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2900000020

第20章 古都(2)

1899年,沙皇俄国选择了北临松花江,南至马家沟的丘陵地带作为城市建设的中心,修筑城市路网,水运码头以及大量的建筑物,从而确定了早期哈尔滨作为铁路枢纽城市的基本结构。工商业及入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至1903年,一座近现代城市的雏形已在哈尔滨形成。1904年2月10日,日俄战争在旅顺爆发,俄国战败。1905年8月,俄国被迫将中东铁路南部支线长春至大连段割让给日本,从而形成了由日本控制的“南满地区”和由沙俄控制的“北满地区”。1905年12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东三省事宜条约》,使哈尔滨成为国际性商埠,此后,哈尔滨成为众多国家为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互相角逐的国际性城市,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汇集这里,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在哈尔滨也有了较大发展,初步奠定了制粉、榨油、酿酒等民族工业基础。在开放与民族资本崛起的合力作用下,确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至1917年,哈尔滨城市的基本格局得以奠定,初步形成了新市街(今南岗区)、埠头(今道里区)、傅家甸(今道外区)和老城(今香坊区)四个大区,各区的功能性质和街网结构得到确定。1917~1931年间,哈尔滨的金融、商业、工业和居住建筑的建设出现了高潮。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自此,哈尔滨处于日本统治之下长达14年之久,其间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至1945年,哈尔滨城市的多元化风格得以最终形成。1945~1949年间,城市建设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三座纪念性建筑——南岗区中心广场的苏联红军纪念塔,火车站广场的苏联红军纪念碑和八区的抗日战争暨解放战争纪念塔,构成本时期特殊的城市建设活动。

近代哈尔滨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兴近代城市。她因路而兴,在50年左右的发展过程中,她迅速地由一座鲜为人知的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商贸城市。成为仅次于上海的颇具名气的远东大城市。经历了一个由“乡村形态→铁路附属地→商业化→城市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市→畸形城市形态”的发展过程。

近代哈尔滨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开来,从1898年建城伊始至1920年,“城市入口已近16万人,1930年不足40万人,1934年达50万人,到1945年全市入口已达68万人”。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巨大的资金投入和繁荣的对外贸易亦成为新城市建设的物质依托。1908年,哈尔滨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还只有1785万两,到了1914年就达到了7049万两,短短的五年时间增长了三倍多。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也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这片新兴的土地上,到1902年,外国对哈尔滨投资占对华投资总数的27.4%,1904年,俄国对哈尔滨投资已达5亿多卢布。至“九一八”事变前,俄国对哈尔滨投资总额达10亿卢布。继俄国之后,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共对哈尔滨投资3.38亿美元。为哈尔滨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哈尔滨因路而兴,因而最初是以香坊、道里和傅家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到1938年哈尔滨的市区已经扩展为由埠头区、新阳区、南岗区、马家区、东傅家区、西傅家区、顾乡区、香坊区、太平区、松涌区等10个区组成的范围。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人,市政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哈尔滨是中国第—个以汽车(而不是马车)交通需要为主,通道系统服从于交通要求的城市。其以南岗、道里、道外三个相对封闭的地点发展形成的各自为中心的城市风貌,建城之初,就在香坊一带修筑了草料街、卫生街、香顺街、通道大街等街道,成了哈尔滨最初的城市交通网络。1898年,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附近地段拨给散居于哈尔滨的中国人,这条街后来便被称为“中国大街”(即今天的中央大街),同年,马家沟木桥建成,第一松花江大桥开工架设(1901年建成通车)。1901年5门,第二松花江大桥开工架设,同年石头道街开通,成为联系道里、道外的唯一道路……由于哈尔滨市历史上各个时期、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加之陡坎的地形与各个地区的分割,造成道路格局复杂,风格多样,基本有6种格局:一、在欧洲先进规划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以方格网为主,放射路和半环路为辅的南岗新城道路网格局;二、适合东北寒冷地区商业店铺的东西向街坊长,南北向街坊短的道里中心区道路网格局;三、在随机聚落形成的基础上,经过规划建设修整的、适合商业发展的道外区小方格网道路格局;四、体现20世纪20年代都市计划思想,30年代后期形成的南岗马家沟地区的巴洛克式的道路网格局;五、经过规划形成的适合居住街坊的棋盘式路网格局;六、自由式与棋盘式相结合的香坊区路网格局,城市道路的多样性丰富了城市形象,增强了城市本身的识别性。对哈尔滨近代的城市形态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另—方面,城市绿化建设也是对哈尔滨近代的城市风貌产生巨大影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城市公园绿化、街心花园和街旁绿化是哈尔滨近代城市绿化的主要三种模式,形成了哈尔滨所独有的美丽公园和街道。经过多年的努力,哈尔滨的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据统计,到1939年6月为止,经过40年的发展建设,哈尔滨共有城市公园的总面积已达783830m2。按当时哈尔滨的入口总数为340809人计算,平均每人的公园面积为2.30m2。其具体的分布是:埠头区公园面积是113717m2,入口总数54535人,平均每人公园面积为2.08m2;新城区公园面积为127063m2,入口总数为32524人,平均每人公园面积为3.90m;马家沟河一带的公园面积为163174m2,入口总数为27610人,平均每人公园面积为5.91m2;傅家甸公园面积为355376m2,入口总数为170667,平均每人公园面积为3.59m2;新阳路一带的公园面积为24500m2,入口总数为55473人,平均每人公园面积为0.44m2。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主要表现为四种主要风格,即古朴的俄罗斯式;自由浪漫的“新艺术”风格;丰富和谐的折中主义;以及简洁自然的日本近代式。正是这种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哈尔滨秀丽的自然风光共同构筑了哈尔滨浪漫迷人的景观。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当属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后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10.8米宽。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拨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居住的大街。在狭窄的街道两旁是阴沟,铺上木板,铁板,供人行走,在各十字路口架着木桥,走在这条大街上的是骡马驾驭的车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修表等,所以虽称“中国大街”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与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顿时显得华贵起来,当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是颇有名气的,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国的洋油、瑞土的钟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名为“中央大街”,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最能体现哈尔滨被誉为“东方小巴黎”和“东方莫斯科”的丰富内涵。今天,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老街、名街、保护街道、标志性街道、步行街、建筑艺术街、繁华商业街、旅游休闲街、公众文化街,又是当年(20,世纪30年代)远东最著名的移民街,最繁华的商业街、金融街、文化街,大街两侧洋行商店、饭店旅馆、舞厅影院、餐馆酒吧林立。大街的建筑,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丽,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17世纪的巴洛克式,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及现代多种欧式风格。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整条中央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

