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2200000030

第30章 《红楼梦》诗词灯谜诠解(4)

实际上,十二首菊花诗是有顺序的。宝钗说:“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宝玉选作了第二、三首。《访菊》这首用的是“十一尤”韵。“访菊”这首诗是贾宝玉平时惬意生活的真实写照。平时,宝玉大多数时间都是无拘无束地同众姊妹在大观园内尽情玩乐,这在“访菊”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移来,是指把菊苗移来,突出了“种菊”的“种”;不期,是“未曾料想到”的意思;秋色,指菊,这里用秋色来代指菊花开放的季节;酹,洒酒于地表示祭奠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是对着菊花举杯饮酒的意思,与吟诗一样,都表示兴致高;寒香,还是在写“菊”;泉溉泥封,指用水浇灌,用土封培,是种菊的技术,这里仍然凸显了“种菊”的“种”;好和,须和;井径,指田间的小路,泛指偏僻小径,“好知井径绝尘埃”这句的意思是说让菊花跟它所在的小路一起都与尘世的喧闹隔绝。

能写出这样的诗作,宝玉也不愧为贾府公子。这首诗用的是“十灰”韵。我们应该记得,在第五回之中,警幻仙子在说宝玉的时候说:“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也就是说宝玉可为闺阁中女儿的良友,和那些“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是有所区别的。宝玉之所以不是一般的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正是因为他尊重女性、关心女性、保护女性,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小家碧玉,也不论是奴婢还是戏子,他都把她们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在这首诗之中,如果我们把女子比作菊花的话,那么宝玉吟诵的种菊、灌菊、护菊,就正好表达了宝玉爱护女性、尊敬女性的高尚情操。

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科头,古时候人们把不戴帽子称为“科头”,这首诗中的“科头”是指不拘礼法的样子,与下句中的“傲世”相关合,这个用法取意于唐代诗人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抱膝而坐)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傲世,是描写菊的风格,菊花不畏风霜,冒寒开放,有“傲霜枝”之称,有“傲世”之态;知音,是指知己朋友;荏苒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

这首诗用的是“十二侵”韵。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竟把她误认成宝玉。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在本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科头”是指不戴帽子的男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没有帽子,无所谓“科头”。但是,天生“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湘云偏偏把自己比作男子,以遣兴取乐。这里凸显了史湘云独特的性格特征。

湘云(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二句:喜堪俦,意思是说,高兴菊花能作伴;“几案婷婷点缀幽”,即“婷婷点缀几案幽”;婷婷,指菊枝样子好看;幽,说因菊而环境显得幽雅。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二句:三径露,指菊,修辞说法,取意于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三径”原出处参见前清客《兰风蕙露》对联注,“香分三径露”,是说菊之香气从三径分得,与下句“一枝”一样,正写出“供”字。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二句:霜清,仍是修辞说法,指菊花清雅;“纸帐来新梦”,意思是说房内新供菊枝,使睡梦也增香,因纸帐上多画花卉,而真的菊自然大大超过所画的花,所以及之。这里取意于《遵生八笺》:“纸帐,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拆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或画以梅花,或画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二句:圃冷,菊圃冷落;斜阳,衰飒之景;旧游,旧时的同游者、老朋友。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二句的意思是说作者自己也与菊花一样傲世,对世上的荣华富贵并不看在眼里。“春风桃李”,喻世俗荣华;淹留,是流连忘返的意思。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供菊”,意思是把菊花插在花瓶中作摆设来赏玩。这首诗用的也是“十一尤”韵。湘云在此诗中所描写的“弹琴饮酒,赏菊吟诗,蔑视富贵,佯狂傲世”等情操,很合黛玉的口味,所以黛玉评价这首诗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诗中所描写的情操是史湘云真性情的流露。

湘云(枕霞旧友)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句中:秋光,指菊影;“潜度偷移”,说菊花随着日光西斜而影子在不知不觉地移动。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句中:“窗隔”句的意思是隔着窗子透出稀疏的灯光,在地上描下了浓淡不同的远近菊影;“篱筛”句的意思是说竹篱好比筛子,透过月光的碎片,就像把明净精巧的菊花姿影封锁在里面;玲珑,空明的样子,又常形容雕镂精巧。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句中:寒芳,指菊;留照,留下肖像,即留下影子;魂应驻,花魂应该也留在菊影之中,说菊影能传神;霜印,指菊影;梦也空,影虽能传花之神,但毕竟是虚像,“梦也空”就是虚像的修辞说法。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句中:暗香,指菊,因写月夜花影,所以用“暗”;休踏碎,正点出“菊影”,影在地上,因珍惜,所以不愿踩它。

