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2200000013

第13章 《红楼梦》人物诠解(4)

如果赵姨娘真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她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先除掉林黛玉呢?惟一的好办法就是投毒,聪明的赵姨娘又马上想到:林黛玉不是经常吃药吗?把药下在她每天吃的药丸里!这不是神不知鬼不觉吗?但即使是把毒药下在林黛玉每天吃的药丸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么下呢?赵姨娘在这时候想到了另外两个重要的人物——贾菱和贾菖。

贾菱和贾菖是何许人物?贾菖和贾菱都是贾府“草”字辈人物,他们就像贾芹、贾芸一样都是在荣府谋差事的。贾菱和贾菖具体的差事就是配药,这一点在第三回里有所暗示: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这段话里,贾母所说的“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中的“他们”到底是谁呢?如果没有脂批的话,单从前八十回的内容,我们便无从得知。但是脂批中说:为后菖菱伏脉。从这条脂批中,我们可知,贾母所说的配药的“他们”就是指脂批中所说的“菖菱”,而这“菖菱”根据后面的内容自然应该是指两个人——贾菖和贾菱。很明显,贾菖和贾菱就应该是在贾府专门为贾母配药的。

但是根据这条脂批内容,后来肯定应该还有更重要的情节与贾菖和贾菱有关,不然脂批不会说:“为后菖菱伏脉”。但是通读前八十回的《红楼梦》,贾菖和贾菱一共就出场两次,并且都是不疼不养地点到名字而已。

很显然,这和脂批里的“为后菖菱伏脉”是不一致的。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在八十回之后的内容里,贾菖和贾菱还有“正传”。并且,贾菖和贾菱的“正传”和林黛玉以及“菖菱”二人的差事还有关系。这是“为后菖菱伏脉”这句批语的内容和它出现的位置所透露出来的讯息。

那么,贾菖和贾菱在后面到底有什么“作为”呢?单从贾菖和贾菱本身来讲,这可能无从得知,但是如果我们把贾菖和贾菱与赵姨娘“除掉黛玉”的想法结合起来,我们便会恍然大悟:很可能是赵姨娘故技重施以贿赂的方式买通了贾菖和贾菱,给黛玉配得药里面下了慢性毒药。况且“菖”是一种药材,“贾菖”谐“假菖”即假药甚至毒药。

再回到赵姨娘身上,我们还可以从书中的很多地方看出赵姨娘实际上很可能就是害死林黛玉的罪魁祸首。例如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们曾不止一次发现赵姨娘对林黛玉这个病秧子持有一种特殊的“关怀”。

例如第五十二回宝玉正和黛玉聊天,突然发现赵姨娘来了,宝玉“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黛玉便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自走来。’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

从这句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姨娘肯定是经常“关心”黛玉的病情,经常来看黛玉,要不然也不会“黛玉便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很可能是赵姨娘经常在去看探春回来的路上,顺路来“看看”黛玉。赵姨娘为什么那么关心黛玉的病情?那是因为她在观察黛玉吃了她投的毒药以后是不是有所反应?说得明白一点,她在盼着黛玉早点死去。

薛宝钗的结局是怎样的?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财。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账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高鹗版的续书之中,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便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单从薛宝钗命运发展的主线来讲,高鹗版续书关于宝钗命运的设计还是有一定根据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第五回之中,关于宝钗命运的判曲——《终身误》中找到理由。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意思是说,在八十回后,大家都承认“金玉良缘”,而只有贾宝玉自己对“木石前盟”念念不忘。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在八十回后,很可能是在贾府上下的督促下,贾宝玉最终和薛宝钗结成百年之好。至于是不是像高鹗写的那样是贾母、王夫人和凤姐使用了“掉包计”,才使得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这倒不一定。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意思是说,宝玉娶了宝钗以后,虽然每天对着薛宝钗,但是终究忘不掉林黛玉。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薛宝钗虽然也是那冰雪聪明之人,但是一心只向往“仕途经济”,终究不合“我”(指贾宝玉)意。另一种解释是说,薛宝钗虽然最终实现了自己“金玉姻缘”的愿望,但是得到了宝玉的人,却没有得到宝玉的“心”——所以说美中不足。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这句的意思就更明显了,正是说,虽然宝玉和宝钗最终“齐眉举案”,办了婚礼,结为了百年之好,但是“到底意难平”——误了终身的幸福。

