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1400000022

第22章 曾国藩周旋官场的玩权秘诀(7)

曾国荃攻陷天京后,当天夜里就上奏报捷,满心以为会受几句赞扬,不料又挨当头一棒。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晚间,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千余太平军突围,语气相当严厉。事情发生后,曾国荃部下各将都埋怨赵烈文,以为是他起草的奏折中有不当言词引起的。赵烈文则认为,这与奏折言词无关,而完全是清政府节外生枝,有意苛求,否则,杭州城破时陈炳文等10多万人突围而去,左宗棠为何不受指责?幸好有人将李秀成捆送萧营,否则曾国荃更无法下台。

但是,清政府并不就此了结,而是步步进逼,揪住不放。数日之后,清政府又追查天京金银下落,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尤其严重的是,上谕中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上谕说:“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这无疑是说,曾国藩兄弟如不知禁忌,就难以“永保勋名”,“长承恩眷”了。真是寥寥数语,暗伏杀机。

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当然能品出这些话的味道,掂出它的分量。何况,曾国荃确实非常骄傲,以为攻陷天京全是他一人的功劳。后来曾国藩对赵烈文说:“沅浦之攻金陵,幸而成功,皆归功于己。余常言:‘汝虽才能,亦须让一半与天。’彼恒不谓然。”因而,攻陷天京前后,就成为曾国藩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他心里很明白,如何处理好同清政府的关系,已成为能否保持其权力和地位的关键,而正确认识并摆脱自己目前的这种政治处境,则是他面临的迫切问题。

曾国荃在功名事业渐趋全盛的时候,还存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心念,这与曾国藩的忧谗畏讥、常怕盈满的想法,恰成强烈的对比。所以曾国藩在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要曾国荃时时以此为戒,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切实实践,他在这些地方看得破,认得清。所以他在一开始就有这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戒惧心情了。

他在削平太平天国之乱,湘军声威达于极盛之时,毅然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理由,奏请裁湘军归乡里,明白表示无挟军权以自重的态度。至于湘军的遣散,远在攻克金陵之前,曾国藩兄弟就曾经有所商讨。而非曾国藩个人的最先主张。

裁军最早的动机,当在同治三年正月,金陵合围之后,因为胜利在望,此时已可开始思考善后问题。曾国藩在2月初2日致曾国荃信中,确已透露,曾国荃则表示速裁全裁,也与当时郁愤的心情有关,在曾国藩家书中皆可找到二人裁军的意图与构想。

金陵克复之后,曾国荃坚辞任官,申请回籍休养,所部必需裁撤是自然之理。只是曾国荃先行回籍,而裁军之事,则留与曾国藩料理。至少可见,湘军之裁撤与曾国荃的引退有密切关系。

至于遣散湘军,从曾国藩一方面的考虑,可简约地做几点分析。

其一,战后遣军,为用兵常规,原为统兵将帅所需考虑。这是根本。

其二,曾国藩既居高位,又建大功获崇爵,原已忧畏权重,岂可久掌兵权,徒增谗忌。遣散湘军,正所谓保泰持盈之计。

第三,湘军合围金陵,成功在望,反而使神忌鬼瞰,曾氏兄弟实已陷于群疑众谤之中。功成之后,更要解兵权以释嫌怨。

其四,金陵城破,湘军将校饱掠钱财,非常想返乡置产,斗志已懈,锐气全消,使曾国藩吁嗟于湘军暮气之深。此乃亦不得不裁。

其五,湘军所恃军饷,主要依靠湘、鄂、皖、粤、苏五省厘金,军务完竣,各省纷纷要求裁撤厘局,军饷无所出,无以维系庞大军力。

其六,曾国藩既知湘勇不可复用,而与李鸿章相商,淮军补湘军的弱点。淮军得以不裁,固然是应曾国藩的需要,也是李鸿章所希望的。淮军竟然能够不加遣散,因为李鸿章自有运用经营之法,并非故违国家定制。

其七,因湘军有哥老会。曾国藩曾说:“一曰在营会聚之时,打仗则互相救护,有事则免受人欺。一曰出营离散之时,贫困而遇同会,可周衣食;孤行而遇同会,可免抢劫。因此同心入会。近年以来,各营相习成风,互为羽翼,抗官哗饷,皆由于此,实无禁遏之良法”。哥老会在军中活动,当是事实,孙中山讲演民族主义时,也曾言及左宗棠部下哥老会的事,然而情形并非想象的那样十分严重。

总而言之,曾国藩毅然裁撤湘军,实际上是完全为应付那群反湘军派而不得不如此的。

曾国藩早已知道,那些清军将领自己不行,最忌才能,已讨厌曾国藩这班书生风头太健,常想惩罚一下他们。清军有一位高级将领,名叫胜保,每战必败,每败必保,时人称为“败保”。他最讨厌曾国藩兄弟。蔡寿棋跟败保最久,所他首先弹劾曾国藩。曾国藩先裁湘军,以免授人以柄,就是个关系。

还有一个比反湘军派力量更大的运动,就是湘军造反运动。反湘军派除弹劾外,又由军机处命令曾国藩,呈报历年费开支帐目。这等于要湘军的命,打了十多年烂仗,你们不发军饷,由我募捐抽厘,七扯八揍,勉强开支过去。这一笔烂帐,请问如何报销?

