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9600000007

第7章 兵事法制(1)

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法律、制度、执行机构,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与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等相关的知识。

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吗?

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可追溯至商周时代。商周时期的剑身较短,形状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至今出土最早的青铜剑,即“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就是此种形制。这把剑由扁平铜片制造而成,其形状为前端尖锐、两边有刃,剑身无背,无剑格和剑首,剑身短小精悍。古代武士使用时通常将其佩戴在腰间。

至春秋晚期,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在剑身和把手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上面会有装饰物,以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

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代以来,通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全国各地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相继出土了种类繁多的青铜剑,特别是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堪称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古人为何要随身携带佩剑?

我国民间佩剑之风始于周,兴盛于汉唐两代。

佩剑首先是用于防身,战国以后佩剑变长,有利于实战。至秦代佩剑更长,但不便从剑鞘拔出,秦始皇就因剑长拔不出来几乎被荆轲刺死。剑不仅仅是战场兵器,腰间悬剑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佩戴。东汉后期,刀逐渐代替剑的实战功用,剑逐渐成为佩饰。晋朝时,达官贵人用木剑、玉剑作佩饰。隋唐时期,佩剑文化发展达到顶峰,佩剑种类繁多,佩剑方式也出现“只佩”“双佩”等级别规定。宋、明时期,男子佩剑习俗犹存。

古人佩剑还具有礼治和修身养德方面的意义,直到近代诗词歌赋中仍不乏对剑赞美的佳句。

古代军中的总督、都督、提督都有哪些权力?

总督、都督、提督是我国历史上不同职位官员的职称。

总督最早出现于明代,由朝廷直接封授,主要负责军务和粮饷。在当时,总督没有固定职务和品级,属于时设时撤的临时职称。至清代,总督才正式成为封疆大吏,其权力也由军务粮饷扩张至军政大权,下设副将、参将等部属。

都督最早出现在汉代末年,是全国的军事统帅。三国时设有“都督诸州军事”,周瑜就是当时的吴国都督。都督是领兵打仗的将帅,通常不理民事。晋代以后,都督往往兼任驻地的刺史,这样就总揽了军政大权,形成了“军管”。都督大权独揽,往往会形成“割据”的独立王国,对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构成威胁。

提督是清朝省一级的官职,分为提督学政和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负责岁、科考试,掌管学术政令,凡全省大事,他有权和督、抚一起参加讨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从一品,负责一个省的军务,其权力比巡抚、藩台、臬台的品级还高。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究竟源自哪里?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分线上,有“楚河”“汉界”四个大字。在棋盘两边摆上棋子,就形成了黑红相峙、相争的局面,玩家可以使用棋子进行棋艺的较量。其实,黑红棋子对峙的场面,正是两千多年前楚、汉争夺天下的历史再现,这也正是“楚河汉界”的由来。

那么,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到底在哪儿?据考证,“楚河汉界”位于古代荥阳(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相争之地。两千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就曾以荥阳为主战场,开展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这场战争,就以荥阳的鸿沟为界,这段历史也成为几千年来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如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一些楚汉时期的遗址,其中两座古城遗址,一座叫汉王城,一座叫霸王城,据传就是当年刘邦、项羽所筑。在两座古城遗址中间,有一条宽约三百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

我国古代的盔甲是怎样的?

盔甲,是人类在战争中保护身体的器具,也叫甲胄、铠甲。盔甲主要分两种,盔与胄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形状像帽子一样,早在黄帝时期即已存在;而铠与甲是专门保护身体的防具,可以保护在武力冲突中重要脏器不受伤害。据传,甲是夏朝少康子抒和东夷作战时发明的。

盔甲的材质有很多种。最初的盔甲是用皮革制成,后改用铜制造。考古发现,殷墟出土的盔甲就有铜盔,而甲在殷商和春秋时还多用皮制。秦汉以后,盔甲逐渐完善,铜铁的护胸、护臂、护腿已大量出现。唐朝时出现了用铁链制成的索子甲,增强了盔甲的机动性。至宋代,我国的盔甲形制进一步完备,重量也大大增加。例如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步兵铠甲在29.8公斤左右,而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则为32~35公斤。与欧洲同时期的骑兵铠甲相比,我国铠甲的重量要重得多。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金甲。金甲,即在铠甲外层镀金,这是古代贵族为显耀身份采用的做法。古代贵族中还流行一种金丝甲,这种盔甲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但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装饰性要远远高于其实战性。

“十八般兵器”都有哪些?

