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3300000001

第1章 孩童时代(1)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甲喇为满语,汉译为“世”、“代”等意,是八旗组织中的第二级。说起和珅的家世,就得从满洲的崛起说起。

满洲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其统治民族满族,最早可以追溯自世代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其先人在先秦时期称“肃慎”,两汉三国时期称“挹娄”,两晋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唐时期称“靺鞊”,唐末五代时期开始称“女真”)。明朝时,女真人分为建州、野人、海西三大部。建州女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北部至牡丹江、绥芬河一带,是三部中实力最强,受汉族文化影响最深,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部。明朝中叶,由于野人女真的不断侵扰,建州女真开始往南迁移,宣德年间,主要活动于图们江、鸭绿江流域,最后在明英宗统治时期,迁居到浑河、苏子河上游一带,并在以“费阿拉”(亦称“费雅郎阿”,即所谓“旧老城”)与“赫图阿拉”地方(此二地均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为中心的地区定居下来。

明朝政府对“女真三部”的统治,主要是采取“使其各自雄长,不相归一”的“分而治之”政策,常常是打一部,拉一部,在他们之间制造各种矛盾,再加上实行防、抚、剿三管齐下的手法,使其各部相互牵制,不相统一。因此,直到明朝后期,中央政府对女真各部还实行着有效的统治。后来明政府看到建州女真逐渐强大起来,便将其一分为三,分别设立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

后金创始人努尔哈赤就出身于建州左卫的头领(“都指挥使”)之家,姓爱新觉罗。据说他的先祖布库里雍顺是仙女佛库仑在长白山天池沐浴后,吃了放在她衣服上的灵鹊衔来的(红)果子所生。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而已,不必认真。但是,他的六世祖猛哥铁木耳(亦称孟特穆)确实做过建州左卫的都指挥使;其曾祖父福满柱(亦称福满)与其祖父觉昌安(亦称叫场)也都做过建州左卫的都指挥使;他的父亲塔克世(亦称塔失、他失)后来继任该职。努尔哈赤10岁时,其生母去世,因受不了继母虐待,19岁时与其父分家另过。此后,他曾带着当地的土特产到抚顺城与汉族商人进行贸易,也曾在明将李成梁部下当差,从而使他深刻了解了汉族文化、习俗(如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影响很深),并初步掌握了明朝在辽东的实际情况。万历十年(1582年),李成梁在帮助建州卫苏克素护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攻打建州右卫酋长阿台时,误杀了觉昌安和塔克世。事后明政府虽然任命努尔哈赤承袭建州左卫都指挥使、都督佥事,并加封龙虎将军头衔,同时还赐他30余封敕书和30匹马以表歉意,但这一切始终也未能平息努尔哈赤心中的怒火,误杀一事成了他日后反明的口实。当年五月,努尔哈赤以其父留下的13副盔甲起兵,以为父、祖父报仇为名,率众讨伐尼堪外兰,并从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经过20余年的征战,最后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创立了八旗制度、这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原来女真人进行狩猎、生产和军事行动时,每10人为一基本单位,名为“牛录”(满语,汉译为“箭”),其头目称“额真”(满语,汉译为“主”),即所谓汉译“佐领”。实力壮大后,改为每300人为一“牛录”,5个“牛录”为一“甲喇”(满语,亦称“札兰”,汉译“世”、“代”、“辈”等意),总共1500人,其头目为“甲喇额真”(满语,汉译为“参领”)。5个甲喇为一“固山”(满语,汉译为“旗”),共7500人,其头目为“固山额真”(满语,即旗主,汉译为“都统”),随即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建立了后金国,公开与明朝分庭抗礼。

钮祜禄氏是满洲八旗氏族中的大姓和望族。它是一个既古老,又人口较多的姓氏,其地域分布也较广。清朝的许多名人与文臣武将都为此姓,甚至连皇后、皇妃亦有不少人出自此姓。例如,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乾隆帝的生母,额亦都的后裔)、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与恭顺皇贵妃、道光帝的孝穆成皇后和孝全成皇后(咸丰帝的生母),以及咸丰帝的原皇后孝贞显皇后等。由于钮祜禄氏分布地区不同,因此在《御制八旗氏族通谱》中又往往分为××地方钮祜禄氏。和珅一家属于英额地方钮祜禄氏。英额系指辽宁省东部的“英崿(额)峪”地方。此地盛产一种名叫“英崿秋”的野生小果子,酸甜可口,非常好吃,在清朝是一种进贡品。“英额峪”地方,现在叫“英额门”,是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的一个乡镇。此地有一条小河名“英额河”,从这里流向西南兴京(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界,最后注入浑河。当时此地是一个小小的军事、交通要地,设有“柳条边门”(即明朝所修“柳条边墙”的“边门”,即“英额门”)。此地离后金国的都城“费阿拉”与“赫图阿拉”不远,地位比较重要。