单从这一首曲子,我们就可以判断,宝玉最终还是娶了宝钗。当然,由于“到底意难平”,宝钗和宝玉结婚以后,肯定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有红学家推断,贾宝玉在八十回后肯定是出家去了。那么,我们断定,在八十回后,林黛玉先死,然后贾宝玉在贾府上下的督促之下娶了薛宝钗,但是因为“到底意难平”,所以与宝钗结婚不久之后,宝玉就出家了。

那么,宝玉出家以后,宝钗的命运又如何呢?有人发现第一回里有一幅独特的对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是贾雨村所作,脂批说:“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甲夹批: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传,自是书中正眼。”于是根据这条脂批,有人认为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林黛玉虽然才华横溢,但只求善“价”(谐嫁),只要能嫁给贾宝玉这个“须眉浊物”也就满足了,而一心追求“仕途经济”的薛宝钗的心愿自然是嫁给同样一心向往“仕途经济”的贾雨村了。如此看来,在八十回后,很可能是宝钗先嫁给宝玉,宝玉出家以后,宝钗又改嫁贾雨村。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都知道,宝钗一心恪守封建妇德,她不可能在宝玉出家后改嫁贾雨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应该怎么理解呢?它到底是要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有一种意见认为,这副对联是贾雨村在不得志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志向时所作的。曹雪芹之所以这样写,很可能是对贾雨村、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志向追求的一个对比和表达——林黛玉的追求不高,只求个善价而已,而薛宝钗和贾雨村则“志存高远”,对“仕途经济”情有独钟,时时刻刻想着飞黄腾达——仅此而已。

问题再回到薛宝钗身上,在贾宝玉出家以后,薛宝钗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书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发现,薛宝钗在宝玉出家以后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

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里,薛宝钗曾作了这样的一首灯谜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朝罢谁携两袖烟?”

杜甫《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朝罢香烟携满袖”,说早朝回来衣袖上尚有宫中的炉香味。现在稍加改动,说“两袖烟”,是隐藏谜底“香”字。“两袖烟”,等于说两袖风、两手空。设问“谁携”,对杜诗作了翻新。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荣华富贵过去以后,一无所得,空空如也。

“琴边衾里总无缘。”

这一句承上句,解说这是什么香,用排除法。香有多种,与琴、棋、书、画为伴的是鼎炉之香,熏被褥、衣服用的则有熏炉、熏笼(古时豪门尚巧制“被中香炉”,见《西京杂记》),都用不着更香,所以说与这些“无缘”。“琴边衾里”说夫妻关系。以夜里同寝、白天弹琴表示亲近和乐。《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在这里,隐喻宝钗和宝玉没有做夫妻的缘分。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晓筹,早晨的时刻。筹,指古代计时报时用的竹筹。鸡人,古代宫中掌管时间的卫士。宫中例不畜鸡,有夜间不睡的专职卫士头戴“绛帻”(象征雄鸡鸡冠的红布头巾)候在宫门外,到了鸡叫的时候向宫中报晓。五夜,即五更。古代计时,将一夜时间五等分,叫五夜、五更或五鼓。炉香要加添香料,更香只要点上就是了。“无烦”二字,又翻了唐人李颀《送司勋卢员外》诗“侍女新添五夜香”的案。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主人因愁绪太大,而通宵难眠。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焦首”,香是从头上点燃的,所以说焦首,喻人的苦恼,俗语所谓焦头烂额。“煎心”,棒香有心,盘香由外往内烧,所以说煎心。佛家有“心香”(意为虔诚)之语。又香有制成篆文“心”字形状的,叫心字香。煎心,喻人的内心受煎熬。通晓难眠的主人犹如那更香一样,烦意愁绪使得她(指薛宝钗)焦头烂额,内心也受着难以克服的煎熬。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两句是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已红颜渐老、青春已逝,世事变幻莫测,而自己却已心灰意冷,只是听之任之罢了。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薛宝钗在丈夫出家为僧后,过着非常冷落孤凄、终生愁恨的孀居生活,她并没有像高鹗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得了“贵子”。可见,“兰桂齐芳”都是痴人说梦。试想一下,一生只为“仕途经济”着想,一心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薛宝钗最后却落这么个下场,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到真应了宝玉的意思——一切关于“仕途经济”的话都是“混账话”。