“十八般兵器”一词始见于元曲,《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十八般兵器的具体所指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等等。如今,我们一般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称为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出现较早,有古籍记载十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孙膑、吴起时代要久远得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铁等被用来制造兵器。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都被铁和钢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成为实战中最常用的兵器。

我国的火炮始于何时?

火炮,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早在唐末宋初,我国就有了原始的火炮。这种火炮在石炮的基础上,用火药代替石块发射炮弹。北宋军事学家曾公亮等编写的军事着作《武经总要》中,就记载有火炮、火药复杂的配制方法。到了元代,我国的火炮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金属铸成的火铳,即真正意义上的火炮。据考证,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火炮,为元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的青铜火铳。该火炮为铜质铸造,铳形为碗口铳,全长34.7厘米,火铳上竖刻两行八思巴字铭文,表明其制造于“大德二年”。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在十三世纪传入欧洲,此后火炮在欧洲迅速发展。至十五世纪中期,欧洲的火炮与火药的制作技术已达到高峰,火炮也跃升为欧洲军队最为重要的军事武器。

我国古代有哪些知名阵法?

中国古代作战讲究阵法队形,称为“布阵”,布阵得法就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克敌制胜。目前所知的古代阵法中,以八卦阵、撒星阵、鸳鸯阵、鱼丽阵最为知名。

八卦阵,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所创,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撒星阵,南宋名将岳飞所创,为岳家军破金兵“拐子马”的阵法。撒星阵的队形布列如星,连成一排的“拐子马”冲来时士兵散而不聚,使敌人扑空。等敌人后撤时散开的士兵再聚拢过来,猛力扑击敌人,并用刀专砍马腿,以破“拐子马”。

鸳鸯阵,明代戚继光为抗击倭寇创设的阵法。鸳鸯阵分为三队,当敌人进到百步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敌人进到六十步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敌人进到十步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杀,杀伤力极强。

鱼丽阵,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出现在记载中的用兵阵法,发明者已无从查考。鱼丽阵是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先用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队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为什么把参军叫做“入伍”呢?

把参军叫“入伍”,源自我国古代的军阶编制。

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而“伍”就是军队中最小的编队。此后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一直未变。近代以来,军队中采用班、排、连等军阶编制,不再采用古老的伍、两、卒等,但由于“伍”字在部队广为使用,人们仍习惯把参军叫做“入伍”,与“伍”有关的词也很多,如“队伍”、“入伍”、“退伍”、行伍出身、行伍习气等等。

古代军队为什么把人头称为“首级”?

首级,即人的脑袋,专指脖颈以上的部分。把人头称首级,源自秦汉时期军队的一种奖励制度,当时为鼓励军功,规定凡在作战时割下敌人脑袋者回来赐爵一级。古人将脑袋称为首,一首一级,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脑袋称为“首级”了。

“首级”制度是奖励将士奋勇杀敌的有效措施,而脑袋就是计功领赏的主要凭证。由于脑袋与军功直接相连,士兵们在战场上会为争夺首级而自相残杀。例如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后,就有几十个骑兵为争夺项羽的尸体打斗厮杀,最终死伤十数人,项羽的身体也被分作五处,被士兵拿去邀功请赏。部分士兵还会将自己斩杀的头颅卖掉换取金钱美女,无功者因买得首级而加功晋爵,造成了按功行赏制度的不公平。北宋时期,大将狄青向仁宗皇帝历数“首级”制度的种种弊病,仁宗准奏予以废除,“首级制度”就此消亡。

“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击鼓而进”“鸣金收兵”的说法最早出自《荀子·汉兵》,其中有“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的说法,意为击鼓号令进攻,鸣金号令收兵。这里的“击鼓”和“鸣金”都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击鼓就是敲战鼓,鼓为牛皮制作,声音浑厚,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而“鸣金”,则为敲“钲”,钲为铜制,形状似钟而狭长,口向上,敲打后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在战场厮杀时,士兵可以清楚地听见,便于指挥。

关于“击鼓而进”的来历,还有一个趣闻。据传黄帝与蚩尤作战时,军队士气不佳。黄帝听说东海流波山上有一种叫“夔”的动物,形状像牛,全身青黑色,目光如电,叫声如雷,十分威武雄壮。黄帝便剥下“夔”的皮制成八十面鼓,让玄女娘娘亲自击鼓,顿时声似雷霆,军队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打败了蚩尤,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这个说法始于何时?

