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0200000045

第45章 郑和的悖论(4)

踏进占地面积达3378平方米的郑和史迹陈列馆,我见到了一座别出心裁的郑和雕像。与普通名人雕像不同的是,这是一尊半身塑像,包括基座在内,高不足一米。然而,就是这样一尊矮矮的塑像,却给了我一种少有的震憾。塑像立于室外空旷的院内,没有半点遮盖,一如当年在大洋上昼夜星驰的颠簸,郑和的雕像与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风雨雷电融为一体。当然,也有绿树、鲜花在塑像四周环绕,还有温柔的月光、明媚的阳光与和煦的海风浸润沐浴。郑和的半身雕像以坚稳厚实的大地为根基为依托,高昂的头颅透着一股坚毅与自信,深邃的目光仿佛穿过了重重迷雾,越过了无垠的时空。面对塑像,我不仅没有感到它的矮小,反而觉得周遭的一切,也在郑和那高昂的头颅、坚毅的神态与穿透性目光的烛照下,变得熠熠生辉。

郑和立足于大地,却献身于海洋,他的身子永远面向大海,目光是那样地义无反顾。是的,只有辽阔无垠的海洋,才是他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作为一名太监,无论官职多高,本领多强,在世人眼中,也会藏着一丝鄙夷与不屑。俘虏与太监的双重身份,自儿时起,就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他左右。难能可贵的是,屈辱身份不仅没有击垮郑和,不仅没有带来畸型与变态,反而激发他建功立业的志向,以补偿命运的不公。在郑和身上,我们真的半点也没有感到太监的委琐、阴暗与狭隘,正如他那英俊魁梧的外表,郑和的内心,也算得上一位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一名真正的英雄。然而,不论郑和如何坦荡赤诚、聪明果敢,可太监身份总会不依不饶地将他纠缠,他不得不时时听命受制于人。只有在浩翰的大海,他才是至高无尚的统帅,谁也不会想到他的太监身份,才能获得少有的自由与洒脱,发挥他的智慧与才华。

我们虽然无法知道郑和的个性特征及真实心态,但从他一生的阅历与行止来看,可知他是一个多重的矛盾复合统一体。郑和受过阉割不是一名正常的男人,但外表的高大伟岸遮掩了内里的生理缺陷;他受命于皇帝不得不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在海上却是至高无尚的唯一统帅;他一生信奉******教,同时也是一个佛家徒,并对道教神祇妈祖顶礼膜拜;他有着昂然的头颅与自信的目光,但在皇帝、天神、大海、风暴面前,却时时感受渺小、无奈与惶惑;他对航海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可是,却在皇帝的授命下盲目追求政治效益,将大量的银钱掷诸海洋,置经济利益于不顾;他向往大海,远航西洋诸国,死后也葬身大海,而心灵却无法真正皈依海洋,不得不在陆地留下一个衣冠冢;他受儒家思想及皇权阴影的束缚,不论航行多远,也无法摆脱内陆帝国封闭而偏执的****体系;他的航海事业广为传颂,可不得不同时承受诸多非难诋毁……

后人眼里,郑和已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人,他代表着七下西洋的浩荡船队及无数士兵水手,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外学者研究、剖析中国古代社会、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我们发现,郑和所代表的中国大航海活动,一如他本人,也充满着种种悖论:在海禁的背景下,郑和将中国古代的航海运动推向峰巅;峰巅过后,便是无可挽回的航海低谷;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一流,却少有一流的航海家,且效益极为低下;西方航海民族远涉海洋的内在驱动力,第一要素是经济与市场,郑和下西洋却正好相反,船队欲扬大明王朝之威于海外,以巨大的经济损失换来“万国来朝”的虚幻满足;明王朝经略海洋,并不真正重视海洋,而是将海洋视为比“化外之地”还要等而下之的水域;郑和1433年于返航途中客逝古里,65年后,达!伽马远洋探险也抵达这里,于是,印度古里成为中西角色转换的一个见证与标志,中国封建王朝从此疏离海洋,放弃海权,走向衰落,西方世界则由此敞开胸怀,通过麦哲伦的环球大航海将世界联为一体,逐步走向兴旺、繁盛与强大……

