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400000006

第6章 辜鸿铭大事记(2)

总的说来,辜鸿铭向西方输出中国文化,绝对是近代史上中国的第一人,他在这上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西方中国学的批评。二是把儒家重要经典翻译到西方。三是向西方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三方面从学理路径上来说,可以说是一体的,是一个较一个进步、深入的过程。

辜鸿铭还在欧洲求学的时期,就已经接触到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只不过介质是当时西方人译介的一些汉文着作。这些西方人的汉文译着,应当说对传播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尤其是一些精通汉语、对中国文化造诣深的人。不过,当辜鸿铭从欧洲求学回来,开始系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他发现,当时在西方传播的关于中国文化译介的书籍,存在大量的偏颇乃至错误。

就拿当时英国传教士、着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为例,他是当时译介中国传统文化用力最多、成就也最大的西方学者。他在中国改良派思想家王韬等人的大力帮助下,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翻译了中国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其他译作还有《离骚》等等,此外,还撰写了不少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大量文章。他的这些译作和着作在当时的西方影响非常大、流传也非常广。可以说,当时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多数就是来自理雅各的这些作品。辜鸿铭在欧洲求学期间对此也有所闻知。应该说,理雅各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理雅各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理解,多数流于表层,实际上并没有深入到儒家文化的内核,并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误理解。

辜鸿铭留学归来,对中国儒家文化接触日深之后,觉得有必要对西方人对儒家经典研究中的错误进行纠正。1883年,居住于香港的他,就写了《中国学》这篇文章,较系统地分析了当时西方的汉学译着里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同时还指出这些西方汉学家从以西方为自我中心出发的对中国儒家经典的态度,存在很大的问题,也就是因为这种态度,带来他们在研究方法、理解角度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中国人就中国学研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后,辜鸿铭可以说终身保持了对世界上中国学研究的关注和批判。他公开发表的文章有《约翰·史密斯在中国》《一个大汉学家》等等。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学的研究,对纠正西方人对中国的观感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西方汉学研究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更是功莫大焉。

随着中国学研究的深入,也随着辜鸿铭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步深入了解,他深深感到,有必要给西方人提供一个能真正全面深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译本,要让这些新的译本去取代那些西方汉学家粗陋乃至给人误导的汉学译着。说干就干,鉴于儒家经典在西方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同时,辜鸿铭也认为儒家经典也是真正代表中国最优秀文化的首选代表,于是他决定就从儒家经典入手翻译。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辜鸿铭陆续翻译了《论语》《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着作。他是中国第一个将这些儒家经典译成英文的人。本着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他的翻译态度甚是严谨。他的翻译也非常有特色,可以说在中国翻译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由于他对西方文化的透彻全面理解,他从西方读者的知识结构出发,在译文中采取了用西方贤哲、西方经典的话语诠释儒家经典的方法,使西方读者读起来丝毫没有理解上的困难,同时也让西方读者明白,中国儒家经典与西方贤哲、西方经典拥有同等地位。当他在阐述儒家经典时,就常常引用莎士比亚、歌德,乃至引用《圣经》里的话语来进行阐述。比如,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书名的主标题下有这样一行专门的说明文字:“这是一本引用歌德和其他西方作家的话来解说的新的特别翻译”。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开创性的译法。甚至有时为了能让西方读者理解,也为了能切中西方文化的短处或者弊端,他在对儒家经典扎实理解的基础上,在译文中进行了“再创作”,这些创造性翻译的内容,很好地将西方文化和儒家经典结合了起来,让读者看到了中西文化“和而不同、异而相容”的精彩一面,也让西方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儒家经典给予西方以启迪的方面。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辜鸿铭英文写作的高超水准,使得他的译着充分体现了英文的高雅、优美,不仅仅达到了译文“信、达、雅”的高要求,而且,如果完全把它作为英文着作来欣赏的话,你会发现,它比英文世界里的任何名着都不逊色。据称,自从辜鸿铭在西方成名之后,他翻译的中国典籍一经出版,各国就争相传译,以能最早一睹为快。也就是自辜鸿铭的儒家经典译着在西方流传开后,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另眼相看,从以往的猎奇、一知半解,到真正开始用一种崇敬的姿态对待中国文化。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可以说,通过他,中国文化在19世纪末开始有了和西方文化对等的交流。在当时屡遭西方列强军事打击下,对于中国人还能保持一种文化上的自信、自尊,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在向西方翻译介绍中国儒家经典的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多年对中国文化潜心研究的辜鸿铭,将传播中国文化的事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那就是:全面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优异,向西方展示中国文化对解决当下世界上各种危机的智慧看法。辜鸿铭开始了在世界文化、世界局势的大背景下,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步伐。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清流传》《春秋大义》等着作中。