“英额地方钮祜禄氏”,原来都生活在长白山地区,后来也是跟随建州女真部迁移至此的。例如,清朝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就“世居长白山”,后来他祖父阿陵阿跟随建州左卫一起“移居英额峪”。额亦都一家是满族的巨室大户,颇具资财,殷实富裕,一直雄踞乡里,远近知名。阿陵阿在部族中很有声望,被人们称为“拜颜”(满语,亦称“巴延”、“巴颜”,意为“富翁”)。额亦都尚在童年时候,父母就被仇家所杀,他本人因躲藏在邻村友人家中,才得以幸免。当时他怀着对亲人的无比思念与对仇人的刻骨仇恨,发誓一定要报此深仇大恨。于是当他刚刚13岁时,就只身找到仇人家里,“手刃其仇人”。然后为了避难便投奔到嘉木湖寨长、姑父木通阿家,依靠姑母、姑父生活。万历八年(1580年),他在姑父家与努尔哈赤相遇,两人一见如故,彼此结成生死之交。从此他一直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成为努尔哈赤的左膀右臂,是当时着名的勇将,为后金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和珅虽非额亦都的直系,但他们同属同一个地方的同一姓氏,推测他们之间应该多少会有血缘关系。

根据《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一书记载,和珅的直系先祖叫噶哈察鸾,其旗籍属于满洲“正红旗”。他在后金国建立初期,就归顺了努尔哈赤,成为了八旗军的一员战将。他是赖卢浑都督的亲伯父。他的四世孙倭琛在清军入关时,曾以“前锋”的身份从征山西,攻打蒲城(今永济县)时,首先登上城楼,攻克该城后,因军功被赐予“巴图鲁”(满语,即“勇士”、“英雄”之意)称号,授骑都尉官职。后来,由于他在攻打浙江舟山时又立下战功,而加一等云骑尉,官至杭州副都统。噶哈察鸾的另外三个四世孙,一个叫阿尔吉禅官至郎中兼佐领,另两个分别叫雅尔吉与达珠瑚都曾任护军校的官职。五世孙锡礼浑也曾任护军校,纳鼐曾任山西布政使,常绶曾任给事中,图尔泰与爱唐阿二人都曾担任过御史兼佐领。六世孙拉汉泰曾任郎中;察哈达曾任笔帖式;郎深泰曾任佐领;尼雅哈纳,为闲散兵丁随清军入关经北京,征伐山东,由于梯攻河间府时首先登上城墙,于是清军很快攻下该城,因战功赐“巴图鲁”称号,并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正三品,每年的俸禄大约为禄米80石,奉银160两)。死后其子鄂锡礼袭职,遇恩诏加二等轻车都尉,死后由其弟蒙鄂绰袭职。他死后由其子武勒袭职,武勒死后由其亲叔之子(即堂弟)长生袭职。长生死后由其子阿哈硕色袭职,并兼任佐领;同时由于他在从征新疆准噶尔的战争中,在一个叫和通呼尔哈脑尔的地方,“击贼身亡”而受到嘉奖。其叔父伊兰泰袭职时,削去了恩诏所加之职,仍袭三等轻车都尉,历任护军统领,兼佐领。其死后由尼雅哈纳的四世孙常保袭职;后因追叙阿哈硕色战功,赠一等云骑尉。他死后由其长子善宝(即和珅)承袭其职。下面简单地把和珅家系列表如下:

从以上叙述中不难看出,和珅家族世代行伍,并获有战功;特别是其高祖(即五世祖)尼雅哈纳凭借战功,为其后代挣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可以“世袭罔替”。和珅的父亲常保袭职后,还曾担任过福建副都统的官职;此时,皇上还因追叙他兄弟阿哈硕色的军功,又特别赐予了他家一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

“和珅”是其“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译成汉文应该是“三纲之纲”的意思。他的乳名叫“善宝”,字致斋,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旗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他一家在顺治元年(1644年),与其他八旗军民一起从龙入关进入京师(今北京)后,便按着当时的规制:汉人全部迁出内城,其房屋由八旗军民居住;又按“旗分制”规定八旗军民严格按照旗分不同划分住处。特别是在清朝前期,京师的内城设有按满洲、蒙古、汉军等旗籍划分的24都统衙门,各旗分别有自己的驻防领地和固定教场、学校等设施。至于各旗人员的家居住处,也是按旗分不同,分别住在不同的区域。一般说来,这一规定从清初至清末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当时的具体规定如下:

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清皇族属于此旗);

正黄旗居德胜门内;

正白旗居东直门内;

(以上三旗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领)

镶白旗居朝阳门内;

正红旗居西直门内;

镶红旗居阜成门内;

正蓝旗居崇文门内;

镶蓝旗居宣武门内。

(以上五旗为“下五旗”

据清史档案与和珅的《嘉乐堂诗集》的“诗注”记载,他家隶属于满洲正红旗二甲喇,其原来的宅第坐落在西直门内驴肉胡同(民国后改为“礼路胡同”,即今“西四头条”胡同)的东头,坐落在着名古刹“广济寺”(今中国佛教协会驻地)后面,离该寺不到一箭射程的地方。和珅与其弟和琳都出生在那里,一直居住到他家的旗籍被抬入正黄旗,和珅家才迁至正黄旗领地德胜门内什刹海畔的大宅第,即今北京西城前海西街的恭王府。

然而,关于和珅的出身,以往人们总认为他出身“低微”、“贫贱”,甚至有人说他家出身“包衣”(满语,汉译为家里供使用的“奴仆”、“佣人”等)。这种观点也影响到了一些外国人。例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他的回忆录《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就写道:“皇帝之首相,即和中堂,其人乃一鞑靼,出身颇微,然很具有才干。”不管怎么说,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大妥当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和珅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20岁时,其父常保故去后,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虽然这已经是他家第五代人承袭该职了,并且在乾隆年间,三等轻车都尉这个官职已是屡见不鲜的一般官职,但常保所任的福建副都统一衔,却是有职有权的高级武官官职,这个官职在清朝属于正三品,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中将”一级,并在后来皇帝又赏给了他家一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这在当时众多的八旗军民中,并不是人人都可得到的。和珅的生母乃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继母系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也都是有头有脸人物的后代,这怎么能说他们的儿孙的出身“低微”呢?因为在那个时代,讲究门当户对,哪家达官贵人,肯把自己的心爱女儿,嫁给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呢?再有,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予“三等侍卫,挑补黏竿处”。黏竿处是通俗的称呼,它的官称应叫“上(尚)虞备用处”。通常该处由侍卫10人组成,主要任务是每当皇帝出行时,服侍在皇帝乘舆(轿)左右,负责扶轿、打灯笼等工作,俗称叫“打执事的”,另外有“司库一员(由内务府委派),掌黏竿、钓竿及一切用具”。人们通常说,和珅曾在銮仪卫当差,做过“拜唐阿”(满语,亦称“柏唐阿”,汉译为“听差的”、“执事人”),是给皇帝抬轿子的,言外之意认为他的社会地位很“低微”。其实则不然,“拜唐阿”一职,就是“上虞备用处”辖下的属官,是清朝武官中的一个级别,比蓝翎侍卫低一级。对此清礼亲王昭梿在《啸亭杂录》中,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定制,选八旗大员子弟中的捐捷者为执事人,司上巡狩时扶舆、擎盖、捕鱼、罟雀之事,名曰‘上虞备用处’。盖以少年血气偾张,故令习劳勚,以备他日干城侍卫之选。实有类汉代羽林制也,而精锐过之,盖善于宠驭近侍之制也。”从上面的文字中不难看出,当“上虞备用处”的“拜唐阿”,不但不说明和珅的社会地位“卑贱”、“低微”,反而说明他是“八旗大员”的优秀子弟,是皇帝特意从众多旗人青少年中挑选出来的杰出人才,专供在自己身边使用,并且对他们经常进行各种“磨练”,准备日后另有重用。因此,我们认为和珅出身虽非十分显贵,但说他出身于清朝中叶满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中上层武官家庭,这个定位是比较恰如其分的。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自幼喜爱书法的宦门子弟,厌弃贵族的争斗,潜心研习书法,最终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古今行书的始祖。他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解,是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可留给历史的却只有一个“书圣”的称号。本书讲述了王羲之从宦门子弟到书法大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一生的坎坷际遇,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代“书圣”的另面人生。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诸葛亮

