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2200000020

第20章 《红楼梦》人物诠解(11)

读得更仔细一点,我们还会发现,其实龄官不仅仅是和林黛玉形似,就连性格都非常相似,两个人都非常清高、孤傲、自尊极强。黛玉的性格自不必说,我们单来看龄官。龄官第一次出场是在元妃省亲的时候。当时,龄官戏唱得好,元春非常喜欢,就命她另唱两出。贾蔷就赶紧命龄官唱。但是龄官并没有唱贾蔷吩咐的那两出戏,而是唱了自己最喜欢的两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龄官虽然身份低下,但是非常有骨气,并不甘心屈服于别人,而是要做真正的自己,这和林黛玉的性格是何其相像?再有,第三十六回,贾宝玉求龄官唱戏文,但是当龄官面对这个在贾府高高在上的小主人的时候,并不买他的账,说:嗓子哑了,娘娘传去时还没唱呢!这不正是林黛玉之性格的“克隆”吗?

另外,龄官的痴情和林黛玉的痴情如出一辙。龄官爱贾蔷,爱到深处一个人在地上画他的名字,这个举动并不是人人都会做得出来的,甚至林黛玉也不敢这样做——黛玉最外露的情感表现也不过是写几首诗在宝玉给她的手帕上。但龄官毫不掩饰对贾蔷的感情。有一次,龄官不开心。贾蔷为了哄她开心,买了一只小鸟,送她玩。就在其他的女孩儿都觉得十分好玩的时候,而龄官却认为贾蔷没把她好好地放在心上,因为她刚吐血了,没有心情玩,所以在心里生贾蔷的气。这和林黛玉生贾宝玉的气是何等相像?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从容貌上讲,龄官容貌美丽,体态风流,缠绵痴情而又体弱多病,与林黛玉非常形似;从性格上讲,龄官自尊、自爱、清高、孤傲、倔强,这又和林黛玉非常神似。因此,我们说龄官是黛玉的翻版,在她身上,也从另一面预示了黛玉的命运。

贾母真是拆散宝黛姻缘的罪人吗?

在高鹗的续书中,高鹗让贾母和王熙凤使用掉包记让宝钗冒充黛玉嫁给了宝玉。长期以来,这个设计令很多人都非常失望。一边洞房花烛,一边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果然是够悲惨的,但这是不是曹雪芹的意愿呢?很显然,这样的结局是相当荒唐的。

贾母果真不希望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吗?贾母真的很喜欢薛宝钗吗?我们认为这很值得怀疑。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贾母喜欢什么样的女性。

贾母喜欢凤姐、鸳鸯、晴雯、宝琴。

贾母喜欢凤姐,这一点毋庸置疑。凤姐儿活泼大方,能言善道,总能把贾母哄得哈哈大笑。单不说凤姐儿在贾府别人眼中的人缘,凤姐儿绝对是贾母眼中的开心果;贾母喜欢鸳鸯,喜欢得一天也离不了,少了她吃不下饭。连那样胡子斑白的做了大官的儿子,问她要鸳鸯做姨娘,她也不给;晴雯的样子不用说了——“削肩膀,水蛇腰,妖妖侨侨”,“眉眼有些象林妹妹”——是个长像妖媚,性格刚直的女孩子,贾母说:“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对于宝琴,贾母一见就欢喜非常,她问薛姨妈宝琴的生辰八字,薛姨妈估计她是想为宝玉求配,只得半吐半露的告诉她,宝琴已经许配人了。

那么,凤姐、鸳鸯、晴雯、宝琴都是些什么样的女孩儿呢?