湘军将领听到这一消息,无不义愤填膺,决心造反。曾国荃、左宗棠、彭玉麟、鲍超四人,召开了玄武湖会议,议决肃清君侧。此议虽被曾国藩压下,而湘军将领反清情绪,仍没有消除。曾国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毅然裁兵,这也是一个原因。

在裁军上,曾国藩的计谋手法,自是超人一等。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前,即计划裁撤湘军。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便已拼命筹钱,两年之间,已筹到500万两。钱筹好了,办法拟好了,战事一告结束,便立即宣告裁兵。不要朝廷一分钱,裁兵费早已筹妥了。

裁兵经费筹妥了,裁兵办法拟好了,只等胜利的到来。同治三年6月16日攻下南京,取得胜利,7月初旬开始裁兵,一月之间,首先裁去2.5万人,随后也略有裁遣,人说招兵容易裁兵难,以曾国藩看来,因为事事有计划、有准备,也就变成招兵容易裁兵更容易了。

究竟湘军共有多少?我们无法明白。我们只知道:湘军初次出击的人数,只有1.7万人。我们只知道:咸丰七年、八年时,湘军主力,仍然只有1万多人。直到安庆之战发生,才增加1万多人,约3万人左右。同治元年围攻南京的时候,连新招募的、新投诚的一起计算,最高的估计,不会超过6万人。

裁去多少?曾国藩不是傻瓜,不会一次裁光。最高的估计,大概裁去二分之一,约3万人左右,剩下来未裁的还有3万人。这3万人,一部分由曾国荃统率。光绪十三年,我们还可见曾国荃有关湘军的奏议。一部分由左宗棠带往西北去了。一部分水师由黄翼升统帅。其他中下级干部,转入淮军去了。

实际上并未大裁特裁,清廷如果逼得太急了,曾国藩的手下有的是兵,要蛮干,大家蛮干,要曾国藩做年羹尧,他是不干的。

但是,军可裁,官不可不做,曾国藩在领兵作战时,一再请求回家为父母服丧终制,而战事终了后,何以从不提及此事,这点仍和他的忧畏有关。

曾国藩在削平太平天国之乱后,皇帝封他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他是事实上的湘军领袖,凡是湘军出身的将领,无论是执掌兵权抑或出征疆场,都视他为精神上思想上的领导者,而湘军在裁遣之后,被裁者多至数万,功名路断,难免有很多人感到心情不满。

曾国藩如果在此时请求解官回籍终老,皇帝当然不能不接受他的要求。但如他在回到乡间之后,以一个在籍乡绅的地位,忽然为一群图谋不逞之人所挟制,并奉之为领袖人物,即使曾国藩知所自处,而对清朝政府来说,也仍然不是保全功臣之道。如果清政府怀有过人的恐惧,以曾国藩之辞卸官职,正表示他有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的意愿,那就更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猜忌了。

所以,曾国藩在此时一方面自动解除兵柄,一方面更留职两江总督任继续为清政府效力,决不轻言去留,无疑正是让清政府绝对感觉放心的最好办法。试看他在两江总督任内因奉旨剿捻而不以劳苦为辛,逢到军事失利,立即趁机推荐李鸿章自代。亦无非仍是远权势而避嫌疑的做法,不过在表面上不大显露痕迹而已。至此,我们当然要相信曾国藩之功成不居与躲嫌避位,正是他的一贯作风了。

曾国藩说:“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这确是帝王****时代的残酷现实。

所以曾国藩大刀阔斧裁撤湘军,高官却仍然要做,这也是消除清廷疑忌的一种手段。

咸丰帝曾经仰天长叹:“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当时还只是刚刚光复武汉,洪秀全刚走下坡路不久,而曾国藩也还没有光复金陵时那样如日中天。看来曾国藩防危虑险自制之机先的艺术,的确非常人所能及。

○权谋经要:“与李榕论勿自作聪明”

