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假如一个人能够把这些事情调和对待,不偏激、不极端,那么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这不是很洒脱自在的生活吗?
挖掘潜藏深处的幸福源泉
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来说都了不得。
幸福犹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对就越难。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从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强烈。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这样的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取决于人的心态,而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所谓幸福,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个道理。人要学会自我满足,这里说的自我满足,不是骄傲自满,是对环境的适应。你不可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但是你也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就可以了。人应该学会改变环境,但更要学会适应环境,要做到这两样都很不容易,这是人生存的能力。
人应该有理想、有生活的目标。愿望和欲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主观世界的一种目标,后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强烈要求。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能放纵,应该克制。在生活上可以不满足现状,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以及合法的手段去获取。品质高尚的人,不一定没有欲望,而是能克制欲望。从能克制欲望到无欲,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修养品德的过程。无欲则刚,是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
我们的幸福来自哪里?它来自我们的内心体验,知足可以让人幸福。
一人在岸边垂钓,旁边几个游客在欣赏海景,只见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两尺多长,落在岸上后,仍跳跃不止。可是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了海里。
周围围观的人一片惊讶,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雄心之大。
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只是一条一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看一眼,顺手扔进了海里。
第三次,钓者的钓竿再次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钓着一条不到半尺长的小鱼。围观的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钓者却将鱼解下,小心地放回自己的鱼篓中。
游客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为何舍大而取小。
钓者回答说:“喔,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所以只好要小的,其实小鱼挺好,做起来也没那么麻烦呀。”
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没有知足心。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
通过一项问卷调查,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感觉幸福的人一般朋友较多,而且至少拥有一位贴心的好朋友;女性的幸福感一般超过男性;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幸福感一般高过中年人。
为什么有些人身心疲惫,由于他们一心追求荣华富贵的生活,不愿与简朴结识,导致身边没有真正的朋友,无依无靠,把自己锁在只有金钱、名利、虚伪的狭小世界中。这并不是一种完美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去寻找、选择属于自己的简朴生活。
在文豪托尔斯泰的《追求幸福的伊利亚斯》故事中,它就讲述了简朴精神的源泉:
查维尔夫妇出身贫寒,他们立志要追求幸福,因此胼手胝足,努力营生,后来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可是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家道衰落。富甲天下的查维尔夫妇很快就没落了。
到了老年,他们一贫如洗只得去帮佣。好在他们能乐天知命,在雇主家里,反而过着安全幸福的生活。
他们曾说过:“当我们富有时,有许多事让我们操心,所有没有时间交谈,没有时间想到灵魂,向上帝祷告。我们忙碌又忙心,也常因浮躁而吵嘴。现在,我们清晨起来,会彼此说几句恩爱的话,生活平静不争吵。我们只需要服侍主人,尽心为主人工作。我们工作回来,有晚餐可吃,有乳酒可喝,天冷有木柴可烧。我们有时间闲谈,也有时间祷告,有时间思考灵魂。50年来我们追求幸福,直到现在才找到。”
事实上,美好只在平淡中突显出,而在这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年代,谁愿意舍弃拥有更多的财富,谁愿意甘于平淡。我们要重视生活中单纯简朴的态度,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心态,我们应满怀质朴的心对待生活,认真地活在当下。
人想要的东西越多,自己就越觉得匮乏;越是为自己着想,越觉得孤单寂寞;思索太多未来的事,就忽略了现在的喜好。同时,当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让心静下来时,那平静的心,如同清水一样,可以让我清楚地看清自己,也看清生活。从而更接近自己,聆听自己的心灵,去思考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发现自己和生活,找到自己的方向。
每个人都是幸福的,生命之中幸福无处不在。只要你细细体会,就会发现,幸福的内涵是如此丰富多彩:奉献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体验挫折是幸福、战胜怯懦是幸福、享受成功是幸福。
时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偏见,只要不执着,就有办法化解。
莫要忘记,生命中许多活动的流程就是生命中的满足,没有必要加快脚步做好每一件事,更没有必要为寻找快乐而到达终点,顺其自然就可以,生命中的快乐就是乐天安命,一切自然地水到渠成。
生命在拥有与失去之间不经意地溜走了,而人们却还在一味地盲目追求所谓的“物质幸福”中浑然不知,不管是金钱、地位还是房子,无论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步伐有多快,也会觉得很慢,会因此烦恼,此时最容易受伤。其实,很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必为此苦苦追求,耗费不必要的精力,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原本所拥有的,却不懂得珍惜。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往往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痛苦。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且,快乐也充满着未知。人类不善于预测快乐,因为快乐是乞求不到的,当你追求快乐时,它无影无踪,而你忽视它时,它却不期而至。
有一条小狗不停地绕着自己的尾巴转圈,直到筋疲力竭地躺在地上喘气。
这时,一条大狗走过,询问它发生了什么事。小狗说:“有朋友告诉我说,假如我可以追到自己的尾巴,我便能永远地得到快乐和幸福,所以我才追逐自己的尾巴直到筋疲力竭的。”
大狗叹了一口气说:“在我年轻的时候,也听别人说过同样的话,我也跟你现在一样弄得筋疲力竭。当我追逐快乐和幸福的时候,它永远不在我前面,反而当我不刻意追逐,一切顺其自然之时,才发现快乐和幸福正在后面日夜地跟随着我!”
