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一数你与首富之间隔了多少人
在攀登事业高峰的过程中,有了贵人相助必然会增加成功的筹码。那么,你如何能够得到周围同伴、朋友、上司、下属的信任和支持,为你的事业添砖加瓦?如何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危难时刻,及时雪中送炭?毋庸置疑,当你拥有了一些愿意患难与共的好朋友时,实际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你与世界首富之间相隔多少个人?”这个问题反过来就是你通过多少个人可以认识世界首富。在这里,你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要是有一天能见到老总,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主动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进电梯的时间,刻意去守侯,希望有机会遇到老总,打个招呼。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简单而有分量的开场白,算好时间乘坐电梯,跟老总碰过几次面,交谈了几句,终于有一天有机会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更好的职位。
A、B、C各自的人脉经营经历告诉我们,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去“做”。据说,日月光半导体的总经理刘英武当初在美国IBM时,为了争取与老板碰面的机会,每天都观察老板上洗手间的时间,并且选择在那时去上洗手间,创造与老板互动的机会。
在商场上,有“得渠道者得天下”之说,这个渠道实际上就是人脉的演化。
苏宁电器在证券市场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在深圳中小企业发行价仅为16.33元的苏宁电器,股价一度最高冲到50多元,成为当时沪深股市当之无愧的第一高价股。苏宁电器上市只有短短三个月,董事长张近东个人持股的账面财富就增加了7个亿,其个人持有的3800万股市值高达19亿元。在张近东眼里,财富只是天下的一部分,对于商业连锁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人脉。
西方有句谚语说:“每个人距总统只有6个人的距离。”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你认识一些人,而这些人又会有他们认识的另外一些人,这另外一些人又有与你不同的人际关系……这种连锁反应一直会延续无止境。可以相信,总有一个人会认识总统。每个人的关系网都比自己现实中得到的要广大得多,你之所以不满意你现在的状况,就是因为你没有挖掘自己的人际潜力。实际上,你所拥有的人际网络,可以延伸到与你经常联系的人之外,包括你与之共同工作或曾经一起工作的人,以前的同学、校友、老乡、朋友,还有你遇到过的小孩的父母及亲戚,你参加会议时所遇到的人,甚至是和你同走在一条路上的行人。这些人都是你的“网络成员”或者是“潜在的网络成员”。看看吧,你的关系网络有多么丰富,怎么会感叹自己认识的人少呢?也许你会说,这又怎么能为自己所利用?是的,必须要为自己所利用才有价值,否则没有任何意义。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找出你认识并有业务联系的每个人,并做一个能使你最有效地利用这些关系的计划。你可以让这些人帮你打电话,向一些有用的人物介绍你,或者让这些人向你介绍某一特定领域的一些关系。你也可以给这些人写封信,让他们帮忙。
当然,在行动之前,你一定得清楚你的目的。比如,你想在哪个领域多学些知识和经验,然后再把所有可能利用的潜在资源都写出来,不要有疏忽或遗漏,尽自己最大可能性去挖掘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在平时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你要不断地与他们交流,询问他们是否认识某一领域的人。他们的提示往往又会使你认识更多的人,然后再从这些新的人名中延伸开来,一直不停,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你想要找的人。如果你想更节省时间,那就直接去和这位你想接触的人联系。通过媒体或者给他写封信,或者打电话,要不发电子邮件,最直接的就是亲自拜访。这个方法一般都比较有效。
当然,不要抱着投机心态。要明白,拓展和建立牢固的关系,必须有多年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并且始终保持对这方面的敏感,才能够逐渐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有的人面子很薄,羞于向认识的人提出请求。不要害怕!如果你不请他们帮你介绍更多的关系,他们绝不会主动来帮助你!记住,你和比尔·盖茨之间只隔了6个人,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之间的距离也只有这么远!
