便是我的心,我的极道之心!
  • 魔君至爱

    魔君至爱

    魔君!魔君!我的黑暗之神,这将是我们的魔界,归顺魔界吧!可怜的人类,拿什么去原谅你们所做的一切?爆,爆,让黑暗再多一点吧!
  •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常说,人要有能力,并且能力要越强越好。那么能力需要怎样培养呢?快来看看《能力培养指导》。本书搜集了大量有关于能力培养的散文,其中包含了很多生活鲜活的故事和实例,富含哲理又发人深省。包括《对朋友要豁达大度》、《乐观能驱走黑暗和困难》、《从孤独中寻找力量》等。
  • 台湾割据志

    台湾割据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手机和树

    TFboys手机和树

    其实还不是弃文。只是太过玛丽苏。但愿我还能继续。写到各位满意吧。20160915
  • 擎天战龙

    擎天战龙

    咱炎黄子孙,素有人中之龙、龙的传人之说。历史上坠龙、现龙事件不在少数。突然有一天,庞然活龙携撕天裂地之势降临,坠落在一介凡人王海的面前,而他,正穿着大裤衩为新一天的奋斗在刷牙当中,顿时间,懵了......凡人皆有一死,命运无法揣测,一个崭新的世界,即将为他揭晓。
  • 噩梦人间之赎世传说

    噩梦人间之赎世传说

    一个13万年前被上界神禁锢的恶魔;一个被仇恨困扰的圣洁灵魂;一具本该化为尘埃的年轻躯体;这三样本来毫无瓜葛的事物,因为意外而联系在了一起!恶魔与圣洁灵魂怀着不同的理想,吸取人世间的灵魂增加力量!而进入世间的年轻躯体,不断地感受人类的优点和劣性以后,对未来处在茫然两难的选择当中!为了救赎人类的生存权利和自主命运,他做出了震怒神魔两界的艰难抉择,遭受上界神的凄惨处罚!因为他的努力,从而改变了人类以后的发展进程......一直以来,都想写个真正的玄幻故事,让自己在幻想的空间中自由飞翔!这次,小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个故事身上,希望各位朋友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