    诸葛亮

    骄傲、坚韧、从容、勇猛、宽和、刚强,是我想要呈现给读者们看到的诸葛亮的性格,那是支持着他从一个父母双亡的流浪少年成长为羽扇纶巾的国之丞相的坚强力量。而这些力量、性格也绝非一蹴而就、与生俱来。那是需要被那掘、需要培养与磨砺的,是以我不但要写这些“财富”,更重要的,我想叙说这些“财富”的生成与由来。是以我所叙说的,不仅是诸葛亮的光耀与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所承担的欢乐、痛苦、悲伤、无奈,以及他怎样忍耐与超越了迎面撞击他的每次疼痛,一步一步不停止地提升自身,他走不到“完善”的地步,所以直到死亡亦未停下脚步。”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热门推荐
  • 快穿:男配逆袭当男神

    快穿:男配逆袭当男神

    “小然子,别在逃跑了,找人很辛苦。还有,我不想让你离开我。”那个当初如帝王般的男人在他面前像一个小孩子般祈求他。顾安然勾唇一笑:“好啊,如果你能在现实世界找到我,我就和你在一起。”顾安然,我一定会找到你,因为没人会像我这样爱你。
  • 初恋的同桌是我男友

    初恋的同桌是我男友

    我很喜欢现在的我,也很喜欢过去的他。那他嘞,以后再说。
  • 冷少密恋偷心女

    冷少密恋偷心女

    想偷的没到手,却被一个恶魔一样的男人缠上了。他的理由是她偷了他的心,偷心?什么时候的事啊,还真不知道。可他的心自己实在是不稀罕,这可怎么办啊?难道要揉碎了喂狗??一个小偷,一个邪恶的男人,剪不断,理更乱的纠缠不休。
  • 阴阳术师

    阴阳术师

    神秘的阴阳术,传说中的灵魂,强大的式神,行走于地狱与人间的使者,万鬼夜行,这一切又都是谁在超控?且看我为你打开,阴阳之门!
  • 我的母亲不丑

    我的母亲不丑

    一位成功人士的艰难抉择,体现了一位母亲的伟大情怀和一位妻子的对母亲的孝重。
  • 开阔眼界的动物故事

    开阔眼界的动物故事

    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寻找生命的轨迹,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尽管在大多数人眼里,动物没有思想,但不得不承认,动物具有比人类更早地感知危险的能力。在动物的世界,他们所折射出的也是人类生活的轨迹。
  • 那年我路过天堂

    那年我路过天堂

    我知道我马上要死了,自从认识了你之后我发现我变了,你知道吗?那些我们一同走过的小路山花遍野,那些我们一同看过的烟花正在绽放,那些伤心的记忆渐渐消逝。那时候我看着你傻我总是欺负你,现在回想起你是谦让着我……那一次我想给你你却……不过现在我还要骂你一句—你真傻!
  • 和亲:绝恋妖瞳(全本)

    和亲:绝恋妖瞳(全本)

    因为一个糊涂的神差,我遭遇了一场莫名的穿越。但是跨越千年而来的第一个招待,却是砒霜灌喉。我到底是招惹了谁?难道我真的就这么不受欢迎?异能、紫眼!我成了世人嘴里的妖孽。一个妖女的名头,毫不客气的冠在了我的头上,我以为自己已经够倒霉了,谁知道接下来等待我的竟然是俗气的和亲。眼前这个嘴角冰冷,暴虐冷情的男人就是我和亲的对象?!把我关进了澡堂子,这就是他接待我的方法?但是此时我才知道,原来他的女人多的可以开万花楼,而我不过只是其中一个。不经意动了心,他的心却被冰霜包裹。既然不爱我,为何还要招惹我?我不是善良的女人,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的平凡女子,既然说我是妖,那么我何必忍受他无情的煎熬?!嘴角泛起了一丝嗜血的笑容,我体内沸腾着妖孽之血。不爱我的人不值得我的付出,既然回不去,那么我就让我在这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爱我,就让你恨我——————
  • 这个世界不一样

    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是一个专业屌丝我有无敌的功力我是比高富帅还要吊的男人嘻嘻你有我多女人吗校花警花美女房客。。。反正美女都在围着他转我也不想啊qq18925148930
  • 圣银的普通公主

    圣银的普通公主

    女主颜魅惜是个普通贵族(长得不错),在上圣银贵族学院的第一天就和冰山王子冷越熙杠上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好惹的,就处处与他斗嘴,没想到圣银的暖男王子看上了她,一直护着她,不止一次表白,后来冰山王子一同与他追女主,没想到这是俩校花插了一脚......然后她认识的好友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