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000000035

第35章 八观第九(1)

这一章中,刘邵集中讨论了才性鉴定的方法和途径,即“八观”。才性鉴定的方法是《辨经》中研究最多的问题,而“八观”又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八观”的才性鉴定方法首先能够根据性情的常和变,多方面、综合性地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情况。其次,主张从人才内心的真实活动,包括从外部表现透视其内部的动态来考察人才。这种由表及里,由里到外,从人的自然状态到心理活动的详细观察,最易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质。

原文

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译文

所谓“八观”,是指:第一,观察一个人对待争权夺利和救济民众的态度,可以了解他本质的情况;第二,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感情变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遇事时的反应,来了解他做人的基本准则;第三,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性格与品质,来了解他的名声是否与实际相称;第四,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以辨识他的所作所为是否似是而非;第五,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别人是否保持敬爱的态度,来判断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否成功;第六,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欲望,以分辨他是否容易宽以待人还是容易迷惑;第七,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短处,来认识他的长处;第八,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聪明,来分析他在哪些方面能够通达。

原文

何谓观其夺救,以明间杂?夫质有至、有违,若至胜违,则恶情夺正。若然而不然。故仁出于慈,有慈而不仁者。仁必有恤,有仁而不恤者。厉必有刚,有厉而不刚者。若夫见可怜则流涕,将分与则吝啬,是慈而不仁者。睹危急则恻隐,将赴救则畏患,是仁而不恤者。处虚义则色厉,顾利欲则内荏,是厉而不刚者。然则慈而不仁者,则吝夺之也。仁而不恤者,则惧夺之也。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故曰,慈不能胜吝,无必其能仁也。仁不能胜惧,无必其能恤也。厉不能胜欲,无必其能刚也。是故不仁之质胜,则伎力为害器。贪悖之性胜,则强猛为祸梯。亦有善情救恶,不至为害,爱惠分笃,虽傲狎不离,助善著明,虽疾恶无害也。救济过厚,虽取人,不贪也。是故观其夺救,而明间杂之情,可得知也。

译文

什么叫观察一个人的夺取和救济两方面的情况,以分辨他是否有恒性?通常以为人的性情本质有正面和反面,如果正面无法战胜反面,那么恶的性情就会夺取善的一面。有时候情况未必非此即彼,却是似是而非。比如,一般人认为仁义这种品质来自于慈爱的性情,但也有充满慈爱之心却不讲仁义的人;一般人认为讲仁义的人必有体恤之举,但也有讲仁义却不体恤别人的人;一般人认为办事严厉的人必定刚强,但也有办事严厉却并不刚强的人。如果看见可怜的人会流泪,将要施予财物的时候却吝啬起来,这就是只慈爱而不宽仁;如果看见别人处境危急就会产生同情,将要前往救援时却畏缩不前,这就是只宽仁而不救济;如果用坐而论道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仗义的时候神情严肃,一想到一旦动真格,可能危及自己的利益和欲望,便又怯懦起来,这就是严厉却不刚直的人。因此,慈爱却不讲仁义,是因为他吝啬的丑恶性情占了上风;讲仁义却不体恤别人,是因为他恐惧怕事的丑恶性情占了上风;办事严厉却不刚直,是因为他贪图利欲的丑恶性情占了上风。所以说,如果一个人的慈爱战胜不了吝啬之心,他未必能行仁爱之举;如果讲仁义却不能克服恐惧怕事的心理,他就未必能行体恤之举;如果外表严厉却不能战胜利欲的诱惑,他就未必能行刚强之举。因此,如果不讲仁义的性情占了上风,那么即使他的能力再强,也只会使他作茧自缚;如果贪婪的性情占了上风,那么他就会用这种勇猛的性格去做坏事。也有性情纯善的人救助恶人的,但这种善行不至于酿成祸害。如果两个人的感情深厚真挚,那么即使偶尔互不尊重,也不会导致彼此分离;如果是为了帮助善良的人,彰显光明正大的事情,那么就算以极端严厉的态度对待坏人,也不能够伤害自己。救济他人十分慷慨,虽然有时也索取他人的财物,但人们并不以为他贪婪。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心中善心与恶念相互消长的情况,分辨他善恶互相掺杂的性情,就可以对他进行认识与鉴别。