《清流传》的英文书名直译是“中国牛津运动故事”(这自然又是辜鸿铭独创性的便于西方读者理解的书名)。该书介绍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介绍了当时中国的政权组织,以及其政治运作模式;还介绍了当时中国上下为了中国的进步发展,做出的各种政治行为,其中特意介绍了他一生所尊敬的张之洞的所作所为。通过《清流传》,辜鸿铭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向上的追求,展现了中国有识之士对中国的贡献,展现了一个奋力拼搏的民族的形象。该书对于纠正西方对中国腐朽落后、保守迟暮的看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春秋大义》是辜鸿铭意在向西方讲述中国文明价值的着作,该书充分反映辜鸿铭的文化思想。该书的英文名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翻译儒家经典一样,辜鸿铭以当时西方读者的思维模式出发,对中国的主要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描述、解释,并叙述了其在当下世界的具体运用。该书既有宏观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解释,也有对生活中的个人和具体事件的直观分析。尤其是其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及其未来走向的文化分析,深得西方人喜爱,尤其是德国人的喜爱。辜鸿铭认为,这次大战的爆发,英、法、德、奥都有责任,不是单方的原因引起的,大战爆发的起因深植于西方文化中的“群氓崇拜”和“武力崇拜”。“群氓崇拜”即英国政治由大量平民和商业人士控制,因为英国的政治走向,是取决于这些众多人口的选票的,所以英国呈现的是对众人的听从,乃至膜拜的现象。而这些人却由于无休止的贪欲,比如因对财富的无限索求,而扩张殖民地,肆意对他国掠夺等等,这样一步步将英国推向了战争的境地。

德国则对英国的这一“群氓崇拜”产生恐惧,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英国在“群氓”推动之下对德国的威胁。由此,德国认为,只有加紧壮大自己的武力,方能抵御英国的威胁,从而在德国生出一种“武力崇拜”。

以上的一切,实际上是西方文化过于注重物质文明的追求所导致。因为物质文明的追求必然导致向外的扩张、占有,所以爆发于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文化的必然结果,是避免不了的。

由此,辜鸿铭认为,这次大战实际上是欧洲文明的破产征兆。

而以上一切问题要最终解决,则必须要引入中国文化,未来的世界将必定是中国文化有大作用的世界。因为,中国的文化,讲求的是人的身、心、灵的修养和完善,着重的是人的精神方面的追求。这种精神方面的追求指向是朝内的,这种朝内,是一种人性的自我修炼,不会导致向外索求。中国人在这种向内的追求中,能在与人类与生俱来无休止的欲望作斗争中获得胜利,能战胜自己人性恶的一面。这一切,正是西方文明亟须向中国文明学习的一面。

辜鸿铭的晚年,当他在五四运动后的时代里日益受到国人的无视之后,还是不放弃对中国的文化宣扬,多次东渡日本,讲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这种不懈的努力和坚守,堪称20世纪中国悲壮的一道风景。

