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8100000026

第26章 成事——学会选择,懂得放弃(3)

知其不可而为之

经典语录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解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个道理好像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蛮劲。但这一点却是做人的道理。

“知其不可而为之”历来是人们误解孔子的一个重要根据,认为孔子迂腐,不通世事,不懂形势,而一味地坚持所谓的真理。然而,大部分人对于这段话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它的涵义,因为在孔子的思想里,始终是由两种世界的划分的那就是“命”和“义”。也就是说,在孔子那里,人虽然处在一个由“命”支配的不可反抗的客观限制中,但是人具有某种“主宰性”,这种主宰性就在于“仁”“义”,“仁”就是立“公心”,“义”就是求“正当”。

所以,我们说历来对于孔子“不可为”的说法是针对着“命”这个领域来说的,也就是说,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显然是有着种种人力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人的主观自觉所无法改变的领域。但是在孔子“仁”“义”的境界里,我们要立“公心”,求“正当”,则我们认为这是正当的,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饯行它,去追求它。

活学活用

中国有很多神话、寓言,正是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形象注释。“精卫填海”是一例,小鸟衔西山之木石要填平东海,这谈何容易,简直是比上九天揽月还难。可是,谁能说它们不是某种精神的折射呢?

至于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成,有人认为他早就看到蜀汉不可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或许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托孤之愿,更可能是他也预知了他自己的使命—一历史角色吧!也许读者会问,为什么能知道未来却改变不了历史?知道结局的人怎么又尽力地“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写的关于老人、孩子和海的故事。他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在别人眼中渔夫老人绝对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作为渔夫,捕不到鱼,还能算是真正的渔夫吗?

接下来我们在《老人与海》中所看到的是,渔夫老人终于捕到了一条从来没见到过的大鱼,为了杀死这条大鱼,他被折腾得精疲力竭。而就在他返回的时候,又遇上了大鲨鱼的袭击,老人又不得不和鲨鱼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不论是鱼叉,小刀,短棍。一次次被鲨鱼带走,但他始终用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击,虽然什么也无法摧残它英勇的意志,但最终的结果是鱼去船空,只有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回响在读者的耳旁。

他的英勇正在于“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出远海这“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所以不论要经历多少苦难,也必须要想尽办法去把它干下去,尽量干好。

的确,作为人,我们有一些“生来该干的行当”,这就是要在生活中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彰显我们生命的意志,表现我们的生命力。

智慧金言

人活着不能仅是活着,要赋予生命一些意义,要有目标。也许目标最终并不能实现,也许我们会因此而历经磨难,但这正是生命所必须赋予的意义,是生命的本能。

仁智勇是成功的要诀

经典语录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解读

我们一直在提这样一个道理:孔子所说的君子,并不是天生的,他说的小人,也不一定是天生的,君子与小人之间在时时刻刻地发生着转化。所以,孔子提倡修身修性。他认为君子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中,孔子也讲到过以上这三个方面。

同样的智慧,在《中庸》中也有记载:子路问强,孔子回答说:“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意思是说,南方的强,北方的强,都是抑制下的强。以宽柔来教导,不回报于道,是南方的强。用上等的料子包着,至死不厌,是北方的强。所以君子仁厚而不入俗,中立而不偏颇。强看得太贵重了,在国家清平时就能畅通无阻了。强看得太贵重了,在国家昏乱时,到死都不变动。这就是孔子的“发强刚毅”、“齐庄中正”的圣贤气象。

而孟子的观点:“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自暴的人,不必与他交谈;自弃的人,不必与他同事。对于自暴自弃的人,我们要谨慎地防范他。在儒家思想中,“忠恕”观念已深入骨髓,一个自暴自弃的人,当然谈不上对父母的“忠”了,也就是说,一个不爱惜自己的人,怎么会爱惜别人呢?这哪来的“仁智勇”可言?也许,在行事的那一瞬间,那个人可能觉得自己大勇无比,可是他同样忘记了,人活着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所以,这样的“勇”,与儒家提倡的“勇”是相背离的。