比如说,在公司内部,一个普通的小职员也许会觉得与大老板相隔太远,难以接近。其实,正因如此,你才要倍加珍惜与上司、老板、同事单独相处的机会,比如陪同上司开会、出差等,这是上天赐予的强化人脉的绝佳良机,千万不能错过,做好充分的准备,适当表现。
有句话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想成为健康的人,那你就和健康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会告诉你保养身体的知识;想成为快乐的人,就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会告诉你如何拥有积极的心态。同样,如果跟“高含金量”的朋友在一起,久而久之你自身的含金量也提高了,也许就能从一只不起眼的小麻雀变成人人瞩目的金凤凰。
人脉不是金钱,但它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一笔潜在的财富。没有丰富的人脉关系,你将寸步难行。马克思说得太对了,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的人脉关系越丰富,你的能量也就越大。别人办不了的事情,你可能一个电话就非常漂亮地解决了;反之,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别人一声招呼就轻轻松松地搞定了。原因何在,创建有效的、丰富的人脉关系就是不二法门。
社会是一张网,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结,你和越多的结建立了有效的联系,那么你就越能四通八达,这张网就是我们通往成功彼岸的捷径。否则,你就只是这么一个结,即使这个结再大,也还是孤零零的结,终究于事无补,尤其是在重视人伦关系的中国。
我们究竟离成功有多远呢?相信吧,不会太远——建立有效的、丰富的人脉关系并充分地利用它——因为人脉在成功的路上必不可少。
可见,人脉就是竞争力,在平时,人脉资源可以让你比别人更快速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获得成功的机会和财富;而在危急或关键时刻,也往往可以发挥转危为安或临门一脚的作用。所以,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定会在成功的道路上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人脉竞争力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1.培养自信与沟通能力
提升人脉竞争力有许多技巧,但是,前提是一个人必须先具备自信与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自然地与别人交流,并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信任。确认自己是否自信,你可以问问自己的舒适圈有多大?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舒适圈很小,总是怕被拒绝,非常被动。因此,他会不愿主动走出去与人交往,更甭论要拓展人脉了。
2.建立守信用的形象
********集团台湾区负责人郭明鉴有一次在接受记者访问过程中,当被问到“专业与人际关系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时,他沉思了许久回答:“没有专业,你的人际关系都是空的。但是,在专业里,有一条是最难的,就是信任,而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3.乐于与别人分享
不管是信息、金钱或工作机会,懂得分享的人,最终往往可以获得更多,因为朋友愿意与他在一起,机会也就越多。
二、鲲鹏展翅也须借风力
一个人想成功,需要自己努力的同时,也需要贵人的帮助,因为要做成一件事情,取得一定成就,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的配合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在北方有一片大海。海中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鲲。这个鲲,体形很大,大的程度有几千里。后来变成了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这个鹏也很大,仅仅是它的脊背就大得让人看不到边际。有一次它发了怒,振翅而飞,翅膀像是要遮住天上的乌云。这只鸟在海上飞翔,它心目中向往的地方是南海,所谓南海,也就是人们说的天池。
1976年,年仅27岁的宋清晖怀着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怀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毅然踏上了黑龙江这块美丽、富饶而又神奇的黑土地。当他在哈尔滨下车的时候,宋清晖的身上仅剩下23元钱。就是凭着这23元活命钱,他开始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苦创业。
宋清晖的事业真正起步是从事建筑行业以后,他接手的第一个工程是修筑大庆市红岗区沙大路的一个转盘道2.7公里的混凝土路面。当时,大庆石油管理局要接待上级的检查,所以对工期要求非常紧,质量要求也非常严。对于这段工期短、任务重、质量高的工程活没有人愿意干。此时,宋清晖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他找到管理局主管领导主动请缨,他跟人家说:“沙大路工程我能干!”管理局领导望着这个瘦弱干练的青年半信半疑:你能行吗?毕竟这段不大的工程已经吓退了很多人。于是,管理局领导半开玩笑地说:“行!只要你能在一周之内给我找来100人,这个工程就由你来干。”
宋清晖二话没说,立即回老家找人。凭着自己在家乡建立的威信,几天的时间,他就招到了160多人。当宋清晖带着160多“子弟兵”齐刷刷地站在管理局大楼下面的时候,领导们被感动了。在管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宋清晖与“子弟兵”们一起整天吃住在工地,精心设计、夜以继日地施工,最紧张的那一段路他六天五夜没有合眼,人累瘦了一圈,体重下降了六公斤。