《三十六计》,即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三十六计”的说法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成书则是在明清时期。该书没有真正的作者,因为书中大部分计谋来自孙武的《孙子兵法》中,是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历代军事家的智慧结晶,由后人集结而成书。

《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胜战计,即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则为败战计,即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分别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代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假痴不癫、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这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

“围魏救赵”是怎样一种军事思想?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之一,出自《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原是战国时齐军解救赵国的一种方法。

这起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354年,当时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双方僵持甚久,赵军苦守不支。齐国应赵国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解救赵国。军师孙膑认为,要解救赵国不能直接去打,应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于是,孙膑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插进去,魏国精锐部队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围攻邯郸的大军不得不日夜兼程回师自救。齐军乘魏军疲惫之际在桂陵迎敌,一战使魏国兵力大损,此后一蹶不振。“围魏救赵”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背水一战”是怎么来的?

“背水一战”,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书中“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描述的就是发生在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的一段真实历史。

当时,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陈余率二十万兵力,占据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以迎战。韩信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当夜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要求轻骑兵在赵军出营迎战时,立即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汉军红旗。随后,韩信带余下的士兵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古代兵法认为,应背山、面水列阵,但韩信却故意违背兵法背水列阵,陈余见状以为胜券在握,便率全军蜂拥而出,打算生擒韩信。汉军背水而战,明知无路可退,只得个个拼命杀敌,所以双方厮杀半日,赵军仍无法获胜。由于赵军后方空虚,韩信安排的两千轻骑兵轻易在赵军军营插满汉军大旗,赵军队伍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

背水一战使韩信声名大振,正所谓“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当前临大敌、后无退路之时,将士才能坚定拼死求胜的决心,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云台二十八将”都有谁?

云台二十八将,指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汉明帝永平年间,为祭奠这二十八位功臣宿将,命绘其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故称“云台二十八将”。

同类推荐
  •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本书解读了近六七十年响当当的名字:鲁迅、胡适、顾颉刚、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苏雪林、沈从文、陈寅恪、胡风、胡兰成、郭沫若、孙犁、萧乾、乔冠华、胡乔木等。
  •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本书研讨生肖虎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接吻简史

    接吻简史

    接吻是人人都了解的事,但其来龙去脉鲜有人知,丹麦学者克里斯托弗尼罗普教授围绕“接吻的历史”这一主题,详细考察了西方世界的接吻历史,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吻”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演变之路,将“吻”分成爱情之吻、友谊之吻、敬重之吻、和平之吻、柔情之吻等形形色色的类型,用大量的引经据典和诗歌故事,将接吻的整部历史写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书中配以大量世界名画及精美插图,与吻的罗曼文学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本美轮美奂的接吻之书。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在这里,无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段奇缘,又或是一处半壁残垣,一处古墓深山,他们都是中华五千年瑰丽诗篇的组成部分,在为世人呈现奇趣剧目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难以道清说明的历史谜题。时人皆知,越是悠远的历史脉络,越是广大的土地山河,因为难以处处照看,细细研究,所以才越发显得像谜一样,令人观之心生乐趣,想要拆解其中疑窦。中国的历史就是如此害羞,不轻易揭开自己的层层面纱,叫人想要探个究竟。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热门推荐
  • 流氓学院

    流氓学院

    世界上有许多职业不分性别,比如说流氓,有男流氓,自然也有女流氓……额额额,好吧,如果流氓算是一个职业吧!这是一个特殊的大学校园,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大学校园。一个以流氓自居的学院,一群以流氓自居的学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的更好
  • 非婚勿爱

    非婚勿爱

    明明一句“我喜欢你”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江陌妍和林子初拖拖拉拉折腾了十五年。想要交付一生,对方却百般躲闪。五千四百七十五天,江陌妍终于决定握住别人的手。年少时期觉得早恋不现实,什么话都憋在心里可是目光里。十五年后,江陌妍却要跟着别的男人走了,难道还要盛装出席,只说一句祝你们幸福吗?
  • 盗者为王