其实等待薛宝钗的命运不只是“活得这么艰苦”就够了,要知道薛宝钗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也是“薄命司”的人物之一。宝钗最终逃不脱像其他“钗”一样“早亡”的命运。具体到薛宝钗的死,我们认为,薛宝钗很可能是被冻死的。《红楼梦》第五回讲到宝钗的判词的时候说“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

“可叹停机德”,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

“金簪雪里埋”一般来讲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就是单纯地指薛宝钗的名字,指薛宝钗的出身是出自“雪”谐“薛”家;一是认为这句话暗含了薛宝钗最后冻死在雪堆里的命运。我们取后一种意思,因为脂砚斋针对此句有一条批语是这样的:“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这也就是说,“金簪雪里埋”并不是单指薛宝钗出身薛家这一事实,而是更有深意。那么这种深意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这句话所暗含的“薛宝钗最后冻死在雪堆里”的命运。

另外,也许我们还记得,在讲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那一回,刘姥姥讲过一个非常奇怪的故事:“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像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得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可惜的是,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院子里却突然失火了。于是,这故事也就跟着没有了下文。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会凭空让刘姥姥讲这么一个故事呢?有人猜测说,这个故事里的偷柴火的“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就是暗指薛宝钗。薛宝钗在八十回后,在宝玉出家以后,一个人孤苦伶仃,在漫漫的冬季,最终沦落为一个“雪(谐‘薛’)中抱柴(谐‘宝钗’)”的妇女,这也未尝不可能。再结合“金簪雪里埋”,我们想象:在一个寒冷的冬季,宝钗一个人在家,没有了取暖的柴火,四处寻找柴火,但最后由于身体薄弱,力不从心,最后冻死在雪堆里,这种推测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为什么说薛宝钗是“大家闺秀的典范”?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薛宝钗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这一观点,历来少有争议。一般来讲,大家闺秀是指那些秉承传统家学,从高贵的门第中走出来的女子。她们一般有着上等的品貌和教养,端庄大方,举止幽雅,气质不凡,穿着高贵而典雅。如果这些就是大家闺秀的典型特点,那薛宝钗真可谓典型的大家闺秀。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当然,光有美貌,并不能称得上大家闺秀。大家闺秀应该有的品位和修养,薛宝钗也有。书里不止一次介绍说,薛宝钗不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而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就了她深厚的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连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如元妃归省时,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以及对湘云问“棔”树的解释。

薛宝钗对艺术创作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如她在论画时指出,艺术家在创作前必须心中先有丘壑,才能对素材进行精当的剪裁和处理,才能达到真实再现生活的目的;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另开生面”,她反对跟着别人脚跟走的摹拟和模仿的见解,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显然,在这些地方,作者是将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赋予了这位才华出众的少女。

同类推荐
  • 彼岸天都

    彼岸天都

    四天令传说为诸神遗落人间的神器,有开天辟地的力量。图谋远大的吴越王从怪人曰曜处得知这个传说,亲往苗疆。吴越王抓走苗疆首领的女儿吉娜,以换取上古神器四天令,却引来更多人的争夺。嵩山之巅,卓王孙与武林盟主杨逸之一战,天下震动。日曜借预言之力,推断出相思是一位异族女神转世,她用相思的心血将四天令熔铸成湿婆之箭。吴越王得到日曜的帮助,一心搜集上古神器四天令,以获取一统天下的力量。被奉为武林砥柱的武当三老莫名陨命,陈尸少林寺门口。杨逸之为避免天下浩劫,独闯华音,与卓王孙约定三月之内查明真相。杨逸之追踪线索却被吴越王偷袭成重伤,失去仗以纵横天下的风月之力。与公主交换了身份的相思从井底现身。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温暖的门边

    温暖的门边

    这部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观察与思考,涵盖了日常生活中丰富而常见的诸多的小小图景,并以小见大,衍生出不同层面上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或多或少,给人带来种种有益的启迪与思考。面对喧嚣躁动的都市生活,她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着世态人情的演绎与嬗变,有质疑,有批评,有认同,也有感动与欢喜。
  •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热门推荐
  • 人生心理学

    人生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模式的心理认知;健康情绪的心理调适;家庭亲情的心理呵护;恋爱情感的心理自制;友谊情感的心理感知等。
  • 笑玩古代之:陵川吾心悦汝

