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3300000029

第29章 并非仅仅是贪官(1)

1.识得军国大事

和珅是一个大贪官,此话不假。但历史上的和珅除了“贪”之外,还做过许多至少看起来不是“坏事”的事。

和珅在乾隆朝后期,当政长达二十多年,深得乾隆帝重用和赏识,要知道乾隆帝毕竟是开创了“康乾盛世”的一代明君,而不是一个昏君。所以,和珅当政期间不可能是一个只知贪污受贿,不识军国大事的人;否则,不用等到嘉庆当政,乾隆早让和珅人头落地了。

但由于嘉庆赐死和珅后,官方关于和珅的档案资料可能多被毁坏,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官方及民间的记载,大都是和珅负面的形象。但从仅存的官方资料中,我们也可看出乾隆朝的数次重大用兵,和珅要么亲临前线作为督军,要么负责整个用兵的后勤供应,要么给乾隆帝出谋划策,都立下了一定的功劳。在处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在处理外交事务上也都有些政绩可言。

和珅在一些经济事务上,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清史列传》记载,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京师米价昂贵,各铺户囤积居奇。”竞相涨价,市民特别是贫民叫苦连天。和珅看到这种情况,便上奏:“请嗣后饬禁,毋得过五十石。”即请乾隆下旨,各粮商存货不得超过五十石,否则问罪。和珅还主张把查出的六万多石粮食或减价出售,或设粥厂赈济百姓,因此曾引起商人和王公大臣的群起反对,据说只有刘墉支持和珅,而京城百姓则拍手称快,称和珅为“和青天”。

和珅当政的二十多年中,在乾隆的同意下,对清朝前期制定的所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做了一系列的变更革新,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在这一点上,和珅可谓是一位军国大事的谋略家。当然,更多的是他为了方便自己独断专权而做的调整,为清朝以后的统治留下了弊端。

和珅长期在军机处任职,利用职权对军机处做了大量的调整,而且等到后来和珅倒台后,已经分辨不清哪些是原有的体制,哪些是出自和珅的手笔了。

清代学者洪亮吉曾说:“十余年来,其更变成例,汲行一已私人,犹未尝平心而论,内阁、六部各衙门,何为国家之成法,何为和珅所更张,准为国家自用之人,谁为和珅所引进,以及随同受贿舞弊之人,皇上纵极仁慈,纵欲宽胁从,又因人数其广,不能一切屏除。”嘉庆上台后,即使想要彻底清除和珅党羽,也觉人数过多,忠奸难辨只好作罢了。和珅能做到这一步,首先因为他改变了过去军机处章京人数均有定额的做法,而是规定:“其挑补俱由军机夫臣自取,并不带领引见”,这样一来,军机处就成了脱离皇帝管理之外的独立衙门,和珅完全掌握了军机处的人事任免权,可以不经过皇帝就决定人选,任人被排挤出去。和珅利用这一机会,将军机处中绝大部分与己不和、不依附于他的人撤职或调出,肆意利用党羽,使偌大一个军机处完全成了和氏的天下。

另外,和珅还对传统的台谏制度做了变更。中国传统的官僚体制,因为制度建设的松散和不健全,主要还是南官员进行“人治”,与此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约束官员的体制,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才设立了所谓的“谏官”制度。谏官起源于汉朝的“御史台”,所以又称“台谏”之官。谏官的任务就是“风闻言事”,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行为和操守,有权利直接向皇帝上疏弹劾官员,而且可以仅凭“风闻”,即不一定需要具备充实确凿的证据,就可以加以参奏。历代的谏官,都为封建君主重视,大多选用清正耿直之士来担任。到了和珅那里,他以年青官员办事不如老年官员持重,多非无稽之谈为由,规定谏官只能任用六十岁以上的官员。试想人到老年,锐气大减,又离告老还乡时日不远了,谁还肯为了参劾官员毁掉自己的晚年。所以,自此以后,台谏之官大多缄口无言,形同虚设,而且和珅还规定,以后凡是呈递给皇上的奏折,都必须同时向军机处递交一份副本,这就是《清史稿》中所说的:“同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这样一来,和珅便把朝臣上疏言事的渠道给封住了,谁会胆敢把弹劾和珅的奏折送到他手中。和珅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用再担心有人会告他的状了。

