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500000004

第4章 从与诗、曲的比较看词的美学特质(2)

这首曲写得也够“俗”的了。你看,一上来,作者直言不讳地宣称:“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一个“村”(蠢、笨),一个“丑”,也不是一般的“村”和“丑”,而是“事事”都“村”,“般般”皆“丑”。这在一般人的眼里,是难以引起相互的爱慕和思恋的。可是在这里,“我”“村”、“他”“丑”,却成了牢不可破的姻缘,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情的满足和心理上的自豪。而诗词则不同,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也是写爱情的,但无论在语言上还是情调上,都显得端庄、典雅。

(2)诗词贵含蓄,重弦外之音;曲则尚显露,以一洗无余、极情尽致为工。这里举唐诗、宋词、元曲各一首以资比较: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尧民歌]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王德信[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这三首,一诗一词一曲,皆写离别相思之情,但表现方法各不相同。杜诗是作者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时所作,写的是自己月夜思亲的心情,但在构思上,作者从反面涉笔,别开生面,诚如清人施补华所说,此诗“可谓无笔不曲”。浦起龙对此也有评价,说是“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读杜心解》)。李词写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前五句只不过表现“自别后”的忆念感情,因此她日有所思,所以才会仔细地注目从金兽中喷出的“薄雾浓云”,正因为思念的感情到了无法排遣的地步,才至于“愁永昼”。后面“佳节又重阳”词眼在“又”字上,这表明往年重阳时,她都和丈夫欢聚,可是今年的重阳,只剩她一人孤居独处,她怎能不感到寂寞清冷呢?而王曲则与之不同,自开始用了“自别后”三字单刀直入地作了交代之后,接着四句都用来表白别后触景所生的感情。后面几句与李词后几句一样,都是写由于思念爱人而使自己消瘦不堪,而词是用“黄花”自比,显得含蓄隽永,曲则直言“缕带宽三寸”,显得明白透彻。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不难看出,同样是写相思之情,诗词写得含蓄婉转,而曲却写得明白显露。

由于表达方法的差异,诗、词、曲三者对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艺术手法——赋、比、兴的运用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诗赋、比、兴并用,词比、兴多于赋,曲则赋、比多于兴。

(3)诗词忌纤巧,曲则贵尖新。纤巧即不能浑厚沉着,为诗词所忌,而曲则不厌巧。明代王骥德《曲律》有《论巧体》一节,论及元人以数目入曲。近人任讷《散曲概论》列举俳体二十五种,其中短柱体、独木桥体、嵌字体、回文体、叠韵体、集谚体、集药名体、集调名体、集剧名体等,均属于巧体,都是因难见巧的。试举独木桥体为例,它通篇押同一个字韵,如周文质《正宫·叨叨令》“自叹”

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受贫的是个凄凉梦,做官的是个荣华梦。笑煞人也末哥,笑煞人也末哥,梦中又说人间梦。

这里,作者通过相同句式和字词(如“梦”)的反复运用,造成一种既酣畅淋漓又耐人咀嚼的特殊韵味,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的“自叹”。这种作法,在诗词中是极为少见的,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如宋代石孝友《浪淘沙》词: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这是一首爱情词。全词是一位女子在与恋人别离时的内心独白,但着笔却是风,写得很别致,意思很曲折。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首词的用韵也很特殊。全词八处韵脚,其中上、下片的起首和结尾,都用“儿”字押韵,即四处同用儿字韵。万树《词律》说:“石孝友此词,前后用四个儿字为叶,乃狡狯伎俩,非另有此体,即如独木桥之类耳。”这种押韵方法,在宋代其他词人中也偶尔为之。如黄山谷《阮郎归》全用“山”字韵,《瑞鹤仙》化《醉翁亭记》,以原文“也”字叶韵。不过,石孝友的《浪淘沙》与典型的独木桥体尚不同,所以万树说是“如独木桥之类耳”。

(4)诗、词忌油滑,而曲则时带诙谐。插科打诨为元剧特点之一,这种特点在元散曲中也有所表现,即时杂滑稽调笑之笔。如汤式[南吕·一枝花]套《春思》中云:

相思鬼皮肤里打劫,睡魔神眼睫上盘蜇。

这样的语句,如入诗词,则过于险怪,变成打油,是不能用的,而曲中却属本色。

再如刘庭信《折桂令》“忆别”

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关,休唱三叠!急煎煎、抹泪揉眵,意迟迟、揉腮撧耳,呆答孩、闭口藏舌。情儿分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的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