    笑玩古代之:陵川吾心悦汝

    奇葩的穿越,她成为凌府的大小姐,让她这个万年不出门的宅女怎么活?还好是魂穿有个身份,而她是小说作家应该不会活两集就死吧可是……当她在这里浪额奋斗时……发现这里每一个人都不简单(哭)片段:一个梦,让她找寻眉上有细红痣的人。她找到了,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好我叫凌**你……还记得我吗?”而他只是笑着温柔道:“你好,我……好像不记得你”第二次再遇见,却发现他完全变了个人。她激动道:“我是**啊你还认识我吗?”,他声音冷漠:“本王认识你吗?”万年宅女表示:原来爱情真的会让人TM的深陷其中出不来,爱上他…她表示面子是什么能吃吗?(本文轻、搞笑不虐)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本书是故里食物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主要部分共分4部分:鲜、清、境、人,这些文章均围绕美食展开,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文章语言纯朴,文字清新,适合广大休闲文学爱好者阅读。
  • 大道之魔道

    大道之魔道

    混元大陆,自古以来,神魔交战,正反对抗,看一少年,如何征战天下,找出一个惊天的秘密。
  • 谍影重重之上海

    谍影重重之上海

    本书是即将开播的百集大戏《谍影重重之上海》的同名改编小说。故事发生在1936年的上海,幼年时期的一对好伙伴向亦鹏和阎天,因为不同的人生轨迹,分别成为中共上海地下组织负责人和国民党军统特别行动组组长。他们在各自身份的掩饰下,围绕日本“军刀计划”情报,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一系列斗智斗勇。两人诚挚的友情,与林璇之间的三角恋情,以及抗日志士那种纯净崇高的爱国之情,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中得到升华。
  • 深宫那些事儿

    深宫那些事儿

    这个是写在宫中宫斗的,希望你们能够支持我,喜欢吧
  • 哑女高嫁

    哑女高嫁

    她是沈家那有名的聋哑嫡女,八岁那年一场变故让她不得不以这样的身份活在沈家,步步为营,小心翼翼。他是睿王府的世子,是兰城中鼎鼎有名的最纨绔子弟,出入烟花场所为家常便饭,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面目她嫁与他为妻,新婚之夜独守空房,三日归宁他酒醉花楼,外面谣言四起,睿王府内暗潮汹涌,这一桩婚事,和表面看起来的一样糟皇上忽然驾崩,皇权争夺,他们一跃成为太子和太子妃,他开始变了一个人,待她和善,还说要治好她的病,然而后宫这一场戏,才刚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导演人生

    重生之导演人生

    这里讲诉的是一个在好莱坞郁郁不得志的华人,死后奇迹般重生到1995的华夏,拍电影的那些事儿。待到沈星辰因拍电影而锋芒毕露,一时风光无二后,很多人就在背后说他没事喜欢装B。等到一天,这句话,被一枚女孩问出来时,沈星辰愣住了,接着他很是受伤道“我也不知道大家这是什么了,可能有的人,天生霸气测漏,不用装B,亦可混天然而成,这并不能怪我。”
  • 给我权利抱紧你

    给我权利抱紧你

    在爱人与亲人之间,林婉白选择了亲人,放弃了相爱六年的萧景,答应了父母嫁给当时叱咤整个商业界的陆子默。新婚之夜,林婉白被这个仅认识了几个小时的陆子默折磨到求饶。只因为,他发现她不是第一次。一年的婚后相处,林婉白彻底病了。忧郁症。萧景没想到再次遇见,昔日爱人变成了这般模样。在一年后,他成为了心理学界最有发言权的人。人人都说他后生可畏。他也认为自己可以带给林婉白幸福,决定带她离开陆子默的魔爪。可后果,带给她的是更大更多的伤害。陆子默嘲讽的说,“我陆子默的女人,再烂,我也不会让给他人!”林婉白云淡风轻的一笑,“也是,毕竟,我是烂人,也只能配上同样的人。”
  • 雷神战纪

    雷神战纪

    当刘晟重掌雷印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他的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这个表面平凡的世界里究竟有多少不为我们所知的事物?当刘晟以一个不同凡俗的姿态横空出世的时候,愿意接受的和不愿意接受的,都不得不低下自己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