原文

何谓观其感变,以审常度?夫人厚貌深情,将欲求之,必观其辞旨,察其应赞。夫观其辞旨,犹听音之善丑。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故观辞察应,足以互相别识。然则论显扬正,白也。不善言应,玄也。经纬玄白,通也。移易无正,杂也。先识未然,圣也。追思玄事,睿也。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智也。微忽必识,妙也。美妙不昧,疏也。测之益深,实也。假合炫耀,虚也。自见其美,不足也。不伐其能,有馀也。故曰,凡事不度,必有其故。忧患之色,乏而且荒。疾疢之色,乱而垢杂。喜色愉然以怿,愠色厉然以扬,妒惑之色,冒昧无常。及其动作,盖并言辞。是故其言甚怿,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言未发而怒色先见者,意愤溢也。言将发而怒气送之者,强所不然也。凡此之类,征见于外,不可奄违。虽欲违之,精色不从。感愕以明,虽变可知。是故观其感变而常度之情可知。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感情的变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遇事时的反应,来了解他做人的基本准则呢?人们总是深深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不仅要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还要注意观察他同意或赞赏什么样的观点。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就是要听懂他的话语中包含的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注意他同意或赞赏什么样的观点,就是看他的智慧是否能够应付。观其言语,察其应对,足以相互对照。在辩论中,一个人如果论点鲜明,态度端正,内容通俗易懂,这就叫做“白”;如果一个人不能言善辩,又不善于对答如流,反倒让人觉得他深奥莫测,这就叫做“玄”;能够辨别“白”和“玄”的能力就叫做“通”;有的人说话反复无常,中心不明确,逻辑非常杂乱,这就叫做“杂”;有的人能够预知未发生的事情,这种能力叫做“圣”;有的人能够深入思考精微的道理,这种才能叫做“睿”;有的人遇事见识超常,这种能力叫做“明”;有的人内心精明,外表不显,这就叫做“智”;有的人能够察识细微,这种能力叫做“妙”;有的人很清楚什么是美好的,这就叫做“疏”;有的人掌握的东西多,精通深奥的道理,这种才能叫做“实”;有的人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到处炫耀,这就叫做“伪”;只看见自己的长处,叫做“不足”;不夸耀自己的能力,叫做“有余”。因此,凡事不符合正常的道理,必然有其缘故。一个人如果内心忱虑,那么他的外表就会显得疲劳;如果身体有疾病,他的外表就会显得憔悴。欢喜的容色喻悦畅快,愤怒的容色严厉凌人,妒嫉疑惑的容色莽撞无常。等到一个人的表情尽显无遗后,他的话语也会随后而至。如果一个人说话时,语气非常愉快,但却没有愉快的神色相伴随,那么他的话就是违心之语;如果一个人表达不清自己的意图,但是却露出诚恳可信的神色,那么他说不清楚只是因为他不善于口头表达;如果一个人尚未开口就已经怒容满面,那么他的心里一定是非常愤怒的;如果一个人言语吞吐,但是他愤怒的神色却显而易见,那么他是在做无奈的忍耐。所有这些内心的活动,都会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在外面,是不可能全部掩盖住的。即使他想掩饰,但别人从他的神色上也能看出来。外在形色的变化明明白白,不管怎样伪装变化,仍可据以判断其真实的内心。因此,通过观察人的感情变化、态度和反应,我们就可以从中看出他的为人。

原文

何谓观其至质,以知其名?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则至质相发,而令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劲智精理,则能名生焉。智直强悫,则任名生焉。集于端质,则令德济焉。加之学。则文理灼焉。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来了解他的名声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呢?大凡偏材之人,性格中一般包含两种或更多的品质,这些品质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因此获得美好的名声。因此,骨骼坚挺、气质清朗的人,就会获得美好善良的美名;气质清朗而又体力充沛的人,就会获得强健的美名;智力发达、事理精通的人,就会获得能干的美名;聪明直率、坚强诚实的人,就会有值得信赖的美名。如果在这些品质的基础上,再加上端正的品质,这个人就会形成美好的品德;如果再加上勤奋好学,他就会知书达礼,富有教养。因此观察一个人具备多少种品质,就可以知道他将获得哪些名声。

原文

何谓观其所由,以辨依似?夫纯讦性违,不能公正。依讦似直,以讦讦善,纯宕似流,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过节。故曰,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然则何以别之?直而能温者,德也;直而好讦者,偏也;讦而不直者,依也;道而能节者,通也。通而时过者,偏也;宕而不节者,依也。偏之与依,志同质违,所谓似是而非也。是故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进锐,似精而去速。诃者,似察而事烦。讦施,似惠而无成。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亦有似非而是者。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夫察似明非,御情之反,有似理讼,其实难别也。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得其实。故听言信貌,或失其真。诡情御反,或失其贤。贤否之察,实在所依。是故观其所依,而似类之质可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以辨识他的所作所为是否似是而非呢?只是纯粹揭发别人的隐私而不徇情,是违背人之常情的,这样做不能算是公正待人。因此,假借当面揭露别人的隐私,看上去是很正直的行为,实际上这是在攻击好人,斥责良善之辈。