同类推荐
  • 行走的青春

    行走的青春

    本书是继《娱乐这圈儿,琪实很幸福》之后,作为娱乐圈八大推手之一的陈琪所著的第二本书。《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16岁离家只身闯荡北京的男孩的励志奋斗史,而这本书我们则可以清晰地把脉这个男孩的心灵成长史。本书共分10个章节,第一章“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讲信念。在作者看来,少年时候在老家的影视城反复徘徊逗留,命运已经在此埋下伏笔。许多少年曾与作者一样,无限向往着一种璀璨耀眼的舞台,但许多人在往后的生活里渐渐将这个梦想遗忘,而只有作者,依然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踽踽而行。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这个小镇少年已经攀折了自己的梦想,有所成就了。“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正是强调“梦想”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更名玄瑛。出家,自取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父苏杰生有一妻三妾。与大妾何合仙之胞妹何合若私通,生下曼殊。满月,母子被赶出苏家。后因苏家男丁不旺,六岁时又被父亲从日本带回交何合仙抚养。不容于族,屡遭其父之正妻陈氏等欺侮。十一岁大病被扔柴房等死,十二岁被六榕寺赞初大师带走,十三岁随姑母至上海寄养,始学画,并从西班牙人庄湘博士习英文。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大同中学读书,继入日本陆军学校。归国后在苏州教书。1905年在广东惠州慧龙寺削发为僧。1918年5月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临终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本书作者集成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史料,鸟瞰曼殊的诗国,追寻其行迹,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富于生气的苏曼殊。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
热门推荐
  • 傻妃

    傻妃

    上官墨竹,女娲命定的隐士,命定天子的保护神,集百年功力于一身。一道命令,她成了当今功高盖主摄政王之女,天生的傻子,痴儿,上官家的耻辱!可谁知到,痴儿早已醒来,命运的齿轮也偏离了它原本的轨道,引出千年情缘!
  • 火影之乱世虚凌

    火影之乱世虚凌

    无尽的黑暗吞噬了原本美好的人生,一个个神秘人的出现引来身世之谜。在轮回之下,虚凌是否能找回本真的自己?又是否能解开身世之谜?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且看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如何在乱世中蜕变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新书首发,请大家支持!)
  • 我是魂法师

    我是魂法师

    八百年前,人类和魔兽爆发一场大战。而后,一堵巨墙将这个世界分成了两半。
  • 幽兰葬梦月光倾城

    幽兰葬梦月光倾城

    【静溪写文组Mint柠丶著】这年头了还会有学生会这玩意儿?妈的,凭什么我要进学生会啊!“凭你是我的人~”“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的!”浅幻歆,看着吧!
  • 福来宾馆

    福来宾馆

    这是一个讲述小人物废材当自强的恶搞故事,但是作者计划最终引申出一个什么才算废材,废材又有什么关系,小人物又如何,大人物又如何的深层次思考。(上面这段是我吹牛逼的,说不定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这本书写得很随便,人物设定也很随便,技能设定更加随便,有兴趣的书友随便看看可以。
  • 我欲登仙

    我欲登仙

    我欲登仙,快乐齐天。平凡小子萧晨进入宗门后发现,原来仙和他想象中的一点也不一样。
  • 新踏天封神

    新踏天封神

    绝世至尊罗刹王黑罗刹渡劫时不幸遭人暗算,就此陨落,转世重生却沦为废物的王陆还有机会修炼么,还能站在修仙界的巅峰么?
  • 超人侦探

    超人侦探

    他年轻,但却经历丰富;他低调,但受万人景仰;他多情,但能执子之手;他可以将致命的武器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只身一人勇闯龙潭虎穴!他究竟是天神的化身,还是地狱来的使者?没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给他一个称号——超人侦探!
  • 星际网管

    星际网管

    我曾经是菜鸟网管!我曾经是地球上最顶级黑客!我曾经是宇宙星际网络的超级网络管理员!我缔造了新的网络科技,我维护了星际的和平!但是我只想做个一个普通网管!星际战争只是我运营的一款网络游戏!新人写书,有许多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谢谢大家。
  • 女风水师

    女风水师

    “逼自己长出翅膀,是重生?还是死亡的变形?如果,有一天你也和我一样跳下悬崖,你就能明白我了……”她,是现代女风水师,穿越千年,一手活盘,点解众生!她是王朝的恩人,还是力挽狂澜的阴阳女先生?她徘徊在帝王与王爷之间,跃然于文人墨客之手,是九天神女,还是如玉的画皮?她会哭、会笑、会咬人,她是一名再平凡不过的女人,一名——女风水师!“得不到,便毁去……”帝王家世代真言,他咬牙切齿,只想毁了那朵永远也得不到的红莲……“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心思缜密,音容兼美,眼看着她在皇城之中陷入淤泥,难以自拔……他该如何取舍?医者医理医五气,堪舆先生治病屋!一盘奇门闯天下,罗经在手世无忧!万千世界风与水,何处为止何处聚?大小明堂阴阳境,朝案无情枉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