其实,郑和及所代表的航海活动所表现出的种种悖论,实则透着中华帝国根深蒂固的黄土文明的种种内在特性。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是两种有着不同区别的文明形态,大海的波涛潮汐、神秘莫测、危机四伏、航行流动、航线变化、开拓进取与田土的固定不变、耕种的周期循环、收获的相对稳靠、生活的循规蹈矩;大海的广阔空间、开放胸怀与一亩三分田的拘束狭小、封闭意识;水手的勇敢无畏、船队的精诚合作、首领的民主推选、船员的自由组合与农民的内向保守、各自为阵、长者权威、血缘关系、乡土情结……举凡农耕与航海所具有的种种特性,皆形成一种极为鲜明的对比与反差。正是这种种互异,构成了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区别的具体内容及本质特征,也形成了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在此我们不妨引述一段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关于大海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也许会加强读者对海洋文明的认识:“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因为勇敢的人们到了海上,就不得不应付那奸诈的、最不可靠的、最诡谲的元素,所以他们同时必须具有权谋——机警。这片横无边际的水面是绝对地柔顺的——它对于任何压力,即使一丝的风息,也是不抵抗的。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十分无邪、驯服、和蔼、可亲;然而正是这种驯服的性质,将海变做了最危险、最激烈的元素。人类仅仅靠着一叶扁舟,来对付这种欺诈和暴力;他所依靠的完全是他的勇敢和沉着;他便是这样从一片巩固的陆地上,移到一片不稳的海面上,随身带着他那人造的地盘,船,这个海上的天鹅,它以敏捷巧妙的动作,破浪而前,凌波以行……”

海洋文明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一部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海洋文明史,海洋文化实质上就是世界文化,海洋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一个濒临海洋的大国,如果着眼点仅仅局限在陆地领域而忽视辽阔的海洋,必将由强而衰饱受蹂躏。

中国是位于东亚的大陆国家,也是濒临太平洋的海洋国家。中华文明中自然也有海洋文化的因子,但那只是一种从属,一个微不足道的构成部分。中国的海洋文明,就本质而言只能是近海文化与海洋农业文化。我们看待海洋,自古至今,只是从陆地的角度出发,在黄土文明及农业文明的框架中兜圈子。以陆地为中心的视野束缚了一切,使得中华民族似乎患上了一种“海洋恐惧症”,无法真正迈向海洋。即以中国航海运动达至峰巅的郑和下西洋来说,说到底仍是黄土文明、农业文明的一种延伸,算不上严格意义的海洋文明、蓝色文明。郑和下西洋拉开了世界航海史的序幕,却将海洋空间与发展机会拱手让给了西方海洋民族。于是,海洋贸易、海军无可更移地成为近代世界历史的宠儿。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却不是一个海洋强国。只有当我们变换角度,转换视野,从海洋的角度看海洋,从大海的视角看陆地,变重陆轻海为海陆并重,海权意识与陆权思想兼备,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海洋文明的层面与蓝色文明的范畴。比如对国土的认识,就不能局限于960万平方公里,必须算上拥有主权及管辖权的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6500多个岛屿等多达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陆地面积加上海洋国土,1260万平方公里,才是中国国土的实际面积。

禁海几亡,开海当盛;背海而衰,向海则兴。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并形成了如下国际共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发展将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海洋正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

如果我们放开视野,将眺望的目光越过大陆,投向占地球三分之二的蓝色海洋,就会发现,分割海洋、重定版图,已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一大热点。1996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随着该条约的生效,海洋地缘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全球海洋面积已有30%划归世界各国管辖海域。海洋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及拥有的丰富资源,使得海中小岛成为各国纷纷抢夺的目标,或登岛调查公布数据,或设主权标志,或建军事基地,或输入人口。昔日的岛屿之争,是主权之争与军事要地之争,今日已演变为资源之争、经济之争与战略要地之争。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殖民及掠夺的野心,但自己的“地盘”,却容不得他人染指。而应属中国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却有一半被周边八个国家单方面划为己有,成为“争议区”,相当于我国陆地争议面积的九倍。特别是日本在******及台湾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海洋意识半点不可忽略!

郑和史迹陈列馆内,珍藏着郑和当年刻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作为镇馆之宝,石碑存放在一个特制的玻璃橱柜内。石碑高大、古朴而厚实,这是至今唯一留存的叙述当年远航盛举的见证之物,碑文虽只1177字,却留下了郑和下西洋船队行踪的详细记载:“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读着这段气势恢弘的描叙,郑和当年经营南洋诸国的情景,不由得生动而真切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人类来自海洋,只有当我们纵横海洋之时,才能见到原始而率真的本性,才能显出应有的阳刚与智慧,才能进入昂扬与饱满的状态,才能获得应有的虔诚与敬畏,才能得到真正而全面的发展……

今天,该是我们重返海洋的时候了!