如果有意放纵不拘,这种行为看上去很自由,却不能达于正道。因此,有意放纵,看上去类似通达,但实际上是行为傲慢,生活没有节制。所以说,性格直率的人好指责别人的短处,好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也爱斥责别人的短处,他们的斥责看起来是相同的,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洒脱通达的人放纵不羁,放荡的人也放纵自己,二者虽然在不受拘束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那么怎样才能区别他们之间的不同呢?性格正直而又温和,是有道德的表现;性格正直却好揭人短,是偏失的表现;喜欢斥责别人而自己品性又不正直的人,就是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人。能疏导自己的情绪,行事又有节制的人,就具有通达的性格;通达得过分了,就是偏失。放纵而不节制自己的,就叫做表里不一的人。错误的倾向和表里不一,这两者的表现是一样的,但性质却是不同的,这二者都是似是而非的表现。因此,有的人轻易向别人许诺,表面上看豪爽义气,实际上很不守信;有的人办事时经常变换方法,看上去很有能力,实际上收不到任何效果;有的人专喜欢刻意进取,看似精悍,实际上只会添乱;有的人表面上很顺从,貌似忠诚,其实往往阳奉阴违。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表现。也有似非而是的情况。有的人手中掌握很大的权力,看上去像是滥用权力的奸臣,其实具有正面的作用,往往有功于天下;有的人非常聪明但不外露,看上去似乎很愚笨,实际上他却很精明;有的人具有博爱的胸怀,看上去这种爱非常空泛,但实际上这种爱非常深沉淳厚;真正敢说话的人,表面上爱指责别人的短处,内心却是一片忠情。所以我们要认真观察,辨别清楚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不同表现,掌握真实情感的正反两种情况。这些道理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其实难以鉴别,不是天下最精明的人,又有谁能把握其中的真实情况呢?所以,听信其言辞,相信其神色,有时反而会难明真相。要是怀疑真相而去相信假相,有时就会失去真正的人才。所以观察辨别一个人是否贤明,必须看他外在的行为举止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内在动机。因此,观察他的内心动机,就可以弄清楚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原文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易》以感为德,以谦为道。《老子》以无为德,以虚为道。《礼》以敬为本。《乐》以爱为主。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德而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别人的爱敬态度,来判断他为人处世之道的成败呢?人伦之道的极致,莫过于爱和敬。因此,《孝经》把“爱”作为最高的道德,把“敬”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周易》把自然气息之间的交融感应作为道德,把谦让作为准则;《老子》把“无”作为道德,把“虚”作为准则;《礼》把“敬”作为根本准则;而《乐》则把“爱”作为中心思想。人情的本质中只要有爱与敬的诚意,就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从而感动人心,他的处世为人之道也就无不畅通了。爱多于敬,虽然廉洁清高的人不满意,但受其恩惠的人会心甘情愿地为他献身。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敬”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能使人们之间的等级差别过于清晰,从而使人们相互疏远,这种情况若长久下去,就难以打动人心。而“爱”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能够使人们之间的感情日趋亲密,这种情真意厚的爱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所以说,观察一个人的爱与敬是否真诚,他的人际关系是畅通还是阻塞,其间的道理就可以知道了。

同类推荐
  • 阳光心态大全集(超值金版)

    阳光心态大全集(超值金版)

    无论干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希望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许多人总是把活得很心累、活得很窝囊、活得很贫穷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外界的客观影响,却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生活心态的好坏,面对人生失败的困境,屡遭挫折煎熬,丧魂落魄的无助,往往推诿为没有出身于一个好的家庭,没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没有适合自己的一个好工作。
  • 真自在(佛光菜根谭)

    真自在(佛光菜根谭)

    本书是星云大师从自己几十年的著作和开示记录中,提炼经典汇编而成的一部语录体心灵励志图书。全书一套三册,本册作为第三卷“求佛悟道本”,以“真自在”为宗旨,集中记述了星云大师关于求佛修禅的诸多智慧理念。既有修行方法的开示,也有禅道根本的探究,并最终形成了“我即是佛,修人即是修佛,成人即成佛”的智慧思想。全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可谓真正易懂易行的心灵修持指导书。
  • 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为什么有的人空有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看似资质平庸,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说话办事的本领有多高。如何把话说好,如何把事办好,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你一生的重要课题。
  • 气场修成手册