由于哈尔滨始终处于单一帝国主义控制下,先是沙皇俄国,后是日本,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内部不存在激烈的争夺和势力冲突,所以城市发展比较有秩序,有统一的规划。1898年6月,中东铁路工程局进驻哈尔滨后就马上委托A.K.列夫捷耶夫负责哈尔滨的市区规划。1898年初至1899年,制定了秦家岗(现南岗区)全面规划和埠头区整顿规划,这两个规则紧紧围绕铁路做文章,用铁路的走向来划分城市的区域,确立了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规划了城市的路网系统,并充分考虑到了哈尔滨地势起伏和临江(松花江)、靠河(家沟河)的特点,合理地设置道路系统的走向和建筑布局;重城市场的规划和布局,圆形的城市广场成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和放射状道路系统的连接点;注重城市绿化体系规划,采用城市公园、街心花园和街旁绿化这种多层次的模式来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建筑与优美的绿化环境相融合,构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早期的哈尔滨规划对哈尔滨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奠定了近代哈尔滨市区的基本形态和格局。

1931年之后,日本开始统治哈尔滨,并于1934年制定并通过了大哈尔滨都市计划,其要点主要包括:一、对城市规模做出了规划,并提出设置卫星城的做法;二、对道路和广场提出了新的设想;三、对公共建筑用地以及沿松花江绿地带和市区外围绿地带提出新的规划;此外,新规划还涉及到飞机场、水路和运河、铁路建设以及大量军事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战争以及日本在哈尔滨统治的结束,大哈尔滨都市计划实际上只实施了8年(1933-1941)。期间,哈尔滨成为日本侵略者进行欧美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与技术的实验场所。

哈尔滨从1898年7月开始做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完全是按规划逐步展开的。从而使得城市建筑建构出完整的体系,城市文化渲染出现新的特色,城市建筑艺术风貌体现出多样统一的构成与机制。从整体上构造出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景观。

广府建筑

中西合璧的岭南建筑——中山纪念堂等

从东风中路上看中山纪念堂,这一中西合璧之岭南风格建筑的典范之作,绝大多数是在乘车的时候。透过玻璃窗,目光掠过一片巨大的绿色草坪,抵达那座极其与众不同的建筑,伞形的屋顶,原本是蓝紫色的屋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被蓝天映衬得愈发的蓝了。无疑,它一诞生即被当做广州的标志之一。但车轮滑过时的仓促,跟它那须仔细反复咂摸观察的沉静丰富之间形成巨大的冲突。从东风路上看中山纪念堂,只能有一个结果,恍如惊鸿一瞥。

1929年动工,1931年10月建成,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因设计了中山纪念堂而名扬海内外。中山纪念堂主体,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角形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檐歇山顶,檐下朱色大石柱烘托着彩绘的廊檐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梁柱周围装饰着民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字横匾,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真可谓巧夺天工。

或许是它的正面太庄严肃穆,太让人难以亲近了。一次,偶然步行在应元路上,也经过它的背面,透过被漆成红色的铁栅栏,扶疏的亚热带树木间,廊檐上的彩绘清晰可辨,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摆,声音可是被马路上的车声全然淹没了。然而,整座建筑——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挺庞大的,跟马路对面的越秀山呼应着一种属于时间的宁静氛围。

