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6500000006

第6章 解密人的动机(3)

有时候,一首诗、一幅画会像一场学术讲座一样具有说服力,或者说,它的目的是表达性的,但同时又具有交流性。例如,一幅画可以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描绘或使我们想起世界上还有美好的一隅。

抛开美学本身不谈,我们研究审美冲动的天生的强烈兴趣也许就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审美冲动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让物品各归其位的欲望。我们想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对称,或许是为了条理清晰,或许是为了布局。比例失调,组合别扭,都会在我们的心中唤起一种重新调整、改善以及纠正的冲动。

这种情况是否可归因于我们内部需要或归因于外部干扰,或者更确切地说,归因于融为一体的两种因素,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毫无疑问,实证研究对于阐明所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

成长性动机与匮乏性动机

按语:

马斯洛晚年时期对人的需要层次的观点进行了一些重大的修正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成长性动机与匮乏性动机的区分上,特别是他提出了超越性动机理论。

对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进行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种需要的不同性质,但显然还不足以说明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其他各级需要之间的根本差别。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的区别,并以成长性动机概念进一步说明自我实现需要的性质,从而使动机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这一区分源于对人类行为的分析。依据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有动机的观点,首先区分出因应性与表现性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存着以下区别:

根据定义,因应是有目的、有动机的;而表现则常常是没有动机的。

因应更多是决定于环境和文化的可变因素;而表现则主要取决于机体的状态。它往往就是那种状态的一部分,比如,低能者的愚笨,健康者的笑容和轻快的步态,和善深情者的仪表,美女的娇柔等。

因应多半是后天习得的;而表现几乎总是与生俱来的、释放性的和不受抑制的。

因应更容易被压抑、约束、阻止、受文化渗透的影响;而表现则往往不受控制甚至不可控制。

因应的目的通常在于引起环境的变化且常常如意;而表现则没有任何目的,既便是引起环境的变化也是无意的。

因应特别表现为手段行为,其目的是满足需要或消除威胁;而表现则往往就是目的的本身。

因应是有意识的,虽然它可能成为无意识的;表现则经常表现为无意识的,或至少不是充分有意识的,比如,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行走、站立或大笑的风格。

因应性需作出努力;而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需费力。

表现性行为证实了人的行为并非都是由动机驱动的事实,基于此,马斯洛建议用“超越性动机”或“后动机”概念来描述自我实现者的动机。可以说,最高级的动机就是达到非动机,即纯粹的表现性行为。换言之,自我实现的动机是成长性促动,而不是匮乏性促动。这是第二次天真,聪明的单纯,适意的状态。

由上述内容,我们进而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动机:

匮乏性动机

匮乏性动机指的是机体的基本需要或匮乏性需要,它在本质上是有机体身上的赤字所形成的需要,我们把它叫做匮乏需要或匮乏性需要。打个比喻来说,这些匮乏就好比为了健康的缘故必须填充起来的空洞,而且必定是由他人从外部填充,而不是主体填充的空洞。

成长性动机

成长性动机则是指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马斯洛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个人成长的顶峰期,这时,个体已摆脱由基本需要和匮乏性动机带来的忧患。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不是终点,而是完成充分发展的一种动力和渴望。同时,也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发挥自身潜在的天赋能力和趋势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马斯洛已对以前基本需要的概念进行了修改:基本需要仅限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从基本需要的范畴中分离出来并进入到成长性动机或超越性动机的范畴。

当人屈从于匮乏性需要的满足或被成长所支配时,在人的心理生活的许多方面均会表现出差异:

匮乏性需要可以说是抵制冲动,是将使人烦恼、愤怒、不快的东西予以排除,亦即缩小需要、缓解紧张、降低驱力、减少焦虑;而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言则是认可冲动,冲动是令人满意、愉快和受欢迎的,即它们构成了紧张,这些紧张也是令人愉快的紧张,并不需要加以缓解或排除。

匮乏性需要是以阶层等级的方式彼此联系起来,以致一种需要的满足以及它从活动中心移开的后果,是导致更高层需要的浮现,需求和欲望虽在继续展开,却是在更高一层的水准上展开,其自身则要求缓解紧张和恢复平衡;而对成长性动机而言,满足滋生出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动机,满足增强了而不是减弱了成长的欲望,成长本身就是奖赏和激励的过程。

匮乏性需要的满足是消极地避免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是导致积极的健康。

匮乏性需要带来的是贫乏的、低层的至多算是宽慰的愉快;而成长性动机带来的则是丰富的、高层的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不变性的愉快。

匮乏性需要是物种的需要,为人类所共有,甚至其他物种也有这种需要;而成长性需要则是特异的,一旦匮乏性需要获得满足,每一个人就会以其独特的形式开始发展,为了其自己的目的使用这些必需品。

匮乏性需要只能由他人来满足,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而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必定是畏惧环境的;自我实现的人则有更多自信和自制力,他们相对地独立于环境,更多地受自己内在的本性、潜能、天资、创造冲动的支配。

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要多依赖他人,他们是出于私利而更需要、依恋、期待他人的,因而他与他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有私利的人际关系;而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则是从完全无私利的、无所求的角度去客观地、完整地认知另一个人的,因而他与他人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无私利的人际关系。

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则把注意力集中于世界,能以问题为中心,因而能超越自我,成为最充实、最纯洁的人。