    气场修成手册

    如今,气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法则,更是最直接呈现一个人气质、学识、修养、品位的综合魅力指数。它还是每个人提升自我、成就事业、得到幸福、改变命运的人生必修课!如何让气场全面提升,如何运用气场获得幸福、健康、爱情……本书将为你打开这个隐藏了千年的秘密之门!
  • 生活不要太累: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125个智慧故事

    生活不要太累: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125个智慧故事

    本书汇集了最经典、最有趣、最发人深思的125个智慧故事,深刻的阐述了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魔王傲视苍生

    魔王傲视苍生

    人欺吾杀人,天吾逆天;一日不强,终被欺,化身魔王,笑九天。
  • 烟影奇行

    烟影奇行

    自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首尾十年,秦并兼六国,终一统河山。然六国虽败,遗徒甚多,其众流落江湖,纷纷树帜立派,暗中窥伺复仇。及后,秦失其鹿,天下共争之。刘邦起于布衣,逐夺神器,称帝天下。刘邦即位后,先罢六国侯,后灭异姓王,诸奇才异士顿失倚靠,遂回归江湖。此后数十年,江湖中争斗无休,旧亡新兴,不知凡几。
  • 民俗实用对联(下)

    民俗实用对联(下)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民俗对联则是最具实用性的对联。本书从工商百业中选取名联,又选取一些妙联趣事以飨读者。
  • 烟儿的冒险之旅

    烟儿的冒险之旅

    烟儿的成长,别扭,冒险,挣脱,现状的反抗
  • 多留一点爱

    多留一点爱

    在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村子里,存在着这样一个大家庭,这是什么样的家庭呢?在这个家庭里,有老人,也有小孩,他们和睦相处,互帮互爱。偶尔也会吵架,但事情过后就会和好如初,就跟从没有发生过一样。不管家庭中的哪个人出远门,也许一个月,大半年,甚至过年也在异乡漂泊,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都会想着对方,默默地祝福着对方平安,好运。之所以作此一书,因为现实家庭中都不止一个孩子,两个甚至三个,目的主要是不管你在何处工作,都应该回家看看,父母在不远行,应该多待在父母身边时间多一些,陪父母说说话,多孝敬一下他们,父母对你的付出实在太多了,陪他们说上几句话的工夫还是有的吧。
  • 1300度的爱恋

    1300度的爱恋

    他是业内顶尖的瓷器鉴定专家。五年前为了一个瓷瓶,她被继父拱手送上他的床,成为他人生的一大污点。五年后她为偷秘方再次接近他,却不小心沉陷在他霸道的深情之中。他曾说:你是我这一生最完美的收藏品。她却说:如果我不再完美,你还会要我吗?她的甜美她的背叛他全都甘之如饴只为能换回两个人再次牵手也许我就是一只风筝就算再美飞的再高也终有一根羁绊牵挂在你的手中......阅读指南:1.微虐,带推理剧情,终极BOSS出乎意料。2.情节无过分狗血,情爱水到渠成的缓缓展开。3.日更,偶尔请假。大约80-100章结束,全文大纲已出。不会烂尾。
  • 古文龙虎上经注

    古文龙虎上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王南希

    女王南希

    在女王南希的人生字典里,从来都没有“认输”这两个字,不是因为她生下来就自带背光和氟利昂的高贵冷艳,而是她习惯了把自己推向背水一战的险境里绝处逢生。她是丛林法则的拥护者,却从未敌视过那些只知挥霍的富二代。她不娇气不矫情不喜欢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客套,她把眼泪咽进肚子里化成眼眸里的钻石,她是我们的女王南希,更是那个你想成为的自己。
  • 冷血公主之复仇进行时

    冷血公主之复仇进行时

    【全文免费】本来是千金小姐,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她们,都是因为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而改变了一切,她们被赶出家门,三个女孩因为同样的经历走在了一起,她们要复仇!她们要让别人知道,让欺负她的人知道,她不是好欺负的!
  • 曾经的她,现在的他

    曾经的她,现在的他

    她本是个棋子,失踪之后,他却才发现他爱她,而不是爱她。利用便利用了,我不爱你,我也不恨你,我只想一个人好好活着,放过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