    盗者为王

    延续千年的龙之一脉,三皇五帝的盗帝血统,呈天聚气,陨落凡尘。过一步,尸山血海少年路。呈天道,风云涌动血海出。坐镇江湖谁为主,暗下偷盗我为王!
  • 马家寨

    马家寨

    渭北高原马家寨马冯两族素有积怨。马家后生马天寿垂涎冯家大户冯仁乾的小妾,莽撞冒犯引来杀身大祸,幸得永寿常医师金大先生拼力相救。天寿逼上北莽山落草成寇,意气风发与冯家对峙,掳小妾,砸店铺,抢钱粮。冯家串通地方驻军借剿匪之名血洗马家寨,五百余乡民以血肉身躯勇护家园。
  • 极品小将军

    极品小将军

    这里既没有,斗气,更没有魔法。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农民将军。有生命守护自己的誓言。兄弟情,爱情。他将如何选择。
  • 古墓王的圣女妃(完结)

    古墓王的圣女妃(完结)

    三年前的一场穿越,紫凌莫名来到了耀日王朝,被关在不见天日,不见人影的黑屋里,三年孤独,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人疯狂。一朝自由,她成了挽救耀日危难的圣女教圣女,全部价值是用她的圣女之血挽救她的新婚夫君——耀日的王爷凤夜绝。据说这个王爷是耀日的支柱,无往不胜的战神。据说他嗜血啖肉,冷绝无比。据说他得了一场怪病,只能靠圣女之血活命。据说:白衣胜雪的他变成了嗜血恶魔,若见天日,耀日必亡。她咬牙说道:“只要给我自由,只要有人陪伴,即使地狱冥府,与撒旦修罗为伍我也愿意。”没有想到,嫁入王府的她真的走进了地狱,她的新婚洞房居然是耀日王朝的神秘陵墓,躺在喜床上的居然是没有人气却美得没有天理的僵尸………好吧!.有这样一个帅哥僵尸陪伴,总比孤独得疯狂要好………什么情况?僵尸居然能说话:“我需要的不是你的血,而是你的命!用你的血液,只能让毁灭,用你身体做我的药人,我才能重生!”古墓遭遇,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上演,一段恨与爱的故事演绎……伤害一次接一次,折磨一波连一波,算计报复的游戏中,是谁遗失了自己的心?仗剑天涯,谁能挽留住那抹异世飘来的孤魂,谁能软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本文虐,不喜误入,女主该强则强,该弱则弱,该媚则媚,该狠则狠。隆重推出“帝陵”系列:《帝陵恨:腐尸王的祭妃》http://novel.hongxiu.com/a/199900/《帝陵殇:僵尸王的陪葬妃》http://novel.hongxiu.com/a/209128/《帝陵劫:嗜血王的圣女妃》http://novel.hongxiu.com/a/196601/《帝陵怨:邪魔王的疤痕妃》http://novel.hongxiu.com/a/209088/帝王古墓,大漠皇陵,凄风暗影中,演绎着多少爱恨情仇......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故事,亲们多支持啊!***************************推荐本人的现代文:《豪门首席的纸婚新娘》(已完结)http://novel.hongxiu.com/a/196031/《豪门首席的命定新娘》(更新中)http://novel.hongxiu.com/a/227507/朋友的书《易容王妃宠天下》文/上官凌月http://novel.hongxiu.com/a/221614/
  • 被淋湿的忧伤

    被淋湿的忧伤

    小时候因被他抛弃而变得很坚强,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回来了……,也把所有的误会解释了,可惜一切都太迟了。因为另一个他出现了……过去的这段爱就真的过去了吗??另一个他真的能带来幸福吗??
  • 共生之

    共生之

    一个不被世人所知的异灵,在数万年的游荡中终于出现了第一个能够看到她的小女孩,为了让自己的生活不在那么无聊,她进入了女孩的身体同时也救了女孩的命,而她的一生却因这个决定而彻底改变。【因为这个题材不常有,所以没有太多可以介绍的标签,但是这绝对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小说,不长却很用心,请放心食用。】
  • 惊羽

    惊羽

    受伤之前,她是个胡闹任性的废柴,人称吊车尾是也;受伤之后,她是个笑里藏刀的阳光少年,人称笑面修罗是也。墨氏惊羽,金发蓝眸天使外表,黑心阴险恶魔内在,表里不一。有点腐,有点怪,还特爱恶搞捣蛋,气得老师同学无奈摇头兴叹。
  • 暗夜:死亡之神

    暗夜:死亡之神

    知道什么是心计什么是猜忌不知道什么是友情什么是团结战火纷飞有罪与无罪邪恶与正义我只知道你与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