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0200000024

第24章 星火与太阳(3)

面对三省敌人的“会剿”,******决定转战江西。1930年1月3日,****留下贺信后不待******回复,便率第一纵队先行离开赖坊村,向目的地进发。******率第二纵队后行一步,也在1月7日离开协成店。战争一触即发,局势相当危急,而坚定******的革命信念,提高全体指战员的认识更是刻不容缓,这不仅关系到眼前的生存,更关系到革命大业的发展与成败。于是,在着手部队转移、阻击敌人的前两天,也就是1930年1月5日,******在协成店那间栖身的小房间,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7000多字的回函。

在信的开头,******写道,之所以没有立即回复,一则“有些事情忙着”,二则搜索枯肠以便“想出一点适当的东西来”。一旦构思成熟,******便挥动手中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住在协成店一楼左侧,房间不足六平方米,室内陈设简陋,唯有一桌、一凳、一床而已。而伏案写作的他,在一星如豆的油灯下,目光早已穿透小小的陋室,射向广阔的世界与未来;桌上闪烁的灯火,在他眼里也漫成了熊熊燃烧的通天火光。他激情昂扬地写着,身体处于一种最佳竞技、亢奋状态。不知不觉间,公鸡打鸣,长夜远逝,天边的一缕曙光透过窗棂射进房间,在即将完篇的文稿上跳跃浮动。******站起身来,探身望望窗外,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洌的空气,以一种盎然的诗意与豪迈的激情在回函的结尾继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此函虽为私人通信,但针对的是当时存在的一种普遍倾向,所以,******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油印成小册子散发给******的基层党支部公开传阅、讨论、学习。

如果说********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则为中国革命夺取胜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方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旧址与协成店这两座标志性建筑犹如一对“双子星座”,它们相互辉映,在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时期,起过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

关于军队的领导权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观之,已经历了由私人武装、家族武装、军阀武装,过渡为政党武装,又向国家武装、人民武装迈进的历史转折阶段。每一次过渡与转型,无疑都是一次巨大进步。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没有********的召开,没有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控制与领导,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将是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正是从这样的角度而言,********有着永久的价值与意义。

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则坚定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斗志,把准了发展道路的脉博,其科学预见很快变成现实,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星星之火燃遍神州。“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年后,******那站在天安门城楼响彻寰宇的湖南口音,将永远凝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

然而,恐怕令******当年没有想到的是,在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中,他本人也由一点闪烁的“星火”,变成了一轮耀眼的“太阳”,受到全国人民如疯似狂的景仰与崇拜。

客观公正地评价******的功过是非,我以为,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时期,如果没有******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能否取得胜利实难逆料,至少得在黑暗中进行一段更为漫长的摸索。而革命胜利后,******没有及时转轨,仍然沿袭、套用战时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将一切活动纳入政治斗争的轨道。比如“******”时期的“放卫星”,难道******真的昏聩到弄不清水稻亩产十万斤这样的浮夸是多么虚假与荒谬吗?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水稻亩产量多少,他比谁都知道得更加清楚。之所以让这场“闹剧”上演,不过是加以利用,以纯洁所谓的无产阶级队伍,完成心目中的政治革命与思想改造而已。

******的“一言堂”、“家长制”封建作风,早在********前的闽西革命斗争时期,就已为其他共产党人所警觉。在此,我们不妨将陈毅在******“七大”决议案中对******的几点批评摘抄如下:“A、英雄主义;B、固执己见,过分自信;C、虚荣心重,不接受批评;D、在党内用手段排除异己,惯用报复主义;E、对同志有成见;F、工作态度不好;G、小资产阶级色彩浓厚。”决议的小结写道:“因有以上之错误,使同志们怕说话,造成个人信仰,使小团体观念加重。”

这样的批评应该说是一针见血的,虽有某些不合实际之处,但大都比较中肯。比照******晚年的错误,我们不无惊异地发现,二者之间原来有着一脉相承的“血肉”关系。

当******的威望建立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像早期那样敢于揭短“挑刺”了;或者说一旦供上“神坛”,那五彩光环便遮掩了一切过失。就拿当年指陈******缺点的陈毅来说,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怀疑批评,到愧疚于心、主动改正、紧紧跟随、敬佩仰慕,而晚年更是将******奉若神明。1972年1月6日陈毅病逝,身体极度虚弱的******赶来参加他的追悼会,陈毅夫人张茜噙着眼泪对******回忆道:“陈毅同志病危时,还想到主席的寿辰。12月26日那天,他进食已经很困难,但还是吃了点寿面,他说他要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