活学活用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所有特殊的伟大的人物,都是从艰难困苦中,甚至危险中奋斗过来的。就像拿破仑、华盛顿、甘地等划时代的伟人,都是这样的。再像汉高祖刘邦,曾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明太祖朱元璋曾是一个庙里的小和尚。再从中国上古来看,“舜出自于一个庄稼汉,傅说出自于一个建筑工,胶鬲出自于一个鱼、盐的商贩,管伸出自于士人,孙叔敖出自于渔民,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换出来的。”

这就是说,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发展力量估计得太渺小,把环境的束缚力量估计得太大。只要我们坚定一种必胜的信念,勇敢地拼搏,一定能有成就,这些例子中,都包含了孔子所说的。

“仁智勇”的思想执行下去就是立大人之气象,还需精心护持,这又涉及到中国哲学“养”的思想。

孔子说:“君子不器。”(《为政》)君子不是一个“器具”,仅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有一定的用处是不够的,那是一种“物质化”的人,君子是具有生命大智慧的人。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又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知识只能解决“不惑”的问题,不能解决“仁智勇”的根本问题。所以孔子所说的进学过程,由“四十而不惑”到最终的“从心所欲,不逾距”,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心灵境界的提升。中国哲学推重心灵的大气象,转局促为圆融,弃低俗而慕高远,不重在向外追求知识,而强调反己内求,以生命的内养为主要功课。

儒家哲学提出“有耻且格”的耻感思想、“慎独”的自律思想以及“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思想,而实现这些思想,都需要有“仁智勇”的基础做铺垫,这些思想,都不是理性的反思、知识的推证,而是心灵的陶养。儒家哲学强调,圣贤的气象不是由知识的推求得到,而是于“养”中转出。

清代画家石涛的一个重要观点:“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是知识的途径,啮雪一团,是精神上的超升。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左斟右酌,反复琢磨,技巧当然是作画之必备,但一个成功的画家不能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而应超越技巧,由技进于道。因为中国画强调的是“心印”,绘画的空间形态是心灵的显现。绘画不是靠“学”而成,而是靠“养”而成,这个“养”就包含了许多东西,孔子所提倡的“仁智勇”只是养的一个前提而已,导致绘画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是独特的精神境界。所以,养得一片宽快悦适的心灵,就像石涛所说的吞下一团洁白的雪,以冰雪的心灵——毫无尘染的高旷澄明之心——去作画,才能自创佳构。他虽说的是绘画,但与“君子不器”的哲学传统是相合的。

智慧金言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孔子自己都承认他未能做到,常人肯定很难做到了,但用这样一种心态去做事,即便我们达不到期望的目的,但实现一种“大气象”的境界,足够了!

同类推荐
  • 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绝

    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绝

    本书介绍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十大必备思维:正面思维、行动思维、速度思维、结果思维、财富思维、多赢思维、换位思维、创新思维、成人思维和升级思维。
  • 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本书是青少年通俗读物,用平凡的语言,讲述人生的智慧,表达人生的真情。读懂人生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它丰富而不肤浅,它恬淡而不聒噪,它理性而不盲从……读懂人生是一种成熟,这种成熟是浮华后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更是禅悟后的至简至真……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磕绊绊总是难免的。受一次挫折,对生活的理解就加深一层;失败一次,对人生的感悟就增加一级。一次次磨难把我们锻炼得日益成熟。
  • 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在精明的犹太人眼中,任何有价的东西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堪称人生无价的财富。犹太家庭的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你的财产被人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小孩如果回答是钱、钻石或是珠宝。犹太母亲就会接着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大人就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它比金子、宝石更值钱,只要你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 修炼当下的幸福

    修炼当下的幸福

    本书是一本安抚心灵的书,通过对当下、幸福、感恩、取舍、选择、平常心等关键词的解读,为读者开启幸福的密码,用一剂心灵处方来帮助读者在纷乱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的真谛。正文行文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主题的正文解读,二是场景化问答版块。前者主要进行理念解读以及案例剖析,后者则帮读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扰,解答要满足实用且兼具思考力这双重要求。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风雨过后见彩虹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风雨过后见彩虹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热门推荐
  • 绝世之风云天下

