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3300000023

第23章 疯狂敛财(2)

和珅总是陪伴在乾隆身旁,御驾所经之处,即是他向各地官员勒索钱财的大好时机。乾隆四十五年,皇上第五次南巡,沿途经过直隶、山东、浙江等省。一路上,和珅横加勒索,把竹杠敲得梆梆响。御驾行经扬州,乾隆见扬州街景繁华,民生富足,心中大喜,重重赏赐了扬州当地的官员,并赐宴众盐商,因为扬州行宫是盐商们捐银建造的。宴罢和珅将两淮盐政征瑞叫到面前,向他提起了一桩旧案,是乾隆三十三年时的事情。原来自乾隆十一年至三十二年,两淮预先提取盐行四百九十余万两,共得合银一千余万两,然而,历界的盐政将这笔资财均未奏请充公。后来,于乾隆三十三年案发,两淮盐政及各地与此牵连的官吏都受到了严惩,可是接任的盐政,仍然寻找种种借口上缴极少,直到乾隆四十四年的十几年间,总共偿还国库只有六百余万两,仍欠内务府五百多万两。当年和珅就是见两淮盐政是个获利颇丰的职位,才以前任盐政征缴不力为由,将前任两淮盐政弹劾罢官,安排上了向他行贿的征瑞。此次,和珅陪同乾隆南巡,亲临扬州,见此地如此繁华,盐商众多,生活奢靡,不禁开始觉得平日征瑞给自己的进献有些寒酸了,心中颇为不满,于是便借机向他提起旧事,再敲他一笔竹杠。和珅说完旧事,不阴不阳地说道:“你也应该想清楚,你所欠的一千多万两银子,还了多少?是谁帮你减免的?你到底从中收了多少银子,你清楚我也清楚,皇上若问起这件事来,定会勃然大怒,我可不一定能保你了。”征瑞如何不懂,他的两淮盐政职位本来就是靠着和珅才得来的,倘若和珅变脸,自己的发财梦也就破灭了,那源源不断的银两只能眼睁睁看着流入别人的腰包。

征瑞只能唯唯诺诺地不住点头:“小的每年向上交纳十万两,其他的节日也断断不曾少过,希望大人能体谅下官的难处,小人这就回去筹措银两,请大人尽管放心。”

和珅见征瑞明白了自己的用意,而且表现的如此老实,就放缓了口气说道:“其实,你也不必过于紧张,你若实在还不上内务府的银两,皇上还能逼你跳江不成。皇上此次南巡,你接应周全,使得龙颜大悦,比前几次都要高兴,对你不也是大加赞赏吗?这不是,还赏赐你顶戴花翎。”征瑞这才稍稍平静下来,叫来了心腹盐商,筹措银两,又给和珅送去了十万雪花银。然而即便如此,征瑞的两淮盐政的肥缺不久还是被和珅“赐”给了扬州盐商汪如龙,原因是汪如龙给他送去的是白银二十万两。征瑞被无端免官,心中不平,等到他得知内情之后,却也无话可说了,只好悻悻地离去,后悔不迭。

在和珅眼里接受属下的贿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替人办事天经地义地要拿报酬,只是和珅在收取贿赂的同时,还勒索敲诈,即使是朝廷大员的东西只要他看中了,也会毫不客气地当面索要。

朝廷中每隔几年就会命各地的大臣回京述职,以检查全国各地的治理情况,地方上的大臣进京都会携带一些珍稀之物,作为贡品进献皇上。

乾隆五十四年六月,两广总督孙士毅从安南前线加京述职。总督被称做“封疆大史”,掌管一省或几省的行政,是朝廷中的大官,一般都是皇帝极其信任之人,在朝中的地位颇为尊崇。一般的官员对他们都敬畏非常,唯独和珅恃宠放纵,连孙士毅的东西也不放过。孙士毅前往金銮殿面君,在宫门之外偶遇和珅,和珅一眼就看到他手中拿着一个什么东西,就向他要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用珍珠做成的鼻烟壶,大如雀卵,雕刻精巧,品莹剔透。和珅一见,便爱不释手,口中连连称赞,把玩了一会,就对孙士毅说:

“孙大人不弃,这件玩物肯赠与下官否?”