这首曲大概是写夫妻离别,用的是女方的口气,前面说了一些离别的话,但她对出门的丈夫有些放心不下,怕他在外边跟别的女子“好”上了,所以在结尾四句发出警告:“花儿草儿,打听的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意思是,你在他乡如果跟别的妇女有什么沾惹,我是要立即乘着车儿马儿,向你大兴问罪之师的。这一方面固然表现出这个女子对丈夫于深情中见泼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曲这种诗体,是习惯以滑稽调笑见长的。另外,由于受戏曲表演影响,散曲的语言还常常带动作性,这也是它有别于诗词的地方。

3、从题材上看词和诗、曲的不同

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词、曲的题材也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提炼加工而成的。但是,由于诗、词、曲是三种不同的诗体,又由于历史、社会等种种原因,它们的题材也各有特色。

一般来说,词的题材比较狭窄,而诗和曲的题材则较为宽广。举例来说,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就极少在宋词中有所反映。又如,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几乎成了诗和曲的主要题材,如白居易的诗,张养浩的曲。张养浩有一首《山坡羊》曲非常有名。曲是这样写的: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在宋词中是没有的。苏、辛虽然也写有一些农村词,但他们往往只写了“农家乐”的一面,而没有触及阶级压迫下农民生活的本质面貌。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点,是文学体裁本身的特性。而体性形成之因素又是多方面的。过去有“诗言志,词抒情”的说法,这就限定诗是用来表达志趣或抒写怀抱,而词是用来抒写感情的,也就是所写的题材只能局限在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而曲作为一种后起的诗体,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广泛、自由地反映社会生活,“上而时会盛衰,政事兴废,下而里巷琐故,帏闼秘闻,其间形形式式,或议或叙,举无不可于此体中发挥之者”(任中敏《散曲概论》卷二)。

上述比较,只是就诗、词、曲一般情况而言,当然,它们在语言、风格、题材上有时也很难找出明显的差别。比如,有人曾拿杜甫《羌村》三首第一首末两句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和晏几道《鹧鸪天》末两句“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相对比,来区别诗与词。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两组句子一是五古、一是词的话,单纯从内容和意境上看,它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因此,我们在区别诗、词、曲的时候,必须把许多有关条件综合起来考察,并在大量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去体会、去辨别它们的特性。

三、词的体性

作为“承诗启曲”、“别是一家”的词,它在诗歌发展史上是有特殊意义的。前人说词,称之为豪放与婉约二派,而实际上历代绝大多数的词人及其作品,可以说基本上属于婉约一派。婉约派的词,以离别相思、伤春伤别为主要内容,一般带有感伤主义色彩,加之其表现手法又比较曲折深婉,因此在一些文学史和词的选注本中有被估价偏低的现象。如胡云翼的《宋词选》把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称为宋词的主流,而把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称为宋词的逆流。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认为,豪放与婉约各有短长,从词的表现手法看,婉约词更高,影响更大。要重视词的艺术性,就不能低估婉约派词人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对古典诗歌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周邦彦(北宋)、吴文英、姜夔、张炎(南宋)为例,他们的词都有独特的艺术成就。过去以周、吴为婉约派中的质实一派,姜、张则属于清空一派。周邦彦,前人比他为集大成的“词中老杜”固属太过,但他的词“模写物态,曲尽其妙”(清·沈雄《古今词话》),他对于慢词的抒情结构尤多发展。前人比吴文英为“词中的李商隐”,实有类似之处。吴词绵密冶炼,长处是密丽而生动,短处则不免流于晦涩。姜夔、张炎的词,以前都把他们列于清空一派。两人都“结体于虚”,但姜之清远峭拔,张之苍凉凄楚,也各有其不同的特色。

其次,宋以后词的发展,元、明趋于衰敝,至清代则有重兴的现象。早期浙西词派宗尚姜、张,其后常州词派崇奉周、吴,主要是受婉约派的影响。

再次,北宋的苏轼、南宋的辛弃疾,固然属于豪放一派,但他们也不是没受婉约派的影响。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辛弃疾的《祝英台近》(宝钗分),从形式到内容,都接近于婉约派,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子。所以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仅相互冲撞,也相互影响,这是文学史上屡见不鲜的事实。

最后,唐诗、宋词、元曲,后者之于前者,在诗的语言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诗语入词,词语入曲。”宋词之于唐诗,之于元曲,在诗的语言发展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以婉约派词人的影响为大。

为什么人们在谈词的时候,有所谓“豪放”、“婉约”的问题,谈曲的时候,有“本色”的问题,而谈诗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呢?实际上,这就牵涉到词的特质和体性问题。关于这一点,前人词话论述很多,这里结合上述的比较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婉约”是词的基本素性

词以婉约为宗,其他流派只是冲破这种特性,即所谓“变格”。词的天地比较狭小,开始内容比较单一,而诗的天地就比较广阔。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王直方诗话》云:

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晁补之)、文潜(张耒),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云: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