面对前后判若两人的陈毅,我的心中,涌出的是一股难以抑制的辛酸。战友、同志之间敞开心扉坦露自己的观点,思想认识产生分歧展开激烈争论,这是一种难得的平等与民主,也是共产党人胸襟坦荡的一种境界,容纳百川的一种见证。然而,随着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快速推进与发展,东方****政体与民族文化积淀共同合谋,将******推向了“神坛”。浮躁过后是冷静,动荡过后是思索,于历史的检点中,我们不能白交“学费”,总得有所反思,有所吸取,有所借鉴,才对得起那些为理想而献身的先烈。

还是回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来吧,它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当事人命运的沉浮几经改头换面。1947年,《******选集》收入此信时,题目简截明了,题为《******写给****同志的信》。1948年,身居东北野战军司令员、****东北局书记的的****致函****中央宣传部,要求以后印行《******选集》收录这封信时,不要公开他的名字,以免“在群众中引起误会”,在国外造成“种种无益的推测”。******善解人意,不仅同意了****的请求,还对信的开头及结尾进行了相应的删节修改,标题改为后来人们熟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51年,****中央******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选集》时,在此文的注解中写道:“这是******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在我收藏的三种不同版本、不同时期的《******选集》中,都无一例外地标有这一注解。

1971年,****谋反事泄,仓皇出逃,因飞机失事摔死在蒙古温都尔罕。于是,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党中央副主席变成了反动恶魔与跳梁小丑,鼻梁给涂上了一抹象征性、符号化的白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为他****、反革命、反毛主席的罪证与批判材料。在铁的事实面前,****无可置疑地成为回避革命的可耻逃兵、动摇革命的怀疑分子、反对革命的破坏分子。

历史不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不能为了某一目的刻意篡改,或粉饰拔高,或抹黑贬低。对待它,我们应该采取科学认真的客观态度,拂去尘埃,还其本来面目。****既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正如对待******的功过是非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评价一样,对待****,我们也不能因为他那身败名裂的归属而抹杀从前的所有功绩。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的军事天才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确曾发挥过他人难以企及,或曰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低潮时期对革命的未来产生悲观情绪,也是人之常情。即便如此,******在删去的段落中也曾一分为二地写道:“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由此可见,****对革命的态度在本质上也是坚定的,只不过对时间的迟早有所怀疑罢了。

74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导游掏出钥匙,打开了挂在协成店大门上的铁锁,我们一行人踏入了森森的院落。院内已有好久没住人了,不仅清冷,还散发着一股潮湿与霉味,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红火热闹相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每一时代都有着它特定的主题与烙印,如果说我们所置身的时代是以商品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侵袭,是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那么上个世纪的20、30年代的时代主题,则是革命,是斗争,是通过武装手段夺取政治话语霸权。每一置身那一时代的热血青年,都会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

从一楼来到二楼,从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我们的脚步在铺设的木地板上橐橐作响。犹如巡行般一遍走过,同行的厦门、福州及闽西作家大多走出了清冷的院落,而我仍站立二楼,沉浸在当时的氛围之中。此时,太阳正在西下,一道血红而艳丽的阳光越过新建的赖氏宗祠射了过来,一瞬间,我的心头一闪,不禁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我将目光推向前方,挥了挥手,学着******的样子,大声叫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已然走出院落,站在协成店门楼前的同行们闻言仰头,不由得异口同声地笑道:“哦,还真有点天安门城楼的味道呢。”

我不知道,74年前的******站在协成店的二楼时,是否有过天安门城楼那一幕动人情景的预演;但我知道,******与他的战友们,正是凭着一股对共产主义坚不可摧的激情与信念,才使得星星之火燎原神州,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类推荐
  • 本来生活多趣味

    本来生活多趣味

    这是一本很贴近生活的书,与每个人的生活趣味相关,笔者娓娓道来,就像自己正在经历他的一切快乐的感受。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得更深,直到读完全书。才惊觉:自己被这个中年胖子忽悠了——其实他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的波澜不惊,但也自由自在,任我行!
  • 一个孩子的战争

    一个孩子的战争

    我们不仅仅是为儿子写,也是为与儿子同龄同代的孩子写,为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几千万个中国家庭写。从表面看,儿子从一个优秀的学生滑落到“另类学生”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而实质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失误,这种滑落从儿子出生不久就开始了,无数失误的因累积成了“问题”的果,认识到这一点,我和妻子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什么时候,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阻遏住了“重点”、“示范”的泛滥,什么时候废除了各自为政自立标准花样百出的金钱择校,废除了学生人格的分级、分层,才算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中国的教育改革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是一本诗词文集,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 敬重与惜别

    敬重与惜别

    本书是张承志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疾呼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 晚潮