孙士毅见和珅竟然当面索要,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如实说道:“此物原为进献皇上,而且下官已经向皇上奏明了,和大人喜爱,本当赠给和大人,不过下官就不好向皇上交代了,望和大人见谅。”和珅没想到孙士毅竟然拒绝,觉得很没面子,只好掩饰说:“我只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孙士毅以为这件事就这样搪塞过去了。谁料几天之后,孙士毅在军机处见到和珅,和珅手拿一个鼻烟壶对他说:“孙大人,我也请你看一个鼻烟壶,比你那个如何?”孙士毅一见大惊,和珅手中所拿的鼻烟壶正是他进献给皇上的那个,和珅得意地笑道:“孙大人不必惊讶,此物乃是皇上所赐的。”孙上毅经由此事明白了和珅在朝中的地位与权势,从此以后,对和珅再不敢有半点不敬。

和珅贪得无厌,在朝中飞扬跋扈,四处勒索,成为他万贯家资的一个重要来源。

2.卖“人情”

人情也是财富。朝堂是封建时代社会最大的利益和信息的发布中心,身处其间,如果使用手中的权力,垄断和传递朝廷的各类信息,足可使人一夜暴富。

在朝为官,重要的是能消息灵通,尤其是职位较低不能接近权力核心的官员,能否从大官口中得到瞬息万变的内部信息,决定着他们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这些信息,总有人不惜花费巨额财富打通关节,所以历史上才多见官员巴结、勾结宦官之类的人物,为的就是能从皇帝身边的人口中得到朝廷上一点一滴的风吹草动,好见机行事。和珅的地位无疑也是追逐者的首选目标,和珅凭朝廷的“内部消息”就可以大发其财,每次“人情”的代价,积累起来就可使他成为“百万富翁”。

乾隆在五次南巡之后,虽经众大臣以皇上南巡劳民伤财,各省督抚趁随皇上出巡,勒索属员,百姓疲惫不堪等理由劝阻,他还是一意孤行地开始了第六次南巡的准备。就在这时,远在扬州的两淮盐政汪如龙收到了和珅的快马秘信,和珅随信寄去了“香妃”的画像,告诉汪如龙可以按图形中的样子为皇上找寻美女,如若办成这件事,定会有好处。原来,乾隆后宫中原有一名贵妃,深得乾隆喜爱,被封为容妃,因她不仅天生丽质,美貌绝伦,而且天生体内有异香,所以人称“香妃”。当年回疆的和卓一部向清廷称臣纳贡,向乾隆进献美女,容妃就是回疆进献来的美女。后来回疆突变,大小和卓部起兵叛乱,乾隆派出大军镇压,虽然这些事情起初都瞒着容妃,后来还是被她知道了,当下迁怒乾隆,怪罪起皇上来。乾隆也因她是叛邦之女,不好厚施恩宠,心中尽管不舍,可还是不得不日渐疏远,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南建造了一座楼,名为宝月楼,并亲笔撰写了《宝月楼记》。记中写道:“楼之义无穷,独名之曰宝月者,池与月适当其前,抑有肖乎广寒之庭也。”将宝月楼比做月宫,那楼中的容妃,岂不就是幽居广寒宫的嫦娥了吗,不舍之情,人人可见。和珅正是感觉到了这一点,才命汪如龙寻遍江南,一定要找出一个形容酷似容妃的女子,以解皇上的忧烦。

这条消息对汪如龙来说,不啻天降福星,他一直欲寻找点什么来博取皇上欢心,却一直未得其门而入,正苦于无计可施,和珅秘信的到来无异于给他打开了通往财富和权力之路的大门。乾隆南巡驾临扬州,果然对汪如龙找到的这个女子非常珍爱,从她那里,年迈的乾隆回想起已飘零远逝的青春,感到很久未有的温暖和幸福。汪如龙因进献有功被乾隆大加赞赏,官职立刻提升。而和珅自己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汪如龙因这条消息送给和珅二十万两白银,乾隆对和珅也陡然平添了知己之感,更加信任和珅了。