顷接朱云崖禀,请派统领以归节制而事权。因派朱与阁下统前帮十营。伏祈歉敬自持,以虚受人,至恳至嘱!军事有骄气,惰气,皆败气也。孔子之“临事而惧”,则绝骄之源;“好谋而成”,则绝惰之源。平日无时不谋,无事不谋,自无惰时矣。外间或自阁下好笼罩人,己所不知者,以言饣舌人使言之,人言未毕,则又以己意承接而引申之,好以聪明细绌人而不以至诚待人云云。国藩久闻此语,未便遽进箴规。今既受统领重任,务祈绌己之聪明,贬己之智术,尺军中人小事件,殷殷请教于朱云崖,处处出于至诚,则人皆感悦而告之以善矣。

——引自《曾国藩书牍》

○名家圈点:糊涂刀,最锋利

曾国藩认为:

细思古人修身工夫,其成效特别显著的大约有四方面:慎于独处,则心胸安泰;端恭谨慎,则身体强健;追求仁义,则人们敬慕热爱;正心诚意,则神灵钦敬。慎独,就是说遏禁私欲,连非常微小的方面也不放过,循理而行,时时如此,内省而无愧,成以心泰。主敬,就是说仪容整齐严肃,内心思虑专一,端恭不懈,所以说身体强健。求仁,就是说从本体上讲,有爱民惜物之怀,大公无私,所以人悦。思诚,就是说内心忠贞无二,言语笃实无欺,以至诚感应万物,所以神钦。如果真能达到上述四方面的修身功夫,效验自然而至。我虽然年纪衰迈,但还想讲求此修身之功夫,以求得万一之效。

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叫“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则揭示了另一种上的保藏内圣的处世法。这是指在一些特别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蚊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其间从容行事。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的内圣者是很多的。

历史上有名的内圣而忍让的故事,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和屈辱而大发其怒,记恨在心,相反,都表现出了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内圣风度。结果不仅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反而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内圣,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所谓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修炼内圣之法,进而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智慧的人生。

人一定要虚心,心中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而后才能做到真实无妄。所谓真实,就是不欺骗。人之所以欺骗他人,是因为他心中一定别有私见,不可告人,也不敢告人,而后就制造谎言来欺骗世人。倘若他心中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又何必欺骗世人呢?人之所以自己欺骗自己,也是因为心中存在其他私心杂念。在外表上、言行上所表现的是追求物欲的私心杂念驱使他去追求一切物欲。如果不能去掉追求物欲的私念,就不能不欺骗他追求德行的思想。所以,要做到诚实,就是不欺骗。不欺骗,就必须心中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无任何私欲,也就达到了虚怀若谷,所以天下至诚的人。也就是天下至虚的人。当你读书时,就一心想着读书,心里不要存有见客的杂念,当你接待客人时,就一心接见客人,心里不要再想着读书的事。心中一有附着,就产生杂念。那些灵明的人就不会附着任何杂念,事情发生了,就顺应它,事情没有发生,就不要考虑它。正在做一件事情,就不要想着别的事情,已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再也不要想着它,这就是所谓的虚心,也就是所谓的真诚了。

曾国藩认真研究《易经》,在细读《中孚》卦后,认为“人必中虚,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一定要虚心,没有任何私欲,而后才能做到真实无妄,也就是不欺骗。曾强调说,人之所以要欺骗他人,是因为他心中藏有不可告人、也不敢告人的私心杂念,于是就编造谎言来欺骗世人。为了使欺骗不露破绽,就编造更多的谎言,最后他就生活在自己所编造的诸多谎言中,恶性循环,无以自拔。他不仅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别人,问题的关键是他有私欲,有各种各样的企图或妄想,如果没有任何私心杂念,那么必然就会平和冷静,处事有分寸,也就不会自欺欺人了。所以说,私欲是诸多过失的罪魁首,虚心是诸多善行的基础。

同类推荐
  • 怎样做最优秀的员工

    怎样做最优秀的员工

    尘芥微末能堆出曼陀罗山,没有翅膀不妨碍做飞翔天使。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你敢想,你就会有豪气干云的人生。谁都不是命运的奴隶,三千越甲尚可吞吴,蚂蚁虽小,战胜大象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每一个员工都希望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员工。但是,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 女性圣经

    女性圣经

    女性圣经美丽的形体是上帝赋予的,迷人的魅力却是自己培养的。形体的美丽是外在的,感情的魅力却是内在的。爱是一首朦胧诗,每一个句子都弥漫着奇妙的意象。爱情是一幅象征派画,全靠画师的彩笔如何点染。美丽的心灵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洋溢着太阳的光辉。健康的身体如同没有污染的源泉,流淌千里也会回响明澈的溪声。
  • 胆量决定财富