菊花诗十二首,湘云独做三首,可见湘云在《红楼梦》中之地位是相当重要的。这首诗用的是“一冬”韵。此诗中所表达的是作者由爱菊花而爱上菊影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日光、灯光、月光把菊影之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当然,此诗的最后两句,“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明显是在暗示湘云未来凄凉的命运。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二句:无赖,百无聊赖的意思,无法可想;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这句取意于白居易的《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的意思;欹,这里通作“倚”;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二句:毫端,笔端;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的意思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临霜写,是指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两句把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等诸美集中写于两句诗之中,构思可谓新颖,造句可谓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二句: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这两句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道出了作者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二句:“一从”,自从的意思;“陶令”,即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平章”,鉴赏、议论的意思;“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渊明与菊花。

十二首菊花诗,林黛玉做了三首,并且一首比一首好,被誉为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在这三首之中,“咏菊”一首堪称经典。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扣,询问;东篱,指代菊;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为底,为什么这样;虱,蟋蟀;可,是不是;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解语,能说话。

这一首诗在十二首菊花诗中排名第二,用的是“四支”韵。

虽然这一首诗被李纨排在第二位,但是在黛玉三首菊花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不管是“轻俗傲世”,还是“花开独迟”,都道出了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鸿归蛩病”则写的又是黛玉苦闷仿徨的心情。实际上,在整个大观园,甚至这个世界上,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并没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机会。“问菊”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明显地突出了“问菊”中的“问”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问”字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评价说:“‘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黛玉(潇湘妃子)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秋酣一觉清”,秋菊酣睡,梦境清幽;“和云”句取意于唐代张贲以“和霜伴月”,在这里以写菊花梦魂高飞,以“不分明”说梦境依稀恍惚;“登仙”句,说梦魂翩跹,彷佛成仙,但并非是羡慕庄子变作蝴蝶。“忆旧”,实即“梦旧”,诗题中“梦”字句中不出现是咏物诗技巧上的讲究;“寻盟”,表示结交友好,出自《左传》,这一联构思可能是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诗句的启发;“睡去”句,意思是梦见归雁,依恋之心久久相随,直至它飞远看不见;“故故”,意思和“屡屡”、“时时”接近。

这首诗排名菊花诗第三,用的是“八庚”韵。诗旨正如标题“菊梦”那样,明写梦境,实质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例如“和云伴月”、“登仙”都是死亡的代名词。总之,这一首诗之中透露出来的那种凄凉颓败的气氛,是对黛玉的将来悲惨结局的一种暗示。

探春(蕉下客)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簪菊”的意思是把菊花插在头上。把菊花插在头上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习惯,很多古书都对这一习俗有记载,例如《干淳岁时记》说:“都人九月九日,饮新酒,泛萸簪菊。”《菊谱》叙曰:“唐辈下岁时记:九月宫掖间,争插菊花,民俗尤甚。杜牧诗曰:‘黄花插满头’。”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二句:“镜中妆”,指簪、钗一类首饰,女子对镜梳妆时插于发间。当然,这里所说的簪菊,并非是日常的打扮,这是一种特殊的风俗。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二句中的“长安公子”可能指的是杜牧。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诗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等句子。很明显,杜牧之诗句和探春的诗句并提相合;“彭泽先生”是指陶渊明。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二句:“三径露”,是指代菊,这两句都形容簪菊;“葛巾”是指用葛布做的头巾;“九秋霜”,指代菊;“九秋”,即秋天,意谓秋季九十日。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时俗之人不能理解那种高尚的情操,那就让他们在路上见了插花醉酒的样子而拍手取笑吧。这两句的意思大概取自于李白的《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和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这首诗是探春的作品,被李纨评为菊花诗第七,用的是“七阳”韵。

我们都知道,探春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才情志高,精明干练不亚于男人。此首诗之中的“短鬃”、“葛巾”等词都暗示贾探春以男人自况。另外,贾探春眼光独到,她对宁荣两府内部的腐败和矛盾看得非常清楚。但是,作为一个闺房女子,她是没有办法的,于是只好洁身自好。“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这两句正好表明了贾探春嫉视丑恶,不随风流俗的清高态度。

探春(蕉下客)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倾欹”,指菊倾侧歪斜;“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知再会”,意思是“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