3.近水楼台先得月

和珅为军机大臣,又身兼京城崇文门税务监督,担任兵部尚书,外加管理户部三库的肥缺,他谋得户部管理大臣(位在尚书之上)的职位,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直接包办科举考试,这些职位给他开通了滚滚财源。

税务官员历来是最易于招财进宝的肥缺,和珅对崇文门税关的控制十分严格。崇文门税关街门设在今崇文门上三条至四条胡同之间,早在明朝时,北京城内的内城九道城门都设有关卡向来往进出的百姓、官员收取苛税。至清朝,才去掉了其他各门的收税关卡,统一在崇文门征税。税关设正副监督各一人,一般由内务府包衣出身的官员担任,因为乾隆也深知这一职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肥缺,就把它赐给了和珅。在清人陈康祺的笔记《郎潜纪闻》中,这样说崇文门税关“天下榷税之关,以京城崇文门胥吏为最侈且暴”,“虽言官属劾,谕旨屡戒而积习如故也”。所有往来的商旅、官员甚至连进京应试的士子一律都要收税。“凡外吏入都,官职愈尊,则需索愈重,大臣展觐,亦从无与较者,吴江陆中丞以山东布政使陛见,关吏所索过奢,公实不能与,乃置衣被于外,携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税为?’既入,从故人借衾褥,事竣还之而去。”可见崇文门税关取索之严,外地进京的官员,职位越高收取的税金也越高。出身吴江的山东布政使陆中丞由山东任上进京朝见皇帝,到崇文门税关时却拿不出关吏索取的高额的税金,无奈之下,只好把自己的衣服被褥都放在城外,只带一名侍从,两手空空地进城。他对守门的吏卒说:“我只是孤身一人,并没有什么东西,凭什么要收我的税。”这样才得以进城面君,进城之后,不得不向别人借被褥用。连布政使这样的官员都被关吏弄得如此窘迫,一般的百姓商人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按税务规定,凡小商贩携带的箕筐、苕帚、鞋袜、米面、布匹、菜蔬、瓜果、食物等物可以免税进城,可是实际上,一样还是难以逃脱。另外,崇文门税关除了有每年高达17.32万两的税务收入以外,还承担着其他一些任务,如代替宫廷变卖被抄没的王公大臣等人的家奴和财产,仅这一项事务中的得益,就远远超过了每年的税务定额。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肥缺,和珅讨了来,亲自把持多年,他的获利可想而知。就连他的管家刘全,因为代替和珅实际掌握崇文门的税收等实际事务,也得益匪浅,几年下来,刘全家中盖起了远远超出管家身份的豪宅,出入的车马,以及吃拿用度也变得豪奢无度。御史曹锡宝看在眼中,向乾隆弹劾了他,乾隆竟说刘全掌握税务,有点积蓄也是人之常情。后来,和珅因受人参奏被夺去了税务总监一职,乾隆立即又把这一职位赏赐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可见乾隆也十分看重这一职位,不愿从和珅手中把这一财路断掉。

除了崇文门之外,和珅还掌管着内务府的粮库、绸缎库和颜料库,以及内务府,圆明园茶膳房、选办处、上马四院、太医院、御药房等与财政有关的部门,这就意味着他掌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他还负责各种内宫所用物品的制造,宫殿园林的建造和维修。实际上,和珅虽然不曾担任工部的职务,却把工部的职权也收到自己手中,这样一来,他就把整个国家的财政大权都由自己控制掌握。

在文化事业上,和珅出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又严密地控制了科举考试,即使他本人不做考官,他的学生亲信也必会把持这一重要的职位。所以,考试舞弊的现象,天下共知。封建时代,科举被视为所有读书人的最终目标,读书人一生的价值全都系在“金榜题名”之上,正所谓“受得十年寒窗苦,一举扬名天下知”。于是,科场舞弊层出不穷。考生舞弊有很多种方式,挟带小条、雇佣枪手捉刀代笔等等,这些只与考生本人有关,如果被发现,就会当即取消考试资格,赶出考场,严加治罪;另外,如果考官明知考生作弊却密而不报,则考官也逃脱不了干系。科举考试至宋朝以来就实行了誉录、糊名等手段来防止做弊,考官看到的只是由下人誉录后的副本,既看不到考生的名字也看不出笔迹,所以,一般的办法是考生贿赂好考官,双方约定在考卷的第几段第几行第几个字用某一个固定的字,这被称为“关节”。