    胆量决定财富

    《胆量决定财富》集中了最能刺激大脑神经的文字,让你发自内心地渴望成功,获得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处世建议,摆脱“穷人思维”的捆绑,快速晋升到富人阶层!
  • 新规则:今处世必须遵守的最新潜规则

    新规则:今处世必须遵守的最新潜规则

    这是一本让你走向成功道路,并且所向披靡,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读之书。领略人生的游戏规则,帮助你在事业上蒸蒸日上,使你顷刻间从完全迷茫到彻底领悟。独赢规则 模糊规则 弱强规则 虚实规则 借力规则 靠落规划。
  • 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口才是我们每个人特别是职场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好口才会给你开创美好前景,拥有好口才,就等于你拥有了辉煌的前程。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还包括聆听、应变等多项能力。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口才训练集中营》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主要包括了商务场合语言手册、商务谈判语言手册、会议发言语言手册。
热门推荐
  • 风云棋局之天寻千桑

    风云棋局之天寻千桑

    风起云涌,乱世谁统?她,红衣飘扬,妖艳扶桑,潇洒肆意,风华绝代。他,玄衣墨染,神似谪仙,天迹难寻,傲世无双。他,白衣无尘,敬羽风雅。他,黄衣如尊,霜晨傲骨。他,紫衫邪魅,盛气阳刚。她,貌可倾城,智若孔明。她,八面玲珑,尊贵典雅。是否有人能逃过那一双绯红的妖瞳?爱人与天下他们当如何取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又是谁得佳人永伴?乱世如棋局,他们会怎样演绎自己的传奇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灵主

    绝世灵主

    武,技之根本。巫,傀儡之力。灵,吞噬万物。本是天才的沐凡,因遭人嫉妒,在家族比武大赛中被打至筋脉封闭,无法修炼。最终被贬至偏远分家,饱受欺凌。曾经的天才并未陨落,当他再次出现之时天地为之震动。携灵傀,泡美女,分阴阳,破苍穹,斩乾坤。
  • 答问

    答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传奇凡女

    重生之传奇凡女

    “我要复仇,我要重生,我要活得精彩!”“意由心生,你重生了,按照你的心愿再活一次吧!”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人仙合一,传奇开始……
  • 岁月情深

    岁月情深

    人生之路是崎岖不平的。岁月是人生之路的真实记录。本书记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高中毕业的一批青年在人生征途中探索拼搏的故事。他们没有虚度年华,没有碌碌无为,而是踏着崎岖的道路,坚忍不拔地前进。
  • 韩娱之光辉

    韩娱之光辉

    他只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一场意外,让他不得不放弃放弃了自己所喜爱的音乐。后来,再次接触音乐的时候,却奇迹般的发出了以为不属于自己的光辉。当光芒洒落大地之日,也是他重回舞台之时。群号:119822063。现在进群还不用装新人哦~亲。不过记得看群公告。
  • 致我们终将埋葬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埋葬的青春

    我们的人生好比一条直线,在最初时我们彼此交融相连,相伴走过一些时光。但我们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是想像玫瑰一样艳丽,还是想像秋海棠一样苦涩……海棠,开的时候是最艳丽的,一旦凋谢,却又是连叶子都不留下的残忍。一位性格嚣张跋扈校园女霸王的十六页香,在众多花季美男、模特云集的校园内招蜂引蝶,与天然呆娘娘腔罗小四邂逅一段残酷的青春物语。我骄傲的破坏我痛恨的平凡才想起那些是我最爱让盛夏去贪玩把残酷的未来狂放到光年外而现在放弃规则放纵去爱放肆自己放空未来我不转弯我不转弯我不转弯我不转弯让定律更简单让秩序更混乱这样的青春我才喜欢长大难道是人必经的溃烂......
  • 惊雷锋煞

    惊雷锋煞

    萧羽扬在看完一场球赛回学校的途中不幸遭遇雷劈,然而祸福相依,谁也不曾料到大难不死的他竟会由此因祸得福,从此走上足球巨星的道路。在被雷击中之后,萧羽扬得到了一股神秘的能量,这股能量激发了他身上所蕴藏的巨大的足球潜能,而他的身体,也因为这股能量而变得异常强壮。在一次情敌间的球赛之后,萧羽扬被校队教练看中,之后他带领校足球队问鼎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在决赛期间,又幸运地被国家队主教练特鲁西埃派遣而来的球探发现,在球探的帮助下,他踢上了国内的职业联赛,但由于不堪忍受国内足球的大环境,萧羽扬决定赴海外闯荡,并靠着自身能力进入强队国际米兰效力,最终问鼎欧冠,成为世界级球星……
  • 神隐卫道

    神隐卫道

    即便众神隐去,仍持剑卫以正道。神已弃苍生于尘土,何以再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