这也是贾探春的作品,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最后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贾探春的这首《残菊》是十二首菊花诗的点睛之笔,正如宝钗所说的那样:“……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可见,“盛”和“残”是相对的,前面的菊花诗把菊花的各个方面都描写到了,最后该收尾了,恰好也到了菊花凋谢的时候。总而言之,再“盛”也终将以“残”作为结果。这实际上也是贾府两院甚至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最终的归结。另外,《残菊》也暗示了贾探春最终的悲惨命运,例如“万里寒云”正是在写她日后远嫁时的情形;“暂时分手莫相思”则可以同“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的曲子对应起来。

最后,有专家认为,菊花诗之所以正好是十二首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是为了对应“十二正钗”。那么,作者是不是真的就是拿十二首菊花诗来影射十二正钗的命运呢?应该是这样的。十二个正钗,正如十二朵菊花,但是最后是叶缺花残,万艳同悲,归到“薄命司”去,真乃普天之下第一悲事!

《飞鸟各投林》诠解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里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命人给贾宝玉演了《红楼梦曲》。其中一支收尾的曲子名叫《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首曲子实际上并不难理解,非常通俗易懂,它是对贾府甚至《红楼梦》中所提到的四大家族最后走向败落的一个预示。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中曾经对此曲有过详细的解释,他认为《飞鸟各投林》是《红楼梦》全剧三大主线之一——“人散”的一个具体的概括。

同类推荐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人间最美是柳词

    人间最美是柳词

    他是坠入凡尘的仙子,他是放荡不羁的浪子,他是诗书满腹的才子;他奉旨填词,他偎红倚翠,他宦海沉浮,他羁旅劳顿,他孤独地走,他寂寞地哭。他很穷困,却又富有,他很卑微,却又伟大,他很惆怅,却又精彩。这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古词人柳永。亲爱的读者,一起读读柳词吧:抛了光阴,忘了年毕。
热门推荐
  • 超级典当机

    超级典当机

    一个神奇的腕带,一个可以从未来典当神奇物品的装备!22世纪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能够改变运气的戒指、方便考试作弊的作弊眼镜、会自动打人的拳击手套等等等等。想打好篮球?超准投篮护腕和爆炸力弹跳鞋可以让你在瞬间成为一个篮球高手,想要泡妞?很好,未来有一系列的泡妞装备……想要什么,22世纪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千修尊王

    千修尊王

    千蒙界,有千蒙凡境、千蒙七境和千蒙灵境三大境域;千蒙凡境有王朝十二,却是三大妖族的天下;千蒙七境有七境六十三域,浩瀚无垠,无边无际,却非凡人可入;千蒙灵境,尤其神秘,位居千蒙七境之中却在其上,连通大千世界……千蒙界,千修者为尊!江凡,一个没有天赋,却必须要去千蒙七境的凡人,手持玄鸿灵珠,自毁丹田、震碎泥丸,开辟新修之法,千修之途渐行渐远,疑团迷雾却愈来愈多……“我走的路到底是对还是错?”“千蒙灵境,是在我的头顶还是在我的心里?”————千修尊王,新书上传,拜求收藏推荐…………
  • 纯备德禅师语录

    纯备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焱天下

    逆焱天下

    数万年前的神域上古大战,人魔两族两败俱伤,而引发这场大战的根本,却是一枚佛珠,但佛珠却意外遗失到了武衍大陆,一个由武而存在的大陆。尘家的废物尘风在尘家后山练功,却意外发现这枚佛珠……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大件事之黎明游戏

    大件事之黎明游戏

    我是岳九州,在一次和朋友平凡而又无聊的聚会后,我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莫名其妙的被一些怪事袭击,与此同时,我的朋友们也开始遇到诡异的事情,渐渐的我们发现,这些事情只是一个游戏的开始……
  • 奠花祭

    奠花祭

    活着是为了什么?如果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敢于用单纯的心碰撞世故世事,如果你活的很辛苦,那也请你不要放弃,黑色的世界,总要白色的衬托,否则,那么所有人的眼睛都将会蒙蔽,分辨不出白和黑,即使辛苦,即使这条路上只有你一个人。但是,现在我告诉你,你不孤独。——伊与
  • 太华希夷志

    太华希夷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运命之谜

    运命之谜

    本书蕴藏了世界主要宗教、哲学、心理学领域以及具有极高意识层次的世界级大师作品中的精华,同时也是过去十年来作者的关于个人发展和转变的演讲实践以及研讨会的经验总结。展示了一张人生蓝图,指导读者绘出自己的非凡人生。
  • 异界之涿鹿

    异界之涿鹿

    一觉醒来,发现身处异世界,还好带了个属性异能。给我点时间,就算带着流民也能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