和珅一般亲自把持由皇上主持的殿试,殿试时,皇上会出题考举子,然后由皇上阅卷,这种时候,和珅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了。殿试考生众多,乾隆往往一时难以抉择,必然会征求和珅的意见,和珅就按照考生向他行贿银两多少,花言巧语编排一番,对此,乾隆多半会言听计从,行贿数额巨大的考生轻而易举就可以入仕为官了,而刚正不阿的人也会因此名落孙山。据史书记载,沈泽年的祖父本来在丁未(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科举春闱中,已经进入了殿试,并且名列前十名之中。和珅有意拉拢他依附自己,让人叫他到家中叙谈一下,不料沈坚拒不从,不理会和珅,使得和珅最终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抑置归班,取消了沈的殿试资格。和珅还利用在殿试中为皇上阅读试卷的机会,任意窜改试卷。以上种种造成了乾隆晚期举朝官吏“几出和门”的局面,这一项收入,也为和珅聚积了无数的白银。

4.假借皇帝敛巨财

大凡贪官,最喜欢承揽工程的建设,一是因为承包工程名正言顺,是为国家和皇上办事,办得好了,颜面上也有光彩,最重要的则是,承包工程获利最多,有时一个工程可以得到的利益一辈子都享用不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揽到工程,只有那些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才能办到。所以,能否承办朝廷的工程,也成为官员在朝中地位、实力的标志。和珅自然也不例外,他从皇帝南巡,扩建避暑山庄和扩建圆明园等一系列工程中获取了大量的钱财,其中最为风光的当属由和珅总负责的乾隆八十岁的万寿庆典工程。

乾隆五十五年,年迈的乾隆皇帝已经八十岁了。自古以来,数不清的帝王之中,活到八十岁的只有梁武帝、宋高宗和元世祖三位,所以,乾隆八月十三日生日那天,举办隆重的庆典,庆典工程由和珅和工部尚书金简总负责。和珅又施展出了他理财的本领,向乾隆奏到,因皇上圣明,八十万寿节庆典所需银两不需要内务府动用一分一毫。乾隆大喜,就全部交给和珅去操作了。至于和珅从中获利多少,乾隆不管不顾,任由他去了。除了商人们捐献银两以外,王公大臣、八旗以及各部的官员均按俸银的多少扣除一定的比例,外省的官员则在各省的养廉银里扣除十分之二五,这样算下来,和珅聚敛到手中的银两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举办庆典绰绰有余。所有进献的银两,经过和珅这一道关口,就收敛去了近半,用在庆典工程上的大约只有二分之一。

乾隆的八旬庆典分在三处进行,七月初七至七月二十二日在承德避暑山庄,七月二十四日启銮回京,七月三十日抵达圆明园,八月十二日自圆明园还宫,八月十三日在太和殿举行庆典大礼,八月二十一日庆典结束,总计一月有余,足见庆典的声势浩大了。

同类推荐
  • 李世民的智慧

    李世民的智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秦王的千古名句。诗中的秦王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他气宇轩昂、壮志凌云;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他英明神武,统一中华……众所周知: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赢政,在称始皇帝前就称秦王。大约1000年后,中国历史上又出了一个秦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大唐帝国的唐太宗李世民。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秦王李世民从小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平定天下。他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再一次使中华大地海晏河清,昭陵六骏可作见证;玄武门兵变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又以封建盛世“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冷魅总裁恋上我