在军事方面,和珅也手握重权,他除了担任正蓝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蓝旗的副都统、都统之外,还曾兼任过兵部尚书,掌握过整个国家的兵权。乾隆后期,甘肃农民起义,和珅曾做为钦差大臣前去督军,后来台湾起义,又是和珅向乾隆举荐福康安任主帅征讨台湾,而且整个用兵的粮饷、后勤也多是由和珅安排的。

和珅在制度上变更最为重要的是议罪银制度的设立。这项制度由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左右开始设立,一直延续到乾隆逝世才告终止,其间大约经历了二十年。议罪银由和珅在军机处内部设立的密记处加以管理,收取的银两绝大部分不归入国库,如果官员犯了过失尚非法所难宥,是以酌量议罪,用不薄惩。也就是官员交纳银两以代罪的制度。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皇帝需要银两了,可以很容易地寻找原由,叫官员出钱。因为议罪银采取的是“自愿”交纳的形式,有一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也为了日后减少麻烦,未雨绸缪,常常不等怪罪就先交上银两,而且从重交纳,以博取皇上欢心,据记载只议罪银一项,乾隆每年的收入就可达三十万两左右。

和珅在制度上所做的一系列变革,在嘉庆亲政后随着他的倒台大多被废除,但是,毕竟对乾隆统治后期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了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官员贪污成性等社会的混乱局面。

2.皇帝的理财高手

乾隆之所以特别宠信和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和珅善于敛财。他总是运用各种方式,为乾隆聚敛到不可计数的财富供他挥霍,正因为这样,乾隆才感到自己的生活中无论如何离不开和珅。

乾隆统治时期,整个社会经过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富足,国库也较为充裕。这些无疑使得乾隆有些沾沾自喜,对自己的政绩颇为得意:这就好像一个殷实之家的主人,看到自己的财富日多,就会变得喜好讲究气派,追求排场。乾隆也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多的最为好大喜功的皇帝之一。然而再大的家业,也架不住整日的挥霍,乾隆一生中曾六下江南,多次拜谒泰山、三孔等古迹,还修建了多处宫室,再加上他性喜收藏,对各种诗词碑帖、古玩玉器无所不爱。就连当时的朝鲜使者都感觉到乾隆的奢侈无度,他说:“皇帝穷奢极侈,故赋重役烦,生民困苦,不自聊活矣。”这样,到了乾隆中年的时候,大清帝国的国库已然有些不支了,而止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富贵日子的乾隆,很难一下子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他迫切需要一个善于理财又能广开财路的人。和珅的出现恰逢其时,立即成为乾隆的心腹,被乾隆视做国之栋梁。

和珅是一个只知道敛财不会考虑社会生产发展与否的人。所以,他的广开财路,说白了只不过是巧立名目,把各地官员和商人的财富搜刮过来而已;而且,这些钱又必须来得名正言顺,让乾隆用得理直气壮。为此,他广泛号召官员,为了感激皇恩浩荡,自愿进行贡献,以示忠心。他这么一说,谁敢不听,如果不贡献财物,岂不成了对皇上不忠心了。当时,无论是朝中的官员,还是各地的地方官都争先恐后、不遗余力地把搜刮来的财物贡献出来。乾隆的第五、第六次南巡,靠的差不多全是江南一带官吏和富商的贡献,内务府几乎没有什么支出。还有每年到了皇上、皇太后寿诞或是年节之际,各地的礼物也会源源不断地涌入京城,让乾隆十分高兴,对和珅的理财才能赞不绝口,好像这些财富全是和珅一人的功劳,他就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和珅为他聚敛的财富还不是出自天下的百姓。

和珅除此之外,确实也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费了不少脑筋。他在身为崇文门税务总监期间,像管理自己的家产一样精打细算,绞尽脑汁。京城中自明朝起就设有收税的关卡,原本有九道,即在九座城门分别向进出京城的客商官员收税。到了清朝全部集中在一处,在崇文门统一收税,设正副监督各一人。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肥缺,皇上一般会任命自己最喜爱的大臣掌管,以示恩宠,因此和珅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这一职务,捞尽油水。崇文门的关税在和珅的掌管之下,越来越重,恨不得雁过也要拔毛;不但过往商旅不堪重负,就连朝廷官员也是难以应付。据传说,京城周围的百姓入城时,都会在帽沿上插上两文制钱,让把守的税吏自行摘取,已经成了习惯。这种苛刻的税收,使崇文门以每年17.32万两的收入位居全国三十个税关的第四位,远远高于其他的关口。