    晚潮

    《晚潮》作者周应英先生,生于一九三六年,湖南岳阳人。世居汨罗楚塘,与屈子祠为邻,幼年就读于该祠湖南汨罗中学,后经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屈子祠中学任教多年。一九八〇年始调岳阳师范即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任高级讲师。因而他的为人、教学、诗词无不受到爱国诗人屈
热门推荐
  • 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

    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晓风书院的八卦事

    晓风书院的八卦事

    盛世太平,朝中无事,能引起些许波澜的,无外乎一些八卦。某日,号称天下第一才子、第一美男子、第一风流子的白晓风,办了家晓风书院。一时间,什么公主、郡主、才女、千金……蜂拥而至,各个醉翁之意不在酒。史官程子谦蹲点晓风书院,各种“子谦手稿”流出,流到街头巷尾又流到皇宫内院……
  • 生深世事劫

    生深世事劫

    我的穿越命运怎么这么坎坷,无创变性,出门交个朋友,还有掀起战争的危险,还不知道以后会有些什么事等着我呢。难道就不能给个好命点的穿越吗。有逆天能力,牛逼背景,帅哥为团转,总结下来的结果就是,可惜老子是男人,我现在只能感叹一句做女人真好。“真凤归,三国乱,凤涅槃,平天下”再次重生归来,姐恢复女儿身,是不是就可以有逆天能力,牛逼背景,帅哥为团转了,可为什么命运总是爱开玩笑。
  • 学生版时文选萃: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

    学生版时文选萃: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成功的密码,在于懂得怎样避开障碍,让我们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热情执著,从一时的失意中进发出一生的拼搏。把心径扩大一毫米,避开障碍的密码,用一片星光来照亮前方,有一缕阳光就更要灿烂!一则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一段平凡的对话浓缩着生命的真谛。
  • 剑啸鼓鸣

    剑啸鼓鸣

    元末明初,改潮换代之际,广西一带的壮族土司面临命运抉择,是坚持故元旧制,还是归附新朝听命,抑或独立割据,称霸岭南,在朱明大军攻陷蒙元大都之后,一切尘埃落定,他们不得不纷纷投降了大明王朝,而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安抚司安抚使(今天河池地区)莫天护,却因为曾经的割据幻想以及庇护袭杀朝廷命官的手下狼目韦也先,被皇帝朱元璋撤了职,,,,神秘的人面鱼纹剑重现江湖,引出了传说中的“邪物”十二金鼓,各个人物的命运,由此改变,,,,
  • 星元九天

    星元九天

    星元大陆,浩瀚无比,天地间充满了元气,大陆边域混沌笼罩。生存在这片大陆的人们自古就懂得如何利用这天地元气强化己身,敷衍出诸多修炼功法和武学,修炼成了这片大陆最盛行的事。从远古到至今,有无数利用这天地元气修炼到巅峰的人,曾经主宰于这片天地间,被世人歌颂和敬仰。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只有在修炼道路上走得越高才能探寻这片大陆的神秘,才能让众人对你低头称臣,实力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真理。
  • 半夏残花,时安年

    半夏残花,时安年

    时间会教会我们许多东西,它会让我们放下仇恨,放下遗憾。
  • 少年无欢

    少年无欢

    据传,真武大帝成仙之时,为后人留下一部旷世天书,名曰《九天玄鉴》,其中记载了真武大帝一生所修炼的武功绝学和成仙悟道之法。这书虽然留存于世,可惜后世再没出过像真武大帝那样的奇才,即使有人有幸得到,穷尽其一生才智能悟到十中之一者已属罕见。更何况百年来江湖纷争不断,一部奇书经过数次盗掠毁损早已七零八落,而其中所记载的绝学竟渐渐失传了。
  • 万劫武尊

    万劫武尊

    叶凡,一个受尽冷嘲热讽的少年。五年后,他带着神秘古玉踏天崛起。洗经伐髓,逆天转运。败尽圣地天才,打趴古族翘楚。逆天而行。一指崩山河,一拳灭星辰,一念碎苍穹,一剑破万法万劫加身,天地之间,唯我独尊。
  • 天地与轮回

    天地与轮回

    我的小说名为天地与轮回,它分三部分组成,第一部预言之子,第二部神魔大战,第三部天地与轮回,主要是我们因为远古的神魔大战和现在人们对社会大自然的不珍惜而造成的未来的天地与轮回。在远古时期,神魔乱舞,天地未定,人王伏羲身为人间的守护之神,他在坐化前期,以大法力预测了未来,他知道未来将有一场未知的天地浩劫,为了可以让人间在浩劫中保留下来为此留下预言守护家族和预言之子就此坐化。随着时间的流失,在公元2012年的某一天,预言之子真的降临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降临的预言之子有两人为此真个修炼界掀起了璇辕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