    冷魅总裁恋上我

    莫名其妙穿越了,你说别人小说穿越那也是穿越到古代吧,怎么她偏偏就穿越在未来呢,而且……似乎……刚开始她穿越过去时是离千陌的情人……离千陌是谁?离千千陌可是她一直暗恋的人,也是当今知名企业LE公司的大boss。某早晨,女生依偎在男主坏里,一下子要抱着,一下子要喂着,男主家保姆一把年纪的看着都脸红啊,O(∩_∩)O哈哈哈~笑死宝宝(づ??????)づ了。还有,记得加小凌滴小说群:418808554,群里还有小凌自己制作滴很多封面呢,欢迎大家来跳坑\(^o^)/~
  • 玄教大公案

    玄教大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纸成婚:腹黑老公别乱来

    一纸成婚:腹黑老公别乱来

    她自认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一个根儿红苗子正的三好女青年,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反对共产党,努力生活,积极向上,但偏偏命运就是喜欢跟她开玩笑……叫了十几年爸爸的人忽然要置她于死地;一直以为早已不在人世的妈妈竟然是某富商的妻子;那个全a市赫赫有名的权少口口声声要让她做自己的未婚妻!“做我的女人,从今以后,但凡你要,但凡我有,我都给你!”顾铭臣将她压在浴室冰冷的墙壁上,如古井寒潭般的黑眸欲念从生。慕清欢战战兢兢:“那啥,你喜欢我哪一点,我改还不成吗?”顾铭臣笑的腹黑:“我喜欢你不喜欢我这一点。”
  • 一些报应

    一些报应

    张大坦一家人跟上张大坦有钱有势的时候,是呼风唤雨,落了难遭了殃一家人落得了一个,让人唏嘘的下场。
  • 总裁的错替新娘

    总裁的错替新娘

    “夏七夕,你竟敢跟男人私奔!”某人怒吼的声音!冤枉!夏七夕无辜地眨了眨双眼。她什么时候跟男人私奔了?她根本连男人都没有!等等!这个坐在她床头,盯着她睡觉,指控她跟男人私奔的家伙是谁呀?咦,长得还挺秀色可餐。嗯,先亲一个再说!就在她不顾一切亲上去时,脑中竟突然蹦出两个字:老公……夏七夕犹如被雷劈到那般,彻底石化了。仔细一看,发现被她强吻之人竟是东城的王,只手遮天,帝国集团总裁。厉、少、爵!天啦,谁来告诉她,她怎么就变成他老婆了?
  • 金光明最胜忏仪

    金光明最胜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读反经悟人生

    读反经悟人生

    《反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其深奥的处世理论,精当的观察分析,无一不令人惊叹!但因《反经》内容的艰涩难懂,使当代不少人对之了解不够深刻。基于此,我们特策划了这本《读反经,悟人生》。过去,人们基于自己的认识,对《反经》大多持反动的看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越来越感到《反经》在生活中的科学指导作用。为使人们加深了解,更好地为自己人生提供指导,我们特聘请在此方面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对《反经》作了一个深刻地剖析与讲解,相信它会为你的多彩人生再添上更为炫目的一笔! 本书咀嚼传统,解读了我们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基因,使我们继续前行所需的智慧力量,领略古人的处世智慧、军事韬略、人生生意趣
  • 美味小佳妻:帝少吃上瘾

    美味小佳妻:帝少吃上瘾

    一次机遇,她从上不得台面的私生女成了红透半边天的歌后。同时,也遇上了一生都甩不掉的麻烦。他是只手遮天的楚少,权倾黑白两道,却专注睡她一辈子!靠!禁欲系男神?你确定说的是这个不仅路痴还精虫上脑的人?这一定是打开方式不对,嗯……一定是这样……
  • 温柔时刻

    温柔时刻

    草原上的小骏祥从小就患了小儿麻痹,可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看着为他奔波劳累的爹娘,让他无论面对怎样的磨难,都能坚强的走下去!
  • 是什么让你如此冷漠

    是什么让你如此冷漠

    在命中注定的爱恨痴缠和兜兜转转的迷失与寻找中,这个被称为妖孽一样的女孩趟过青春这潭死水,在孤独和冷漠中变得锋利而尖锐,她刺破现实中的欲望,却困在善良和退让的泥淖中。世界越是冷漠,她越是想要得到,这个唯一让她变得柔软的东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