    绝世之风云天下

    她出生尊贵,也代表着这个世界全新轮回的开始。她生性清冷,一颗芳心独为她所系,周游四国寻找变得更强的方法,遇强而更强是她的本性。她不为任何人臣服,不为任何人心动,她的一切一切,都只属于那个温柔的唤着她“宠儿”的强大男人。
  • 霍少溺爱美娇妻

    霍少溺爱美娇妻

    她是蒋家上不了台面的私生女,身份低微、受尽欺凌;他是身价万亿的霍氏继承人,高高在上、万人瞩目。她原以为他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一场意外却将他们纠缠在一起……“霍庭策,你又想干什么!”蒋小晗双眸对上压在她身上男子的目光,俏脸一沉,怒斥道:“你还要折磨我到什么时候?”“嗯,这个问题嘛,容我好好想想……”霍庭策做沉思状,邪魅一笑,低头深情凝视娇妻:“此生,来生,永生永世!!”
  • 九朝天

    九朝天

    万年前的背叛,几代伴灵的寻找,天主被迫选择重生于最底层位面。只有等到上一代伴灵死去新一任伴灵才会重生,这一代七系伴灵都没有跳脱天地规则同样重生,可为何唯独圣使除外?这一切究竟是阴谋还是意外……就让我们看看异世而来的灵魂是怎样让这朝天空间风云涌动吧!这世界女子也可以为尊!.
  • 星月学院:死神少女

    星月学院:死神少女

    她是星月学院的新生,是智商超高的低调天才,喜怒哀乐从不展颜。经常握着一颗画着白线的诡异黑石。他,妖娆绝美,魅惑如妖皇。他,冷清如月,神秘如谪仙。他,冷酷凌厉,嗜血如杀神。他,清风随和,阳光如君子。变幻莫测的任务等级,你争我夺的任务积分,阴谋突然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天缘寻

    乱世天缘寻

    乱世中的江湖,最美的年华,无法安度一生,就连爱也要用恨来演绎。公元十三世纪中后期,正值中国历史上宋末元初的乱世时代。几个普通的少年本来生活在远离战争的一个偏远的山水小镇,生活本惬意。一个机缘巧合,他们无意中得到了一件人们都想要宝物,由此引出了一段冒险的历程,他们随着追查到了远方战火缭绕的城市。并且在那里还碰到了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人,他居然有另一个身份?!他们的奇幻旅行便从此开始。本来想回家后就不要再来这种地方,可是命运线注定他们逃不掉宿命。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给你的一件小礼物

    送给你的一件小礼物

    你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呢?依照你的性子,应当是言情,也许可以再添加一点奇奇怪怪的东西。每次送礼物的时候都好麻烦啊,不如,将这个世界的故事讲给你听。
  • 领导当众讲话艺术

    领导当众讲话艺术

    本书为大家,特别是领导者呈现一部说话技巧大全。通过不同时期的成功案例来告诉人们,谈话交流时如何做到荣辱不惊、听者爱戴或敬服、掌控全场的气氛,如何讲话才可以引导事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 修真在明末

    修真在明末

    明末,满清入关,生灵涂炭。南方隐修真家族叶家不忍汉人被外族屠戮,举族出世抗清。叶家少主叶繁随父杀鞑数万,浴血沙场,看见满族统治者剃发易服进行阻止然而修为太低、势单力薄。快被乱箭射死的时候叶繁穿越到了现代的定南,叶家却被被八旗军灭族.....一场旷古绝今的争斗就此展开。
  • 毒步天下:腹黑世子妃

    毒步天下:腹黑世子妃

    重生前,她软弱娇憨,却落得个,儿子惨死,她被挖心的凄惨下场。重生后,她披着软萌妹纸的皮囊,表面上对谁都温柔善良,暗地里却狠戾凶残,再不受半分凄凉。重生前,她视爱成命,却是爱错了人,死不瞑目。重生后,冷酷战神视她为掌中宝,眼中最好,以天下为聘,只为换她一颗真心,而她,却已是无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