广州市政府大楼、华南理工大学里那些属于老中山大学时代的校舍,还有孙中山文献馆,这些属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的被说成是“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都伫立在苍翠的古木中。让经过它们的人,或多或少地,都不禁要油然而生出感触。

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陈氏书院

因为太有名气了,陈氏书院门口开阔的广场上,总是停满旅行社的巴士,因为参观这里,被当做是来广州旅游的人指定地点之一。一车车人被载来这里,匆匆参观完毕,又匆匆地离开,去做另一个指定动作。其中一定有人会觉得遗憾吧?不知道那人是否会重来呢?

陈氏书院,广州人平时一般都叫它”陈家祠”。清光绪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了一组典型岭南风格的建筑群。这组“阔五间,深三进”格局,由大小19座厅房、6个庭院组成的院落式建筑群,当年同时具备着学校(书院)和宗族祠堂双重作用。现在还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去到那里,可以了解到广东别具一格的民间工艺门类和欣赏到一些作品。

作为岭南建筑的代表者,陈氏书院汇集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铁铸、铜铸和彩画等本土民间建筑装饰工艺,在此都得到了精妙的运用。在经历过一个多世纪的战乱和动荡后,保存得都算相当完好,于是晚清那精雕细琢、华丽奢靡的建筑装饰风格,也随之活现于后人眼前。

同类推荐
  •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是韩龙先生继《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之后推出的最新作品。新书以基础知识为依托,针对购买者、收藏者关注的市场热点进行解读,提出了中肯的见解和指导,并对专业术语做了详尽的定义、解析。全书更加偏重于实用性和指导性,力求能够让更多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懂得如何分辨南红玛瑙的优劣,懂得如何鉴别南红玛瑙的真伪,懂得如何购买或是收藏南红玛瑙的原石、成品,以便于更好地享受南红玛瑙带给我们的乐趣。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与主要机构。包括历朝中国历代音乐发展演变历史,包括宫廷音乐、民歌民乐、礼乐制度等、古代音乐机构、学校,并简单介绍古代音乐名家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育……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内容,并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了详实的了解。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热门推荐
  • 似非人类相存亡

    似非人类相存亡

    意外来到陌生的世界,遇到的相同的人却是不相同的记忆;是平行世界?还是同一个世界?伴随着旅途,重重谜团现世......
  • 破命

    破命

    一个小家族子弟,一个异界魂魄,两者相遇,揭开巨大的谎言,破除命运的枷锁。谎言的背后亦是一个新的谎言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是对是错终究揭开谜底有机遇也需后天的努力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风雨之后才有可能是彩虹伴随着东明的成长,爱恨情仇、坎坷与收获,揭开一个又一个的谜底,不同的高度领略不同的景象
  • 楚汉传奇

    楚汉传奇

    暴秦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争霸,各色英雄运筹帷幄,布篇谋局开创帝王伟业。项羽,落魄贵族,英姿魁伟,神勇威猛,性情中人,政治头脑不足。刘邦,草根痞子,却又知人善任,流氓精神可谓登峰造极。另有影子赵高、天鹅王陈胜、猛人章邯、屠夫樊哙,加盟最惊心动魄的生死对决,呈现中国历史上最悲壮最伟大的对手决战。
  • 低碳生活100招

    低碳生活100招

    全球日益变暖的趋势下,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拥有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 绝世恋之不破红尘

    绝世恋之不破红尘

    她的身世是个谜她的穿越是偶然抑或必然?千年的回归索求身世之谜他是她唯一爱过的人她虽冷冰冰,但他懂她,承诺永生永世的守候只身来到异世,他们还能再次相遇吗?她是仙,他是魔他们的命数又该趋向何方?
  • 携带空间闯官途

    携带空间闯官途

    大学生村官的叶九明在抗洪,意外获得随身空间。嘿嘿,以后去超市买东西直接放空间不用掏钱了!!太猥琐了,这个事情想想就行了,真不能干!!!不过怎么开发空间、利用空间让自己仕途更进一步呢?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思考。
  • 神魔与魔神

    神魔与魔神

    一梦天地一梦空,落星不落红尘红。魔亦魔神不断情,天道天为万物生。
  • 哦买噶我的小青春

    哦买噶我的小青春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时间能替我们看清很多人也能弄丢很多人。我在爱你的路上找你。
  • 婚非得已

    婚非得已

    她是中央纪委副书记的千金,却是娘疼,爹不爱,一场意外,把她推至风口浪尖,从此,她的人生整个颠覆,让她终于学会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懂得将骄傲和谨慎并用,掩了一身光华,三年的爱情之路,终于要走向婚姻的殿堂,她以为她的人生即将完美,等来的,却是另一场意外。
  •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