当一个人放弃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把自己容入改革的时代大潮,把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无私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时候,他就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他的事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1993年,5月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宋清晖创办的肇东市庆东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此时,他开始谋划公司的总体发展蓝图:以建筑行业为龙头,以工业为基础,以高科技开发为主导产业,广泛开展内引外联,走规模化推进,集团化发展的多元化发展之路。争取在短时间内把公司办成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的综合型、外向型、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按照这一宏伟构想,宋清晖开始了第二次的创业,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今的庆东集团已经发展成为由国家工商管理局注册的特大型无地域企业。公司下设8个控股公司、10个工程处,拥有注册资金2.96亿元,固定资产2.5亿元。公司业务已由简单的建筑延伸到油田开发、井下作业、建筑安装、建材生产、矿业开采、精细化工、污水处理、园林公墓等诸多领域。自2000年实现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跨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后,2007年又突破了2亿元。对于公司的发展,宋清晖充满信心。对于公司的经营,他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公司的管理其实很简单,归纳起来不过简单的12个字:决策好、用好人、授好权、干好事。企业的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应该像一块磁石,更应该像一块洼地,能够把各类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吸引到你的周围。只有各类资源都源源不断地流向洼地,才能产生不断聚集的‘洼地效应’,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水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就浮不起大舟来,因为它没有那么大的漂浮力。如果把一杯水倒在屋里的地上,就只能用草芥来做小舟;有谁把杯子放在上面,杯底就会贴在地上,这就是水浅而舟大的缘故!假如云气达不到一定的厚度,那就浮不起大鹏来,因为它没有那么大的漂浮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大鹏要高飞九万里,让厚厚的云气在下面托负着它,使它有可能乘风而行,以至于背负着青天而不掉下来,而后才有可能向南海飞去。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想成功,需要自己努力的同时,也需要贵人的帮助,因为在做成一件事情,取得一定成就,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的配合的。所以,我们在创业的时候也一定要善于借助这些外部的帮助,助自己成功。
三、重点是让关键人物重视你
人脉资源中的关键人物,通常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超级无比的“救命效应”。
周芸与陈思思在同一所大学印刷专业毕业,毕业后两人又同时签约在一家公司。原指望能成为办公室中的一员,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公司培育人才的方式规定,新来的大学生必须先到车间工作一年后方可调至办公室。两人从师兄师姐那儿打听到,车间工作比想象中的还辛苦:轰鸣的机器声、刺鼻的油墨味、白晚班12小时连班倒、周末还得经常加班。男生在那里都很难撑一年,更别说细皮嫩肉的女生了。周芸和陈思思一听顿时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同时,也开始动脑筋想法子改变这种局面,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人琢磨了很久,想到一定得找个贵人帮忙。可是找谁呢?周芸盯住了公司生产总监邓总做自己的贵人。新生进入公司经过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后,董事长请吃饭,慰劳刚刚结束军训的大学生,同时鼓励大家迎接即将开始的工作,公司各事业部老总也出席了晚宴。周芸看准机会,坐到了自己未来老板邓总的旁边。两个小时的饭局,周芸成功地让生产总监记住了自己的名字。第二天,就有人对她说,邓总请她去办公室一趟,她忐忑不安地去了。
邓总大约40多岁,看起来非常和善,他问了周芸一些在学校时的情况,以及她对公司的看法和对未来的设想,最后说:“小周啊,我看你很机灵,有潜力,我这办公室的秘书刚刚走了,你就接替他的职位吧。”周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嗫嚅着说:“我?”邓总说:“好好干,我相信你能行!”
周芸成功了,而陈思思也使用了找贵人相助的方法,但她找的是负责他们新人培训的人力资源部培训主任。入职培训时,组织培训的人员问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陈思思就直接坦言,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一个月的入职培训期间,陈思思也常常主动帮忙布置培训室,收集大学生们的各种需求信息反馈给培训主任,俨然一个小跟班。没过几天,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找她,和她闲聊了一会儿之后问她,现在培训主任下面空缺一个职位,问她愿不愿意过来,陈思思欣喜若狂,满口答应。人力资源部经理说,那下午就过来上班吧。那天晚上,周芸和陈思思找了个饭店庆祝胜利,虽然她们没敢请公司生产总监邓总和人力资源部培训主任,但是她们还是在桌子上摆了两副碗筷,以示对这两位贵人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