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500000001

第1章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过程看词体的形成(1)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果说唐诗给人以壮美的感觉,唐宋词则给人以秀美的印象,她以千姿百态的风格和蕴藉轻灵的神韵,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幽微深隐的美感。本书基于古典诗、词、曲的比较研究,通过经典作品的阅读、欣赏与文化阐释,深入探寻唐宋词人的创作心态,品味优秀词作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审美情趣、艺术手法,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使读者能较为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唐宋词产生的历史背景、表现的内容、审美的特质和外在的形式、语言的风格,并在掌握古典诗词知识、接受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以其精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借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化修养,从而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继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本书共十章,另附相关研究论文两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果从《诗经》开始,经过先秦的骚体,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等等,在形式和内容以及风格追求上,都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

一、古典诗歌的分类及别称

从广义上说,诗、词、曲都是诗歌,均属于韵文的范畴,但是,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体性,因而在我国韵文领域中成为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正是它们各自所达到的最高峰。为了说明诗、词、曲的特性,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类别和异名,然后再进行比较研究。

(一)诗

1、古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诗(指唐代以前就有的样式),是和近体诗即格律诗(唐代正式完善和发展的)相对而言的。在近体诗出现以前,我国古人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近体诗出现以后,仍然有许多诗人写作古体诗。古体诗是一种不拘平仄但讲究押韵的半自由体诗,是介于格律体诗和自由体诗之间的一种特殊诗体。它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四言——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多见于《诗经》和西汉作品。东汉以后势渐衰微,但仍有佳作出现,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便是一例,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2)骚体——又称楚辞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由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而得名。它形式较自由,句数多少不定,句子字数不等,用韵也不那么严格,多在句中或句尾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梁鸿的《五噫歌》等均属骚体。骚体诗从战国后期到西汉,流行了好几百年。

(3)乐府——又分古乐府和新乐府。乐府本是古代音乐官署。其名称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可见最初的乐府,只是指音乐机构。但魏晋六朝却将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构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后世将汉魏六朝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拟这种体裁而写的古体诗(有的标明乐府旧题,有的则不然)统称乐府。像《陌上桑》,《木兰辞》,李白的《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杜甫的《丽人行》、《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均为乐府诗。

到中唐,白居易等人把不用乐府旧题、即事名篇(即杜甫提出的“因事立题”)而创作的诗歌称为“新乐府”。白居易写有《新乐府》五十首,其中的《卖炭翁》、《上阳白发人》等都是久传不衰的名篇。

(4)古风——又分五言和七言两种(包括杂言),字数、平仄和押韵都比较自由。五言约产生于汉代,如《古诗十九首》。从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直到隋朝,一共六百多年的时间里,文人基本上都创作五言诗,诗坛上五言诗占统治地位。唐及其以后的古风也以五言居多,如李白作有《古风》五十九首,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七言古诗比五言古诗出现要晚一些。最早的是曹丕的《燕歌行》,后来的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系杂言,亦归入七古。

另外,还有一些形式很像五、七言律诗或五、七言绝句,但押韵和平仄不合格律的亦称为古体诗,如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就属五古。

2、近体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及其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

(1)绝句——分五言和七言两种。每首四句。五言每句五个字,每首二十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七言每句七个字,每首二十八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

(2)律诗——分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五律每句五字,七律每句七字,都是八句一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排律又称长律,每首至少十句,句数成双,除首、尾两联外,其他各联都要求对仗。排律通常是五言,如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王禹偁《谪居感事》等;也有少数七言的,如元稹的《和乐天重题别东楼》等。

以上所举的各种诗体中,四言、骚体、绝句、律诗因形式上的特点较明显,不难分辨,唯有乐府和古风容易混淆。这两种体裁相同的地方很多:字数、句数都比较自由;中间可以换韵;平仄的要求都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不同的是有些乐府诗除标明乐府旧题外,完全合乎近体诗的要求,如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与五言绝句完全合拍,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则完全合乎七言绝句的要求,沈佺期的《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俨然是一首工整的七律。而在古风中则找不到这样的例子。