凤姐的性格,绝不是什么温柔端庄之人,她对待下人严厉苛刻,对尤二姐、秋桐等人费尽心机,贪财妄为,心狠手辣。但是,她呈现给贾母的,却是活泼机灵、心细周到、爽朗大方的一面。贾母喜欢的,也正是这一面。鸳鸯是个性情刚烈的女孩儿,个性极强。鸳鸯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深得贾母的喜欢。晴雯比鸳鸯更甚,性格更强,“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宝琴“年轻心热”,十分可爱,也是贾母喜欢的类型。

从这些女孩儿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贾母喜欢的女孩子,几乎都是一类人,都是性情直率,机灵活泼,能言善辩的。如果我们深究一点,就会发现,凤姐、鸳鸯、晴雯、宝琴这些女孩子身上,我们都分明能看到黛玉的影子。但惟独没有宝钗的影子。这就表明,贾母并不喜欢薛宝钗那样性格的女孩儿。那么,贾母会让自己的命根子贾宝玉娶一个连自己都不中意的薛宝钗吗?显然不会。

事实上,贾母还明确表示过自己对薛宝钗的不喜欢。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去了黛玉的潇湘馆,去了探春的秋爽斋。秋爽斋三间屋子并不隔断,陈设典雅,华丽中透着大方。贾母在潇湘馆发现那纱窗旧了,命人用大家都不认识的料子“软烟萝”糊在窗户上。在秋爽斋,只找出一个毛病,就是“后廊檐下的梧桐”太细了,还没长成。但是当贾母走到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的时候: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王夫人凤姐儿等都笑回说:“他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薛姨妈也笑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我的梯己两件,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若经了他的眼,也没了。”

曹雪芹这一段描写并不是随便写的,就是为了表明贾母对薛宝钗的态度。贾母不喜欢薛宝钗房间的摆设实际上就是对薛宝钗的一种否定。但从这一点看来,贾母也不会让自己的命根子娶薛宝钗为妻。

再说,在日常生活中,贾母老是把“两个玉儿”挂在嘴边,这就表明,在贾母的思想里,早已经将宝玉和黛玉看做一对儿了。有时候,贾母也会恨铁不成钢,发点感慨,但是一语一动都是自己对“两个玉儿”深爱的流露。例如,宝黛吵架的时候,她急得哭了,就会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小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贾母虽然这样说,但是她心里最明白,即使临死,她也是放不下宝玉和黛玉的。从这些话里,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贾母作为祖母和外婆对自己的后辈的亲情之爱,更是已经明白两个玉儿之间是有真爱的。试想一下,贾母怎么会像高鹗所续写的那样,使用掉包计让贾宝玉娶薛宝钗,而置林黛玉于一边不管呢?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认为,即使在曹雪芹的本意里,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并没有结成百年之好,那肯定也不是贾母的原因。

刘姥姥为何要进大观园?

刘姥姥是狗儿的岳母。狗儿姓王,当年他祖上也曾做过小官,因而认识王夫人之父,因贪图王府的权势就认了宗。其后,狗儿的祖父过逝,家道中落,就迁出城外务农,因家中人口简单,孩子无人照料,就把寡居的岳母接来同住,借以照料。这便是刘姥姥与贾府的很牵强的一点关系。

很多人读《红楼梦》的时候,有个疑问:大观园里鲜活曼妙的少女盛多如云,再不然也是已上了年纪的如贾母、王夫人等这些仪态万千的贵妇人,为什么偏偏要插进一个格格不入的乡间老妪刘姥姥?换句话说,为什么会有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这样的描写呢?

其实,刘姥姥这个人物并不是作者随便写出来的。有专家认为,刘姥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和推进着《红楼梦》一书的情节发展。细读《红楼梦》,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贾府来讲,刘姥姥虽然是个外人,但是刘姥姥却是贾府兴衰史的惟一的见证人。

《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刘姥姥深知接近上层社会的名流肯定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于是她先通过与她家中曾略有瓜葛的王夫人这一边进行周旋,找到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通过周瑞家的,刘姥姥得知现如今在贾府中真正掌权的是“琏二奶奶”王熙凤。再通过周瑞家的,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房里的丫头平儿。最后通过平儿见到了在贾府相当有地位的王熙凤。至此,刘姥姥在贾府的人际关系之门才真正打开。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便旗开得胜,使一个小小的庄户人家和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户逐渐建立关系。她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的援助,使这个庄户人家度过了难关。同时,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耳闻目睹荣府表面上一派荣华繁盛的景象,由此“一进”便正式揭开了《红楼梦》故事的正传,开始了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描写与对封建末期社会的解剖。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所占的篇幅最多,是《红楼梦》一书中着重描写的内容之一。作者对“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这一部分内容是相当重视的,花费了大量的笔墨。