退之(韩愈)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雷大使是男子,舞虽然跳得很好,但要非本色。他认为苏轼“以诗为词”这种做法不好,就像雷大使跳舞一样,因为这不是词本来的面貌。他认为词不宜表现阳刚之美。从整体上来说,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不同的文学样式,应该有它自己的“个性”。词生在诗后,它不再走着与诗“同能”之路,而是更多地以自己的柔性美感,为人们展现人类审美领域的一个新天地。

(二)“独重女音”的歌唱标准

如果不是独重女音,也就不会有人说“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了。杨海明先生在《唐宋词美学》一书中说词“是在音乐(燕乐)和美女(歌伎)的簇拥下登坛的”。《花间集》中就有对美女演唱新词时的情景的生动描述。

(三)音乐与抒情的相配机制

词的特质之形成与燕乐有很大关系。燕乐是世俗心音,它有很大的娱乐性。音乐本身是高度抽象的,而配上词就容易传达情感。曲调本身有个声情问题,文学有个文情,最好是二者吻合。

我们知道,乐府诗是徒诗,先收集,再配乐。而词是根据音乐的声情而配词,然后再由女子歌唱。《碧鸡漫志》卷一记载一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李廌(“苏门六君子”之一)有次碰到一个善歌的老翁,一曲高歌之后,却无人赏识,李戏作《品令》词一首道:

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

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所以王灼不禁感叹道:古人听歌,不问性别,只问好坏,而今人却独重“女音”。

文学创作的主体是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是多侧面的,非常丰富的。封建文人的生活,一是面向社会,一是面向内心。词的显著特点是合乐可歌和具有长短句式,比之整齐划一的近体诗,更有利于表达人们复杂委婉的感情。所以他们在词里找到了最适合表现私性感情的文体。这样一来,词就不免偏于“婉媚”一路中去了,以致成为抒写风月事、儿女情的工具。

(四)情景结合的审美境界

情景结合,在诗文中也偶有出现,并非词独有的艺术特征,但这种手法变成一种普遍的东西,则只在词中如此。清人李渔《窥词管见》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又说:“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这说明了“情景”二者在词中并不是并列的,词是抒情诗,写景为了抒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与景通常都结合得非常好。

(五)多用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有赋比兴,这是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艺术手法。词这种篇幅短小而又格律精整的抒情诗,在比兴手法上也有所发展。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说:“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

(六)含蓄、能留的艺术内涵

诗贵含蓄,词则比诗更为含蓄、曲折,能留。如辛弃疾《摸鱼儿》词,前人说它“回肠荡气”。

值得注意的是,文学史上有一种现象,就是“以诗为词”,这是对苏轼的批评。诗词同题的现象,如秦观也有,他的诗被称为“女郎诗”。元好问《论诗绝句》云: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可见秦少游诗词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域,而为什么人们对秦观的词不批评,而批评他的诗呢?可见,诗与词应该是有区别的。

因此,我们认为:文各有分工,是可以的,这是尊重个性。在封建社会,还有文体尊卑。诗是尊的,词是卑的,往往是越古老的地位越高。

词应该有它的特质和体性,“诗庄、词媚,其体原别”(清·李东琪),我们应该承认它。“以诗为词”,不是词的审美取向。因此,我们看问题应该多角度,不能简单化。如果说词只是承袭“诗”之“余”而没有自己的特点,那就不会取得宋词的高度繁荣,后世也不会把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了。当然,我们在承认诗、词、曲主体风格迥然有别的前提下,也应看到它们风格的相似性,即其风格的互化。

同类推荐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收录了多篇散文。其中有《关于姚茫父》《祝诗与答诗》等。
  • 爱那么短,爱那么长

    爱那么短,爱那么长

    原来还可以这样,怀抱着如花的心情,遇见这世界上美妙神奇的风景,结一份连神仙都羡慕的旷世尘缘。让每一个梦想都开出芬芳的花朵;让每一次凝眸都流溢温馨岁月的明媚;让每一个日子都有风花雪月的浪漫;让每一寸光阴里都翻转刻骨铭心的旋律。深情漫过的每一个故事都美好得如此耐人寻味。本书讲述爱的故事,品味爱的美妙,感受爱的真谛!
  • 漂

    该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2002年至2012年这十年中创作的现代诗歌、格律诗词、诗体小说等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历史的思考。
  • 北方的槐

    北方的槐

    本书收录作者《白银的绿》、《高巷》、《四爷》等散文100余篇。
热门推荐
  • 脸色

    脸色

    小说以机关传达室守门人为视点,通过机关人形形色色的脸色,窥视谁得意走红,谁失宠去势,别有一番意味。如果要多此一举给《脸色》定一个什么调子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世情小说,其中除了官场人事外,还有一些篇什是关于世俗人情的。
  • 江山为聘:纨绔皇太后