快乐和幸福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是看我们是否懂得欣赏而已。许多人每天都在追逐名利或者是物质享受,但是仍然得不到快乐和幸福,其实是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快乐与幸福不是刻意追求就可以得到的,一切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得到。
好的感觉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只存在于头脑中,它一定会表现在行为当中。通常当人们去参加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达到忘我的程度时,生活满足感就会出现,因为这时他们已经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一切忧愁。心理学家彻斯把这一现象称为“顺其自然”。彻斯认为,在生命的流程中,人们也许正在处理棘手的事件,也许正在做脑部手术、玩乐器或者是在和孩子一起解决难题,而其中的影响都是一样的:生命中许多活动的流程就是生命中的满足。顺其自然就可以,完全不必加快脚步到达终点。
从前,有一群年轻人四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忧愁烦恼和痛苦。在经历了这些后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真正的快乐,于是,他们准备放弃,在他们心灰意冷的归途中,看到了一个垂钓江边的渔翁。老翁神态怡然自得,时时轻捋长须,十分悠闲。一人弯眉一想,带着朋友走上去,问道:“老伯伯,您快乐吗?”
“我很快乐!”老翁回答。
“为什么?”年轻人说。
“因为我远离喧嚣,垂钓碧江,我在享受我的生活。”老翁答道。
年轻人脸上满是疑惑,不解。
老人说:“你们去拜访苏格拉底吧,或许他可以解决你们遇到的问题。”说完继续面朝大江。年轻人点点头。
苏格拉底是名人,古希腊哲学三圣之一,柏拉图的老师,大哲学家。几天后,他们找到了苏格拉底,问道:“我们在寻找快乐,却遇到了痛苦,快乐到底在哪里?”
“你们先帮我造一条船。”苏格拉底说。
年轻人还是一头雾水,但答应了,就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他们各自商量好,找来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大树,挖空树心,造好了一条独木船。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很累,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异常兴奋。当晚大家相约去庆祝了一番,全然忘了寻找快乐的事。
第二天,他们把独木船抬到江边,并请来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满意地点点头。于是大家把船推到水里,一起上到船里,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歌声在整个空旷的江面上回荡。
这时,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非常快乐!”他们齐声回答。
“那你们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吗?”苏格拉底问道。
这群年轻人恍然大悟,道:“原来我们都为了寻找快乐而久久苦恼,但在忘记寻找快乐中我们不知不觉找到了快乐。”
“哈哈,其实快乐并非刻意去寻找,它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要你们融入生活,有理想、有追求地去做一件事情,并做好每一件事,那么快乐就会如约而至。”苏格拉底说道。
这时,这群年轻人也深刻地领悟了垂钓老翁的话,并感受到了快乐的真谛。
他们快乐地荡舟于江面,舟上载着一群快乐的人。
人们都曾体验过快乐的感觉,也很重视快乐的感受,却往往不重视去做快乐的事情。说到底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美好快乐的感觉并不像人们想象之中的那样只存在于头脑中,它一定会表现在行为上。只有付诸行动中,才可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经营长处使你幸福倍增,经营短处使你痛苦一生
认识、发展并经营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准确地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找到到达成功目的的最迅捷的途径。
在古希腊的“戴尔波伊神托所”的门口矗立着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写着很醒目、很发人深省的大字:“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被着名的思想家卢梭称赞为“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着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的至理名言”。一个人成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如果一个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中,站错了位置,用自己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这个人会在无数的失败中变得失意和沉沦,找不到自我。“寸有所短,尺有所长。”善于发现、经营自己的长处,将会谱写美丽的人生篇章。反之,如果你经营自己的短处,那会让你的人生贬值。
人在世上生活,无非就是谋生与乐生,而要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就必须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的立足之处,生存之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但又都有自己的弱势或不足,只有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才会使人生结出累累硕果,才能使生命增值。
当然,经营自己的长处会使人生增值,并非短时间内就能积累起来,需要经过长时间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需要经过长时间地坚持,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