二进大观园,刘姥姥是相当幸运的。贾母刚好就想找个“差不多年纪的老人家说说话儿”,刘姥姥成了最佳人选。但是,在这样一个到处充斥着权力和荣华的大家庭,刘姥姥是否会为贾府上上下下所接受?这是刘姥姥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但是,凭借自己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忍耻之心”(脂批用语),刘姥姥做得非常好。

刘姥姥在给贾母留下初步好印象之后,又得在贾府上下各大人脉面前争取印象分,而说故事就是个抛砖引玉的好法子。刘姥姥先讲了一个“神秘红袄女孩”的故事,但是故事刚讲一半,就恰好赶上了南院马棚走水(即失火),犯了忌讳。这可以说是刘姥姥在贾府遇到的第一个大尴尬,但是刘姥姥立刻心领神会,随即又通过第二个故事——“九十岁老人晚年得孙”,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片喝彩。刘姥姥在故事最后说:“可见这些神佛还是有的。”“这一席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都听住了。”王夫人正好是信佛之人,这样的话,王夫人当然喜欢。这就为刘姥姥接下来在贾府之中的人脉关系奠定了又一个基础。

接着,作者又通过刘姥姥随贾母游历大观园,一一将在此以前从未提及的大观园之中的景点进行了详细的交代。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描写,读者不仅对大观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是对《红楼梦》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另外,在这一部分之中,还顺带写了妙玉。贾母和众人游大观园游累了,就到了就近的拢翠庵稍作歇息。妙玉是拢翠庵的主人,接待了这一干人等。妙玉给贾母沏了老君眉。贾母尝了一口,给了刘姥姥。妙玉看在眼里,没动声色,但是最后却命人把刘姥姥喝过茶的那个杯子扔掉。这显示了妙玉清高气傲的品质。这里同时也凸显了刘姥姥作为山村老妇,终究不会为上层主流社会的贵族们所接受的境遇。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件事——给巧姐儿起名字。凤姐介绍说:“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脂批说:“作谶语以影射后文。”其实作者笔下还自有一段因缘的安排,同时也为日后刘姥姥尽力搭救巧姐作下的铺垫。当时巧姐被姥姥救出于青楼时年仅八岁,而起名的时候,巧姐至多不过两三岁,所以,作者又在暗示贾府的败落不过就是这五六年之内的事。

总的来讲,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这次刘姥姥所接触的人物之多,所见的场面之广,感受惊叹之深,都胜过了第一次。角色也由王家的亲戚转为了贾母的座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游览了大观园。作者透过刘姥姥的观察、体验、评论,进一步地表现了贾府主子们的享乐与奢侈,既写出了贾府鲜花锦簇之盛,又为日后贾府败落巧姐被救埋下了伏笔。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将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这位昔日来攀附的穷老婆子。而刘姥姥知恩图报,她想尽办法,四处寻找,最终救出了被卖入青楼里当老鸨丫鬟的巧姐,并将她抚养长大,嫁给孙子板儿,使其过起普通人的生活。第三次进荣府,刘姥姥见证了贾府的衰落。(当然,这里有的内容是我们根据脂批内容得出来的。)

纵观刘姥姥三次进贾府的情节,我们不难发现,一进,明则为“钱”,暗则将府内的人脉看遍;二进,面面俱到地将贾府里所有的事物容情于景,如镜子般照出了大观园里平时可见和不可见的玉上瑕疵;三进,感恩图报,奋力救下凤姐儿的遗孤,这就是“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刘姥姥这一角色的意义就在于此:作者用她引出故事,推进情节,前后一以贯之。刘姥姥从内部,从近处对贾府进行透视和详察,小说情节因此得以展开,从而更深入更细腻地揭示贾府内部的生活细节。

为什么说贾政是“假正经”?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给人物起名字的时候,很多地方运用了谐音法。脂砚斋对此也有所披露,例如脂砚斋在贾雨村、霍启、英莲、元春四姐妹等人名后分别批出“假语村言”、“祸起”、“应怜”、“原应叹惜”,就是告诉我们这些人物的名字实际上都运用了取意于其“谐音”的字。但是,我们并不能把这个当作读《红楼梦》的一种准则,认为《红楼梦》里所有的名字都是这样的。例如很多人认为,贾政之名取意于“假正经”这一点,我们认为,贾政并非那种假正经之人,而是一个纯粹的“正经人”。至少按照儒家传统来看,贾政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弟子。