同类推荐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岳麓风云(上下)

    岳麓风云(上下)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本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京剧界一度硕果仅存的女武生俞鉴的人生历程。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热门推荐
  • 舞林艳后

    舞林艳后

    五岁以前,我生活在青楼,却骄傲的像个公主;五岁以后,我生活在皇宫,却成了真正的囚徒;一夜之间我成了孤儿,一夜之间我再也见不到光明;当我稚嫩的双手第一次触摸到那凝脂一般柔和的面颊时,我的心被强烈的震撼了,突然觉得看不看的见对于我已经不再重要;我叫她姑姑!可她的温柔不属于我!我知足了!蜗居在冷宫里,听着围墙外面王子公主们的笑声,我只是淡然的抚着琴弦,秀红姨娘就落泪了,说想起了我的娘亲!我唯一不能忘记的
  • 人间日志

    人间日志

    你知道吗?在我们的周围,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人不人,鬼不鬼,比鬼像人,比人像鬼……谁能有一双分辨他们的眼睛呢?
  • 汶川大震:来生我们一起走

    汶川大震:来生我们一起走

    中国首部反映汶川大震,中学生心灵成长的长篇小说!废墟下经常的灵魂震撼!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和无限的怀念……小说着重描写了大地震中四个女生和一个男生被挤压在废墟深层一个狭小空间里,互相关爱勉励,与一步步接近他们的死神抗争的故事。他们由过去惟我独尊一代独生子女的狭小废墟圈子里痛苦地挣扎出来,演绎出一个个凤凰涅盘磐的生动形象。——谨此献给汶川地震活着和永远离去的老师同学们!
  • 网游之七剑上人

    网游之七剑上人

    这是本人的第一本小说,可能写的有些生疏,望大家多多支持这本小说70%游戏,20%都市,10%幻想
  • 妖怪制造者

    妖怪制造者

    这是一个召唤师的世界,魔兽,刀兵,神鬼,甚至神迹,只有想不到,没有召唤不到。不过杜遥并不满足于此,因为他还是一个妖怪制造者。
  • 亡者童眼:大头娃娃,凶画诡事录(新惊魂六计)

    亡者童眼:大头娃娃,凶画诡事录(新惊魂六计)

    汇集当前都市公寓最可怕、最扑朔迷离的故事,不到最后一秒,你一定无法知晓真相。瞧,游走在噩梦边缘,令人窒息的惧意正在蔓延着……夜半三更,谁的高跟鞋在雾巷阁楼响起?扎纸刘、定风猴、血风扇、财神咒……谁在谋杀我们的似水年华?凶画降临,所有诡事绘出人间丑恶。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大卫·考波菲尔(下)

    大卫·考波菲尔(下)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作者的自传。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考坡菲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具有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正面典型,从中体现出作家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广阔图景的巨著,使读者读后回味无穷。
  • 我的男神王俊凯i

    我的男神王俊凯i

    “亦綝,我是妈咪,我跟你爸还有思妍的爸妈要去美国顺便忙点公司的事。你知道的我们是全国第一二首富当让要忙点了。照顾好妹妹(亦綺)和思妍。另外我把地图发给你你看看你要去哪里上高中。你们三个一起啊,选好叫你哥订机票。”娄亦綝拿着手机听着她妈咪发来的语音。“我去,这也太坑人了吧。”娄亦綝把手机扔一边说。
  • 契约者的回归

    契约者的回归

    人……神……二者之间的关系说不清楚到不明白,世界上有着一群拥有特殊能力的人,他们被称为神选之人,神的契约者……陆岩,染上无数鲜血的男人,被称为“死神——zero”的神之契约者,拥有绝对破坏的逆天能力,因为不想在过每天沾染鲜血的生活,从他的组织叛逃了,重新回到祖国的他会掀起什么大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