(二)词

词,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的基本句式是五、七言或四、六言。从五、七言诗发展到词,是诗体内部规律发展的必然性。关于词的起源,过去说法很不一致,现在也未成定论。词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有五种意见:一、导源于先秦,清代汪森、徐等人以词的长短句式、合乐而歌等特点溯流而上,认为《诗经》已开其先;二、胚胎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所作七篇《江南弄》即具词的雏形;三、萌生于隋代,隋炀帝杨广及其臣僚王胄的《纪辽东》共四首,字句声律与后来之词已无二致;四、始于盛唐,南宋黄昇《花庵词选》认为李白为“百代词曲之祖”;五、脱胎于唐人近体诗,时间约在中唐。这五种意见所持角度不一,而词的“血缘关系”与形式特征又比较复杂,所以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虽各有其见,亦难免偏颇。

关于词的起源,可参看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一文。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词的起源与燕乐有关。若说词体是产生于某人的哪一首词,则是不科学的。泛泛讲,词产生于“隋唐之际”。

下面,我们主要讲一下词的类别和别称。

1、词的类别

词的类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

(1)按字数划分,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据清人毛先舒的说法,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这样规定显得过于机械,但人们对这个规定基本上还是认可的,尤其是在宋以后词曲失传的情况下,这种划分似乎更有意义。

(2)按段落划分,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和叠韵五类,而以双调占多数。

(3)按均拍划分,词有令、引、近、慢四类。

“令”,指的是令曲,它大多是短小的单只曲子,大概出自唐人酒席上的酒令。唐人在酒席宴上常依当时流行的小曲填词作酒令,“令”也就成为对短小的词曲的一种泛称,如《十六字令》、《浪淘沙令》等。

“引”是大曲正曲之前序曲中的一部分。词曲中的“引”基本上都采自大曲前头部分的某一段落,如《翠华引》、《梅花引》等。

“近”,又称“近拍”,它大概是大曲中“慢曲之后……在由慢渐快部分用的曲调”(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词曲中有《好事近》、《祝英台近》等。

“慢”是慢曲子的简称,是相对急曲而言的,指悠扬舒缓的曲调。词曲中有《声声慢》、《木兰花慢》、《长亭怨慢》等。

这种划分的依据主要在于音乐的节拍。词与音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刘熙载《艺概》中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曲有节拍,词有韵均,因此,若按韵均来说明令、引、近、慢,还是比较恰当的。什么是均呢?沈义父《乐府指迷》中说“词腔谓之均,均即韵也”,意思是说,词曲中称为“均”的节拍,也就是词中称为“韵”的地方。曲中的“均”与词中押韵的位置基本上相同。词曲中有几均,词中则有几韵。如《十六字令》是二均词。词调《八声甘州》就是由八韵组成一曲,为八均词;元夏庭芝《青楼集》记歌伎李定奴于勾栏中曾唱《八声甘州》,获喝彩八声。前人以韵均节拍来给词分类,还是值得考虑的。不过,自南宋末词与音乐渐渐脱离关系,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失去了其所特有的音乐特质,不能演唱,这时对词曲的这种分类也就随之失去了意义。

同类推荐
  • 遥远的温泉

    遥远的温泉

    《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遥远的温泉》收录了《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两部中篇小说。
  • 诗心如莲

    诗心如莲

    本书是诗集,分“幻影随心”“真迹如铭”“桃林杏苑”“心香一缕”和“雨湿尘埃”等辑。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
  • 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本书选择了20部西方文学名著,以时间为脉络,与读者分享故事情节,同时抓住每部作品的精髓,评述巨孹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要揭示的内涵,揭示了隐藏在作者背后的秘闻趣事。
  • 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

    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

    《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收录了纳兰容若的诗词作品。《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收录了梦江南·江南好,建业旧长安、梦江南·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梦江南·江南好,怀古意谁传、梦江南·江南好,虎阜晚秋天、梦江南·江南好,真个到梁溪等作品。
热门推荐
  • 青面逍遥剑