首先,贾政对皇上绝对是忠心耿耿,不带一点儿私心,从“贾元春省亲”这一事件之中就可以看出来。元妃归省,贾政觉得皇恩浩荡,大费心力建造了省亲别墅。也许有很多人认为,贾政通过建造省亲别墅,搜刮了大量财富,并从皇上那里得到了大量的赞助,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至少我们从书里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这一点的暗示。相反,在省亲的前前后后,我们看到的都是心怀一片恭肃忠敬之意的贾政。元妃省亲回到荣府,贾政是何等虔诚:先是参拜,后是称“臣”,未及问候女儿,“圣君万岁千秋”之类的话先祝祷了一大套,然后又自表决心——贾政一定不辜负皇上的圣恩,最后才谈及父女之情:“……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同类推荐
  • 时代潮

    时代潮

    本书作者是《武威日报》的编辑、记者,本书是他从事新闻工作20年的新闻作品集。
  •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把一个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担任了下来,正如一个惯居陆地的人驾驶一只船那样,并不是毫无顾虑的。但是我当时处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标。这个报纸的常任编辑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条件,代理了他的职务。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以小见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以小见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本良知、追求真理、充满非凡个人勇气之书《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热门推荐
  • 倒计时

    倒计时

    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倒计时》《海滩之夜》《黑帮老大》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冲动

    冲动

    本书原名《散仙》,描写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闽南某小城五个年轻“散仙”的日常生活——他们赌博、走私、酗酒,但是他们友爱、真诚、执着,在不愿意过下去的生活中,苦苦追寻着所谓生活的意义。
  • 荆棘之路

    荆棘之路

    一条满布荆棘的路,通往不可以预知的未来。屠龙斩将,剑与气在这充满魔法元素的海洋之中能否斩断这海洋,斩灭魔之源!
  • MT之天使联盟

    MT之天使联盟

    我叫MT的虚拟版!新人写书,希望大家支持
  •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心理保健:公务员的精神大餐;重构你的认知;做情绪的主人;管理你的意志;驾驭自我意识;轻轻松松与人相处;应对压力等。
  • 斗龙战士之总裁的爱恋

    斗龙战士之总裁的爱恋

    洛小熠和百诺是搞政治联姻,结婚后的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当她埋葬他对她的爱,最后经过重重困难他们彼此喜欢上对方,而洛小熠也重新追求百诺,并且他要重新娶百诺,让百诺成为自己的老婆!
  • 老公的秘密

    老公的秘密

    顾家爱妻、堪称优秀的好男人魏春风不幸车祸身亡,事发前两天他借的二十万元神秘巨款也随着他的死亡去向不明。为了查明这笔款项最终流向何处,妻子陈惜惜精心调查,却在蛛丝马迹背后,发现老公生前隐藏的惊人秘密。一笔二十万元的巨款,三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线索,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惊讶、痛心、迷惑……越探寻下去心越痛,而真相,似乎不只一个。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北定王妃莫紫汐

    北定王妃莫紫汐

    意外穿越,她成了北定王妃。可她的夫君却是一个恨她入骨的大种猪。本以为侍寝过后就会失宠,谁知这王爷不知抽什么风,夜夜专宠?令她被人嫉妒陷害外加谋杀的指数也直线上升?被人推落悬崖,再次归来最亲近的人取代了她的位置,她又将如何?
  • 宦妃难为:妖孽求放过

    宦妃难为:妖孽求放过

    她是杀手却从未杀过一人,白白浪费了那一世。一朝穿越,她是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也是名声赫赫的杀神,可即便如此她却没能杀那最该杀之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他是宦臣,风流华美狂放不羁,擅权乱政心狠手辣,普天之下无人不想杀却又无人能杀。这样的人却独独予她,满腹柔情至死方休。他说:“普天之下想杀我的人千千万,能杀我的却只你丰白衣一人。”部分角色有便当,看文的亲们慎入!
  • 金丹正宗

    金丹正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