同类推荐
  • 2007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7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7年选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为故事精选。本书力求选出200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古典诗词曲名句鉴赏

    古典诗词曲名句鉴赏

    本书所选的名句均为我国历代名诗人、名词人和名散曲家的名作中的名联,共三百联,书中既有对名句的鉴赏内容,又有对原作的分析讲解及相关文学知识的介绍。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
热门推荐
  • 美女总裁的超级男秘

    美女总裁的超级男秘

    叶荣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老婆那张大床的男主人。可是这个指腹为婚的老婆却让他睡地板!作为一个拉风的男人,怎么可以容忍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叶荣为了成为那张大床的男主人,踏上了征服老婆的艰难之路。
  • 冷酷警察的小娇妻

    冷酷警察的小娇妻

    他是年轻有为的高级督察;她是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一场绑架案,使她春心大动从而使自己主动去接近这个冷漠的男人。从而牵扯出一段匪夷所思的身世之谜。她由千金大小姐化为贫民,他由穷小子成为首富之子。
  • 新校传之无心王爷霸娇妻

    新校传之无心王爷霸娇妻

    平淡无奇的校园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竟转眼变成了一个古代封建社会。学院内青春年少的学生们竟都穿上了长袍罗裙,原本静谧的校园小道扩大了十倍,竟成了一个热闹的古代街市。最最离谱的是竟然出现了皇宫。什么!什么!还有皇上、王爷!最让我吃惊的是为什么我要嫁给这个“无心王爷”!可是,为什么他会让我感觉这么熟悉呢?对于他,我为什么总会感到心疼呢?难道,我爱上他了!罢了,既然爱上了,那你就别想跑了!可是爱着爱着,这个无心男人竟学会了吃醋!喂!你还是不是那个无心王爷啊!在这个颠覆的校园,且看一介校园女如何俘获无心王爷的真心!
  • 我爱上了我的抱枕

    我爱上了我的抱枕

    你是否做过一些毫无实际的幻想,手中抱着的等身抱枕会复活,宠溺的和你牵着手度过这一段短暂的岁月?你是否想过要穿过次元的差距,来到一个人的身边,和他/她永远的在一起?你是否想过带着他/她来到最好的朋友身边,骄傲的抬起头介绍?一切一切的幻想,在这里实现。我爱上了我的抱枕。其实还可以这么翻译:我爱,上了我的抱枕。
  • 酋长大人很霸道

    酋长大人很霸道

    一朝穿越,苏小米发现自己回到了史前一万年,一个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世界。所有的男人都是从树上结出来的,没有人知道女人为何物,没有人知道女人可以派什么“用处”。她作为未知物种,被最强部落“咕”族族长救下,他的残暴比起传言有过之而不及。于是,她开始了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的宠物生涯,直到她有朝一日偶尔获悉,她居然还有办法回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命缘香

    命缘香

    “神经”哥哭闹不离师娘,小萝莉捂头喊疼:“我怎么摊上一个这样的是哥!!!!!”他们要去哪?“神经”哥竟如此!“我还是希望她能回去~”……
  • 鲁春秋

    鲁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暗黑天子

    暗黑天子

    绿光纪元前1600多年以前,上古五族全部生活绿光的原始大陆上。魔族居于大陆远东区,神族居于大陆中部的天域城,龙族居于南部格腾斯高地,精灵族散居大陆北部和西北部的常绿森林,冥族居于绿泽秘境。神族为打破绿光平衡,将魔族赶出绿光大陆。神族秘密指使人族制造事端,与兽族、妖族产生摩擦。并且偷偷的联络光明神裔精灵族和龙族,准备对魔族发动战争。纪元前1624年,人族在神族的唆使下联合矮人族对兽族发动了全区域的进攻。兽族在神族的魔法攻击下死伤惨重退出普法领域(即希特联邦全境),进入气候恶劣的百獯原……
  • 高中三年,追两年

    高中三年,追两年

    故事的发生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男生顾兴和女生胡月相识在高一文科分班。一个是特别不爱交数学作业的懒学生,一个是极其负责的数学课代表,于是,故事开始了。在开始之前是顾兴的童年和少年。在开始之后可能还会有顾兴的大学时代。
  • 我的恶魔明星男友

    我的恶魔明星男友

    一对情侣,一段海誓山盟的爱情,两个不同版本的演绎。屌丝女逆袭。高富帅冷酷。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