    江山为聘:纨绔皇太后

    大婚当日,不仅未等来心上人的花轿,反而被抬入宫中替老皇帝冲喜。然冲喜失败,老皇帝驾崩,心上人踩着她继任皇位,而她作为谋逆罪妃,被灌哑药挑断手脚筋脉陪葬于地下皇陵之中!以她一人之死,换得所有人鸡犬升天!等她再次醒来,时光竟倒流回三年前,她仍是弱质少女,父慈母贤,亲妹可爱,心上那人依旧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对她轻声软语恩爱有加。霍明珠在心底冷笑,所有和睦慈爱都是假象,她已糊涂一世,再不会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上辈子我死,这辈子只能你们亡!要家族荣光是吗?她嫁皇帝为妃,做渣男的皇嫂,是否足够荣光!想要皇位是吗?她辅佐傻太子继位,做母仪天下的皇太后!然而,一直被她当做棋子的傻太子······
  • 末世盖雅之光

    末世盖雅之光

    2014年9月7号,神秘能量横扫全球,随后,天崩地裂,俨然一副世界末日到来的场景。然而,身处灾难之中的人们不会知道,整个地球的大陆在那一刻仿佛如同拼图一般,被一个未知的存在拼在了一起。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总是出现在叶枫梦中的光球,又是什么?在叶枫挣扎求生的时候,居然听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末世的来临似乎早就有人知道,甚至还有方舟计划……
  • 重生之庶女狠毒

    重生之庶女狠毒

    她步步为营,精心算计,却与儿惨死于他刀下。她指天立誓,决不罢休。重生回到三年前,彼时她还未嫁,仍是将军府的幺女。这一世,她绝不任人宰割,被人鱼肉!嫡母陷害?她以牙还牙!嫡姐诋毁?她陪她唱戏,唱的她人尽可夫!至于他,呵,自然要加倍奉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命天轮

    命天轮

    天纵奇才,修炼有成,睥睨天下,为何不得长生?时也命也,天道轮回,三千世界,什么才是法则?他从小便于命天轮本命相连。前路虽是坎坷,修炼之途又遥遥无极致。他会有怎样的际遇?又将面临怎样的的挑战?背负怎样的命运?长生不老,自古便是无数能人异士所追求的。不过,长生之术高深莫测,无数奇人强者穷其一生也未曾窥探出一丝一毫……阵法、符咒不一样的战斗体验。《命天轮》读者群(高级)欢迎你的加入。Q群:105321117喜欢文学,喜爱小说,享受生活!
  • 请叫我伟大的提莫大人

    请叫我伟大的提莫大人

    “嗷呜”一声声狼啸响彻整个森林,一个矮小的身影穿梭在月光下。他没有穿上衣,头上的绿色圆顶帽子上蹦出了两只耳朵,背上背了一个背篓,手里拿着一个吹箭筒,眼睛不断的环视着四周,额头上流出了一丝汗珠,嘴里喃喃道∶“是谁惹怒了狼群,天神保佑,天神保佑千万不要是诺克萨斯的人发现了这里……”
  • 最强猎命系统

    最强猎命系统

    世间命有五类,其间佼佼者天命格万寿无疆:人寿可与天齐机率格朝思暮想:想念便会相遇集体格齐人之福:桃花缠身不可断情绪格霸者横拦:气冲云天无人可挡修炼格移花接木:以命嫁命唯我独生失意已久的祁昊在获得猎命系统的那一刻起,他决定他要找回从前失去的东西并得到更多!
  • 距今一百年后的末日世界

    距今一百年后的末日世界

    在一百年后科技昌明的22世纪,一颗从遥远星座飞行过来的陨石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命运,从此以后人类走上了另外一条修炼自身以及对抗强加自身的命运的道路,而一个21世纪的普通少年就这样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新奇的生物,种类繁多的超能力,还有隐藏在遥远星空中的外星族群,一个绚烂多彩,危机重重的世界慢慢展开。
  • 熟女间的那些秘密

    熟女间的那些秘密

    人生的路很漫长,要一步一步的走。困难来了要上,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用心去做,没有人的生活是一马平川的平坦,没有人不需要绊脚石,没有人不需要磨练,没有人不需要忍耐和等待。绝望的时候也在坚持一下,在坚持一下,相信最幸福的生活一直在某个出口等着我们
  • 修真荒陆

    修真荒陆

    忽然四目相对,陈山触及了靠在车门上阿乐的眼神。好复杂的眼神啊,陈山大事得以放下,心情舒畅,触及阿乐的眼神,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天啊,我不会昏迷的时候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吧?太没节操了,不会的,一定不会的。只能拿玉佩赎身了,这回节操全毁了!陈山遍寻衣物找不到玉佩,心中重复念叨着玉佩和节操,讪讪的问了一句。“请问姑娘,那个,我的节操呢?”QQ书友群:2361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