    青面逍遥剑

    冷风如刀,鹅毛大雪满天飞舞,到处是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在直隶顺德府东北方的一户人家里却是温暖如春的气息啊。黑漆的两扇大门分为左右,门的两边有副毛笔对联,上联写的是:“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下联配的是:“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 凤临天下:王妃你往哪里逃

    凤临天下:王妃你往哪里逃

    第一次相见,她撞进他的视线;第二次相见,她撞进他的脑海;第三次相见,她撞进了他的心。。。“月儿,闯进了本王的心,你以为还出的去么?!”
  • 死神之朽木传

    死神之朽木传

    一位高考失落的学生转世来到死神世界,他将如何生存下去?是继续堕落还是重新生活。不朽的故事将从此刻开始。
  • 剑魂天下

    剑魂天下

    自秦以来,天下诸子百家各持己见,百年流传,至后唐,儒家盛,墨家分裂为洛家和玄天宫。但玄天宫早已忘记当年的“兼爱、非攻”,想要一统天下。与炼剑山庄一起屠杀洛家,少年洛庄为重兴洛家而追寻剑道。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什么是天才?无论学习任何战技都能完全领悟,只要修炼新的功法就能扫除进阶的壁障。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少年聂风偶得一神物‘灰色桃核’,从此之后修炼一日千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世间还有他达不到的境界吗?
  • 檞寄生

    檞寄生

    《檞寄生》延续了蔡智恒小说一贯的浪漫气氛,描述“我”实在不是故意,但仍旧不小心同时爱上两个女孩的“三角恋”故事:在台北担任研究助理的“我”,打开抽屉,随手拿出一根烟抽,要把烟拧息时,发现烟上有字……每抽一根烟,便忆起一段往事。当你令两个女孩心痛,你就不得不做一个选择;当两个女孩令你忆起左肩右肩痛,你就知道自己中毒太深……爱抽“MILDSEVEN”的蔡智恒,用十根烟串起一个浓淡相宜的爱情故事。
  • 爱在当下

    爱在当下

    刘蕾雪在经历了初中、高中与各种男生的情感纠葛后,她的心智和对于感情的认识逐步成熟。然而命运的光环依然给她丰富的生活以无数的选择和挑战。她徘徊于校园绩优股的学生会主席和受万众宠爱于一身的校园歌王之间,情感的取舍,男女间友情的困惑,稚嫩而匆忙的第一次……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单纯。80后的我们虽然青春将逝,但曾经在大学校园里那个光彩四射的自己始终是我们能骄傲呐喊“我是最棒”的筹码。不管结果我们选择了谁,或是放弃了谁,那个我们曾用生命去爱过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消失在我们青春的回忆里。
  • 三界凌云之上

    三界凌云之上

    他是魔界的王阴界的皇如今转世到凡世竟然被正义剑士易大师圈养并变得心闪没有了丝毫的煞气,但是每到月圆都会阴气大胜然后失去控制。
  • 有山有水有狼君

    有山有水有狼君

    喝酒醉死也就罢了?新家家徒四壁,外带两个拖油瓶,这日子咋过?某女觉得自己必须发奋图强,改善生活。本想种种田,养养家,不料奶奶一张口,粮食全没有!要养娃,先致富,要发财,就分家!截断亲戚三只手,金银就到手……就在被生活揉捏的时候,某男温煦一笑,一朵小海棠可耻的把持不住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契约婚姻:原来是绝配!

    契约婚姻:原来是绝配!

    “我有一万个想见你的理由,却少了一种能见你的身份。好想去见你,然后紧紧把你抱住。康诺。”“我等你!无论多久,我相信你会回来的!熙熙。”第一眼就爱上的人,怎么甘心只做朋友?!愿世界上所有的等待,都看得到花开。她想要的爱情很简单:她说话时,他会听;她任性时,他会爱;她需要时,他会在;她转身时,他还在。这就够了。所有的合适都是两个人的相互迁就和改变,没有天生合适的两个人,两个人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就是最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