对由匮乏性需要的满足受挫所导致的匮乏疾病的治疗,其基本要求是提供所缺乏的东西,由于这些东西来自别人,所以一般来说,治疗必然是人际的;而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其冲突和问题,经常是他自己通过向内求助于沉思的方法,即自我检查的方法解决的。

建立在匮乏性动机基础上的学习是一种手段学习,即学习从外部世界满足匮乏性动机的方法;而建立在成长性动机基础上的学习则是知觉学习、增进领悟和理解、认识自身和人格的稳定成长,即增强协调、整合和内部一致性的学习或性格变化的学习。

与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的知觉相比,受成长性动机支配的人的知觉往往是超然的、被动的、不干预的知觉,它更能知觉对象的内在本性,超越事物的二元对立。

在匮乏性需要中,爱表现为匮乏爱,这是一种自私的爱;而在成长性需要中,爱则表现为非需要的、非自私的爱。

超越性动机

按语:

20世纪60年代中期,马斯洛的心理学进入到超个人心理学阶段。有感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概念在社会上的误用所带来的危害,加上东方文化的影响,以及研究的深入,马斯洛开始以超越性动机论来说明自我实现需要的性质及其在需要层次系统中的地位。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菜根谭(第四卷)

    菜根谭(第四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热门推荐
  • 特种兵王变教师

    特种兵王变教师

    他是军队中的兵王,退役归来,却只能在校园做一个小小的教师。看堂堂兵王如何在校园中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
  •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细君公主是汉朝第一位被史书记载下了姓名的和亲公主。她出生那年父亲江都王因为谋反而自杀,四岁时被叔叔广陵王刘胥寻到而收养,十六岁远嫁西域,二十岁便忧郁而死。中国的历史几乎是一部男人的历史,谈到细君公主也无非是于国的贡献罢了,而我则想通过史书中寥寥几笔的记载,祭奠这位可怜的公主。
  • 敛心

    敛心

    爱,这个世间最美好的字,究竟能维持多久?是一霎那转瞬即逝的流星,还是在天际燃烧生命绽放光芒的烟花?经历了朋友的背叛,他的不信任,爱……还重要么?当她的贵族人生被残忍夺走,一夜之间落入凡尘,那个人依然不肯罢休,还要来夺走她的容貌……“你到底想怎样?”她冷眼看着眼前所谓的好朋友。“我想、你死!”当天空的月亮变成血红色,远古的传说中,有一个恶魔,会在那一天……重生……
  • 修真三界

    修真三界

    天下万物皆有灵,只要有灵,我就能把他炼成丹,法宝、仙器、修仙者、妖修,统统炼成丹,就是神仙我也敢把他炼成仙丹……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离了,就别再找了

    离了,就别再找了

    郝祥和漂亮妻子张露莹是一对青梅竹马的夫妻,但由于郝祥经商不慎,把家里的房子给卖了,张露莹一怒之下,与其离了婚,之后,郝祥巧遇富家女潘蕊,潘蕊一见钟情就喜欢上了郝祥,几次慷慨解囊,雪中送炭,但郝祥对她只是有感激之情,他的心里中有爱妻张露莹,离了,就别再找了讲述了这么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
  • 重生之爱上安以墨

    重生之爱上安以墨

    如果说沈芳的前世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合集,只是在奔向大结局的途中GAMEOVER……那么重生后的沈芳就是白鹤报恩和大灰狼与小白兔……只是沈芳不是白鹤,也不是小白兔……
  • 四方名徒之长白

    四方名徒之长白

    听师傅说,在以前,凡人住地上,仙人住山上。你若是要求不死药,就需爬过雪山,走过湿地,经历过风雨才能得见神仙。神仙和神仙敦伦,生就仙胎。凡人爬到山上和神仙也是可以敦伦的,这样,便生有了道胎,不过这是先天道胎。我何其有幸,居然是先天道胎?看来不是有个剑客老爹就是有个骚人老娘是神仙。师傅说,长白很多人都有先天道根,而有道根的意思便是你的祖宗先人里有人是和神仙敦伦过的。做神仙真的很好么?大师兄有道根却要废了去做凡人,这长得颇仙儿的凡人却趁我下山办事几次三番算计我,要塑道根去修仙。好笑,我可是长白上的“笑面小狐狸”,你占得了什么便宜?
  • 金城六少

    金城六少

    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中国一个世纪的变迁,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家族的衰败反映出了革命大浪中每个人原本的一面。以丁,马两家的斗争反映出汉,回两民族无法化解的矛盾。家道寞落的虞小姐随仆千里投亲,从此结缘金城六少。原本给书拟名《大国崛起》或《虞美人》,不曾想《虞美人》被人用了。也有人称此书为《丁马传》,有言道:百年演出回汉史,十年著得丁马传。
  • 和恶魔校草在一起

    和恶魔校草在一起

    第一眼对上他,以为他是个和鹿晗一样,能让她心跳加速的美少年。然而下一秒,耳畔响起了一个恶魔的声音,让她想死的心都有:“你几岁了,居然还穿儿童内·裤。还是草莓内·裤。”从此,在他的面前,她只有一个名字—“草莓公主”。“草莓公主,他们都说你是我的女朋友。”“不是你说的吗。”“草莓公主,他们都说我们啪啪啪过了。”“信不信我拍烂你的猪头。”“草莓公主,从今天开始我要当你的男朋友,爱你一辈子,宠你一辈子。”